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汽车轮胎变独轮车,福特的脑洞有多大?
有车了不起么?不一定,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即使开车出门,也会遇到一些短距离代步的问题? 福特想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 6 月份的时候申请了一个专利,可以把汽车的后轮轮胎单独拆出来,作为独轮车使用,称为「 可与汽车结合的自推动独轮车。」 目前,尚不清楚独轮车是如何与汽车相连接并且可以成为汽车轮胎的,但独轮车肯定会以某种方式「 连接」 汽车的悬挂系统。 花一样钱,买两样货 这个独轮车不仅配备了电池、电机和用于控制的计算机系统,还配有踏板、座位以及扶手架。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先把车停好,然后按下车上的控制按钮,在千斤顶的帮助下,把轮子从车上拆出来,再组合车上配有的那些东西,你就拥有了一个独轮车,它不仅可以帮你解决「 最后一公里」 的接泊问题,还是「 花一样钱,得两样交通工具」,越想越划算有木有。 然而转头看一看自己缺了一个轮子的车,会不会觉得有点诡异呢?毕竟把轮胎从车上拆下来这件事,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怪怪的。 到底是不是鸡肋 这种轮胎变独轮车的酷炫设计,在现实使用中很可能然并卵,至少在工作时间。从车上拆轮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此千斤顶才成为了居家旅行必备产品。就算愿意拆轮子,即使有千斤顶的帮助,还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这对于一些分秒必争的上班族来说,本来指望着独轮车节省上班时间,但拆轮子都需要一阵子,还不如让它静静地做一个轮胎。 再退一步,就算有时间有心情,骑着福特牌独轮车上下班,有时候也避免不了需要拎着独轮车的情况,比如上下楼梯。作为一个可以兼职汽车轮胎的独轮车,这重量不言而喻,需要把它拎起来的力量也不言而喻。为了拎这个独轮车,估计还得先去健健身练练肌肉才行。 所以说,虽然福特搞了这个专利,但是是否真正实施,还不太一定。「 管他呢,专利现在手里搁着,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了。」 大概福特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情在做这个设计的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谷歌、福特准备成立合资公司,一起做些和自动驾驶有关的事
据外媒报道,谷歌将和福特联手打造一个独立的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公司,该合资企业的具体事宜将在下个月的 CES 上公布。上周,谷歌说他们准备成立一家独立的公司来发展自己的无人驾驶业务,目前还不知道二者时间是否有关联。 虽然谷歌因为经常把自己的无人驾驶车拉出来溜而被更多人所熟知,但福特也已经在自动驾驶的道路上努力了多年。上周,他们被批准可以在加州的道路上测试车辆。 这样的合作有利于各取所长,谷歌可以获取大规模生产汽车的知识,而福特则能了解谷歌这么多年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研究成果。 据报道,这家公司是「 法律独立」 于福特公司的,这是考虑到自动驾驶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一合作不具有排他性。前福特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伦·穆兰在去年就已经加入了谷歌董事会。 谷歌还可能计划在明年将它的无人驾驶汽车业务列为 Alphabet 旗下的独立实体,并提供约租车服务,与 Uber 展开竞争。 福特的发言人说:「 他们已经开始和众多公司开展合作,探讨各种与福特智能移动计划相关的项目。但这些都是一些需要保密的东西,我们无可奉告。」 同样的,谷歌的发言人也表示他们不会对传言或者猜测发表评价。 福特准备在 1 月 5 日召开 CES 发布会,到时候我们就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岂止于大——试驾长安福特金牛座
