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7:新政出台,神州专车成了最大的赢家?

· Oct 15, 2015 333

专车行业终于有人要伸手管管了! 自滴滴拿到了第一张专车牌照之后,国家紧跟着就发布了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暂行办法。对于这个管理规定,有的人表示赞成,当然,也有人对此意见颇多。 自专车出现以来,这些公司就为了争夺市场,不断地压低价格,导致出租车行业原本的基价毫无竞争力可言,这无疑是对他们的一种严重打击。不过我们也都认同,这个行业也该进步了。这次的政策严格要求,获得资质的公司不得在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下提供服务,阻止各个公司之间的恶性厮杀,真的要从现在开始了! 除此之外,专车司机们再也不能为了高额补贴而随便切换平台了!这下你只能买一个手机,专心的服务于一个公司了,想随心所欲的让各个平台的乘客拼车?不可能啦! 另外,顺风车什么的并不是国家所认定的那种合法合乘了!出门拉活儿得多注意了! 想知道我们对于这次的政策,还有什么有意思的解读?赶紧来听听这期节目吧!不然你又该落伍啦! 本期人物介绍: 大尧——GeekCar 最具洞察力的运营官。北京土著外加 UK 留学背景,专业性极强又超接地气,一个能顶俩!记住:跟他聊什么都行,但就是千万别提吃饭的事儿,谁提谁 S*B! 大白——GeekCar 最没节操的内容官。这是一只活生生的段子手,热爱科技但绝不乏味,五大三粗还常常害羞脸红。记住:千万别跟他聊天,小心你的节操被他说没了,这你找谁说理儿去! 刘能叔叔——GeekCar 最不正经的铲屎官。虽然是个妹子,但非得给自己起个叔叔的艺名儿,而且自打公司来了三位猫爷,就变成了专注的铲屎官。记住:惹她可以,别说猫不好!别说! GeekCar 有话说: GeekCar 叨逼叨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以直接留言告诉我们!你也可以表达你的观点你的态度,让你的声音也出现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欢迎吐槽欢迎么么哒~

「GeekCar Weekly」限行第一周,出行软件操碎了心

· Aug 23, 2015 333

这周刷爆朋友圈的肯定是「 阅兵蓝」 以及今天各种阅兵预演的照片,这些都离不开单双号限行的实行。当然,单双号限行对我们最直接的影响还是上班打车更困难了。 两个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滴滴快的和 Uber 都出台了各种鼓励接单的政策。 滴滴宣布对于对能够完成每日规定任务单数的出租车司机发放接近 200 元的奖励,同时每抢到一单都有机会抽取彩蛋,最高奖励 118 元。Uber 北京则宣布将在部分地区(三里屯、国贸、北三环至中关村区域)测试「人民优步+」双人拼车出行。用户在下单时选择非空驶车辆合乘可分担费用,司机可以一次顺路接载两名乘客。 虽然采取了这样的鼓励措施,但从用户的直接感受来说,打车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各种「 不合理」 加价还是让消费者有些难以接受。 当然,他们的竞争战场已经逐渐从天朝转移到了全球范围。 东南亚的打车应用 Grabtaxi 宣布完成 3.5 亿美元融资,滴滴也参与其中。Uber 则宣布获得印度塔塔集团 1 亿美元的投资。为了喜迎这个合作,Uber 宣布印度乘客可以在打车(三蹦子?)的时候使用免费 WiFi(如果没记错的话国内早就有人这么干过了)。 当他们在全球范围「 激战」 的时候,政府偷偷上线了正规打车软件——飞嘀打车。当然,无论是选择的切入节点(晚了 3 年),还是选择出租车这个「 过气」 领域,抑或是不合理的体验以及不能市场调节的定价机制,这些都决定了飞嘀打车「 注定」 失败的命运。 苹果造车又有新消息了。 国外媒体机智地发现,特斯拉高级工程师杰米·卡尔森在 LinkedIn 上的资料显示,他已从特斯拉汽车转投苹果。在这之前,他在特斯拉主要负责无人驾驶项目中,为总部位于墨西哥的供应商 Gentex 开发汽车视觉系统的部分。 同时,至少还有 6 名具有开发无人驾驶技术和系统的工程师也已经被苹果「 挖角」。今年一月份,前大众汽车工程师梅根·麦克莱恩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员 Vinay Palakkode 加入苹果。就在 8 月,苹果公司还聘用了英伟达的驾驶员辅助系统计算机视觉软件开发工程师 Xianqiao Tong。 苹果研发无人驾驶车的事情肯定是没跑了,剩下的就是具体细节,是自己造车还是只研发无人驾驶技术?我们还是搬好小板凳坐等吧~ 又有人要说做中国的苹果了,这次是博泰的 CEO 应宜伦。 这周六,博泰在一个微信群里「 低调」 的发布了智能后装车机——I.P.D.A。从硬件上来看,I.P.D.A. 的配置还是挺有诚意的,飞思卡尔整体解决方案、iMX6Q 四核 CPU、2G 内存、16G 存储空间、8 寸屏幕(康宁第三代黑猩猩,全球首款防反光屏幕)。 这样的硬件配置以及软件优化使得 I.P.D.A 的体验至少看起来流畅度很高,但是实际用户体验还需要经过大量的用户使用。不过在这之前,6000 元价位的后装车机,我觉得首先还是得先思考怎样能让用户买单比较合适。 最后说说比亚迪。 在这周的 360「Hack Pwn2015」 安全极客狂欢节上,原本计划破解的比亚迪秦计划搁浅了。导致计划搁浅的原因是比亚迪检测到车辆被拆解或完整性被破坏,紧急关闭了云服务系统。 这件事最早起源于今年 6 月份,当时 360 安全团队就发现了比亚迪 App 的高危漏洞并主动向比亚迪「 示好」,但比亚迪对此没有作出回应。或许这是导致这次大会上 360 想要公开破解比亚迪的直接原因。 当然,汽车安全的问题我们最近一直在关注。如果只靠汽车厂商,很多问题都很难被发现,所以白帽子团队是有存在必要的。但对于车厂来说,关乎车辆安全的问题如果贸然让第三方团队参与进来,其实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所以这次关闭云服务,对比亚迪来说是一个谨慎的选择,可以理解。 发现问题其实并不可怕,想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才是关键。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 8.13:当小米遇上滴滴

