李想:打造一个电动车企业大概需要多少钱?
(本文作者李想,首发其个人微博)组建电动车团队的理念 今年,我(汽车之家)和老对手李斌(易车)共同参与创办了两家电动车企业:蔚来汽车、车和家。李斌主导蔚来汽车,打造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电动车品牌,以目前已有的产品来看,与 TESLA 较为接近。我来主导车和家,打造小而美的电动交通工具,市面上尚无可参考的企业,丰田、本田、日产、标致、雷诺、大众、奥迪等都曾有过类似雏形的概念车。 我们两个虽然是互联网(两家纽交所互联网上市公司)出身,但是和大多数互联网汽车的创业团队不同,我们最先完善的不是 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即人机交互系统,包含硬件、系统、应用、内容等)团队,以及造型设计团队。无论是蔚来汽车,还是车和家,我们最先成规模的团队是供应链和制造的团队,以及技术、工程和研发的团队。 供应链和制造团队的核心负责人都有从零开始主导建造年产值千亿规模工厂的经验,以及牢固的供应链人脉。技术、工程和研发团队,平均的工作经验都在十年以上,参与过多款量产车。虽然造车的难度极高,但是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程度也非常好。找到对的人,很关键。 汽车比互联网更加重要 互联网行业外的人如今都喜欢说互联网+,可汽车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业产品之一,单说 HMI 软硬件系统的复杂程度就不亚于任何手机,而 HMI 最多也就是一辆车的十分之一。所以,在我们看来根本没有什么互联网+汽车,只有清晰的认识到本质是汽车+互联网,才有可能脚踏实地的走下去。汽车是基础,互联网是锦上添花和帮助提升效率的,先有高品质的车,其余的才有意义。 至于互联网企业喜欢阐述的所谓羊毛出在猪身上,想要卖车不赚钱,通过服务和增值来赚钱,就更不现实了。电动车由于传动结构更加简单,少了大量油液的更换和保养,在售后、保养上的产值会大幅降低。加上电动车的保修期非常长,售后甚至完全无利可图。 至于那些还想在车内屏幕上推送广告的企业,我只想说:去你妈的!想钱想疯了? 在自动驾驶没有大规模普及前,开车首要的重点仍然是安全。车内娱乐最好的还是发挥伴随作用的音频内容。指望在车里可以增加视频或者更多的娱乐方式,指望驾驶员也像手机用户一样拥有碎片时间,基本上是拿生命开玩笑。开车的时候没有碎片时间,只有生死之间。 至于互联网的重要性,在我看来互联网其实已经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的存在了。你会每天见到别人就说我今天怎么睡觉,吃了几顿什么饭吗?相反,那些张嘴闭嘴互联网的,则属于声音传到了互联网,身、心、头、脑本质上还在门外。 克强总理表述的互联网+更多是唤醒各行各业重视互联网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不可能再依赖规模和人工便宜了,这两点优势已经被我们用的彻底透支了。接下来的十年,效率提升对于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电动车到底能不能代工生产? 电动车到底能不能像手机一样的方式在国内代工生产?五年之内真的做不到。我说的前提是你想要每年销售 10 万辆以上的规模。如果一年只准备生产几千辆,甚至几百辆,你甚至没有必要准备四大工艺的生产线,因为工厂帮你代工改造生产线所付出的成本,有可能高过你的年营业额。 我们也曾想过,为什么非得需要成本很高的四大工艺生产线(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是不是可以把冲压省掉,用成本更低的管材型材实现呢?实际发现根本就不可能,管材型材节省的那点成本,很容易就被使用后带来的低下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加倍的吃掉。 