我相信和我在同一个年代出生的人,有许多人基本上是第一次在国内见到、甚至第一次听说福特金牛座车型,就算是算上中年大叔,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对福特金牛座的认知度也几乎为零。但如果我们纵观福特金牛座的历史,会发现它是福特最古老的四款车型之一,前身来自于福特的 LTD(luxury trim decor)这款全尺寸纯美式豪华轿车。 从聚集当时众多科技于一身、基于通用的前轮 K 平台研发的第一代金牛座;再到曾是美国最畅销车型、截止 1995 年总共售出 140 万台、至今还能在美国大街上看到的的第二代金牛座;再到设计大跌眼镜、遭遇销售滑铁卢、但却在 NASCAR 表现出众的第三代金牛座;还有保守并走下神坛的第四代金牛座、重振旗鼓的第五代、第六代金牛座。 这款车曾经给福特带来了从希望到绝望再到重生的大起大落,福特似乎也在金牛座这款车上赋予了太多属于这个星座独有的「 倔强」。没机会体验这辆福特「 传奇」 车型的「 前世」,但长安福特引进的新一代福特金牛座却给了我一个了解他「 今生」 的机会。 或许是由于看惯了蒙迪欧「 大嘴」 式的前脸,这辆金牛座给我的第一感受并不惊喜,像是穿上了商务休闲装的大号蒙迪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需要仔细多看几眼才能分清到底是蒙迪欧还是金牛座,因为金牛座在延续了家族式外观设计的同时,福特似乎是在有意「 低调处理」 在新款蒙迪欧车型上的那些「 锋芒毕露」 和「 青涩」。除了更长和更宽大的车身尺寸,整车笔直平整的腰线、C 柱向上微微扬起的下窗线,还有从照片上很难看出的车身变化的曲面,似乎想告诉人们:我穿的并不是正装西服,也不需要打领带。 可能你像我一样,已经对福特家族式的外观设计免疫了,但我保证,在你坐进金牛座后排座椅的时候,你一定会发出一个「 四声一字」 的感叹词。或许你对 5 米长的车身,2.95 米长的轴距这些数字不敏感,但这时候你一定能体会到,用拳头丈量膝盖和前排座椅之间的距离有多尴尬。如果你恰好坐过蒙迪欧的后排,那金牛座后排空间的概念,差不多应该是在你的膝盖和蒙迪欧前排座椅之间再塞进一个 iPhone 5s 的长度。虽然后排座椅包裹性和舒适性还有待提高,但这辆顶配车型靠着后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向后 7 度角度的电动靠背调节、气囊式安全带,应该足以扳回一城。 另外,在这辆试驾车上我们发现,在前排座椅背面预留了几个未知接口,猜测有可能是 iPad 支架,或是预留给后排娱乐系统的插口。 如果你恰巧不是老板,那么这辆顶配大金牛能给你安慰的就只有这台 2.7 升 EcoBoost GTDi 双涡轮增压 V6 发动机了。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为什么一台定位商务并且价格区间在 B 级的车,需要么一这颗大心脏。我没有测试他的弹射起步,但中段加速的动力储备确实非常出色。而且六缸的平顺性和 NVH 要比旁边那辆 2.0T 四缸表现好很多,配合 ANC 主动降噪技术,安静的几乎可以听到后排座椅按摩时发出的声音(是座椅不是人)。 虽然我并不觉得这辆强调「 商务」、「 行政」 的金牛座和我这个活着的金牛座之间存在着什么交集,但在试驾这辆金牛座的时候,我一直试图在寻找我们这两个金牛座之间的共同点:福特延续金牛座车型历史的倔强劲儿;国产化工艺、车身结构用料的踏实可靠;稳重中带点小闷骚的内饰设计和用料;科技配置方面的传统而并不保守;发动机动力输出的暴躁易怒…这些似乎都或多或少代表着金牛座的特质。 而金牛座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君越、皇冠等主流合资品牌的直接竞争,同样价格区间还要面对 ABB 的入门豪华车型,福特能否重塑金牛座的形象,在商务、运动、科技之间找到平衡点,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不是 2016 年金牛座星座运势分析能解决的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手机上常用的康宁大猩猩玻璃,被用在了福特 GT 跑车上
最近,全新福特 GT 跑车的量产版实车公布了,这辆从今年初的北美车展就开始展示的跑车,将在明年量产。除了大量碳纤维材料的应用,在这辆车上还有另外一个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它使用了康宁大猩猩玻璃,和咱们智能手机上的屏幕玻璃一样。 这种玻璃将用在福特 GT 挡风玻璃和后发动机罩上,主要的优势是可以增加亮度和硬度,能更好的防止刮擦。由于是多层玻璃,碎了之后,玻璃碎渣也不会到处四溅。 福特 GT 的康宁玻璃有三层结构:内层是可以增加韧性的混合式车用玻璃,中层是高级吸音减噪热塑夹层,而最外层是韧性外层玻璃。带来的结果是,福特 GT 采用的玻璃比同类车使用的玻璃轻 32%,同时由于康宁先进的玻璃制造技术,它的抗损性能也更加的棒。虽然它比一般的玻璃薄 25%-50%,大概在 3-4 毫米之间,但在强度方面不输传统层压玻璃。 目前的高档车,使用双层玻璃的比较多,通常能换来更好的隔音性能。 福特 GT 是第一个使用康宁大猩猩玻璃的量产车,但是这种做法恐怕在短时间内也只有高端小众车型才能采用,因为成本过高,不过,既然福特能选择把它用在量产车上,后续应该也会有其他厂商跟进。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福特像 Uber 一样做起了打车 App,只是为了不成为第二个诺基亚
