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万」创新下注,福特的筹码是 114 个亿

· Oct 13, 2015 333

「Innovation for Millions」,我暂且把这句话简短地翻译为「 普世创新」,这是此次 2015 福特创新大会的主题。 一百年多前,亨利福特提出要制造「 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汽车 」,其实这个愿景在当时就是 innovation for millions 很好的体现。福特用了一百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工业革命,到生产力革命,再到管理革命。而现如今,福特面临的其实可以算作是第四次革命——「 创意革命 」。 而就像福特汽车(中国)市场销售及服务副总裁刘曰海所说:「 创新其实是种赌博」。再一次面对「 百万赌局」 的福特,都有哪些筹码和策略?又能否以胜利者的姿态得以百年的基业长青呢?福特的筹码是 114 亿,押注在智能移动出行及自动驾驶。 简要来说,福特未来五年有关创新值得一提的发展策略有: 1.  计划在 2020 年底之前在中国投资 114 亿元人民币用于产品研发,主要用于提升本土开发能力和研发设施,尤其是福特南京工程研发中心; 2. 到 2020 年之前福特在华推出 20 款新车,明年率先引进福特 C-MAX Energi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及福特蒙迪欧混合动力车型; 3. 持续智能移动计划实验性项目以改善消费者体验,并加大车载互联方面的投入; 4. 希望在 2020 年完成自动驾驶的三个阶段,并创造出人人都能够享受到的自动驾驶。 借用同事的一句话,114 个亿在华的研发投入,这不知比那些互联网公司高到哪里去了。(2014 年谷歌的研发投入是 80 亿美元,苹果为 45 亿美元)。但诚然,除了智能移动计划之外,在车载互联和自动驾驶方面,福特似乎动作真的有些慢。我们此前 在 CES 体验福特 SYNC 3 系统 ,虽有提高,但相比于其他产品还有提升空间;自动驾驶,几乎每一个汽车厂商都要拿出来炫耀一番,并且似乎都把量产时间锁定在了 2020 年这个时间段。但我想,似乎也可以从福特对待创新的态度来理性地分析一下福特的创新逻辑。 说到「 普世创新」,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谷歌 CEO 埃里克的一本书中提到的,Google [X] 是如何定义创新的,其中的第一条就是:这个想法必须涉及一个能够影响数亿人甚至几十亿人的巨大挑战或机遇。可能有些人会说,对于福特这个跨国汽车制造公司来说,选择这种类型的创新是必然,只有市场足够大才能产生足够多的商业价值。但在我看来,在创新这场赌注中,大公司的赔率要远远高于初创公司。 曾经有人说,小公司比的是谁做得更好,而大公司比的是谁先不犯错,但对于创新来说,勇于冒险,不断验证错误才是走向真理的唯一道路。与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 Google [X] 团队相比,为谷歌搜索引擎付出了 15 年心血的团队同样在创新。同样的道理,在传统汽车领域,福特在过去五年完成了 15 款新车的引进,并计划在 2020 年将再引进 20 款新车; 在智能出行领域,福特用这一年的时间,在全球做了超过 25 个实验项目,每一个都相当于企业内部孵化的小创业项目。 福特所做出的改变绝不仅仅是财力和人力上这么简单,更多会涉及到这个庞大的企业内部的体系改革、流程合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及企业文化的渗透。在我跟福特全球工程团队接触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 智能移动出行」 已经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深入每个研发人员的内心。 而福特汽车亚太区智能移动战略总监雷先同告诉我们, 福特推动这些变化的秘诀 就是不断寻求和互联网企业或者初创公司的合作。例如不久前在北京和上海两地推出了「 城市搭车」(CityRide)试点项目。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嘀嗒拼车的应用程序,项目共累积完成了 17 万次拼车服务,总里程达到 256 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 64 圈。这些数据将有助于福特更好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出行方式及对车辆设计的喜好。当然,这只是几十个实验项目当中的一个。 当然,这些有关智能移动出行的探索或许会被描述为「 不知所云」,但创新不就是始于创新者所缔造的原始混沌之中么?无路可循才是创新的基本特点。 我认为,在普惠大众层面的创新,其实要比那些站在技术金字塔顶端的创新实现起来更为困难。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现如今福特已经制造出了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汽车,但处在「 创意革命」 的时代,汽车行业产品主要要素的成本曲线已经明显下降,互联网、移动设备以及云计算的普及,使得福特不得不从重新在这把赌局中下注。 就像上午吴晓波的演讲中所说:「 创新具有民主意义,这个意义在于它会打破一切既有壁垒。」 而我想,对于福特这种庞大的跨国汽车制造企业来说,这其中更多的则是平衡与合作的艺术。写到这里,突然觉得文章的标题不够完整,应该是:为「 百万」 创新下注,福特的筹码是 114 个亿,和他的「 创意精英」 们。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10.13: 除了比亚迪和福特,昨天的新闻还有这些

