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电动汽车移动电源?
如今一提起电动车,很多人必然会围绕续航里程「 调侃」 一番,确实这也是电动车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的真实写照。尽管各大厂商卯足了劲研发支持更长续航里程的电池,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不过有的公司却另辟蹊径,开发出电动车移动电源。 来自德国的一家初创公司 Nomadic Power 近日推出了一款名为「MobileBattery」 的移动电源,这种移动电源借鉴了手机移动电源的灵感,也给患有续航里程焦虑症的人带来了福音。 手机移动电源着实为不少「 手机控」 或出差在外人员提供了便利,而对于需要长途跋涉的电动车而言,MobileBattery 移动电源也如同「 雪中送炭」,可以缓解用电之急。 Nomadic Power 公司称,MobileBattery 移动电源采用了非常新颖的外观设计,还具有亮眼的灯组设备,与电动车本身造型相比,MobileBattery 移动电源无疑更具吸引力。 根据 Nomadic Power 的官方图片,该公司的 MobileBattery 采用了一种类似拖车的装置,由电动车牵引,该装置中搭载一组锂离子电池组,据悉,这组电池分为不同规格,容量分别为 40 千瓦时和 85 千瓦时(基本和特斯拉 Model S 采用的电池容量相当),使用 85 千瓦时的电池后,可以使一辆小型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提升 600 公里(373 英里)。 此外,MobileBattery 移动电源还使用了先进的软件控制解决方案,并可以预测能量损耗。该电源还支持 CHAdeMO 和 SAE combo 两种欧美地区的主流充电接口,轻松实现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 目前 Nomadic Power 公司已经获得了欧盟委员会 200 万欧元(约合 220 万美元)的拨款资助,后者认为 MobileBattery 移动电源项目具有不错的前景,给未来的电动车充电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转载自盖世汽车网)
电动车这块「蛋糕」,都是谁在享用?
汽车工业诞生已经有百余年历史了,现在大型车企的造车技术可谓是登峰造极。在百年的汽车工业中,也涌现出一批制造业巨头,博世的电喷、采埃孚的变速器等等,都在各自领域内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企业,也是各大整车厂最优秀最稳定的供应商。 同样,电动车作为近些年才火起来的新东西,在它的背后也隐藏着一批支撑起整个生态的供应商,我们平时所听到的特斯拉、宝马 i3 等新能源车型,都是这些供应商最先进的技术结晶。 一般来说,传统动力汽车三大件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但在电动车上大不一样,电机、电池、电控变成了三大件,电动车的车身和底盘悬挂尚无革命性变化。现在我们来看看电动车里的三大件都是谁在提供,这块蛋糕又是谁在享用。 首先要谈的就是电机,电机是电动车的核心,电机的技术水平也就基本决定了车的性能,由于电机启动瞬间的巨大扭矩,所以电动车一般加速能力都比较出色。目前电动汽车使用的驱动电机主要分为三类:直流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感应电机。 电动车高端代表特斯拉使用的是交流感应电机,供应商为台湾富田电机。台湾富田电机创立于 1988 年,早期主要为钢铁、纺织等行业提供电机,2005 年当特斯拉找上门的时候,两家还都是小公司,员工人数还未到百人。在被欧美日韩等大型供应商拒绝后,两家小公司惺惺相惜,开始合作,富田电机为当时的 Roadster 车型提供电机。现在的富田电机已不是当年的几十人小公司,在保留原有业务的同时,已经开始向电动车行业进军,甚至为电动船提供相应的机型。 除了从第三方采购电机,有些厂商也会选择自己研发。宝马公司为 i3 和 i8 配备了独立研发的 eDrive 混合式同步电机,此电动机能够让 i3 的百公里加速达到 7 秒多,同时该机型也获得了 2015 沃德十佳发动机的称号;同时,日系厂商也不甘落后,日产在 2011 年生产的永磁电机被搭载在 Leaf 车型上,在 2011 年也获得了沃德十佳发动机的称号。 