· Aug 13, 2015 333

1. 滴滴和小米要合作了 昨天,滴滴在微博发布了一张海报,表示将与小米展开合作。双方计划推出「 一键叫新品」 活动,用户打开滴滴打车 App 下单,就能预约小米发布的最新产品(很有可能是红米 2),并且解决配送问题。当然,这样的活动在我看来,还是炒作大于实际意义。 2. 谷歌更名 Alphabet,还得看宝马脸色 谷歌刚刚宣布成立新的控股公司 Alphabet,但很不巧的和宝马旗下公司重名了。宝马 Alphabet 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提供汽车租赁服务,同时还拥有 Alphabet 的相关域名。宝马表示,目前已经正在研究谷歌是否侵犯其商标权。谷歌更名之前,可能真的没有问过宝马答不答应吧。 3.Uber 中国计划在国内单独上市 Uber 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表示,作为独立运营的公司,Uber 中国将谋求在国内上市。本土化之后的 Uber 目前已经拥有有百度、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神州数码等多家合作伙伴。而 Uber 母公司的身份更多是孵化器和战略投资人,同时给予技术支持。然而这在我看来,本土化之后的 Uber,那也还是 Uber 啊,好像并没有什么改变。 4. 用一条短信攻破 OBD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将来自法国公司 Mobile Devices 的 OBD 安装在了一辆雪佛兰科尔维特汽车上,之后通过向特定的手机号发送短信,就能取得车辆控制权,轻易控制雨刷和刹车,甚至在低速时让刹车失灵。虽然我们最近可能有些过于放大黑客对于车辆安全的危害,但关乎生命再小心也是合理的啊。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滴滴优步被北京 8 部门约谈:涉违法组织客运经营