· Oct 13, 2015

1. 比亚迪宋正式发布 比亚迪正式发布了全新系列——宋。新车将提供燃油版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根据配置不同共有 9 款车型。插电式混动版车型戴在了一台 1.5T 发动机和两台电动机,通过在后轮的电动机可以实现全时四驱,纯电动模式下最大续航 70km,百公里加速 4.9s,补贴前预售价为 28 万元。同时新车还搭载了 CarPad 系统,兼容百度 CarLife 。 然迪秒家族又有新成员啦~~ 2. 福特创新大会在上海举行 福特在 12 日举办了创新大会,宣布了在华 5 年的智能移动蓝图,预计将投入 114 亿用于智能出行,具体包括了 c—max 插电混动车、车载互联(Sync 3)、人人都买得起的无人驾驶车和其他智能车载技术。同时福特还宣布了与嘀嗒拼车的合作以及福特天猫商城计划。 创新其实不难,难得是如何将创新普及到每个人。 3. 大猩猩专栏宣布「 三贱客」 新节目回归 大猩猩 Jeremy Clarkson 昨天在专栏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宣布三人正式回归。三人在亚马逊合作的首期节目就是三大神车(迈凯轮 P1 保时捷 918 法拉利 LaFerrari)的对比,节目环节也经过了全新的设计。 不知道又有多少人看着要哭了啊… 4. 车车智能发布 AutoBot eye 行车记录仪 AutoBot 发布了全新的车载硬件——AutoBot eye 行车记录仪。可以连接手机直接观看影像,也能够自动记录沿途风景并且分享给好友,自动找车功能能够拍摄停车场照片发送到手机,停车后具有安防功能。 虽然功能并不新鲜,但是看起来真的很好看啊。 5. 质检总局要求大众召回 1950 辆进口车型 中国质检总局在 12 日发布了关于进口大众汽车的风险警示通告,宣布大众确认在柴油车废气作假涉及中国市场。总共有 1950 辆装备 EA189 柴油发动机的进口大众汽车受到影响,其中包括 1946 辆进口途威 (TIGUAN) 和 4 辆进口帕萨特。 我就想知道 4 辆进口帕萨特都是谁买的? 6. 高德将推出「 一个高德,一云多屏」 战略 高德总裁俞永福向全体员工发了一封内部信,宣布在十一当天导航规划服务次数过亿,用户同比增长超 120%,提前半年完成公司全年目标。并且将计划推出「 一个高德,一云多屏」 战略,高德车联网业务纳入体系,加快手机和车机一体化进程。 高德的 C 端战略看来还是挺成功的。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向开发者「主动示好」,福特的 AppLink 坐不住了?