福特也搞起了打车服务。随着 dynamic shuttle(动态班车)服务的开展,福特在共享用车方面又进了一步。 「 动态班车」 就是一个手机 App,它的服务定位在巴士和像 Uber 那样的私家车之间。乘客可以通过这个 App 叫厢型车,并且还可以拼车。 福特的打车 App 怎么玩? 目前,福特的打车服务只在密歇根迪尔伯恩总部进行试点。投入服务的车型是四辆全顺大面包车。想打车的人可以通过手机或者 PC 端叫车,和 Uber 的方式一毛一样。 福特的软件和其算法能快速的决定由哪辆车为乘客提供服务。这套算法会根据实时收集的数据进行调整,福特数据团队可以及时了解到班车乘坐率、交通情况、天气情况以及班车剩余座位等信息。乘客在输入要去的地方后,除了显示预估的车费,这个 App 还会显示车辆的预计到达时间以及乘车的时长。如果乘客接受议价,那么司机就会接收到乘客的信息,然后以最便捷的路线来到乘客身边。 嗯,真的是和 Uber 一毛一样。 然而,福特有自己的说法。他们将这个动态班车定位为「 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 的服务,也就是提供乘客住处与交通枢纽之间的接泊服务。当你今天没有私家车可用,或者要去的地方没有停车设施的时候,这个动态班车无疑是个好的选择。至于花费,福特表示会比一般的公交多一些,但却比 Uber 便宜。 福特的相关负责人说,动态班车会重新界定出租车服务和公共交通之间的差异。同时,它也提供十分有价值的新服务。 按需定制的班车 福特还在亚特兰大、纽约、爱丁堡和伦敦对于动态班车的需求做了进一步的调查,也参考了一些经济快速增长国家的「 民意」,比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印度的孟买。 毫不令人惊讶,不同的国家对于动态班车有不同的想法。在美国和英国,他们希望能获得更有质感的服务,比如说提供 Wi-Fi、充电线以及更方便入座的座椅(想想坐飞机从里侧座位出来的凄凉感觉)。因此,在这些国家,动态班车会有六到八个座位,中间有过道,前排还将提供放东西的空间。 相比之下,在印度,他们更在意的是安全。因此,福特会考虑十八座班车——出入口更加明显。 总之,他们的策略就是,在不同的城市,根据当地的要求,「 私人定制」 动态班车。第一步,他们会在迪尔伯恩校园进行试点,之后,会在美国和海外进行商业试点。 为了不成为第二个诺基亚 动态班车只是福特所谓的「 智能移动」 计划的一部分。就像我们之前报道的,它还涉及汽车共享。福特的车主可以按小时或天数来出租他们的汽车。 福特还将投资 45 亿美元(相当于市值的 8%),用于增加在新能源车方面的投入。具体计划是这样的:在 2020 年前增加 13 个新的电动汽车生产线,福特品牌下 40%的车辆在十年后电气化。这不是说在 10 年后,福特的 10 辆车里就是 4 辆是电动车,而是说 40%的车型可以提供电气化。 另外,福特会将一部分重点放在快速充电上,也就是现在特斯拉在做的。他们会建立一些商业充电站,充电时间在 1 个小时以内。这些充电站可能会是免费的,也可能收取一定的费用。 再说回到「 动态班车」 这个尝试。福特说,他们不只是想做一个手机 App,而是想借此了解,为什么诺基亚的软件会无法与苹果的 iOS 和 Android 竞争。潜台词是,他们希望主动改变自己,来应对「 大门外的野蛮人」 的威胁,而不是重蹈诺基亚的覆辙:我们没做错什么,但我们却输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福特的这个黑科技,可以「复活」老旧发动机
福特日前宣布,公司新开发出的等离子电弧热喷涂技术(PTWA)能使旧发动机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当发动机发生重大故障或磨损时,往往会引起整车报废,而重新制造一台发动机成本较为高昂,工艺也非常复杂并且会产生很大的碳排放量。 福特希望采用此项技术来改变这种状况、拯救那些破旧不堪的发动机。 PTWA 是什么? 福特公司汽车材料工程经理 Juergen Wesemann 认为,将等离子电弧热喷涂技术(PTWA)应用于发动机缸体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PTWA 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金属雾化材料喷涂到发动机缸体及曲轴的内壁,填充发动机表面的凹坑和擦伤,不同的材料将被用于构建多重涂层。