新加入的电动车企业不能想着去骗骗政府补贴,拿市面上已有的车型做个逆向,拆掉发动机和油箱,换上电池和电机,趁着政府补贴还没有结束前,尽快把车卖出来,赚点块钱。如果不是上述的思路,就一定会考虑用新的轻量化材料。如果你选择正向研发,以电池和电机为基础从零开始打造一款结构最优的电动车,八成会考虑使用铝合金的架构。和燃油车不同,燃油车的车体重量增加,会变成车主油耗的成本,相反,由于钢比铝便宜,车企是节省成本的。电动车的车体重量增加,会直导致电池容量跟着增加,直接变成了车企自己背负的成本,而且是成本最高的部分。轻量化以后,铝合金多花的钱,完全可以从节省的电池成本中补回来。 问题来了,除了奇瑞捷豹路虎,中国哪还有真正的全铝生产线? 综上所述,想要把极为复杂的电动车生产出来,并保证安全和品质,目前只有两条路: 1、自己从零开始建厂。从政府那里拿到土地,盖好厂房,布置好生产线,招聘和培训工人,解决好周边配套的供应链,调配生产线,开始生产。 和大部分的汽车厂商一样,车和家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因为车和家的生产线相对简单。 2、改造已有的工厂。上述的流程里,减去拿土地盖厂房以及招聘工人的环节,剩下所有的流程和投入都不会少,因为工厂的改造费用才是大头。 蔚来汽车采用的是这个方式,改造已有的工厂,主要是节省时间,投入一点也不少。 为什么同样是富士康代工,iPhone 可以每年很顺利的生产上亿部,小米也可以生产几千万部,而锤子的 T1 却生产的很困难。因为苹果对于生产线的改造成本、设备的投入成本、生产工程师的数量,和重建一个工厂的投入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其实无论是从零开始建厂,还是大规模改造代工厂,成本上的差别并不大。假设 10 万辆的年产能,造小而美车的工厂投入大概 1 亿美金起,造高品质乘用车的工厂投入 2-3 亿美金起。如果打算把产能扩大到 30 万-50 万辆,就需要更多的钱钱钱…… TESLA 在这两个模式中间,经济危机的时候,TESLA 花了几千万美金买了丰田在加州现成的厂房,不过后期各种设备和满足生产制造的投入,已经几十倍于当年买厂房的钱了。 电动车企业到底需要多少钱? 有几个重要的前提,如果你打算正向研发一辆纯正的电动车(不是逆向,也不是拿燃油车改造),如果你的目标是年销量在 10 万辆以上,如果你想要打造一个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售前和售后的服务体系。在满足三年的研发、测试、试制、生产,建造或者改造高质量的生产线,在销售的时候有一个成体系的售后服务网络以及几个不错的体验店。 以上前提再加上作为一个新品牌,你基本上没有可能在供应链那里拿到什么太好的账期(索性不如不要账期,选择让供应链降低价格),这样你就需要再准备一个季度的现金流。 综上所述,从零开始,一直到把第一款量产车销售一年,总计四年(效率已经极高了,因为汽车关乎生命安全,不是儿戏)的时间里,车和家打造的小而美的车,大概需要 2 亿美金的投入。蔚来汽车大概需要 10 亿美金的投入。车和家已经准备好了 1 亿美金,蔚来汽车已经准备好了 5 亿美金。 想要做电动车,融资能力确实是一个必要条件,这是勇气所不能替代的。 如果你没有勇气,也不要做电动车,因为它的难度和复杂度远远超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 2015 年看智能电动车,也许就和 2005 年的时候看智能手机一样。2005 年的时候,我们用着可以待机 1 周的诺基亚,笑看多普达只有 1 天的待机时间,还有糟糕的触屏体验。 没人能知道接下来的十年会发生什么。时间,或许是创业者最好的朋友。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10.14:汽车之家李想也要造电动车了