· Sep 29, 2015

福特的新款操作系统 SYNC 3 已经发布有一段时间了,和之前的版本相比,它是脱胎换骨的:触屏、UI、语音控制等主流功能一应俱全。 虽然 SYNC 3 正式出现在量产车上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福特也并没有闲着。在最近的 2015 福特开发者大会上,他们给 SYNC 3 加入了一些新东西。 他们宣布,将通过开放 AppLink(福特的车机手机互联系统)的编程接口(API),让第三方开发的 App 有更多的权限来使用 SYNC 3 提供的一些新功能,主要是语音识别和触屏控制的功能。 同时受益的,还有 SDL 计划。这是一个开源平台,适配了 AppLink 的 App,同样可以在 SDL 平台上使用。 具体的说是以下的三个权限: 1. 车载通知: 允许 App 通过车内的音响和显示屏向驾驶员发送通知或提醒功能。 2. 云端的语音识别: 允许 App 直接把驾驶员的语音命令上传到云端,通过云端的语音库识别出命令后,再执行相应的操作。SYNC 3 里,语音功能的加入是重要的特性,而这次 API 的开放,算是把语音功能「 下放」 到了第三方 App 的层面。 3. 开放传感器数据权限: 如果需要的话,App 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一些车辆的实时信息,来丰富自己的功能。开放的传感器信息大多数都和车辆的行驶状况有关,比如:燃油经济性、电池电压、安全带状态、加速度、制动力度、GPS 数据、胎压和车辆识别码等信息。 开放了更多的 API 权限,意味着第三方 App 可以通过 AppLink 更好的与车机融合。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好消息。 这是福特的被逼无奈? 再来说说 AppLink。SYNC 3 是福特的车载系统,AppLink 是其中的车机手机互联产品,它并不是简单的把手机画面投射到车机屏幕上,而是被重新按照 SYNC 的要求进行 UI 和交互的再设计。对于开发者来说,他们需要按照福特的标准,进行 App 的适配。 自从 2013 年启动开发者计划以来,已经有超过 1.3 万名开发者进行了注册,累计下载 SDK 达到 2.4 万次。不过,最终的「 成品」 并不乐观:在 iOS 和安卓端,总共只有大约 90 个 App 可以兼容 AppLink。 和 Android Auto、CarPlay 相比,AppLink 看起来有点「 弱势」。因此,以上的几个变化,也可以顺理成章的看成是福特对于开发者的主动示好。而吸引的方式,从那三点总结来看,就是要给他们更多施展空间。 但问题是,AppLink 的平台对于开发者是否真的具有吸引力。对于福特来说,办法也很简单,一是尽快把搭载了 AppLink 的 SYNC 3 装备到量产车上,二是让 SDL 平台获得更多的同盟,也就是说,让更多的公司来使用他们这个开源平台。这次开发者大会也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福特拉来了丰田作为盟友。而在福特自身,搭载 SYNC 3 的车型,仍然需要等到 2016 年才能上市。 只有用户越来越多,开发者才有动力去为一个平台做 App 的适配,所以,现在的 AppLink 和 SYNC 3,必须加快自己的节奏了。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AppLink 和 SDL 都属于开源产物,「 开放」 是本来就应该具有的属性,现在福特开放更多 API 给开发者,其实也是在践行「 开源」 策略。当然,这个前提是要保证汽车安全。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如果下一个乘客就是你,你将如何选择?

· Aug 26, 2015 333

曾经无数次幻想,如果 Chuck Berry 歌中所唱的那辆「385 匹马力、产于 1966 年」 的樱桃红 Mustang 出现在我面前,我会毫不犹豫地和它私奔到任何地方。 然而世界那么大,又有谁去看看了?似乎长大了的我们,在骨感的现实中,都成为了别人眼中那些「 平凡的大多数」。 于是我们拍摄了这个视频,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广告片、公路片,或是娱乐节目,甚至你也可以将它当做一场即兴的青春闹剧。但我们想做的,是给每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一次和自由不期而遇的机会。 我们邀请了我们的好朋友,潮流生活社区 Big 的创始人张卷益充当一次「 专车司机」,驾驶一辆 2015 款福特 Mustang  50 周年纪念版 跑车,在闹市区中接送那些最普通的人。 每个上车的乘客也许都有自己的目的地,公司、学校、或是家,都有似乎必须立刻去做的事情,但在这辆「 野马专车」 上,我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几百公里外的草原音乐节。是否选择担任这场与野马相伴的公路音乐电影的主角,选择权在你。 是上车走人,成就一次与音乐和自由的惊喜相遇,还是回到原路,在枯燥的生活中忙忙碌碌? 如果下个乘客就是你,你将如何选择?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为了了解车主出行习惯,福特和惠普做了一个新实验