其次我们来看为电动机提供能量的电池,目前为电动车生产电池的厂商有松下、AESC、比亚迪、Lithium Energy Japan、LG 化学、三星 SDI、万向等等,当然,这个排名是分先后的,电动车电池供应商的销量排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与该供应商合作的车企表现。松下凭借特斯拉对电池的大量需求,成为全球业内霸主。可以这样说,松下实现扭亏为盈的最大功臣就是特斯拉的大量电池订单,与此同时松下还在积极探索海外市场,欲建立海外生产线。 再来看看比亚迪,比亚迪就是做电池起家的,所以这方面的功底还是有的,随着国内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不断攀升,还有,别忘了腾势,所以比亚迪电池产能的上升潜力很大。宝马 i3 使用的是三星提供的电池,北京街头到处可见的北汽使用的是北京普莱德提供的电池,奇瑞的新能源车使用了天能的电池,众泰使用了万向的电池。可见,除了比亚迪外,大部分电动车电池生产商都依赖于车企,甚至过度地依靠某一家公司来谋得生存。 最后就是电控技术提供商了,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特斯拉最引以为豪的自家电控技术,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管理着位于车底部的 7000 多节 18650 锂电池,在业内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也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还有很多供应商单独提供电控技术或硬件,国内也有不少公司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于中国宁波的均胜电子旗下的普瑞公司向宝马 i3 提供电池管理系统,这也是国内第一家向宝马提供电池管理系统的公司,均胜电子的主要业务有:智能驾驶、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汽车功能件,在汽车电子细分领域,均胜电子可以说是全球技术的领先者。 在慈溪,也有一家专注于电控元件生产的公司:锦艺,在这个秀气的名字背后,这家公司生产着最为精致的元件:电流集成板。锦艺公司的总经理曾说过:「 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我们的电流集成板,汽车充电电池能够跑 300 公里,而其他的连接线只能跑 150 公里。这就是我们的技术秘密。」 这家公司有一个合作快 10 年的伙伴:特斯拉,2013 年,锦艺的产值超过 2000 万美元。 写在最后: 全世界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商都在研究如何才能分到一块电动车这个蛋糕,有些公司已经占据领先地位,然而在我看来,目前这个市场并未饱和,反而机会很多。我国的一些高科技企业也很有潜力,相信市场会说明一切。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我们体验了一次电动汽车租赁和充电
本文作者身处捷克。某天,在浪漫之都布拉格游玩,突发奇想,能不能租电动车来个浪漫之旅?于是就联系了会捷克语的华裔 Angela 当御用司机~开启游玩模式!然后,就有了这篇「 作业」。 租车 通过谷歌,我很轻松的找到了 Trendpark 这家租赁公司,他们是整个捷克唯一一家专注于电动车租赁的公司。 Trendpark 整个网站全是捷克语,最开始我还担心沟通会有问题,不过后来打电话过去,发现对方完全能够英语沟通。在了解了车辆价格保险等信息后,我直接在网站上预订了日产 Leaf,并填好个人信息。 工作人员会提前把合同打印出来,我们到了可以直接签合同了(不过合同是捷克语)。 有可能因为我们是外国顾客吧,他们蛮热情的。工作人员是个非常年轻的小伙,他在核实了我们的信息、介绍车辆的使用方法之后,就给了我们车钥匙和一张名片。我们出了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他。整个提车过程不到 20 分钟,十分方便。 价格方面,我们租用的 Leaf,一天租金 1200 克朗,约为 300 人民币。另外,特斯拉非常贵。 出发啦 最开始,我们连车启动了都没觉察到,因为真的根本没声音! 车开动之后,Angela 就惊艳到了,她在我耳边吼了不下 10 声:太好开了!操作简洁而轻灵。我们还发现了一个贴心之处:方向盘可以加热。对于妹子来说是再好不过啦。 因为租的时候 Leaf 有 80%的电量,感觉还蛮多,所以我们决定先到布拉格广场逛逛,感受下浪漫之都。 在中控上输入目的地「Old Town Square(布拉格广场)」,屏幕上面便自动的显示出路线,与出发地的距离和预计到达时间,非常方便。