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福特计划向中国引入 15 款新车型,马斯克 SpaceX 公司发布第二代载人飞船
福特新能源车爆发,将向中国引入 15 款全新车型;电动车不是马斯克终极目标,SpaceX 发布载人飞船;上海世博园区建公共充电桩,宝马中国 CEO 很兴奋。
以后能开上福特通用的无人驾驶汽车?看和谷歌谈得咋样
谷歌通常的做法是授权自己的软件,让其他公司专注于硬件,比如 Android。如果这一模式套在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上的话,这很可能会引发一场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用户普及革命,因为,这次发生在汽车身上。
福特是家软件公司?汽车系统真的能统一标准吗?
今天问题有点多。 GeekCar:「 你从摩托罗拉来福特的?但是摩托罗拉不是在软件思维上跟不上趟儿,导致不见了吗?你会不会认为汽车有一天也会这样?」 John Ellis:「 你说的很对,但这是所有硬件公司都会出现的问题,我的工作就是确保福特不会。」 John Ellis 是福特汽车全球技术专家及开发商项目负责人。其实我搞不清他这个长得让人发指的职位,我只知道他一直在说他不懂汽车,他是搞软件的。然后他在 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的演讲题目是:「 我不是汽车怪人,我是软件极客」。好吧,最后还说福特是一家软件公司。 我还是觉得汽车公司里的极客们真的被倒逼到一定份儿上了。今天我碰到了非常沮丧的汽车公司内部的极客,负责汽车里最互联的那一块业务,他就职的汽车公司几乎已经是业内先锋了。我看他眼眶都快掉下来的样子说:「 汽车公司真的太~『 慢』 了,任何想法都需要提前半年立项,立项完毕还要通过各种审核,以及调配相关资源,这样一年就没有了。然后你看腾讯路宝盒子,且不论目前产品如何,速度太快了,迭代也快,而且有用户基础,我们太有危机感了。」 也许福特不是被逼的,但是它的 Applink 面对苹果 Carplay,谷歌 OAA 如果不变,也一样没有未来。福特宣布和百度,高德结盟 SDL(SmartDeviceLink)组成开源平台,想要为汽车内互联定义一个行业标准。SDL 项目是由 GENIVI Alliance 运作管理的非营利性组织,而去年福特将 Applink 专利开源给了 SDL。无论结果如何,这一举措都非常值得肯定。 非常凑巧,今天腾讯副总裁马喆人在 GMIC 大会上提出,汽车公司在信息娱乐系统上应该更加开放,更加标准化,包容性更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产业效率和满足用户需求。 福特想做的正是这件事情,在面对用户的 HMI 可以有汽车厂家控制,而链接 HMI 和底层系统的 SDL 可以接入所有 App,手机。这样对于开发者而言,他们开发一款服务汽车用户的 App 就不需要考虑不同标准的兼容性,如果 SDL 标准真的能够在全汽车行业内推开,那么车内应用程序也许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 当然也许我们还是更加习惯用手机,CarPlay,OAA,不过因为谷歌在中国特殊原因,我们在国内用不了 OAA,安卓手机被排除在外。而 CarPlay 作为手机映射到车机,在适应驾驶场景下还需要很多考量。当然因为我目前位置没有用过 CarPlay 无法给出准确分析,但是我在用手机链接汽车的时候目前遭遇的问题是,手机永远是电话优先级,而我开车需要导航优先级。 因此,对于福特而言,在中国市场做开源平台,并且抓住了导航这个车内应用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许是一个机会。不过我们也常说,商业逻辑正确离做把事儿做正确还有一定的距离。 据了解,高德会把自己的 A-link 也换成 SDL,并且会积极推动标准化。这在我们聊到汽车和互联网公司对接时常常会被提起的问题:没有标准,兼容性很差,汽车公司很保守。那么汽车行业在车内交互真的不能有统一标准吗?福特和高德,百度推行的 SDL 会成为在中国汽车互联产业的一个标准吗?拭目以待吧。 当然以上都是产业层面最终开车的人就是想要轻松的汽车手机链接,或者汽车链接到互联网能够实现联网需求。忍不住心里想着,这位在福特工作着,说自己是软件极客的家伙,内心是不是也觉得其实汽车最后卖的是软件而不是硬件,卖得是服务而不是汽车本身。