· Aug 06, 2015 333

最近,为了进一步了解人们的日常出行习惯,福特和惠普一起利用大数据服务平台,对将近一百名惠普员工进行了一个「 员工车队洞察试验」。 实验发现,无论在哪里,大多数驾驶员都习惯去同一品牌的连锁店去买咖啡或者休息,为汽车加油也喜欢选固定品牌的汽油。而员工出差时,会把公司的车停在机场好几天,这期间车辆的利用率是几乎为零的。关于出行行为,员工在城市街区的行驶比例最大,占到了 34%,其次是非高峰时段的驾驶和高速公路驾驶。 在实验过程中,福特会把搭载了无线传感器的汽车,发放给惠普员工使用。然后工程师们利用大数据探索服务,把实验对象的日常出行信息收集起来。福特的数据科学家和 IT 专家们,用惠普的 Vertica 分析引擎(HP Haven 平台的一部分)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实验的分析结果。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驾驶行为。福特希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够发现如何提高车辆使用率,以及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的方法。同时,他们还会向参与实验的个人驾驶者,提供优惠劵或者帮他们建立合作小组,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汽车共享。 这次实验也是福特的「 智能移动」 计划中的一部分。这个计划希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消费者体验,灵活的人车模型,社会协同的用车方式,为此,福特在全球范围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作为一家汽车公司,福特的「 不务正业」 仍然继续着,不过,他们可能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一家科技公司。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福特展示最新灯光技术,可提醒前方行人和动物

· Jul 19, 2015 333

近日福特公司展示了最新的前照灯原型技术,在夜间行车过程中一旦检测到前方出现的人、动物或者其他潜在危险就立即向驾驶员发出预警。 该系统使用远红外线相机识别诸如带着宠物遛弯的行人或者骑着自行车的人,并积极的调整前照灯的方向以便于驾驶员更容易发现前方的障碍物。此外遇到十字路口或者转弯的时候前照灯就会自动加宽照射范围,以便于改善驾驶员的视线。 据悉,该系统名为 Spot Lighting,福特表示该项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未来有望装备在下一代探险者(Explorer)或者 Fusion 上。 在夜间行车中一旦检测到前方有行人或者动物,汽车的导航屏幕上就会显示相应的图标,此外根据红色或者黄色来标记潜在的危险性。此外当汽车进行左转或者右转的时候,特殊定制的 LED 灯会随着车身的移动尽可能的展示前方转向的方向,让驾驶员更容易看到转弯的障碍物。(转载自 cnBeta)当然,最近 geekcar 还报道过福特另外一项和灯光、安全有关的新技术:发光车身。 点击这里 去看看吧。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福特申请了一项「亮瞎眼」专利,可以让车身发光

· Jul 17, 2015

近日,根据网上的一张图片,有人曝光了福特在 6 月 25 号申请的一项非常有意思的专利:智能「 车身」 发光系统。 实现车身发光的原理并不难:就是利用独立的车身钣件或者通过注塑成型,在车身的里面或者外面安装发光夹层,也就是说要用「 光激励式」 的原理来让车身发光。光激励可能来自于一个或多个位于车身周边发光层的光源(如 LED 灯),这个发光层可以与独立的可激励粒子共同工作,也可以独立工作,或者包括了整个发光系统。 福特解释说,这项专利可以用于「 装饰性或功能性照明」,我们可以将这项技术用在保险杠示宽灯、高位刹车灯、装饰性氛围灯,或者敞篷车的包围灯上面。另外,也可以利用这个技术把整个车身「 装饰」 成不同的颜色,比如曾经大众高尔夫 Harlequin 五颜六色一样的风格。甚至,也可以在后保险杠用灯拼出「 闪远光的,我***」 的字样。 不过,美国的汽车法规对大灯方面的要求异常严格,比如在美国就买不到欧洲流行的矩阵 LED 大灯和激光大灯。所以,无论这项技术到底要用来干什么,都会面对诸多法规方面的障碍,但是对于品牌推广和品牌风格塑造来说,这或许会有些帮助。关于这项专利的更多信息,你可以点击 这里 查看。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福特 split-view 摄像头技术 支持车道保持

