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开发者「主动示好」,福特的 AppLink 坐不住了?
福特的新款操作系统 SYNC 3 已经发布有一段时间了,和之前的版本相比,它是脱胎换骨的:触屏、UI、语音控制等主流功能一应俱全。 虽然 SYNC 3 正式出现在量产车上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福特也并没有闲着。在最近的 2015 福特开发者大会上,他们给 SYNC 3 加入了一些新东西。 他们宣布,将通过开放 AppLink(福特的车机手机互联系统)的编程接口(API),让第三方开发的 App 有更多的权限来使用 SYNC 3 提供的一些新功能,主要是语音识别和触屏控制的功能。 同时受益的,还有 SDL 计划。这是一个开源平台,适配了 AppLink 的 App,同样可以在 SDL 平台上使用。 具体的说是以下的三个权限: 1. 车载通知: 允许 App 通过车内的音响和显示屏向驾驶员发送通知或提醒功能。 2. 云端的语音识别: 允许 App 直接把驾驶员的语音命令上传到云端,通过云端的语音库识别出命令后,再执行相应的操作。SYNC 3 里,语音功能的加入是重要的特性,而这次 API 的开放,算是把语音功能「 下放」 到了第三方 App 的层面。 3. 开放传感器数据权限: 如果需要的话,App 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一些车辆的实时信息,来丰富自己的功能。开放的传感器信息大多数都和车辆的行驶状况有关,比如:燃油经济性、电池电压、安全带状态、加速度、制动力度、GPS 数据、胎压和车辆识别码等信息。 开放了更多的 API 权限,意味着第三方 App 可以通过 AppLink 更好的与车机融合。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好消息。 这是福特的被逼无奈? 再来说说 AppLink。SYNC 3 是福特的车载系统,AppLink 是其中的车机手机互联产品,它并不是简单的把手机画面投射到车机屏幕上,而是被重新按照 SYNC 的要求进行 UI 和交互的再设计。对于开发者来说,他们需要按照福特的标准,进行 App 的适配。 自从 2013 年启动开发者计划以来,已经有超过 1.3 万名开发者进行了注册,累计下载 SDK 达到 2.4 万次。不过,最终的「 成品」 并不乐观:在 iOS 和安卓端,总共只有大约 90 个 App 可以兼容 AppLink。 和 Android Auto、CarPlay 相比,AppLink 看起来有点「 弱势」。因此,以上的几个变化,也可以顺理成章的看成是福特对于开发者的主动示好。而吸引的方式,从那三点总结来看,就是要给他们更多施展空间。 但问题是,AppLink 的平台对于开发者是否真的具有吸引力。对于福特来说,办法也很简单,一是尽快把搭载了 AppLink 的 SYNC 3 装备到量产车上,二是让 SDL 平台获得更多的同盟,也就是说,让更多的公司来使用他们这个开源平台。这次开发者大会也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福特拉来了丰田作为盟友。而在福特自身,搭载 SYNC 3 的车型,仍然需要等到 2016 年才能上市。 只有用户越来越多,开发者才有动力去为一个平台做 App 的适配,所以,现在的 AppLink 和 SYNC 3,必须加快自己的节奏了。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AppLink 和 SDL 都属于开源产物,「 开放」 是本来就应该具有的属性,现在福特开放更多 API 给开发者,其实也是在践行「 开源」 策略。当然,这个前提是要保证汽车安全。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CES2015」福特 SYNC 3.0 现场体验:更流畅,更智能
今天,我们在 CES 的现场亲身体验了一下福特的 SYNC 3.0 系统。结论是,SYNC 3.0 相比之前两代的 SYNC 系统,进步了太多。 有必要再普及一下知识:SYNC 是福特的车载操作系统,SYNC 3.0 顾名思义就是这个系统的第三代版本,但是它的前两代并不是以 SYNC 1.0 和 SYNC 2.0 命名的,事实上,第一代叫做 SYNC,第二代叫做 MyFord Touch。 到了这第三代,才是福特第一次使用「SYNC+版本号」 的命名方式。从 MyFord Touch 到 SYNC 3.0,这说明福特想把车载系统重新以 SYNC 的品牌来打造。 在中国,SYNC 的前两代产品都有非常多的用户,SYNC 的代表车型是新福克斯,MyFord Touch 的代表车型是新蒙迪欧。 而到了这个 SYNC 3.0 的时代,除了屏幕还是原先的 8 寸屏,绝大部分东西都改变了,除了全新的操作界面,它的底层操作系统甚至也由 Windows 变成了黑莓旗下的 QNX。 操作流畅度大幅提升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总结 SYNC 3.0 和前两代的最大区别,那一定是「 流畅」。 所谓的「 流畅」,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系统本身的运行速度相比前两代有大踏步的发展,我想这应该归功于放弃 WIndows 而改用 QNX 的决定。二是操作过程达到了「 流畅」 程度,福特在 SYNC 3.0 里把原来相对复杂的操作流程化繁为简。 操作流程的优化,又可以从两方面体现,一是更加扁平化的界面和菜单结构,二是更加合理的人机交互逻辑。 界面结构上,SYNC 3.0 在屏幕下半部分设置了 6 个快捷功能键,分为音频、空调、电话、导航、Apps、设置,这六个快捷键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会一直显示在屏幕上,所以,每个页面里都有好几个「 出口」,想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之间切换变得很容易。做网页的都知道,一个网页里超链接越多,也就越「 活」。如果要找一个现成的例子,这其实和 Jeep、克莱斯勒车型上的界面类似。总体来说,UI 设计更好看了,菜单结构也比原来更简洁清晰了。 人机交互方面,最明显的变化是语音控制流程的优化。 