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Car 评车的 EQ+IQ】:90 后和他的沃尔沃 V60
最近 GeekCar 和很多汽车业内前辈聊天,有一位初心未泯的前辈问:为什么评测汽车都是数据和理性,买一辆车难道没有对这辆车情商的考量吗?提这个问题的老前辈是身体力行的,因为他自己买了一辆 MINI Countryman。他说:「Getaway 是人生的大命题啊(Countryman 的精神和口号是 Getaway),又不是给年轻人的,也不仅仅是逃到荒野那么简单,《围城》讲得不就是另一种 Getaway 吗?」 好吧,至于这位老前辈是谁?大家猜吧。——以上讲的是关于汽车的情商 EQ。 当然 GeekCar 一直关注汽车未来的趋势,同时延展出来一个话题就是,年轻人,未来市场真的会怎么看待行业内一直在讨论的智能化,科技感。关于「 智能化」 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汽车的智商 IQ。于是 GeekCar 和很多 90 后小伙伴聊天,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各种金句。这样吧,我们就来评评汽车的 EQ+IQ,从不同的角度和年轻的人群。 这个小视频让我想起了意大利大神电影配乐大师 Ennio Morricone,在最初给西部片配乐的时候,用的各种口哨,甩鞭子的声音,当时没有很好的技术手段,但是这些小创意非常的让人记忆深刻,最终成了一大特色。扯远了,意思就是小伙伴们表达了,高兴了,希望关注 GeekCar 的人也从中看到了些什么。嗯,另外片尾的音乐好赞。 总结一番: 1. 90 后选车选的是个性 旅行车够有个性也够性感,外观五颗星。 2. city safety 安全配置高,但实际体验少(也不想过多体验…)。 3. 后备箱容积中规中矩,搬家够用,没有电源插口小遗憾。 4. 地图导航不是一般的渣,只显示街道,进的就是死胡同。 5. 头部空间局促,无全景天窗,略显压抑。 6. 内饰设计简洁干净,做工一流,新车异味小,但在北京怎么也不可能呼吸到北欧空气。 7. 涡轮延迟较严重,但动力够用,操控也很轻盈,不拖沓,切 2 档 7300,干他。 逼格指数:四星半 同时,如果你觉得自己和车有故事可以讲,欢迎你联系我们,可能你就是下一个视频的男主角或女主角。联系邮箱:jony@geekcar.net
GeekCar 试驾特斯拉 Model S 以汽车的名义
作为一名 85 后汽车爱好者,以汽车的名义试驾了特斯拉 Model S,当然特斯拉也可以说自己不是汽车,是联网的交通解决工具。 一句话评价:加速真的很猛很猛,但是其他方面的驾驶快感很少很少。 期待今天已经很久了。上个礼拜致电特斯拉,预约好了今天下午的试驾。对我来说试驾特斯拉有很多意义,比如,这是我开的第一款纯电动车,第一款百公里加速进入 5 秒的车(Model S P85 车型),再比如,这是我开过的最贵的一款车。 吹了几天的大风终于吹出来一片蓝天,我比预约时间提前了很多来到金港。金港赛道上,几辆法拉利呼啸着划过发卡弯,性感的排气声引来路人的围观。 特斯拉的展厅人不少,并且多是有钱人打扮。和服务人员联系,顺利办理试驾手续,前后不过五分钟时间,但是需要你提供完整的身份住址等信息。 顺便说一下我是怎么取得试驾资格的吧,其实大概一个月之前我在网络上也有预约,但是一直没有特斯拉的人和我联系,然后我试着拨打订购热线,询问为何没有音讯,电话那边的特斯拉工作人员马上跟我说可以为我预约一个时间。这还着实让我大感意外,所以马上敲定。今天中午再次打电话确认时间,一切正常。急切想试驾的可以按照我这个路子自己试一下,也许会有意外惊喜。不过无论如何,都需要提前预约,在金港现场提出试驾申请,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得到试驾机会的。 试驾开始,我坐在副驾驶。车开起来的第一反应,静音水平不如我想象中那么好。低速下和其他车子相比没有任何优势,路噪和胎噪明显。但是这种感觉马上被工作人员一个大脚油门所冲淡,强大的推背感把我死死钉在座椅上,然后我发现了强大扭矩带来的弊病——颈椎异常难受,当然了,这个要归罪于特斯拉不可调节的头枕,无论对于驾驶还是乘坐,这个点都是我必须要大力吐槽的,不仅影响舒适性,对于安全性也没有任何好处。 