李想第三次创业曝光:造电动车 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昨天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 暴露」 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项目。据他所说,这个项目已经开始 100 多天,创业方向是要做「 小而美的智能电动车」。他们所要招聘的职位包括总布置设计总管、底盘系统开发主管、整车控制器开发主管、电机电控开发主管等。公司邮箱后缀是 chehejia。 这真的不是蔚来汽车那个项目。 传闻滴滴成立三蹦子事业部 昨天,有媒体报道说,滴滴成立了一个新的事业部门——三蹦子事业部。报道文章分析了这个部门成立的种种理由,看起来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滴滴的公关部门否认有这个部门的存在,但是滴滴的内部人士说,三蹦子事业部的确已经成立了。 不管事情是不是真的,至少柳青决定加盟滴滴,某种程度上是源于一次失败的三蹦子出行经历。 特斯拉在深圳获得新能源牌照 昨天,特斯拉中国官方消息,在今年 12 月 31 号之前,在深圳购买特斯拉,可以直接获得新能源牌照。这项利好源于深圳最近出台的一个政策:申请今年剩余电动汽车指标的单位个人,通过资格审查后,即可直接获得电动小汽车增量指标,无需摇号。 替广大深圳朋友问一句,明年是个啥政策? 搭载百度 CarLife 系统的新款起亚 K5 上市 昨天晚上,新款起亚 K5 上市,对于我们来说,这款车的亮点在于搭载了百度的 CarLife 车机手机互联系统。接连两天,比亚迪宋和起亚新 K5 的接连上市,使得目前市面上搭载 CarLife 的量产车达到三款。 其实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车厂对于接地气的车联网产品,还是有很大需求的。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什么情况下,会把车钥匙和孩子锁在车里?
(本文作者李想,对,就是原来汽车之家那个李想)车辆熄火,遥控钥匙还放在车里,怎么可能被锁住呢? 有三种可能性,钥匙会被锁在车里。 第一种、车辆熄火后,你在车内使用遥控钥匙的锁车键落锁,而没有使用车上的锁车键落锁。随后,你钥匙还在车里,你却开启车门(并关门)临时下车。这时候,相当多的车型会认为你发生了不正当的使用,车辆会立刻落锁进行保护,钥匙就被锁在了车里。 这个逻辑出现在很多德国车上,这就是为什么你经常看到新闻里孩子和钥匙被锁在车里,妈妈舍不得砸宝马玻璃的重要原因了(宝马有互联驾驶可以拨打 400 电话开锁)。 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养成好的习惯,在车里使用车门/中控上的按键落锁/开锁,不要使用钥匙落锁/开锁(这是早些年很多人后装中控锁和遥控钥匙养成的习惯,基本上都是老司机了。在原厂安全体系里,这属于坏习惯),钥匙上的按键只在车外使用。 第二种、当你使用遥控钥匙锁车离开后,你想要去后备箱取东西。你没有选择全车开锁,而是用遥控钥匙的单独开启后备箱的功能,打开了后备箱。随后你粗心大意,在拿东西的时候,不小心把钥匙落在了后备箱里面。拿完东西,关闭后备箱转身就走了,等反应过来钥匙落在后备箱里面,后备箱和车门就打不开了。 这样的逻辑在几乎所有允许单独开启后备箱的车型里都存在,最恶心的状况是外出自驾游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把钥匙锁在了车里,备用钥匙却距离车数百公里。 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咱取东西的时候,能不能不把钥匙扔在后备箱里面。又或者,你实在粗心大意无法避免,可以先全车开锁,再开启后备箱。 具备舒适进入(不是无钥匙启动,搞清楚)的车型,大部分不会出现上述两个问题。 第三种、这个概率很低,只可能出现在 Tesla 上面。首先 Tesla 的钥匙是近场自动开锁,离场自动落锁的,且车身上完全没有物理的锁孔。传统的具备舒适进入功能的车辆,无论是开锁还是落锁,都需要和门把手有一个操作确认,也大都保留了物理钥匙孔。 