我们打开了车自带的 Radio,听着超 high 的音乐沿着伏尔塔瓦河出发啦~导航有个特点,就是能够双屏显示在分岔路到底咋走,十分贴心。 布拉格的建筑非常美,各个景点都挺近,我们开着 Leaf 跑来跑去,一路引起好多大叔的围观。 始料未及的耗电快--找桩 不久,我们便发现 Leaf 的耗电速度远超出我们预期,我们才开出来 1 个小时,剩余电量从 80%变成 50%,我能明显感觉到 Angela 的焦躁不安:她一直在嚷嚷,「 这不吓死人吗?耗电太快了,这也太快了……怎么这么快啊……」 此处省略一万字。 为了安抚 Angela 的情绪以及为了不被 out ofjuice, 我决定立马找充电桩。关于充电桩。因为 Trendpark 网站上有写:凡是属于 「PRE, ČEZ 和 EON」 这三个电力公司的,充电桩都是免费的,所以我用手机上网查了这三个公司的充电桩网点,他们在布拉格的布局如下图。个人感觉还蛮多的。 Angela 也帮我一起查看充电桩,她手机里有 PlugShare(一个做得比较好的充电桩 App)。我们首先在 PlugShare 里注册,绑定 Leaf 车型,然后 App 会自动筛选出适合 Leaf 的充电点。 不过,最后我们发现,车里的导航居然可以直接定位充电站(汗,早知道就不下载 App 了)。于是我们选了最近的ČEZ 电站,在导航上输入地址,便往那个地方开去。 但是这次导航就不那么给力了,我们在很多分岔口都走错了路,在原地转了 3 圈。而且充电桩地址太偏,明明显示那个地方超级近,但是一直找不到。最后是在 PluShare 和 Google Map 的协助下,拐了 10 分钟,才找到了那个小小的充电桩。 这个充电桩属于ČEZ(捷克一家电力公司),看上去很新,绿得刺眼。这个充电桩上有两个充电口,一个七孔的插口和一个家用的三孔插口。插口上方有四个按钮和一个感应区,旁边没有任何操作说明。充电桩安置在停车场内,进停车场需要另交停车费。按照 Trendpark 的说法,我们充电应该是不用交费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我发现充电口插口的盖子被锁住了,完全打不开,按钮也启动不了。心里疑惑着:难道充电桩是坏的? 一位捷克大叔正坐在充电桩上乘凉,他秒懂了我疑惑的眼神,跟我们解释道,我们得去ČEZ 的营业厅办一张充电桩的月卡。只有把月卡放在充电桩感应区,才可以启动充电桩。 我看大叔身上穿着绿色的衣服和充电桩挺配的,就问他你是在这里当志愿者帮助我们这种新手的吗?他笑了笑,说我只是来晒太阳的。另外,他说这个桩根本没啥人用。 好吧,我们没有ČEZ 的卡,更不知去哪里办卡,而且现在电量已经逼近 30%,如果再乱跑的话很有可能跑没电最后被拖车拖回去。我们立马找到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打打打!结果他们说整个布拉格其实免费的充电点只有三个。我凌乱了,大哥你网站上可不是这么说的呀。 原来所有免费的充电桩都是快速充电桩,45 分钟能充满。其余的慢速充电桩都是要办卡使用的,需充 3.5 小时。当然还可以去去任意咖啡馆充电,车内有自带的插头,充满则需要 11 小时。 我们无力吐槽,于是在车内导航里定位最近的快速充电点,屏幕显示,离我们最近的也要 20 分钟的车程。再次出发。 终于充上电了 我们东拐西拐,路上还问了几个路人,终于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找到了充电桩。Angela 都兴奋得跳了起来。但是这个地方人烟稀少,如果是晚上来充电的话还是有点危险的。 这个充电桩是 RWE 公司的(捷克另一个电力公司),非常新,就安置在他们公司大门口。充电桩上有快速和慢速的插口,旁边有操作提示(捷克语)。充电桩上的显示屏也有充电引导(捷克语)。我们发现快速充电仅有三种模式,10/20/30 分钟。 我们按照提示先锁了汽车,再将充电桩插头拔出来插到车上。整个过程很轻松,就连我这种「 肌无力」 也能无障碍完成。在选择充电模式时,因为感觉挺难打发时间的,所以我们先选择充 20 分钟。然后站到一边默默的等着,相看两无言。 10 分钟过去了,我走过去看了看屏幕,竟发现还没有连接上,囧。于是跟 Angela 仔细研究充电桩上的说明。发现原来我们没有完成图示的最后一步——扭动插头。当我们扭下插头时,插头上方的小灯亮了,Leaf 窗下方的小灯也一闪一闪的,充电桩也嗡鸣声大起,嗯,终于充上电了。电桩上的屏幕出现了 20 分钟的倒计时。 等待是漫长的,关键是我们必须锁车充电。电桩周围没有任何娱乐设施,遮雨遮阳的地方也没有。我们俩就只有自拍玩。最后实在太饿了,也没充满电,我们就拔了插头急冲冲去觅食了。 最后,我们找了家捷克的著名餐厅,吃了大餐,结束了劳累的一天。 还车 第二天下午 5 点,我们开回到公司,工作人员检查了车况之后便还了押金,整个过程不到 10 … 继续阅读
电动车移动充电宝,到底靠不靠谱?