来到大路之后,我换到驾驶位。来自奔驰的怀挡上手起来没有难度,可是中控地台位置的「 全真空」 真的让我不太舒服。试驾的这辆 P85 车型带有空气悬挂,舒适性没问题,过不平坦路面和隔离带的时候,能感觉到路感,但是滤震干净利落,跟德国车的感受真的很像。常规速度驾驶的话,非常轻松,在日常应用中这是一个优点。4 秒多的百公里加速能力,让我一脚「 电门」 踩下去,车速马上从 70-80 加到 160,这期间推背感没有任何衰减,传统的发动机声音被电流的滋滋声取代。 我倒是觉得在很高的速度上,才会体现出特斯拉没有发动机噪音的优势。不过也有个问题,排气和发动机的静默完全不能带来听觉上的愉悦,对于热爱驾驶的我来说,非常难受。特斯拉带有能量回收系统,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松「 电门」 的时候,车子会有类似刹车的效果,尤其是把能量回收功能设置在高强度的时候,在堵车的时候这个是否影响驾驶,还有待体验。在驾驶方面,一句话评价:加速真的很猛很猛,但是其他方面的驾驶快感很少很少。 对于那块大屏幕,我其实并不是很感冒。首先,由于大家使用 iPad 的经验基础,所以这个屏幕在操作上来说,学习成本挺低的。想找的功能都能轻松找到,菜单层级基本不会多于三级。在操作手感上,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跟 iPad 很像,但是在浏览网页的时候,手指滚动不流畅。整个系统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触摸操作的物理反馈感和传统按键没有可比性,二是车载交互系统和手机的联系仅限于音乐和电话,手机里的视频和照片没办法投射到屏幕上,浪费了这么大的尺寸。 我需要重点吐槽一下 Model S 的后排,毫无舒适性。坐垫短,角度很平,对于大腿支撑基本没有,头枕和座椅一体,同样不可调节,而且头枕高度太低,我 170 的身高,后排头枕在我的后脑勺下部,而且头部空间非常小,可以理解它因为溜背造型需要对空间做出牺牲,但是这样的牺牲未免太大。 整个体验完成之后,我开始和同事思考这辆车到底值不值的问题。我问展厅里一个土豪打扮的看车者这车值多少钱,他直接给出 30 万的答案。我想这代表了很多人的观点:不值。其实我一直在想,可能等预算充足,我会买一辆特斯拉,可是体验之后,这个想法并不强烈了。这个价格除了换来了动力和零油耗,其他方面很难让人满意。我尽力揣测富人阶层的消费观和购车观,想来想去,我在现阶段还是把特斯拉定位于「 富人玩具」。至少对于我这样的重度驾驶爱好者,它还不是我的菜。
比亚迪特斯拉们 想说爱你不容易
新能源车的话题随着特斯拉的到来持续升温,以比亚迪、特斯拉为代表的混动、纯电动车都赚足了眼球,很多人也是通过它们,对新能源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当然,这种认识只限于文字、图片、视频。当我以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想去亲身体验试驾新能源车的时候,事情却并不是那么顺利。 特斯拉的定价决定了他只能属于少数人,但是比亚迪秦减去补贴之后十几万的价格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作为一个热爱驾驶的人,我很好奇更接地气的秦究竟能有什么样的驾驶感受。出于个人原因,我希望试驾这款车。打电话给北京天津的比亚迪 4S 店,但是得到的答复全部是没有试驾车,只能提供静态体验。其中一家 4S 店的销售代表给我出主意:先交订金订车,一批车到之后可以进行集中试驾,如果觉得与自己的期望有落差,可以选择退订。 这样的回答,显然是为达到销售目标而做出的。但是真的有不试驾就提车的情况吗?我在比亚迪秦的论坛进行了一个小调查。结果表明,有不少用户在没有试驾甚至没有见过实车的情况下提车,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比亚迪和秦的狂热粉丝。另外,不提供试驾车的情况在全国也是普遍存在的。 为什么不提供试驾车?