只有一种可能性会把钥匙锁在车里,就是车辆没有感应到钥匙在车里,视为离场模式,车辆自动落锁。问题是,这绝对是安全隐患级别的 BUG 呀,不过 Tesla 确实存在,尤其是早期的车型,经常会出现感应不到钥匙,而钥匙就在车里。 据说是钥匙和车辆同时进入休眠状态造成的,后期的软件升级也解决了这个问题。理论上讲,这个把钥匙锁在车里的可能性(安全隐患)基本上绝迹了。 最后,钥匙锁在车里还是小事,孩子锁在车里是大事。 1、如果你的车辆是有原厂互联驾驶/车联网的车型,马上给呼叫中心打电话,确认车主信息后,可以快速打开门锁;当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备用钥匙也没问题。 2、如果第一条不行,找开锁的又来不及(孩子比什么都重要,理论上超过 20 分钟就会开始给孩子造成伤害了,包括心理上的)那就立刻砸玻璃。砸玻璃的话,千万不要砸 C 柱附近的小三角窗(个别车型 A 柱也有小三角窗),因为那个窗户虽然看着小,但是后期更换的费用相当高(4S 店里还经常没有备件),因为大部分的小三角窗都不是一块简单的玻璃,而是一个框架整体,更换不好就影响密闭性。 砸前排或后排侧面的玻璃就完事了,孩子永远比车重要!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听李斌李想聊蔚来汽车:再造一个特斯拉?
在一个环境嘈杂如小酒馆般的星巴克中,传说中「 蔚来汽车」 的两位主角:易车总裁李斌,和汽车之家的前总裁李想坐到了一起。(不好意思,没照片)在他们看来,这次的媒体沟通更像是一次紧急安排下的被动发声。李斌说,是李想卸任汽车之家总裁这事儿让一直低调的蔚来汽车浮出了水面。不过这样也好,借着这次沟通机会,我们也终于可以确认几项关于蔚来汽车的事实。 产品:电动超跑? 蔚来汽车,或者叫做 NEXTEV,自我定义为一家从事高性能电动汽车研发的技术公司。 李想透露,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将在明年年底发布——一辆限量版的纯电动超跑,拥有 1000 匹马力,百公里加速 3 秒之内,性能比肩 LaFerrari。它将具备「 超过世界上任何一款燃油跑车的动力性能。」 明年,参加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的车队将被允许自行设计赛车,由于 NEXTEV 的参与,方程式赛车上的一些技术,会顺理成章的应用到这辆电动跑车上。 还记得李想在去年 6 月 27 号发的那条微博吗?蔚来汽车的首款产品,会「 传承」 他的那个设想。「 不过,高性能、高端并不意味着高价。」 李想这样说。 在产品定义上,二位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俩本身就是高端车用户,对于揣测高端车受众的心理,以及高端车应该具有的特性和功能,是非常具有发言权的。而他俩自称自己在蔚来汽车中的身份更像是「 产品经理」,而不会参与到公司的日常运营中。 为什么是高端,而不是低端?首先,国内的低端电动车市场已经有很多厂商在做,反之高端电动车市场却比较空白。而在李斌看来,在目前共享交通大行其道的形势下,了解用户,并发掘用户购买汽车的真正原因将是造车公司的唯一出路,如果只是一味的做单一的交通工具则很容易被共享交通模式所淘汰。 其实对于产品定位这一点,我们多多少少有些疑问。费这么大劲造车,难道只是给一小部分人提供「 玩具」 吗?不过再想想特斯拉的产品策略,以及电动超跑前面「 限量版」 这一定语,我们有理由相信,超跑只是蔚来汽车的第一步棋,而不是最终目的。靠它赢得口碑和关注,再开发级别相对低一些、车身形态更多样的产品,应该是一个符合常理的逻辑,特斯拉也是这么做的。 蔚来汽车的优势在哪? 在李斌和李想看来,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四部分回答: 1. 我们就是有钱:李斌自信的说,蔚来获得的投资资本在想造车的创业团队里绝对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他们目前的资本完全可以满足团队的组建和产品的研发。 