· Jul 07, 2015 333

(转载自盖世汽车网)福特近日研发出一种 split-view 摄像头技术,可以帮助司机在车辆转弯时看清周边路况,包括车辆正前方、正后方及左右两侧的交通状况及障碍物均以 180°全景的形式显示出来。 福特称,通过车辆前进气格栅和后保险杠处安装的 100 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司机可以查看实时视频,而 8 英寸三屏显示则能让用户快速感知任意一个方向的障碍物。 据悉,只需按下按钮,split-view 摄像头便会启动,而当车速达到或超过 6 英里/小时(10 公里/小时)后,其便会自动关闭。 此外,福特还为安装有 split-view 摄像头的车辆配备了小型伸缩式喷嘴清洁器,用于保持摄像头的清洁。 目前 2015 款锐界已经配备了 split-view 前置摄像头,而在中国及美国市场销售的 2016 款探险者限量版及白金版也将配备 split-view 前后摄像头,在欧洲,Galaxy 和麦柯斯也有望于明年搭载 split-view 前置摄像头技术。 福特预计,到 2020 年,该公司旗下所有 SUV 车型均将安装 split-view 摄像头。2017 款 Super Duty 将率先配备 7 颗摄像头并采用全新的电气系统,这也代表福特最先进的摄像头技术。福特表示,未来安装于外后视镜后的摄像头还可用来激活车辆远光灯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尽管司机看不见摄像头,但车辆电子控制单元依然可以通过使用视觉信号来完成操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探秘福特汽车硅谷创新与研发中心

