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智能「电三轮」卖 7999,它背后的公司还想做交通工具领域的华为 | 新出行
在国内的个人交通工具市场,新玩家越来越多。昨天,一个叫逗哈的品牌在北京高调发布了一款电动三轮机车——iTank。 有必要先聊聊「 逗哈」 这个略显怪异的名字。说实话第一次看见这俩字我也有点蒙圈,在发布会上,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李官德说,自己是机车迷,在机车行业做了 20 年,而「 逗哈」 里面的哈字,和「 哈雷」 有关,他想让自己的品牌像哈雷一样成功。不过还有另一层关系他没说,逗哈的英文 doohan,和澳大利亚著名的摩托车手迈克尔·杜汉的英文名是一样的。当然,这是情怀层面的东西。 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是,投资圈的许多大佬为它站台。发布会时来到现场的就包括徐小平、蔡文胜等人,而他们的七位联合创始人,也多有投资、互联网圈的深厚背景。总之,从表现出来的感觉看,这是一家很受资本青睐的公司,甚至会让人觉得「 背景太深」。 铺垫了这么多,终于该说产品了。 这是一辆前面两个轮、后面一个轮的电动智能三轮机车,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前面两个轮的悬挂方式。前面两轮可以转向,后轮固定,如果你是一个资深机车迷,应该能联想到比亚乔 MP3 车型,iTank 和它的行驶姿态有些类似。 官方宣传,这是一辆「 可以轻松实现压弯、漂移、烧胎的机车」。关于这个前悬结构,后面再说,先说说其他方面。 其实我特别愿意把它和小牛 N1 进行类比,有个参照物,大伙儿理解起这辆车来会轻松很多。而且客观上,二者在很多关键产品点上都有类似的地方,比如,iTank 的 18650 电池组也是来自松下/LG,重量 9kg,可以快速拆卸,再比如,他们也使用了博世定制的轮毂电机,扭矩 135N·m,号称有 90%的能有转换率,爬坡角达到 15 度(小牛 N1 动力版扭矩 110N·m,爬坡角是 12 度)。 另外,打着「 智能」 的旗号,就一定能连手机 App,然后什么智能追踪、智能预警、智能检测这些功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功能应该是未来个人交通工具的标配。 对了,这个车的外观是阿克顿团队给设计的,这个团队也做个人交通工具,就是那个著名的「 小飞车」。所以你看这俩产品在外观风格上其实有几分相像。 然后要说的就是前轮结构了。逗哈把它称为下置式可侧倾偏摆双前轮结构,听起来太绕嘴了。下面几张图可能会有利于你理解: 其实它和前面提到的比亚乔 MP3 只是行驶姿态感觉上类似,两个前轮的悬挂结构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而 iTank 这辆车的精华,也确实是它的前轮结构,一体成型的航空锻造铝合金悬挂,造价想必不低。 不过,在我看来,这辆车更像是一辆定位相对小众的产品。原因有两个: 首先是它的骑行体验,绝大部分人没有尝试过这种结构布局的交通工具,在骑行上是否有难度以及危险度不太好说,在我们试过之后,关于这一点可能会更有发言权。而这种设计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有时候人们为了代步,可能只是需要一个两轮车产品。而它 7999 的价格虽然很有性价比,但是对大多人来说,仍然不是一个「 奋不顾身」 的价格。 其次,政策性问题,这里面包括路权、是否需要摩托车驾照、开马路上警察是否会被抓等问题。发布会的时候并没有明确提到这些内容,而我们的朋友看到这辆车,更多的担忧也来自这方面,这可能是推向市场时,一部分潜在消费者会顾虑的问题。 因此,在我看来它可能首先是拥有「 大玩具」 的属性,其次才是「 个人出行工具」 的属性。 逗哈的创始人李官德来自传统行业,而非互联网。从他们的大肆推广其实也可以看出,这些来自传统行业的交通工具产品,也开始越来越注重品牌以及「 互联网思维」。所以在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形态各异的个人交通工具以互联网人喜闻乐见的形式面市。 对了,他们想做交通工具领域的华为,并且特别重视「 创新」,这是因为他的惨痛经历。在 2011 年的米兰 EICMA 展上 (意大利米兰国际两轮车展),李官德的产品被诉侵权,展位被「 有关部门」 包围查封,展位车辆全部没收,甚至连护照都被没收……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