2. 我们最懂用户:易车网和汽车之家绝对是互联网行业中最了解汽车用户需求的,对于李斌李想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3. 我们有的是人才:蔚来汽车目前已经组建了上百人的研发团队,分布于慕尼黑、伦敦、硅谷、上海,这些人员来自于宝马、特斯拉、观致、玛莎拉蒂、宾利、奇瑞等等。对于海外团队这件事,李斌的说法是,他们要时刻保证把全世界最新鲜的技术、理念容纳进来,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产品力,光靠国内的力量是肯定不够的。所谓「 做好的产品需要全世界的牛人都参与进来」。比如,德国人强在机械方面,硅谷有软件优势,中国的优势在于服务集成。不过,所有的研发工作都会由蔚来汽车自己完成。 4. 我们路子广朋友多:李斌李想个人在汽车圈的人脉资源在我们看来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和其他创业团队相比。凭借这个团队在汽车行业里的信任度,应该会在搞定生产商、供应商方面有优势。在生产环节,蔚来汽车目前正在和四五家车厂讨论代工可能性,最终可能确定两家。 蔚来汽车的自我定义还有一个关键词:「 用户企业」。这意味着,他们的造车模式肯定不会和传统车厂相同,而是以用户为导向,更趋近于 C2B 的模式。 关于那些八卦 蔚来汽车都是谁投资的?谁投得最多? 对于投资构成的问题,李斌和李想并不愿意透露具体的数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投资方基本上均来自互联网行业,确定的是,除去这俩人,其他的股东包括高瓴资本、腾讯以及刘强东个人。而李斌特别强调说,不管是雷军个人还是小米,都没有参与进来。 而李斌和李想的「 恋爱」,从今年元旦左右开始。至于二人的工作内容,就像前面说的,他们更多是作为「 产品经理」 而存在。李想说蔚来汽车不是他从汽车之家离职的主因,李斌开玩笑说,在易车干掉汽车之家之前,他不会从易车离开。 和穿着汽车之家 T 恤的李想相比,李斌今天说的话更多。而李想的话主要集中在产品方面,其他时间更像是一个旁听者。但是,显然不能因此低估李想在这个公司里的作用。 好了,今天以后,关于蔚来汽车的八卦应该会少很多了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关于蔚来汽车 NEXTEV,一些「公开」的消息
看一条今年 2 月份的新闻: 新闻标题:《八家赛车公司参与 Formula E 电动车方程式技术提升》新闻内容:近日,国际汽联(FIA)提出了下个赛季(2015-2016)电动车方程式(Formula E)的发展规划。FIA 主席托德解释说,这样的规划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关于定制模块(主要是动力系统)的技术提升发展,还有一个是限制高投入的部件研发(特别是空气动力套件)。 托德的提议将会由 8 家位于法国、英国、西班牙等的赛车技术公司共同开发不同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池、逆变器、齿轮、冷却系统等)。这 8 家公司是: ABT Sportsline Andretti Mahindra Motomatica NEXTEV TCR Renault Sport Venturi Automobiles Virgin Racing Engineering(新闻来源:中国赛车网)关注 Formula E 的人都基本上都知道这个新闻。但是当时恐怕很少有人去挨个揭这几个公司的底。 其中就包括 NEXTEV,他们同时是 Formula E 中国队的冠名商,中国队的车身上,NEXTEV 几个大字在很多照片里都有。 这就是今天被曝光的易车李斌和汽车之家李想共同投资的那家公司——蔚来汽车。 对于盖世汽车网曝出的这条新闻,其中的真实性我们不去评价,肯定是真真假假。不过 NEXTEV 要造车,这是八九不离十的事。