· Jul 24, 2015 333

滴滴快的又被约谈了,又被约谈了,又被约谈了!当然 Uber 也是被约谈对象。 事情就是这样,被约谈已经成了滴滴快的、Uber 的例行事宜。 昨天,「 滴滴快的」 和「 优步」 因涉嫌违法组织客运经营再被约谈,市交通委等 8 部门要求起停止发商业短信。 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公交优先是城市交通发展的根本战略。出租汽车对道路资源的占用是普通车辆的 10 倍,只能作为交通方式的一种补充,需控制其总体比例。 近一时期各种网络「 专车」、「 快车」 等上线,并通过对司机和乘客双向补贴,虽然满足了部分市民的个性化出行需求,但给城市交通也带来了冲击,导致道路交通拥堵情况有所加剧。而且在北京从事「 专车」、「 快车」 运营的平台、车辆、驾驶员不具备相应经营资质,缺乏有效的服务监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市交通执法总队共查处非法运营私家车、租赁车 2147 辆,涉及滴滴「 专车」 平台从事非法运营车 1211 辆,涉及优步平台 170 辆。 今天,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市交通执法总队、市公安局公交保卫总队、市发改委、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通信管理局、市网信办等 8 个部门共同约谈「 滴滴快的」、「 优步」 平台负责人,明确指出其组织私家车、租赁车从事客运服务的行为,涉嫌违法组织客运经营、逃漏税、违规发送商业性短信息 (垃圾短信) 和发布广告等。各部门要求其停止发送商业性短信息 (垃圾短信) 等行为并限期整改,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相关规定,依法合规经营。 「 滴滴快的」、「 优步」 负责人表示,将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自查整改,开展合法业务,接受政府部门的日常监管。 记者从市交通部门获悉,北京市将积极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发展,支持「 互联网+」 与交通运输的创新融合,提升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促进并规范互联网平台依法合规运营,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相关的措施正在加紧研究制定中。【转自法制晚报】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约谈之后的一个月,滴滴快的变「老实」了吗?

· Jul 03, 2015 333

从这周一开始,我其实就想再写写关于滴滴快的的消息了。主要的原因就是感觉他们在专车快车业务的推广上,显得有些「 销声匿迹」 了,反而许多别的业务有了新的发展。 那么滴滴快的是已经走出了一个月前被约谈之后,只能「 委曲求全」 的状况了吗? 变乖了吗? 顺风车上线已经一个月,按照他们最初的设想是在月底达到日订单量超过 10 万。不过据滴滴内部透露的数据,这个数字目前已经突破 60 万,注册车主超过 260 万,乘客也超过了 200 万。 新业务的利好消息直接的结果就是在最近的一轮融资中,滴滴快的初始计划的 15 亿美元融资很快就被超额认购,据称最终融资金额在 20 亿美元左右。 在顺风车业务的推广期,烧掉的钱都回来了,而且更多了。一旦有了钱,总是想要干些别的事情,于是他们又开始躁动了。 在最近的几天内,滴滴快的一下子上线或者开始预热了以下这么几项新业务,分别是:大巴,代驾,出租车拼车业务。还「 顺便」 投资了一家东南亚的同类企业 GrabTaxi。 分析这些动作,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不论是顺风车、大巴、代驾,出租车,其实都没有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产生直接的矛盾。虽说不排除这是之前就计划好的,但在这个时间节点来推进,反正我是觉得有些不同寻常的含义。 同时,入股外国企业的行为,看起来还有些「 为国争光」 的意味。 这样做的滴滴快的,看起来还是挺会玩的。 具体都是什么 下面是一些业务细节。 1. 战略投资 GrabTaxi 应该是最有信息量的一则消息了。滴滴快的终于把手伸向了东南亚的友商 GrabTaxi,开始自己国际化的进程。 GrabTaxi 的性质跟滴滴快的是一样的,都是提供出租车叫车服务的软件。之后逐渐加入了私人车辆预约以及符合东南亚情况的摩托车叫车业务。 或许是看到了 Uber 在国际化过程中,由于水土不服所发生的种种麻烦,滴滴快的选择战略投资国外公司,而不是自己独立运营。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太多的阻力,真的是很机智。而且双方在资本层面,背后都有软银以及老虎资本的存在,谈合作肯定就好说了。 2. 大巴业务试运营 目前滴滴的巴士业务「 直达班车」 在北京部分地区开始了试运营,目前还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内测,计划月底在北京上线。试运行区域包括北京通州、回龙观、昌平等大型居住区,预计正式开通之后能覆盖主要的工作生活区域,还真是为我们这些苦逼「 通勤狗」 考虑的。 首次体验只要 1 块钱就能购买 2 张票,从通州的梨园到海淀的中关村单程也只要 10 块钱。如果不堵车的话,其实还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对于有堵车焦虑的人来说,挤挤地铁可能更合适。 其实目前在北京已经有好几家创业公司把通勤大巴作为一个市场开始运营了。怎么样提高体验,吸引更多的乘客也是一个问题。毕竟本身大巴的价格已经很低,仅仅是价格战的话不会像专车那样容易成功。不过滴滴快的计划在月底开通近百条线路,还真是有钱任性。 3. 代驾业务开始招募司机 抢完通勤大巴的生意,滴滴快的又瞄上了代驾的业务。最近在滴滴打车 App 里面上线了代驾的新栏目。目前还处于招募首批体验者和司机的阶段。 目前司机加入代驾计划会送 100 元(希望不会像招募顺风车一样送出租车券)。对于乘客我觉得唯一的要求就是有交通工具吧,应该不会限制在汽车范围。因为除了迅速到达,24 小时待命之外,对司机还有这么一条要求:精通各类交通工具,那就是说三蹦子也得会啊。但愿不要有开着直升飞机出去玩的人… 4. 出租车拼车业务 作为打车软件出身的滴滴快的,在运营了几年之后,终于对这个「 初恋」 业务进行了调整。之前我总是吐槽出租车不正规,乱拼车不够四个人不走什么的。终于,滴滴快的眼见阻止不了,开始「 助纣为虐」 了。 不过,是否拼车的选择权从司机转移到了乘客端。乘客在输入需求的时候,可以选择愿拼车、不拼车、只拼车三个选项。合乘的路段费用为该路段车费的 7 折,司机的收入则是两人支出的总和。让乘客来选择,这样的体验就比较合理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Weekly」滴滴说,这周我要刷屏