经过处理后的旧发动机内部焕然一新,可继续使用,并大幅减少碳的排放量。 高档车型已有应用 等离子电弧热喷涂技术(PTWA)已经被用于制造全铝发动机。新一代福特野马 Shelby GT500、日产 GTR 等车型在发动机制造过程中均采用了等离子涂层,以改善气缸的摩擦表面,并减轻发动机的重量。卡特彼勒公司也在柴油发动机领域率先采用了等离子喷涂技术来翻新发动机并降低生产成本。 在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任何有利于环保的汽车技术都值得提倡,只依靠电动车来单一解决排放问题想必远远不够,传统内燃机领域也应该作出一些技术革新来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这个角度上看,福特的此项技术的确很具有推广价值。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11.23:福特研发模拟毒驾的驾驶服装
福特研发驾驶服装模拟毒驾 为了让青少年切身感受到服用违禁物品对汽车驾驶安全的影响,福特研发了一套叫做迷药驾驶套装的驾驶服装。这套服装通过在手臂和腿部填充重物使穿戴者活动不便;通过护目镜和耳机增加驾驶者在视觉和听觉上的障碍,耳机会产生至幻声音,护目镜则会产生五颜六色的光环等视觉效果;通过振动手套产生一些非法药物可引起的震颤感觉。 安全驾驶要从娃娃抓起。 雷诺在德国测试 EV 智能充电系统 为了降低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雷诺最近在德国完成了一项智能充电系统的研发测试工作。整套系统由 The Mobility House 研发,11 位拥有 ZOE 电动车的雷诺工程师对此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这套系统可以降低对电网的影响,并且加快充电时间,最多可将充电时间减少 1 个小时。 开发现有电力系统的潜力可能比盲目扩容更符合现阶段的情况。 伊隆·马斯克在 Twitter 招聘无人驾驶工程师 伊隆·马斯克在 Twitter 上招人啦,他宣布将扩大无人驾驶研发团队,并聘请一些「 专家级的软件工程师」。他还在 Twitter 上透露将会亲自面试这部分工程师,入职之后也将直接向他汇报。任何对此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向特斯拉发送邮件,并且这个职位不强制要求汽车行业相关经验。 咋没看见在微博上发呢?看不起中国网友? 三星 SDI 将为江淮电动车提供圆形电池 江淮汽车在广州车展发布了新款电动车「iEV6S」,并宣布搭载了三星 SDI 生产的高性能圆形电池。双方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三星 SDI 计划从明年开始,从韩国天安工厂和中国天津工厂调配并向江淮汽车提供高性能圆形电池,预计供应量每月数百万枚。 不过我比较好奇电池会不会供大于求,这么多车真能卖出去?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11.19:福特宣布 2017 年正式推出驾驶辅助系统
福特宣布 2017 年推出驾驶辅助系统 对于日渐激烈的智能汽车之争,福特宣布将在 2017 年正式推出整套的驾驶辅助系统(这里肯定说的不是 ADAS 之类)。 这套驾驶辅助系统将通过 App 把手机和汽车实时连接起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车辆锁定与解锁、确定汽车的位置,也可以对轮胎压力,油箱剩余情况等信息实时监控。同时,例如停车场信息服务、自动泊车、ADAS 等功能也并没有缺失。 不过这套系统的核心在于,福特计划将其打造成专业化管理的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提供各种实时讯息或定期提供版本升级等。 所以说那些后装硬件你们怕了吗? OpenCar 开发开源车载信息娱乐平台 总部位于西雅图的汽车平台与工具提供商 OpenCar 推出了一个新产品,叫做 InsideTrack 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管理服务(属于 OpenCar 信息娱乐应用开发工具的最新组成部分)。基于这个平台,开发者可以开发、推广、以及维护车载 App ,甚至提供 OTA 更新。 当开发工具越来越多的时候,汽车 App 会和现在的手机 App 市场一样混乱吗? 滴滴为司机推出厕所信息服务 滴滴宣布将在今天正式上线公益功能「 厕所信息服务」,让司机能更便捷找到厕所。滴滴司机可以随时查看周边厕所信息,并且进行打分。