比如之前游侠汽车的黄修源就向我们打听过这个神秘的公司,它至少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只不过知情人极少。 还有人说,NEXTEV 已经广泛的在汽车圈挖人了。对于一家已经成立的公司来说,挖人是正常的,于是我们很好奇的想知道,他们究竟挖了谁? 在 Linkedin 里面搜索 nextev,给出了一些结果。汽车圈里人可以瞅瞅: 分别看看两个 VP Mark Zhou 以及 Roger Malkusson 的简历。下面这个是 Mark Zhou 的: 百度了一下,中文名是周欣,前一份工作是观致汽车汽车采购、人力资源及政府事务执行总监,前麦肯锡中国公司的高级项目经理,前李尔公司执行总监。 接下来是 Roger 的: 熟悉观致的对他不陌生,中文名毛杰,观致汽车总成部执行总监,前瑞典萨博公司整车集成总工程师。 其实 NEXTEV 从观致挖来的不仅仅这两个人。比如上面图里的 Danilo Teobaldi,也是以前观致员工。这些是网上公开能查到的信息。 当然,NEXTEV 肯定也在从别的车厂里挖人。 至于李斌和李想怎么走到一起的?谁规定场上的对手场下就做不了朋友呢?记起来在一次采访里,有记者问李斌,曾经在汽车之家看见过你,是不是有什么合作?李斌的说法是,你肯定看错了。 不过,把上周李想离职的消息和 NEXTEV 的消息放在一起来看的话,就不清楚是偶然还是有「 预谋」 的了。 我们在此不想去不负责任的猜测,也不想曝光更多的内幕,不过可以确认的是,NEXTEV 的野心很大。 翻出来这么一张照片: 去年 GeekCar 在四合院办的《未来汽车碰撞实验室》的某期活动里 ,李斌举着陈拯民博士做的电机,很兴奋的样子。其实很多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凭空而来的。对了,坐在李斌旁边正在对着手机笑的那位同学,后来去了乐视。他是乐视车联网的总裁何毅。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李想离职为了造车?蔚来汽车(NextEV)是什么鬼?
(本文转载自盖世汽车网)提起蔚来汽车,相信即便是多数业内人士也要一头雾水,不知为何物。 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这是一家仍处于前期筹备阶段的新公司,相关信息均被高度保密,并未正式对外公布。 但以其投资方的名气而言,蔚来汽车的未来注定要成为话题。 盖世汽车网独家获得的消息表明,蔚来汽车的投资者均大有来头。据消息人士透露,这家 2014 年年底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注册地在海外,初期注册资本 5 亿美金。共有五大投资主体,分别是易车网董事长兼 CEO 李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京东、腾讯和高瓴资本,具体股比构成目前还不得而知。 盖世汽车网也曾尝试就以上信息的真实性咨询蔚来汽车内部人士,但并未成行。 蔚来汽车目前的办公地点在上海安亭,据了解,目前,蔚来汽车的管理团队已经陆续到位。投资人李斌、李想等并不会直接参与日常管理,公司高管及技术人员分别来自玛莎拉蒂、奇瑞、上汽等整车企业,有奇瑞背景、去年从龙湖地产离职的执行董事秦力洪将执掌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未来的业务范围包括电动汽车的研发和销售,而具体生产方面则由江淮汽车代工。以上消息人士称,蔚来汽车的首发产品将是一款平民价格的高端电动车。而且,有别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充电型电动车,蔚来的电动车将采用换电模式。一旦传言属实,国内市场上新一轮的电动车充换电之争或将由此再开纷争。 进入 2015 年,互联网公司跨界汽车制造成为行业热点,乐视、阿里巴巴等均已经开始布局。