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电动车充电行业:问题极多,但是前途光明

· May 29, 2015

电动车充电市场的未来前景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政策、技术、资本等资源已经开始「涌入」充电桩领域。 昨晚(5 月 28 号)GeekCar 在 eico design 举办了「 充电局,谁做桩?」 的电动车充电主题分享沙龙。我们邀请了这个领域不同的参与者分享了各自对于充电技术、充电网络布局以及未来中国充电市场的分享和讨论。  台达电子:来自台湾的充电力量 台达集团作为全球电源管理等方面的领导者,进入电动车充电领域也取得了许多的成绩。在本周的 CES Asia 上面,福特宣布与台达合作,后者为他们提供智能型电动车充电解决方案。 台达电子中国区业务总监詹皓棋在 GeekCar 的活动上讲到,充电系统涵盖「 发电—传输—分配—能源管理」 整个流程,并且向大家介绍了台达的电动车充电解决方案:包括能源系统、充电站管理系统(SMS)、云端充电网络管理系统、电动车充电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工具。 在充电设备方面,台达推出的产品涵盖了小中大以及交流、直流等各种规格,目前接口能够兼容大多数主流产品,并且内置 RFID 卡可以实现用户识别和通讯功能,同时在安防等细节做到防水防尘和防破坏的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台达的充电站管理系统(SMS),台达提供各种接口,基于 4G 网络能够实现充电状态、能源管理、充电设备构架、环境监测、充电站运营等等一系列的功能,技术集成度要求很高。 作为一家台湾的企业,目前台达除了在台湾,还在挪威、泰国、日本、香港、美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有充电站落地。 聚电:抛开「 概念」 看充电 聚电 CEO 贾雪峰从清华毕业后一直从事着金融工作,如今进入电动车充电桩领域的他对于充电行业有着自己的理解。他总结 2015 年充电桩行业发展方向的特点:智能化、网络化、市场化。目前国家、地方都有不同层级的充电桩规划,不过目前还缺乏对于充电站运营的相关力量。 聚电的团队包含了硬件、互联网、金融等不同领域的人才,而产品包含了硬件、软件,以及软硬互联互通。聚电做充电桩,也做 App,二者配合来实现电动车的充电。同时,聚电也尝试了「 众筹」 建桩模式,普通消费者投入 1.2 万,就能在聚电的充电网络上成为「 桩主」。桩和云端后台结合,构成一个大的网络来实现充电网络的运营,这正是聚电想要达到的目标。 在对于商业模式的摸索上,有着金融背景的贾雪峰描绘的想象的空间很大。除了「 众筹」,还会用基金的运作方式来助力充电桩的建设和充电网络的运营。 对于聚电在充电桩金融支持方面的创新,我觉得很赞,不过回到充电桩落地这件事情上,一个桩一个桩的稳步布局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个互联网「 唯快不破」 的大风潮中,聚电或许也要考虑兼顾一下布局的速度。 贾雪峰在分享中还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在上海建设的充电站,原以为会有很多的宝马车主来充电,不过来得最多的却是比亚迪秦车主。一款混动车能够频繁充电,也说明用户对于充电的需求是多么的旺盛。 电桩:充电桩快速布局进行时 「 我们正在进行一个重大的会议…… 临时时间赶不上 GeekCar 的活动。」 电桩 CEO 先越在活动前 2 个小时发来了微信。电桩的副总张蕾先生来到现场和大家做了简单的分享和互动。电桩对于目前充电桩的发展很看好,不过他们的理解是要快速布下点,连点成网,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有竞争力的充电运营网络。 