· Jun 07, 2015 333

从周一开始,滴滴就开始了一周的刷屏进程。6 月 1 号,顺风车正式上线了,然后隔天就被北京的有关部门进行了联合约谈。对于滴滴来说,这其实是一个不好的信号,有关部门开始对专车公司动手了。当然滴滴也没有闲着。在 4 号那天,滴滴首先宣布了和北汽的合作。双方在车联网,无人驾驶,新能源以及企业用车四大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同时,「 周一免费坐快车」 活动也取消了。这两点可以看作是滴滴对于约谈事件的表态,想要给市场信心,也向政府表明态度。 在儿童节那天,李一男和他的「 小牛」 电动正式发布了。这辆吸引了行业内无数目光的产品,由于李一男的「 主角光环」 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不过产品发布之后,反而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 酷炫」。售价 3999 以及 4999 元,也没有触及大众的 G 点。考虑到锂电池的成本以及整体用料,这样的定价算是物有所值。这么说吧,小牛电动应该是一辆好用的车,但不适合装逼。 本周的硬件除了大件的电动车之外,也有小而美的智能手表。出门问问发布了 Ticwatch,这家以语音技术起家的公司终于发布了自己的硬件。当然在我看来出门问问的核心还是 Ticwear 3.0 的操作系统,硬件只是为了更好的为整个软件服务。纯圆的表盘加上黑下巴的消除,仅从外观上就比 Moto 360 有着不小的优势。再加上感人的 999 元售价,性价比可以说是极高。中文交互的优势也是对于中国用户最大的吸引。趁着苹果表正在教育市场的时候,Ticwatch 也给了用户以更低成本去体验这个还算是「 新兴」 的智能硬件。 易车和观致也发生了一些关系,当然结合的点还是在卖车这一块,叫做「E-观致」。易车在汽车电商的路上越走越远,观致也想在卖车的有着更多尝试。合作模式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观致会将观致 3 五门版的独家销售权交给易车电商,售价也会是 9 折优惠。用户也可以利用微信预约试车再决定购买。可以说这种模式将线上销售的优势完全体现了出来。对于销售疲软的观致来说,这次合作是一种新的尝试。而对于易车,也是电商模式的进一步延伸和探索。 从 6 月 1 号起,北京的纯电动车开始不限行了。Elon Musk 也在最近拜访了北京市长王安顺,这可能会促进特斯拉在北京免摇号的进程。以北京用户的消费能力来说,仅凭不摇号其实就可以促进特斯拉的销量。或许现在已经有很多揣着钱的人,就等着北京政府正式宣布这个消息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发布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附录中的《试制样车技术要求》。这个表格在技术指标方面列出了三大块的要求:动力、轻量化、经济性。不论是电动汽车还是微型电动车,这份要求的制定对于这些造车企业的要求都更加细化了。这对于规范市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促进了车辆质量的提升。 这周五,北汽提出了「 卫蓝众享 A+ 计划」,整个计划涉及了三个领域,分别是分时租赁,电动物流以及充电桩。究其本质,这也是新能源车相关的不同应用角度。用户通过这个计划,能从不同的使用情景直接体验电动车的优势。选择从这些点来切入,北汽想做的也很简单,就是把车更好地卖出去。  