事实上,近段时间以来,有关易车网董事长李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将涉足汽车制造业的消息也一直没有断过。 年初时候就有媒体报道称李斌将在上海安亭注册一家电动车公司,并与国内投资界的明星企业、曾投资过京东、搜狐、腾讯的高瓴资本展开合作,共同布局电动汽车产业链。而后,李想也曾在微博上晒出「 造车计划」,并澄清这是朋友的一个项目,自己只是参与。此等种种,与以上传闻不谋而合。 不过,这家由一众大佬共同出资打造的新能源公司为何要长期保持神秘,2014 年即已注册,过去半年多时间里却鲜有消息传出呢? 李想此前针对互联网公司造车的一席话或能说明问题,「 造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李想此前曾直言, 「 汽车的设计、生产、采购和物流还是要交给更专业的公司去做。互联网公司做智能硬件,除了小米,其他没有成功的。」 纵观蔚来汽车的五大投资主体,有汽车垂直网站、门户网站、大型电商和投资公司,但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公司。有业内专家告诉盖世汽车网,虽然蔚来汽车的生产环节会由江淮代工,但供应链、研发、渠道、管理等关键环节仍是其绕不过去的难题,为保万全,前期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互联网正以不可逆之势颠覆着汽车行业,但互联网公司要真正跨界到汽车制造却并非易事。 目前,国内的跨界浪潮愈演愈烈,而此次的蔚来汽车可以说是当下架构和经营思路比较清晰的一家。观其产品规划,5 万元的高档电动车或将与 2017 年上市,如若实现批量生产,对整个产业格局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过,5 万元的高档电动车要如何造?造出来后公司能否盈利,如何盈利?这些才是问题的关键。如若能以极高性价比的汽车作为市场导入,后期通过生态圈建立起新的产品矩阵和配套服务,那蔚来汽车就是活生生的小米模式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实践版。胜败与否,拭目以待!
李想评特斯拉:我都他妈的快疯了
本文作者:汽车之家总裁 李想 作为一个互联网和汽车行业的杂交从业者,当我听说 Tesla 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激动坏了,周围一大票买 Tesla 股票赚翻了的朋友也都蠢蠢欲动。2013 年底就把定金交付了(很多朋友只拿出了 Tesla 股票盈利的一部分,就付清了全款)。我数了一下,光微信的朋友里,买 Tesla 的就不下 20 个。 最开始大家都预测最高版本的 P85 要 100 万起价,Tesla 给了一个超级厚道的价格,比预期的价格便宜了 20 万。这个价格让所有人都很开心,接下来就等提车了。 Tesla 进入中国市场遇到了不少坎坷,先是商标被抢注,后来又各种问题不断延迟交车。我比较幸运,成为了第一批交车的车主,钥匙还是从 Elon Musk 手里接过来的。接下来的半年,我的红色 Tesla Model S P85(后面简称 P85)行驶了 7000 多公里,有欢乐,也有郁闷的地方。本想着等 Tesla 给车辆正式提供地图和导航(没有导航,中控大屏基本上没什么用)后,真正体验一辆完整的 P85 以后再交作业,谁知道半年过去了,地图和导航还不知道在哪里。 不等了,该交作业了,因为四驱的 P85D 都上市了。相对于大多数车主,我有机会开到更多的豪华车和电动车。即可以站在一个车主角度由内而外的看待 P85,又可以站在一辆百万豪华车及电动车的角度,由外而内的来看待 P85。所以,该赞扬的优点我不会放过,该吐槽的缺点我也毫不含糊。 配置和价格 Tesla P85 的配置相对于这个价位来看,更像是一个丐帮弟子。 虽然我选装了除了 21 寸轮毂、真皮内饰、车内氛围灯以外的所有配置,仍然要很用力的去想它到底有什么配置,想到的基本上都是四五十万中大型车该有的配置:比如前后排的座椅加热、大雨后偶尔会滴水的全景天窗,我已经想到了头疼,还是没想到它还有什么配置。