据先越透露,电桩方面目前正在接洽大的投资,背后应该是国内电动车相关领域很火的一支力量。不知道在消息正式公布的时候,会不会给国内充电桩市场带来一场大的搅动,我们拭目以待。 泰博英思:充电市场到底怎样?用调研数据来说话 泰博英思是新能源方面的专业咨询机构,这次来到 GeekCar 进行分享的是他们的行业分析师刘雄。 刘雄对于中国新能源车的未来是持十分积极的态度的,他从几个方面来做了解释。一是目前中国的电动车的数量以及增速,二是国家政策对于油耗和排放的紧逼,三是各地对于电动车的补贴政策。综合产业政策、消费者需求以及产品供应三者,未来 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达到 100 多万辆的规模。在随之配套的充电领域,计划到 2020 年充电桩达到 450 万个,充电焦虑将得到大幅缓解。 目前充电难现状主要表现在「 数量少、标准乱、效率低」,所以做充电桩建设和运营的这些公司要围绕着这些症结让「 数量增加、标准统一、效率提升」。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刘雄从消费者的角度调研分析了对于电动车以及充电的看法:约 82%的用户表示对于所购电动车满意,乘用车用户最常充电的地点是自家或者小区停车场(占比达到 72%),然后才是公共充电站。 用户对于选择慢充或者快充的调研结果让大部分人很是吃惊,充电快是我们通常的主要考虑因素,不过这些电动车用户多数倾向于选择慢充(倾向慢充的达到 49%,倾向快充的 35%,无所谓的占到 16%)。对于充电费用方面,大部分用户希望百公里耗电在 15 元以下(这里没有考虑到充电的服务费用,仅为能源使用费)。 从实际用户的角度出发,定量的分析对于充电桩的参与企业来说是一个较好参考,不过中国的区域性差异以及人群划分等因素在要融入到调研中,参考意义或许更大一些。 中联达通广:电动汽车电能补给应用领域的思考 中联达通广去年才成立,可以把他们理解为小体量的「 普天」。中联达通广总裁助理谷金鹏从目前充换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住宅社区领域、专有服务领域)三大板块给大家进行了分享。 公共服务领域的特点是公共性、完全开放,对应的形态则是充电站+充电桩群的结合。这个板块存在的问题是站级土地利用率以及站级服务效率(桩车比)都需要极大的提升。比较切实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对于停车场、空地等的复合使用,同时把充电站(桩群)按照模块化的产品来打造,并且让充电集成其他功能,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站。 住宅社区领域的特点是私人性、非开放,对应的形态则是慢速充电桩为主。这个板块存在的问题集中在私人社区停车资源紧张以及物业协调难度大。对此,谷金鹏提出了「 立体车库+充电模块」 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解决了小区停车的难题,同时还集成了充电的功能。 专有服务领域的特点是运行规律、服务车型单一,主要有物流车、公交车、租赁车(出租车除外),对应的形态是根据运行线路规划建站、建桩。出租车在专有服务领域里面又是一个特殊例子,因为其运行的特点是分散不确定的,所以谷金鹏提出需要引入「 换电模式」,出租车是换电模式最佳的应用领域。据谷金鹏透露,北汽九月份推出的一款出租车 D50 将会采取底盘换电形式来进行能力补给,整个换电过程约 3 分钟。 虽然每个嘉宾的分享角度不一样,但是大家一致认为,这个领域虽然目前问题极多,但未来绝对是「 繁荣」 的。(欢迎更多的电动车充电领域专家和我们 GeekCar 沟通或者投稿,联系邮箱:fred@geekcar.net)