电动车移动充电宝可能会越来越火了。 比如在这两天的北京科技周上,我们在电动车展区就一下子看到了两款这种产品。 蓝色的这个是由普莱德公司生产的,内部电池容量为 20kWh 左右,比较意外的是,它可以给电动车进行快速充电,比家用充电桩电流大得多。电池来自于电动汽车上的旧电池回收,因此电池成本并不高,却依然能保持设计容量 70%-80%的电量。 还有橙色的那款,来自于富电公司,叫做「E.BOX」。相比于蓝色那款,它更便携一些,而且有两个大轮子,这给人的信号很明确,「 我是可以被拖着跑的」。同样的,它里面也是由电池组组成,容量和普莱德的那款差不多。 如果这两个比较,你会选哪个?估计大部分人都看上了第二个。 为什么大家都开始琢磨充电宝的事儿了?无非就是担心,续航不够,车子半路没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所以带块备用电池以求安心。但是电池组直接放在后备箱太重了,所以琢磨着干脆拖在车后面,边充边跑两全其美啊。看看,多傻多天真~ 但是,这种做法,对电池寿命损害非常严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抛开这个不说,在城市路况上、倒车、停车,全是问题。普莱德充电宝体积有两、三个单筒洗衣机那么大,电池本身质量很大,它提供出来的能量自己还要消耗一部分,拖一个小累赘只为走得更远?我反正想不通。 厂家的人给我们解了惑:这两款产品,主要还是为了救援用的。 好吧,托个电池行不通,那托个柴油发电机可以吗? 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有这么一则很火的消息:一位脑洞大开的车主苏先生,给自己 DIY 了一个「 电动车充电宝」,大马路上,车后面拖着一小充电宝,别提多拉风了~ 不过,据充电桩公司的专业人员讲,这种拖着发电机边跑边充的方式其实也是特别危险的。 其实,在北汽 E150EV 电动车的设计中,专门有一个充电断电保护装置。就是要充电和放电不能同时进行。那这位车主到底怎么做到「 边充边跑」 呢?我只能说车主太虎了!直接在 E150EV 上短路掉了这根线,充电断电保护装置也就被解除了,除非他还加了别的混动装置,否则这和掩耳盗铃没什么区别。 手机那么小的电池,边充电边打电话都不好,更别说电动车那么大的电池组,一边充电一边放电了。 上图就是这台拉风的充电宝(额,简陋是简陋了点儿,但是创意很好!)这么看来,挂个电池不靠谱,挂个发电机也不靠谱,那就真的没办法解决续航焦虑了?至少我个人观点是,这种「 电动车充电宝」,实在没什么大的意思。 最后隔空问一句:苏先生,那样折腾您的车,它还扛得住么?
充电 5 分钟行驶 300 英里,这家以色列公司在搞什么「鬼」?