被约谈之后,滴滴快的都干了些什么?

· Jun 04, 2015 333

没错,今天我们要写的还是滴滴快的,因为他们最近动作真的很频繁。 就在今天,他们宣布了两个看起来有些战略意味的消息。 最震撼的应该就是宣布与北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在在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车联网、企业用车等四大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双方的资源互换可以促进在各自领域的持续发展。北汽借鉴滴滴快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推进车联网,智能化技术的研发。而滴滴快的则可以利用北汽的整车和后市场资源进行业务扩展。 光是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乍一看就和 Uber 想要做无人驾驶车的计划很像,而 Uber 直接是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研究中心「 连根拔起」。这样一比较,双方的格局差距还是很明显。 这样的战略已经足够滴滴快的和国内的竞争对手拉开差距。不过概念都会谈,具体到落地实施的情况,应该没有签署一个合约那么简单。 今天下午,滴滴快的还宣布之前的「 周一免费坐快车」 活动由于一些原因取消了。按理说浩浩荡荡号称要补贴 10 亿元的大活动,说取消就取消了? 在快车服务刚推出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这明显指向的就是出租车这一类车型。更低的价格,较好的车型,相比之下出租车已经没有优势可言了。如果再加上每周一两次免 15 元的活动。至少在周一那天,我敢肯定出租车的生意肯定会大受影响。因此这次突然的取消活动肯定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两个看起来貌似没有联系的事件由于前两天的「 约谈」 事件而被联系了起来。 6 月 1 号正式上线顺风车,滴滴快的隔天就被有关部门约去「 喝茶了」。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也是够倒霉的。这次约谈有些三堂会审的意味,分别由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市交通执法总队和市公安局公交保卫总队三家联合进行。约谈的内容也是简单粗暴,就是说专车和快车业务利用私家车和租赁车,配备驾驶员提供运输服务并按里程和时间收费。这样做是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的,是要被取缔的。这么一来,最近打车很难的问题也就不难解释了。有关部门开始表明态度,专车司机也不敢随意接单了。毕竟如果被钓鱼一次,成本之高司机很难承受。 俗话说「 屋漏偏逢连夜雨」,代表着正规租车公司的首汽租赁也传出要做专车服务,目前已成立了专门的专车公司,即将推出类似的电召平台。作为一个 23 年的老牌国企,要做互联网的专车。这样的趋势已经能很容易看出有关部门的态度。不是专车不合法,而是看你听不听话。国企来做,有关部门的掌控也可以更加直接。 对于这样有些「 危险」 的信号,滴滴快的也没有闲着,迅速做出了回应。 在这个略显敏感的时期公布与北汽的合作,我们完全有理由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空间。北汽在北京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有关部门政策「 关照」 的重点对象,仅仅是这一点,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大的理由支撑促成这次战略合作。 滴滴快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想借此向外界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们的计划还是很长远的,未来的布局也正在展开。新能源车,无人驾驶的未来科技等等都在研发中。社会要对我们有信心,目前的问题不会影响公司的战略部署。我们的合作伙伴也是「 根正苗红」,大家不用担心太多。 至于取消「 周一免费坐快车」 活动的「 一些原因」,应该就是迫于约谈之后的压力向有关部门交出的答卷。我不这么「 张扬」 了,你也别看的太紧。 两个消息,一个面向社会,一个面向有关部门。滴滴快的想要用这样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给用户信心,也安抚有关部门来获得缓冲的时间。这样的动作也给我这么一种感觉:双方约谈的结果可能就是你给我时间,我稍微收敛一点。 毕竟,有什么事不能坐下来好好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