「活动总结」「让停车不再困难」(讲演篇)

· Apr 12, 2015

「 停车」 这件事儿,一定困扰过每一个开车的人。哪里有痛点,哪里就有创业的机会。 4 月 9 号,GeekCar 在 eico design 举办了「 让停车不再困难」 的创业主题分享沙龙,场面十分火爆。到场参加沙龙的嘉宾和观众来自停车创业公司、停车管理公司、地图商、互联网信息公司、交通领域企业以及多家投资机构。可见,「 停车创业」 已经受到了资本的强烈关注,同时还让传统停车管理公司提高了警觉,更是吸引了众多可以和这些「 停车创业」 公司有结合想象空间的企业的参与。 当天的活动,现场的朋友们对于「 停车创业」 这个话题做了比较痛快淋漓的交流和沟通。这里我们对活动进行总结,第一篇是嘉宾演讲内容: 丁丁停车(CEO 申奥):一个智能地锁,能否撬动停车产业?(丁丁停车:目前产品是智能车位锁,通过车位锁以期实现对于车位的精确管理。围绕车位锁,基于平台和数据,未来可以有共享、电动车位管理、广告等发散可能。)一个智能地锁,能否撬动停车产业?这是对于丁丁停车智能地锁的一个疑问,丁丁停车 CEO 申奥用自己的讲演让大家去理解所谓的「 安心的专属车位」。以车位锁切入停车行业,这是丁丁停车的角度。 申奥基于停车场景、停车 App 使用场景和频率分析、丁丁停车不用地锁行不行这几个方面具体进行了分析。停车场景的痛点分熟悉和陌生两种,各自特点区别如下图。 什么场景大家会掏出手机打开停车 App 呢?临时开车到目的地找不到停车位,导航在附近找到几个停车场进行比较选择,事先计划的目的地出发前搜索目的地停车场情况,用手机支付停车费更优惠便宜等。 上面说到了停车 App 使用的场景。申奥再结合汽车后市场进行比较:维修保险大概半年一次、美容一月一次、洗车一周一次、停车一天两次。通过数据比较,「 停车」 确实算是相对最高频的,但是应该注意到,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使用停车 App 的使用频率就是高的。 丁丁停车的思路是用智能车位锁把闲时的被占用车位利用起来。不是告诉大家哪里有停车场,而是自己做停车场。个人所有的车位,被科学的利用起来,如果达到了一定规模,装上丁丁停车锁的车位综合起来相当于丁丁停车的停车场。 车位锁在每个城市的认知度高低不一,在某些城市,车位锁确实比较难进入。市区和郊区不同的特点也让丁丁停车的车位锁发挥不同的作用。不同城市车位锁和人力对于停车场的管理成本高低不一,某些场景不允许车位锁进入,申奥表示他们会专注于自己产品适合的场景。同时对于外界关心的车位锁被山寨的说法,丁丁停车表示并不害怕,因为产品是有一定技术门槛的,未来硬件和平台会齐头并进。 GeekCar 观点:与其说用车位锁撬开停车行业,不如说丁丁停车是想把闲时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具体关于丁丁停车的介绍还可以参考 GeekCar 之前的采访文章:《丁丁停车:由「智能车位锁」展开的想象》无忧停车(董事长刘鹏):当「云平台」遇到停车创业(无忧停车:无忧停车的背后紫光百会是做停车场智能设备的,无忧停车是从硬件到软件的一个产品,面向用户提供停车信息、支付以及寻车等功能,集合停车场硬件实现一个「 云平台」 上的停车闭环。)无忧停车的背后是做了十年停车设备的清华紫光百会,刘鹏在这个行业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无忧停车网站上线了 2-3 年,现在无忧停车 App 新版上线,对于推广补贴上更是用上亿资金砸向市场。无忧或许是看到滴滴快的式的教育用户方式,或许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的确很符合中国的消费者。 刘鹏对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各个维度的深度分析:放开停车费;提升行业管理(借助底层设备和互联网);管理员人力成本高,素质差,服务水平不高;管理漏洞很大,现金流失率很高(30%-50%的现金流失率);静态交通产权很分散,管理部门不明确。 无忧停车想要解决的痛点:找不到车位(诱导不是主要解决方式);支付问题(排队缴费麻烦,如何变得便捷);找不到车,找不到电梯(反向寻车);增值服务(汽车后市场服务)。目前无忧停车已经做到 app 可以显示空满程度,2000 个动态数据,6000 个静态数据,北京今年预期做一万个数据。标记 18 个城市的数据,百度、高德、搜狗都使用无忧的数据。标停车场的出入口,照片,价格都通过 App 显示。 对于「 诱导停车」、「 智能支付」、「 反向寻车」、「 增值服务」 等几方面,刘鹏给大家分享了无忧停车在技术和思路上的准备和看法。 GeekCar 观点:无忧停车在技术和产品经验积累以及资金的充足准备上都有自己的优势,不过现如今 用户们对于「 停车 App」 使用中的信息准确和实时信息情况以及是否能够十分便捷的在城市各处都享受到十分关注 ,这也是「 停车 App」 需要不断提升来满足用户的地方。 