去年四月,一家名叫 StoreDot 的以色列创业公司宣称掌握了一种能让智能手机 30 秒充满电的技术。但当时,由于充电器过大并且成本高昂,这家公司打算 2016 年左右再开始大批量将其生产上市。如今,它又回来了,带着这样的口号:一年后能让电动汽车在 5 分钟内充满电,并可供其跑完约 300 英里的行程(源于 GeekTime)。他们把这项技术叫做 FlashBattery。 它的本质是一个能够保存信息并连接形成更大结构的、由众多氨基酸的短链肽组成的储存器。因为微小的尺寸,它们可以提高电极和传递电子的电解质的性能,最后使得电池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充好电。 这些氨基酸分子都可以从各式各样的低成本有机材料,如棉花等中获得,并且它们都是生物机理的自组装。因此,不仅在充电速度上占优,StoreDot 设计的电池技术在成本上也比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要便宜不少,大概能降低一半的成本。 据 StoreDot 公司官方消息称,他们已经试验了一种由 7000 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其中每个电池都可以在数秒内被充满电。简单对比一下:特斯拉 Model S 目前采用的是相似的电池组技术,需要整整一小时才能充满一个 85kWh 电池组,可供汽车行驶大约 265 英里;而 StoreDot 的充电速度,根据实验数据,仅与传统汽车加个油的时间相当。 StoreDot 的电动车快速充电电池(FlashBattery)和标准的锂电池比较:同样充电一分钟,StoreDot 的电池可以提供 100 公里的续航里程,而普通电池组只能行驶 12 公里。 同时,关于电池的使用上,StoreDot 因为其生物有机分子材料的缘故,会有较高的额定电压和较低的电池内阻。电池的结构稳定可以使得电池在高温、低温环境下性能优于传统电池,降低了燃烧爆炸的不安全性。最后电池使用过后,这些有机材料能够较好的降解,更环保。 StoreDot 的 CEO Doron Myersdorf 提到:「StoreDot 希望能在电动车市场中利用自己快速充电电池的技术成为领跑者。」Doron Myersdorf 同时透露公司将在 Herzliya 建立一个新的研发和中心,包含有机化学实验室、电池实验室以及一条新产品线。 成立才 3 年的这家以色列公司截至目前已经获得了 5800 万美元的投资,背后的投资机构包括三星风投、Millhouse Capital 等。 不过在现今创业公司遍地开花的时代,各式各样的宣称和口号早已让人麻木。许多所谓的「 突破」 到最后也无法被应用在真实场景中,销声匿迹。即便 StoreDot 的充电技术真能造福于电动汽车产业,从实验室成果到用于实际生活也至少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得到市场的检验。 但不管怎么说,电池充电技术的小小进步都会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图片来源 StoreDot)
这辆电动车的驾驶舱可以升起来
你经常在城市里堵车看不到前方的情况?或者压根就喜欢登高远望的感觉?那么来自法国的这款名叫 Iris Viseo 电动汽车一定会彻底毁掉你对电动汽车产品的「 三观」。 Iris Viseo 是全世界第一款采用可升降驾驶舱,驾驶舱最高可升到 3 米的高度,并安装望远镜观察设备的电动车。如果 Iris Viseo 没有激活垂直升降系统,它看上去和一辆电动跑车没有区别;一旦驾驶者按下垂直升降系统开关,驾驶舱就会与底盘相分离,上升到一个合适的监视高度。 通过液压动力系统,Iris Viseo 的驾驶舱举升成为可能,自然而然驾驶者的视野范围也随之达到一个新高度。即便驾驶舱被升高,凭借着电动液压指令,驾驶者依然能够正常操控车辆的运行。 Iris Viseo 电动车采用了单座椅的设计,由一台功率 95 千瓦的无刷电动机驱动,消耗电能来自 48 伏的电池组。车身选用了聚酯纤维作为原材料,车辆 95%的零部件材料都可以回收再利用。Iris Viseo 电动车并不是太在意动力性能表现,最高行车速度只有 25 公里/小时。然而该车型的续航里程达到 85 公里,单次充电耗时在 8 小时左右。 Iris Viseo 电动车由法国的 SAS Iris 公司设计制造,目前的价格也较高,最少需要 4.5 万欧元才有可能得到如此特别的车型。SAS Iris 公司希望将这种电动汽车卖给警察或私人业主,尤其是可以供那些拥有大面积庄园的业主可以用来保证安全。而最近一次 Iris Viseo 的应用是在巴黎远郊召开的一个嘉年华活动,Viseo 全程都在负责安全监控,而且奇异造型还给嘉年华增添了不少气氛。(转载自腾讯数码)
新能源车设计为何五花八门?