这个问题求证 4S 销售,并没有什么正面回答。我的理解,刚上市车型,和传统车型相比销量不大,产量低,这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原因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无法进行试乘试驾体验,会非常影响购买决策。我好不容易对它产生了兴趣,但是不能试驾这种事情非常打击积极性。再往极端的方面去想,可能就会觉得它对待顾客态度封闭。 为什么我坚持买前试驾的观点?不管是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他们在行驶方面和普通汽车还是有区别,不通过试驾很难有切身感受,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接受它。对于新能源车,买前试驾比普通汽车更有必要。比如,某些驾驶模式下是否非常影响舒适性?发动机介入工作的时候是否有突兀感?动力表现是否真的像宣传那样强?我始终认为对一辆车要开起来才能真正了解。 为了满足愿望,我来到一家 4S 店做一些努力。秦就摆在进门左手的位置,在车顶上摆着售价牌,周围是一些宣传展板,但是即使有宣传,对于不懂车的人来说也很难相信这是有着全世界领先混动技术的车子,我并不认为这种过分的低调是好事。自始至终没有销售过来接待,去前台询问可否试驾,答案也是否定。 那么特斯拉的情况又如何呢?太多的人希望试驾特斯拉的 Model S,他们在官网提交试驾申请,可能等待了半个月,一个月,但是杳无音讯,其中也包括我。但是今天当我拨打订购电话提出试驾申请的时候,工作人员却很爽快的给我预定了几天之后的试驾时间,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捷径,不过也确实反映出特斯拉在试驾安排上的一些不合理。据电话那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其实在金港赛车场的试驾活动,4 月 7 号已经正式启动。 现在都在讲用户体验,在买车过程中,试驾是用户体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新能源车,在这方面特别重要。对消费者来说,通过试驾能获得亲身体验,利于购车决策;对于厂商来说,提供充足的试驾机会,也能表明一种开放的态度,并且能让更多的人充分了解自己的产品。可能一开始能靠铁杆粉丝的力量来达到不错的销售数据,可是当这些资源被耗尽之后,还是得靠产品本身去吸引顾客,这些用户要相对理性冷静,不经过对产品的体验可能很难去下定决心。 根据乘用车联合会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比亚迪秦月销量分别为 673 辆,834 辆,占据国产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榜首,它尚且如此,其他品牌的车型在购前体验方面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而特斯拉作为目前最火的进口汽车,由于热度太高,在购前体验上同样不好。在这一点上,丰田和雷克萨斯就明显好上许多,咨询了一些 4S 店,普锐斯和 CT200h 都可以提供试驾,当然,它们并没有秦和特斯拉那么火,但是我想这绝对不能成为借口。【2014 年 2 月份国产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一方面是用户开始逐渐接受并且有意愿去了解新能源车,一方面却是厂商摆出一副「 高高在上」 的态度。在我们对新能源车的看法逐渐从「 异类」 向「 普通」 改变的时候,请一些人和事不要再让它和我们疏远起来。接近,才能「 看见」。 当然,我要澄清一下,我绝对不是在黑比亚迪。在技术上,我对这家企业报以敬佩的态度,可是在其他方面,值得商榷的做法还是挺多的,作为曾经的比亚迪车主,我觉得我的态度非常客观,另外,此文不探讨政策话题。 最后剧透一下,几天之后特斯拉试驾,到时候会第一时间分享出驾驶感受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