乘客也可以进入「 为司机点亮一盏放松的灯」 活动页面,点亮周围的厕所信息。 「 乘客点亮厕所」 活动预计持续三天,之后在 22 号,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全国 50 个主要城市超过 15 万个厕所将全面向滴滴司机开放。 滴滴上厕所 App 啥时发布? 印度打车软件 Ola 获 5 亿美元融资 印度打车软件 Ola 正式宣布获得 5 亿美元新融资,由 Baillie Gifford、Falcon Edge、Tiger Global、软银集团、DST Global 和滴滴快的领投。完成这一轮融资之后,Ola 估值预计达到 50 亿美元,这一轮资金也将主要用于 Ola 在本土市场和 Uber 的对抗。 有意思的是,美国的打车软件 Lyft 也宣布正在进行预计 5 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 我总觉得,为了对抗 Uber,全球所有打车软件总有一天会团结起来。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福特也在搞自动驾驶,不过并不是你想的那种
一般来说,在汽车开发和产品测试中,汽车制造商都会测试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耐用性。这些测试的目的在于找到车辆细微到每一个元件设计的弱点,以确保车辆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从传动系统到控车能力,甚至还有乘客座椅都在测试范围之内。测试的手段包括重复长时间行驶在崎岖、不平整的路面上,保险杠重击、水坑涉水等等。没有最艰险,只有更艰险。 这些测试对人类测试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具有危险性,说拿生命在开车绝对不假!谁愿意拿生命去做撞击试验呢?就算生命得以保障,也是个体力活儿,要不停重复同一项操作进行测试,还要很长时间,就算对耐性极好的人来说,也是极其乏味的。 噔!噔!噔! 福特贴心地为您提供机器人测试驾驶系统~ 2013 年,福特发布了一个开发机器人测试驾驶技术的计划,目的是为了帮助司机检测车辆的耐久性。虽然这一自动测试驾驶系统不打算用于汽车生产线上,但将会应用在封闭的试验场中,通过模拟现实世界中长期使用的车辆,来了解车辆所能承受的磨损和压力。福特现在和 Autonomous Solutions, Inc.(ASI)合作继续研发这个技术,并授权给了其他汽车制造商。 机器人取代人工劳作,就意味着测试驾驶的时间会大大减少,从而降低长期车辆测试的成本。因为人类即使像王进喜那般拥有「 铁人」 精神,但毕竟不是真的「 铁人」,还是需要休息,也很可能会生病,必定会有许多时间是用在别的事情上。而让机器人打工,它完全不会困不会累也不用下班,可以把 10 年以上的模拟现实测试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也就加快了产品的改进和生产步伐,实现「 大跃进」 式的发展! 至于如何实现由机器人来操作驾驶,来自福特和 ASI 的工程师说,他们开发了自动机器人测试驾驶系统的软件和组件。软件主要用于给机器人预编程要反复执行的特定任务,然后机器人就会向人一样去测试方向盘、踏板和变速杆,并且会做得更好。 更棒的是,这个系统可以安装在任何车辆上,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的车辆部件。控制室能够通过摄像机和 GPS 跟踪车辆,并能随时随地关闭机器人驾驶测试。另外,工程师还可以进行操作更正和其他的远程遥控。 不过,虽然早在 2013 年他们就提出了这项技术,直到今年,这个系统才提供给了其他厂商,因为还有许多组件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需要微调和简化。 目前,福特正在使用这个机器人驾驶系统对 2017 款 F 系列皮卡的工程样车进行测试,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已经购买了这个系统用来评估车辆的耐久性。 而 ASI 从福特那里获得了专利授权,正在向轿车、卡车、巴士以及军用车辆安利这个系统。 开发自动驾驶机器人,其实并不是福特的「 专利」,之前我们就曾经报道过, 在国内也有高校在做类似的研发 ,在东京车展上,雅马哈还带来了自动驾驶摩托车的机器人。 特斯拉那样的算自动驾驶,这种也算自动驾驶,二者的出发点都是解放驾驶员,可能未来「 自动驾驶机器人」 也会作为一个车内智能硬件推向市场,这样你就真没必要去买一辆自动驾驶车了。如果这个「 机器人」 还可以带有人的外形、皮肤……简直不敢想象……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