今日快讯:福特牵手百度、高德力推开源平台,NEC 研发语音除噪技术
福特牵手百度、高德,力推车内开源平台;电动车不再「安静」,Delta 公司宣布得出最有效的声浪方案;NEC 研发除噪技术,车载系统语音指令更精确。
MyFord Touch 频遭投诉 福特拟推出新系统替换
福特从 2010 年开始将智能化的 MyFord Touch 触屏控制系统用于旗下车型,但福特的智能化之路并不平坦,该系统屡受消费者投诉,且升级和弥补结果并没有让消费者满意,未来可能会面临着被新的系统替代的危险。
去福特化的复兴之路 沃尔沃正式在产品层面「宣战」
Drive-E 最大的价值,是让沃尔沃彻底摆脱了对于福特 GTDi+Powershift 动力总成的依赖,使沃尔沃在「去福特化」之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福特或放弃微软架构 转向黑莓 QNX 车载平台
福特的 SYNC 已有 7 个年头了,是唯一一个全车系标配的车载系统。其基于微软的 Microsoft Auto 研发,目前全球约有 700 万辆汽车搭载这一系统。不过,即将推出的第三代 SYNC,很可能要放弃微软转向黑莓的 QNX 平台了——一个在车载系统市场占据了 60%江山的老牌选手。 日前据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从下一代 SYNC 系统开始,福特将不再采用微软的架构,转而投向更加成熟与灵活的 QNX 平台。对此福特、微软以及黑莓均未做出回应。但如果属实,对于未来福特的车主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 福特的 SYNC 系统自 2007 年推向市场以来,在全球范围尤其是北美市场取得了不错的口碑,也让福特成为了车内互联技术的领头者。不过,就像是微软的 Windows 一样,SYNC 系统也是诟病多多。死机、黑屏以及强制重启这些在 Windows 上遇到的情况,在 SYNC 上也经常出现。尤其是第二代的 SYNC MyFord Touch 来说,简直就是车载系统领域的 Windows。 当然,SYNC 本来就是基于 Windows 打造的。1995 年,微软的汽车事业部首次推出了基于 Windows CE 2.0 编写的 AutoPC 产品,先后更名为 Microsoft Auto、Windows Embedded Automotive。目前,除了 SYNC 以外,起亚的 UVO、菲亚特的 Blue&Me 也是基于该系统研发的。 与 Windows Embedded Automotive 不同的是,QNX 是一个类 Unix 的实时操作系统。经过近 30 年的改进,现在的 QNX CAR 平台已经成为一个极具拓展性和包容性的底层系统,它同时支持 HTML5 与 Android 应用。同时也结合了 QNX 在声学方面的造诣,如车内降噪等技术。最关键的是,QNX 的授权费用要比 Windows 低。所以,相比之下,福特倾向更加稳定的 QNX 平台也并不奇怪。 说到这个系统的稳定性,除了经常遇到的死机等故障外,其实很多用户都不知道的一点是:SYNC 每隔 24 小时就会自动重启一次。这样的重启虽然是在夜间发动机熄火状态下进行的,一般不会影响车主的使用,但却说明了一点:稳定性是个问题。想一下重启的原因,无非就是清理内存,重设系统。 目前 SYNC 不仅装配在了福特车型上,福特公司的另一个品牌林肯也搭载了该系统,叫做 MyLincoln Touch。在 2013 年 10 月份发布的「 消费者报告」 年度汽车稳定性排名中,福特与林肯在 28 个汽车品牌中分别位列 26、27。如此「 惨烈」 用户反馈中,车载系统的高故障率是主要的因素。 2013 年,福特再次成为全美销量最高的汽车品牌(240 万台),而其全球销量则达到了 633 万台。如果弃用微软平台,那么 Windows Embedded Automotive 将丢失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同时,QNX 系统的装机量将获得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