(本文来源:汽车之家说客平台,作者凌然)对于五月份上市的新车来说,新能源汽车的上市新车最具有吸引。像跨国企业的诸多新能源汽车,开始以高新科技与设计取胜;而国内新能源汽车也在不断的推新,力求使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这就表明,新能源汽车从设计到制造、再到使用,已经呈现出不同与以往的新格局。同样也需要看到,新能源汽车,尽管都是冲着新替代传统能源的制造而来,但设计上还停留在五花八门的阶段。特别是对企业来讲,更存在着两难的问题。一方面是在新能源车市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新设计势必会存在意想不到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推新设计,还处在各种尝试阶段,所以,这确实是令企业感到有些头痛的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设计的问题上,现在在国内外市场早已形成了变革的趋向,无论是过去以丰田普锐斯、通用沃蓝达为主的新能源车造型、还是宝马 i 系列为主的唯美设计理念,以及国内比亚迪为主的新能源汽车设计趋势,都使新能源汽车设计带来了更多的不同凡响。而这些设计,是否是未来的新能源设计的方向尚不好说,但已经出现的新变化,却是有目共睹的。到现在为止,新能源汽车设计也仅仅处在过渡时期,所以,对于消费者除了需要有耐心等待以外,只能够盼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广泛普及以后,新能源汽车设计才能够以成熟的面貌出现。 现有新能源设计为何是过渡阶段? 对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设计,虽然大家都已经认可了车身的白色与绿色,或许还会略带些蓝色,但从整体造型上看,仍然未对新能源汽车做出特殊的区别。无论是主流制造,还是后发企业,都基本停留在车身的固有形式。像丰田、通用等老牌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理解,还略带有变革的进行着设计;而像特斯拉、比亚迪等新生代企业,更是沿用着以往的设计,这就不能不使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呈现出各自为战的局面。这样的对待新能能源汽车设计,虽然不能区分出谁好谁不好,但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设计的过渡阶段,确实存在着不一样的设计特点的。 其实,新能源汽车的演变来看,新替代能源就是以不同的动力驱动模式来替代现有的模式,当然,除了双模动力所赋予的新能源汽车任务,仍处在相应的技术过渡阶段以外,电动车或氢能源汽车,已经全部改变了整体的技术。所以,市场也就自然需要新设计能够顺应发展涌现出来。然而,也需要意识到,新能源过渡阶段的技术仍旧占主导地位,所以,现在的新能源车设计阶段无论是允许百花齐放、还是企业个性的张扬,都是为了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设计作相应的铺垫。在这种情况下,那就看谁的设计更能够接近于代表新能源概念、看谁的设计更具有时代的引领特征,这才是目前情况下最为重要的。 新能源车设计未成形的关键在哪? 应该说,新能源汽车设计,对于企业来说,已经成了未来制造的一大新模式。但由于企业所设计的方向不同、且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也就存在着差异化。所以,形成现在的新能源车设计的不同花样,也就自然而然了。虽然,这都是企业的行为,也都能够得到消费者的接受,但从长远来分析,这样的新能源设计的发展,确实是与企业的新认识不谋而合的。像宝马推出的美学新概念以及比亚迪推出的全新设计,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对新设计的观念,宝马是希望新车能够做到引领、而比亚迪则希望新车改变设计印象,这都不能不说是企业应对市场的明智之举。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设计方面,比亚迪新车已经呈现出新变化的趋势。从最早的 e6 设计的初具新概念,到现在新车越来越从传统新车设计入手,显然是企业希望用新能源汽车设计解决企业自身的双重问题。一是可以用新能源车设计,推进企业自身的整体新车变化,并解决设计不足的问题;二是可以用新设计适应国内市场具体需求问题,而不是用特色的风格让消费者重新适应,这不能不说是比亚迪的一举两得做法。如果,比亚迪这一招,能够对国内市场起到适应性设计的作用的话,企业完全可以循序渐进的进入创新设计领域,从而达到比以往更高的设计目标。 客观的讲,新能源汽车设计,应该是以不同于以往的崭新面目出现。而现在的情形,却是各式各样的新能源汽车都涌入了汽车市场之中。就连丰田最新型的氢能源汽车,也仅仅是沿用了现有的设计模式来推出,这难免不让消费者对新设计感到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就在于,新技术被市场的肯定、是需要时间来完善的,在这个时间段,企业完全可以让设计有崭新的突破。所以,在市场未普及的阶段,用什么花样的新设计都是可以理解的。尽管如此,企业还是需要对新设计有所准备,甚至在市场普及的前期,做好迎接新设计的准备,这才是最为至关重要的。否则,一旦新能源汽车替代了传统制造,我们的企业没有准备的话,仍然会处在落后的层面上,那才是最为遗憾的事!