连后备箱的一个档板都需要几千元选装,防眩目后视镜也必须选装科级包才有。哦,我还花几千元选了一块游艇木的破木头,在中央储物槽那里,每当看到这块木头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个脑残。 众所周知,P85 标配一个很牛逼的中控大屏幕,吸引了非常多的眼球。实际什么用都没有,因为它还没有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导航和地图,虽然它一直在中国的官方网站上宣传自己有导航。需要导航的时候只能用 iPhone 上的高德地图,P85 的蓝牙连接让音响成为林志玲的麦克风。我最喜欢听:前方,右转。 没选 21 寸轮毂是怕颠,以及担心买不到这个尺寸的冬季胎;没选真皮内饰是因为 Tesla 居然把 Nappa 真皮缝在了门板上(真不知道缝在那里是给谁看的),而不是中控台和门边的位置;没选车内氛围灯是因为讨厌晚上车内有任何多余的灯光。如果重新选择,我还会放弃做工粗糙的天窗(有全景天窗卖车的时候更容易一些)和滑稽的游艇木储物槽木板。其余的配置都是必选的,因为裸配的 P85 基本上是同价位车中的丐帮帮主。 说到价格,Tesla 倒是真厚道,我这辆选装完后接近 11 万美金的 P85(在美国和选装后的奔驰 S550L 差不多,P85 交给政府的综合税率接近 60%,S550L 交给政府的综合税率是 143%),P85 国内买的价格差几千元 100 万。Tesla 是所有进口车里定价最厚道了,只增加了政府的税和一点点运输费而已。定价方面,直销的模式功不可没,因为少了经销商的环节。 Tesla 的车只能通过选装配置订车,三到四个月交车,就算找到了 Elon 也一分钱优惠都没有,也没可能提前提车(年中的时候,很多车主交车的延迟,主要是因为北京上海以外充电桩无法安装造成的)。 外部和行李箱 P85 的外观我就不多说了,怎么看都像马自达和捷豹的私生子。 红色这个选装价格最贵的多层车漆视觉非常赞,车漆很硬也很脆,所以石子一蹦就是一个白点,一点办法也没有。 选装的 LED 雾灯还起到了转向辅助的作用,这个配置一定要选上,因为 P85 行驶起来太安静了,晚上在小区的路口,转向辅助灯会起到很好的安全作用。 我不抽烟,全景天窗没什么用,天窗的密封胶条实在太粗糙了,毫无细节而言。密封条和排水系统偶尔还会出现小问题,大雨过后在你再次打开天窗的时候偶尔会滴下来几滴水。天窗最大的好处是向别人炫耀的时候,对着中控屏一滑动,天窗就开启了,像变魔术一样。 舒适进入配合超酷的伸缩门把手让科技感十足,像是一个来自未来的车。钥匙的感应偶尔也会出个小差错,有一次我把车钥匙放在车内,结果车辆自己锁了起来,没有任何办法打开,那时候 Model S 的 App 还没有给中国提供。给 Tesla 客服打电话,在他们过来的路上,门锁就全部自己打开了。Tesla 的技术人员解释是:车辆和钥匙同时进入了睡眠状态,任何一个离开睡眠状态,门锁就会保持开启。同时睡眠的概率很低,偏偏让我碰上了。后来中国区推出了 App,可以手机直接控制门锁,这个隐患也就不存在了。 P85 的后视镜比一般车长很多,在过狭窄地方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我的右后视镜自己蹭了两次。我之前开了接近大几十万公里的车,从来没蹭过后视镜。P85 倒车时候后视镜有自动下翻的功能,和德国车的固定下翻角度不同,你需要倒车的时候踩住刹车把后视镜下翻的角度手动调好,并记忆,以后倒车就自动下翻了。 我的 P85 是 19 寸的标配轮胎,固特异的,和凯迪拉克 XTS 的 19 寸完全一样,市场售价只有一千多元,很容易买到。没选 21 寸的(19 寸和 21 寸的宽度都是 245,21 寸标配米其林 PS2,这个规格的 PS2 市场上很难买到),一方面是希望能舒适一点,另一方面是我对 P85 的冬季表现不放心,所以冬天肯定会用冬季胎。我还从来没亲眼见过 21 寸的冬季胎,19 寸这个规格的冬季胎就太容易买了。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