萝卜停车(CEO 肖遥):给停车算笔账(萝卜停车:充分整合线下停车资源和信息,进行深度用户优化,一方面提供给用户方便及时的停车导航信息,提供给用户更好的停业业务服务;另一方面帮助部分停车场进行资源最大化利用以及服务推广。)肖遥这次带来的分享则是用实实在在的数据给「 停车」 算笔帐。 环保账:怠速或低速状态下,汽车污染物的排放是 15 毫克/秒;一辆车一天因停车耽误 20 分钟,多排放污染物 18 克;北京 560 万辆车,一天多排放 100 吨,一年多排放 4 万吨。 经济账:(单位时间用车成本+机会成本+隐性成本) x 平均花费时间;用车成本=油耗+车损,机会成本=最低工资收入,隐性成本=治污消耗;以停次车花半小时计,北京的停车成本 10 到 20 元,上海 15 到 25 元,不计算停车费。 管理帐:保安、会计、出纳等人员减编,开支减少 20%;现场补漏、线上管理、统一入帐,收入增加 20%;联网后从流量孤岛到市场竞争,收入增加 25%。 肖遥谈到了停车创业的一个趋势:停车市场分为停车前市场和停车后市场。 前市场是停车信息提供,后市场停车市场服务,而现在大多数公司是做前市场,但是未来这两个市场将相互融合。 对于大家普遍谈到的停车是否为汽车后入口,肖遥则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停车虽然是高频次市场服务,但是有效高频次较少,不具备汽车后市场入口条件。 停车市场未来或将和百度、高德地图公司合作,整合地图信息,提供停车资讯,成为 停车+路况地图 2.0 版本。 GeekCar 观点:停车问题如果确实能解决得很好,肯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不过很多明摆着的问题,不一样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解法吗。对于停车行业,真的需要这些创业者搅动起来,带来真正的改变。还可以收听 GeekCar FM,听听肖遥和我们关于「 停车」 的聊天话题《停车难,「停车创业」更难——萝卜停车的创业经》悠泊泊车(CEO 孟超):「 卖车位」 不如「 卖时间」(悠泊泊车:通过代客泊车的形式,一方面是在具体场景中提供给「 人」 的停车服务解放一部分人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是通过人肉调度使得停车场资源分配更为有效。)孟超和停车行业的缘分开始于对于停车位的投资。在投资的停车位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个停车位放空在那里资源浪费,于是想到了能否共享自己的车位出去。 后来孟超便在停车创业这条路上摸索,也尝试了不 同的切入方式,最后他和团队选择了围绕「 人」 服务这个本质,用国外已经时兴车的代客泊车的方式去解决停车难以及停车位利用的问题,同时很成功的绕过了啃「 停车场」 这款硬骨头 。 「 代客泊车是后市场的入口」 孟超如是说,因为泊车所带来的信任和中间时间,车主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会选择代驾、维修、保养、洗车等汽车后市场服务。 目前来说,悠泊切入的服务网点分布在重点医院、商圈、学校等停车需求较多的地方,目标人群首先是渗透中高端人群。未来,悠泊还会在一些季节性或者临时性的活动场景中,提供代泊服务,解决用户的停车问题,同时也环节具体区域的交通拥堵。 「Wait Less,Live More」,悠泊给出的服务为客户减少了麻烦带来了享受。 GeekCar 观点:目前最能看到清晰盈利模式,又巧妙迂回绕开「 攻破停车场」 这一难题或许就是代泊了。具体关于悠泊、关于代泊模式的细节可以阅读《你不需要自动泊车,你需要的是「人肉代泊」》视觉中国(智慧旅游负责人檀林):这些打停车主意的创业者,是先驱还是先烈? 邀请到的檀林先生对于「 停车」 有过较为深刻的调研,同时对于国外的「 停车」 创业模式比较了解。这次分享,檀林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发散性的启发。目前任职视觉中国智慧旅游负责人的檀林首先提到在 旅游市场中,停车是刚需 的观点,未来这一块和各位停车创业公司都有合作的空间。 然后介绍了国外几家典型停车创业公司的情况: 1.streetline 核心是智能停车大数据开放平台,获得政府的支持和花旗银行的投资,致力于提供端到端的智能停车服务,帮助城市减少交通拥堵和碳排放,同时还提供绿色城市的监控服务。 2.Parkingpanda 和 justpark 两家公司,基于共享经济的原则,分享车位。 3.spothero 把社会的资源提供在平台,优势在于可以比价模式。 … 继续阅读

GeekCar-IT 桔子上海沙龙预告:汽车消费服务的升级

· Apr 19, 2014 333

GeekCar 将联合 IT 桔子,在上海做一期主题为「汽车消费服务及汽车科技的升级」的创业沙龙,计划 4 月 26 日(周六)下午 2 点-5 点在上海八舍咖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