GeekCar 叨逼叨.fm「VOL.5」嗨,不就是图个便宜么
我们 GeekCar 想要的从来都不是阳春白雪,我们的各位小伙伴一直致力于把最新鲜的观点和最好玩儿的视角呈现给你,叨逼叨.fm 就是我们的新尝试。如果你觉得我们之前太矜持太严肃,那从现在开始,戴上你的耳机,听听我们怎么说。 本期叨逼叨: 本期节目,由并没有冠名赞助的「 隔壁王叔叔」 冠名赞助播出:「 我们不生产知识,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易到用车最近在自己的平台上推出了新能源车型,单凭它无人能及的价格优势,就足以让大家分分钟割下自己的膝盖送给航叔了。 今天我们也请来了「 隔壁的王叔叔」,与我们一起讨论新能源车做专车,到底是个什么鬼。 新能源车型在整个易到的平台上所占比例非常小,整个 GeekCar,也只有 Sid 一个人体验过这种便宜到炸的专车服务。大家所关心的里程焦虑等电动车常见的问题,在车主眼里其实也都不算事儿。 不过,电动车在起步和刹车的时候,都让人猝不及防。GeekCar 提醒各位准备尝试坐新能源专车的小伙伴们:上车先跟司机师傅商量商量,千万别总急停,也别突然起步,否则,你吐车上了,算谁的啊! 本期人物介绍: 拖泥——本期嘉宾,来自隔壁的王叔叔。 Sid——GeekCar 人气爆表的活动官。秒杀妹子的一枚利器,外形看起来 gaygay 的,但其实倍儿爷们儿。记住:他的副业是去夜店打碟,要是恰巧遇到了,请别问他要电话号码。 大白——GeekCar 最没节操的内容官。这是一只活生生的段子手,热爱科技但绝不乏味,五大三粗还常常害羞脸红。记住:千万别跟他聊天,小心你的节操被他说没了,这你找谁说理儿去! 刘能叔叔——GeekCar 最不正经的铲屎官。虽然是个妹子,但非得给自己起个叔叔的艺名儿,而且自打公司来了三位猫爷,就变成了专注的铲屎官。记住:惹她可以,别说猫不好!别说! Jony——GeekCar 最严肃的内容官。思维活跃但极其内敛,热爱汽车但不热衷于逗逼。记住:千万别让他碰篮球,在篮球场上,他会突然化身为相声表演艺术家,防不胜防。 GeekCar 有话说: GeekCar 叨逼叨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以直接留言告诉我们!你也可以表达你的观点你的态度,让你的声音也出现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欢迎吐槽欢迎么么哒~
「广积粮,缓称王」—正在提前布局的充电公司(上)
在电池革命尚未到来之前,全球的电动车用户都在发愁一个问题,那就是「充电」。 如今加油站遍布各地,而充电站却少之又少。充电站的建设似乎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电动车用户少之又少,没人愿意去投资充电站建设;相反,在没有发达的充电网络建成时,大部分人对电动车持谨慎态度。 电动车充电设施市场到底有多大,国家电网曾给出了答案:到 2020 年,国内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规划总体投资近 2000 亿元规模。国家电网内部人士介绍,这是按照国家规划 2020 年新能源汽车将达 500 万辆数字推算出来的总投资额。「2000 亿、500 万辆」,如今,不少公司都已经开始自己的充电网络布局,力求在市场爆发前占领市场。 王振飞和他的充电网科技(ChargerLink)作为一名狂热的特斯拉发烧分子,王振飞为了证明电动车也可以跑长途,他在去年 8 月份与其它车主一起,从青海西宁驾驶特斯拉 Model S 抵达西藏拉萨,并沿途在 13 个城镇建设了 33 个目的地充电桩。 事实上,他有一家公司叫做「充电网科技」,成为了特斯拉充电桩建设的官方合作伙伴。在其官网上,「 充电网」 技对自己的定位如下:「专注于新能源车领域,为车主、车厂和商业地产提供全面的服务和专业产品解决方案,致力成为中国最大的充电网络运营平台,同时为车主提供专业的移动社交和媒体网络平台」。 可见,充电网科技的定位并不是单一的充电桩建设,而是通过互联网这个介质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每个充电桩的状态实时同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打造一个所有特斯拉车主可以互相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交流各个充电站实际使用情况,车辆的使用心得等等。 