· Jul 04, 2015 333

硅谷+汽车,你能想到什么?科技公司?创业公司?孵化器?风投? 没错。虽然这个位于旧金山南部、 同时又被人们称作「 湾区」 的地方,近些年的「 科技氛围」 被旧金山抢了不少风头,很多创业公司都搬家到了旧金山市区内,但是汽车公司的涌入,则让这个地方再度成为了世界的聚焦点。除了我们熟知的新兴汽车公司例如特斯拉、乐视,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企业,例如奔驰、通用等也开始在硅谷抢占根据地,福特也是其中的一员。 这次,借着参加 2015 福特汽车趋势大会的机会,GeekCar 有幸作为国内少数媒体,参观了福特位于硅谷 Palo Alto 的福特汽车硅谷创新与研究中心。这个距离特斯拉 Palo Alto 总部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的「 福特硅谷创新根据地」 到底长什么样?又有什么好玩儿的?下面就让 GeekCar 带你一探究竟。   1. infoCycle——自行车上的「OBD」 刚一进入研究中心,出现在我眼前的并不是汽车,而是几辆全副武装的「 自行车」。这是福特在展示他们的「 开源数据收集计划」,正如我们此前在拉斯维加斯 CES 和巴塞罗那 MWC 上看到的一样,福特试图在自行车上装上这么一个基于 OpenXC 开源计划开发的「 白盒子」,通过传感器读取自行车车轮转速、加速,以及周围环境例如海拔、天气等数据,帮助他们了解自行车生态系统,以及不同地区人们不同的出行习惯。在我看来,这个「 白盒子」 就好像自行车上的 OBD。 2. 逆天的 3D 打印技术 在旁边的一个房间,福特正在展示着他们最新的 3D 打印技术以及打印成果。自 2014 年 12 月起,福特汽车一直与来自红杉市(Redwood City)的 Carbon3D 公司开展合作,后者曾成功开发出 CLIP 连续液态界面制造技术(Continuous Liquid Interface Production)。CLIP 技术是一种利用紫外光固化树脂材料进行塑造的 3D 打印技术,与传统 3D 打印工艺相比,速度可以提升 25-100 倍。由此生产出的零部件具有极高的机械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福特车型,比如高品质的汽车工业级零部件。 福特汽车已经采用 CLIP 技术制造出用于福克斯电动车型的橡胶垫圈,和用于 Transit Connect 车型的阻尼缓冲器。 3. 一切和互联相关 这个区域展示的是福特在车载互联相关技术上的创新和技术。上图全部是基于 OpenXC 平台的开源移动创新计划产物。 下图中就是创新移动实验项目的一个产品,是一个震动提示换挡档把。福特的工作人员用手机模拟发动机转速,当转速达到理想换挡的区间,白色 3D 打印的换挡把就会震动提示驾驶员该换挡了,而且这个手动驾驶风格可以提前预设。 福特还专为共享和电动自行车导航开发了智能手表 App,可以实现寻找空闲车位、提供导航定位,另外,还可以通过智能手表提供电动车充电桩位置信息,以及可以在手表显示电动车剩余电量等等。 此外,在自行车安全方面,智能手表或智能手机 App 也有一定的考虑,需要和电动自行车的软件绑定,别人没有密码是无法将 App 和电动自行车配对的,那么如果别人偷了你的车,是骑不走的。关于导航,骑行者不需要低头看手机,导航信息会通过车把震动传递给骑行者是该向左还是向右。 4. 减重 福特展示了他们在车身材料轻量化方面做出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桌上摆着很多对形状功能相同的车身零件,但拿起来掂一下,就会感觉重量上明显的差别。 而我们看到面前这辆花花绿绿的福特 Fusion 车就是他们的轻量化材料原型车,MMLV 代表「 多种材料应用轻量化汽车」。每一个颜色代表车身不同材料的应用。红色代表钢、橘红色代表碳纤维等等。挡风玻璃是由化学增强玻璃。福特车辆轻量化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和我们熟知的康宁玻璃联合开发大猩猩玻璃在车上的新应用。 下图是他们展示其中的一对前避震弹簧,左边应用 14mm 钢制材料,重量在 2.8kg,而右边采用复合环氧树脂材料,重量为 1.2kg,减重 57%。 5. 饿了就把你的车吃了吧——福特农场 当我进入旁边的另一个展示房间,我以为我走错了,因为这里活活像个菜市场。但是如果你此前关注过我们 GeekCar 有关福特利用植物材料制作汽车配件的文章,你就会知道,这些摆在桌面上的「 粮食」 并不是真的用来吃的。 福特利用大豆材料制作汽车座椅,世界上首次大豆泡沫座椅就应用在 2008 年的福特野马车型上。另外作为稻米的中间产物,产自阿肯色州农场的大米外壳也被福特用来当做轻量化材料,制作福特 F-150 车型上的电动安全带底壳。还有纤维素,被用作替代玻璃纤维,首次应用在林肯 MKX 上。未能「 逃过一劫」 的还有麦秆,被用来做福特 Flex 车型的储物格。 6. 除了汽车,更多样的出行方式 在福特硅谷创新与研究中心的室外停车场,我们还见到了福特继 MoDe:Me 和 MoDe:Pro 之后,刚刚发布的最新款自行车 MoDe:Flex。我们看到的这辆车目前是出于城市骑行的状态,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更换其前后不同部分,使它变成山地骑行模式的自行车。像我们之前说的,他可以搭配 MoDe:Link 手机 App,显示实时导航信息并通过车把手震动提示,还有各种 LBS 信息提示。另外,这辆自行车可以拆卸折叠放倒后面那辆福特 SUV 中。 福特利用这次在硅谷创新与研究中心的参观,极力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在「 智能出行」 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 技术大杂烩」,其热闹程度堪比深圳的创客嘉年华。其中大部分项目我们在之前不同的展会上都有所了解,其中有一些我们之前也都进行过相应的报道,这次对我本人来说更多的是「 眼见为实」。相信福特汽车还有更多的例如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等等的创新研发项目并没有向媒体展示,正如此前我在和一位在这个福特汽车创新与研究中心实习工作的朋友聊天时他所说的,对于他的工作内容他必须选择「 保密」。 技术创新的能力无论对于哪个汽车公司来说,都代表着未来的生命线,福特选择在硅谷运营这个研发中心,我想一方面是公司的技术创新趋势所致,深耕智能出行领域的福特需要更多在软件程序算法,以及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的专家和人才,硅谷是他们挖掘人才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融入硅谷的创新生态圈的确有利于福特汽车在创新领域的进步,毕竟硅谷的众多创新企业也都是福特汽车潜在的技术合作伙伴。哦对了,还有一点,作为一家「 科技公司」,如果在硅谷没有一个「 根据地」,你还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么?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