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轻应用平台能激发开发者对宝马的激情吗

· Jul 21, 2014 333

7 月 18 号,百度的 80 后副总裁李明远在上海参加了百度和宝马合作举办的一场 69 个开发者参与、为期 35 个小时的「 编程马拉松」 大赛开幕式,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去年 8 月份有福特团队参加的百度云编程马拉松大赛。 似曾相识的编程马拉松 同样是汽车厂商和百度合作的编程马拉松大赛,不同的是,福特是完全基于 Applink 开放软件工具开发包 (SDK) 和开放应用程序接口 (API),而百度和宝马这次合作其实是以百度开放云的轻应用的技术为主导,宝马更像是一个平台提供方(在现场 demo 上看到,所有开发的车载轻应用都是位于百度开放云的菜单下),百度的云平台提供了开发所需的 SDK、文档、在线模拟器等工具,这样开发者在百度云的后端做开发、测试、提交和发布。 看起来在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车载 App 方面,宝马似乎比福特慢了一步,在目前的中国市场福特 Applink 已经公布了与百度地图、百度语音助手、豆瓣电台等合作开发的 App。但实际上,宝马这次和百度玩儿的并不是合作开发车载 App,而是轻应用的开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开放平台,让更多的开发者来共同开发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预装在车机内的更多好玩儿的应用。 宝马做车载轻应用的缘由 从 2012 年宝马互联驾驶在中国上线,到互联驾驶可以对汽车进行控制的 Remote App,再到今年 4 月份上线的 BMW 在线应用 (BMW Browser App)。这 2 年的时间,宝马中国在汽车互联驾驶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他们在上海有自己的 App Center,专门负责车载 App 的研发和测试。而在北京研发中心,则是一个做 On board 系统开发的团队,其中包括车载系统和后台的相关开发。 从一开始的后台电话、紧急救援,到在线新闻、股票天气等应用的开发,宝马一直试图用车机取代用户的智能手机,帮用户定制车内的 App。在宝马看来,一些重要的、高频使用的、跟互联驾驶有关的 App,他们必须要在位于上海的宝马 App Center 自行研发,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审核。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车上高频使用的 App 不会有那么多,就像手机 App 一样,每天经常使用的就那么几个。但其他偶尔用到的或者打发时间的 App 如果没有,又会显得不那么完整。所以对于其他一些不那么重要,但又可以很好地丰富用户体验的车载应用,宝马这次尝试的解决办法,就是和互联网公司的「 轻应用」 平台合作,把这些应用开发工作交给众多的开发者来做。对于宝马来说,他们也是在寻求好的平台,于是很自然地想到了百度。 Why 百度? 宝马和百度早在 2011 年就签署过一份车载搜索合作协议,在 2012 年的时候宝马开始在车内使用百度地图,提供地图导航以及 POI 兴趣点搜索服务。宝马还在 2012 年和百度合作,首次嵌入了百度音乐这种非自身开发的外部供应商应用程序。直到今年,随着用户对于汽车互联的需求不断膨胀,百度和宝马的合作越来越深入,所以这次宝马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第一个和百度轻应用平台合作的汽车厂商。 Why 宝马? 文章开头说过了百度和福特在车载 App 开发上的合作,其实和宝马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必然的,因为目前能在车机里面做 Hackathon 的汽车厂商只有福特和宝马,只有这两家的车机移动互联技术是完全自己开发的。在车机里面做 Hackathon 不仅仅要求技术方面,更要求生态系统的完整,这包括 API 的技术程度和文档等等生态的完整性。从另一方面来看,此次李明远出面更多的意义可以解读为百度在大力度推广他的百度开放云平台,而且据百度内部人员透露,此次合作是由百度云事业部主导,而 LBS 部门并没有过多参与。   车载轻应用行不行? 到现在为止,真的很难说车载轻应用对于汽车厂商、互联网公司和用户三方来说是不是一种更好的汽车互联解决方案。需要考虑的事情还有很多,包括开发者的友好度、用户体验、轻应用的安全问题、平台的完善程度等等。当然,宝马和百度这次也是在尝试这种方式的可行性,这次合作对于宝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试探,看看开发者对于车载轻应用开发的时间和能力极限,以及有关车载轻应用的创意可能性。从比赛结果上来说,一位宝马汽车互联相关负责人告诉我并不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二十组选手中有 2、3 组选手的创意和开发效率让他们感到很满意。 汽车互联需要一些新鲜的血液注入进来,也许就在不久后第一天,我们也可以谈论某个开发者在宝马车中开发的某款新鲜轻应用有多好玩儿,就比如比赛当天某一组选手设计并编写的一款可嵌入真车车辆数据的虚拟赛车游戏。当然了,这场马拉松比赛的第一枪打响之后,选手们怎么跑?主办方如何设计路线?终点线会不会有人在裸奔?这些都很值得我们期待和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