他们的 App 虽然简单但是内容更新及时,特斯拉车主们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经历。当然,目前看来充电网科技并不具备盈利能力,但在争取大量充电入口,积累大量用户和良好口碑后,盈利并不困难。 在充电网的网站 banner 上写着「中国最大的电动车充电网络和社交资讯平台」,可见王振飞所创建的「网」,不单单是电动车的充电网络,还是一家汇聚各种实时信息的网站,所以它更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目前,充电网科技的充电桩建设已覆盖到全国 133 个城市、有 65 个超级充电站、1229 个目的地充电桩。要知道这个数字是有不断增长的潜力的,通过与各地产商、景区等较为热门的目的地合作,充电网还会进一步壮大。 来自美国硅谷的 Tellus Power Tellus Power 是专业从事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的公司,可以生产包括交流、直流充电桩、超级充电站等充电设备,以及太阳能和储能设施及运营充电网络。 无论是 Tellus Power 的中国官网还是美国官网,最醒目的图片内容都是两排车在充电,这张图片质量并不高甚至还有噪点,其中各个品牌的纯电动车、混动车都有。这无形中也就显示了这家企业无形的实力:什么车都能到我这充电。 5 年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营经验令 Tellus Power 迅速成长,Tellus Power 也成为了唯一一家通过美国 UL 安全认证、欧盟 CE 认证和中国 CQC 认证的充电桩制造商。 Tellus Power 隶属于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集团 Tusai Holding,它的姊妹公司有 STGCON 和 Asola,分别是新能源科技领域公司和光伏组件制造商。Tellus Power 公司实力毋庸置疑,让我们设想一下,这三家公司合作起来会有什么样的创新科技出现,我脑中浮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太阳能发电的电动车充电站,当然,还少不了互联网思维。 于是,这真的发生了。 在 2015 年 1 月,北京华贸中心东侧的停车场里,挂着「 华贸电能汽车充电站」 的招牌,一个缩小版的世博会「 中国馆」 在过去一个月里悄然完成。只有玻璃厚度大小的发电板既能发电,还能遮风避雨,而且光能转换率达到 22%,超过了目前市面上的多数产品,发电功率达到 25 千瓦,一天能让 7 辆电动车充满电。为了满足更多电动车主动需求,这座光伏超级充电站和电网并网运行,如果太阳能光伏电运行不足,系统就会自动切换到电网供电,并不会影响车辆充电。 在所有充电网络的建设里,都少不了注入互联网思维,这座光伏超级充电站也不例外。在到达充电站后,给车插上电源,打开配套的「聚电」App,找到对应的充电桩,选择「 充电」 即可开始充电。在兼容车型方面,基本上主流的国产、日系、欧美三大车系的电动车都能在此充电,从北汽新能源到特斯拉,甚至是宝马 i3,统统兼容。在电费支付渠道方面,与兼容车型一样,也基本是通吃,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都能进行支付,还能刷银联的闪付卡。 北京华贸中心的超级充电站还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或许有更多的 Tellus Power 光伏充电站出现,缓解更多纯电动车主的忧虑。 广积粮,缓称王,目前各大充电公司或许都在亏损状态,但在赢得大量的接口和用户青睐后,再去研究新的盈利模式也不迟。从过去的诺基亚黑白机到如今的各种大屏智能机,我们见证了。同样,我们也正在见证着电动车和充电网络的发展。在电动车普及之后,或许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大早上起来,不是去菜市场买菜,而是早早地去超级充电站把车充满电,分享一下充电心得,拿到充电公司的返现,然后再买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