在以前的 SYNC 版本里,当你说出一条指令之后,系统有一个让你进行确认的步骤,需要你说「 是」 或者「 否」。比如,打电话给胡阿姨,系统的反馈是,「 打电话给胡阿姨,对吗?」 你得说一声「 对」,这个电话才能拨出去。而在 SYNC 3.0 里,类似这样的语音指令,系统可以直接进行操作而省略确认的步骤。你说「 打电话给胡阿姨」,然后它就自己拨出去了。在用语音控制音乐和收音机的时候,也免去了确认的步骤,你可以直接说「 播放 FM88.7」,不需要它二次确认就可以听到音乐。 另外,语音指令的「 层级」 概念也没了,按下 SYNC 按钮,直接说出需要进行的操作就可以。 但是,这种「 一步到位」 需要更强的语音识别能力以及自然语义分析。在现场的福特工作人员告诉我,目前 SYNC 3.0 对于语音交互的处理还是通过车机来完成,并不会有「 云端」 掺合进来。SYNC 3.0 的语音识别应该采用的是 Nuance 的技术,后者也给苹果的 Siri 提供技术。 导航不会「 反人类」 了 更好的菜单逻辑,更优化的人机交互,这两个改变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导航的易用性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在导航的主界面上,直接列出了几个最常用的功能,包括查找目的地,寻找分类兴趣点等等。最显眼的「Search」 按钮模糊了城市、地址、兴趣点的界限,更像手机地图 App 上的搜索方式。 搜索方面的优化:原先查找一个类似餐馆、公司这样的兴趣点时,是必须输入全名的,福特工作人员给我举了几个美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改变,我用中文地名类比一下:比如你要去国贸,原先就得输入完整的「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现在用「 国贸」 俩字就可以搞定。 但是,虽然我在这台车机里看到了 Wi-Fi 功能,可福特方面告诉我,导航系统并不具备实时交通功能。在他们看来,解决实时交通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 AppLink 把车机和手机相连,然后使用手机导航软件上的实时交通服务。 AppLink 更好用了 AppLink 是福特自己的手机和车机互连解决方案,到了 SYNC 3.0 上面,它变得更好用了。 最明显的改变是,以前基本上是通过语音口令对它进行控制,现在有了更大的触屏,可以把更多的图标放在屏幕上。比如 AccuWeather 这个天气软件,在之前只能通过语音控制,现在保留了语音的同时,还可以使用触摸操作。 「Apps」 成为了那六个常用图标的其中之一。把手机通过数据线或者蓝牙连接到车机之后,点击屏幕上的「Apps」 按钮,就算是进入了 AppLink 功能。目前 iOS 设备只能通过数据线连接,而安卓设备可以通过数据线和蓝牙两种方式和车机相连。在连接的核心技术方面,SYNC 3.0 和之前版本是不变的。 而在 App 的功能方面,福特的工作人员说,并不是手机 App 的全部功能都可以在和车机互联之后实现。福特会跟相应的 App 公司进行探讨,本着是否安全、是否有用的原则来做功能的取舍,至于留下的功能,还得再考虑怎么用最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去实现。 另外,SYNC 3.0 的 Wi-Fi 功能不会直接影响到 AppLink 里面 App 的操作,如果 … 继续阅读
软件提供商博彦:让车联网「硬」起来?
上海博泰的一场发布会成为了这几天汽车圈的热点,iVoka MINI X 受到热议。其实在保利剧院的观众席里,坐着的不仅仅有媒体记者,还有博泰的合作伙伴,博彦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项目中,这家「 软件开发服务商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为 MINI X 开发了配套的手机 App。 时间推回到 5 月份,在当时 GeekCar 的深圳之行中,其实我们已经拜访过博彦在深圳的分公司,而它也是我们此行采访的唯一一家做软件的公司。我们试图了解的是,究竟在车联网大潮里,软件公司是以怎样的姿态出现。 博彦并不是最近才开始涉足汽车行业,早在 2006 年,博彦就曾经和奥迪进行过合作。在一份文档中,我们也看到了他们在汽车行业做过的一些案例,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整车厂商,项目也大多是一些行业应用的内容。 博彦的优势在于移动互联网和金融,他们的移动开发能力在全国来说处于顶尖的水平。而两三年前车联网概念的兴起,让他们看到了汽车行业软件市场的巨大空间。这个市场存在很多空白,纯粹做汽车行业的软件服务公司,虽然数量上不少,但是规模上基本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在博彦看来,车联网软件产品的开发思路与理念是和移动互联网紧密集合的,而且,车联网的发展已经在驱动相应软件行业的发展,并且规模在不停扩大。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是,博彦为博泰的 MINI X 开发了手机 App 应用,为元征的 golo 提供了软件服务,同时,他们也参与了福特 AppLink 系统的开发和调试。 和福特的项目开始于 2013 年。AppLink 属于福特 SYNC 人机交互系统中的一个模块,和苹果的 CarPlay 一样,是为手机与车机的互联搭建的桥梁。在这个项目里,博彦的主要工作是 AppLink 的 SDK 模拟器开发,以及应用程序测试。另外 SmartDeviceLink(SDL)的研发测试工作也是博彦在做,目前这个开源平台已经有百度、高德、中国移动等多家公司参与进来。 如果说 AppLink 是连接手机和车机的桥梁,那么博彦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连接车厂和用户,车厂和互联网公司的桥梁,只不过这种桥梁往往是隐性的,很多人知道 AppLink,知道福特的开源计划,但是很少会有人关注身处他们背后的博彦这样的公司。 经过观察可以看出,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车联网的热度越来越高,博彦的产品,已经从之前的为车企服务,慢慢转变成向个人或者说车主提供服务。「 怎么给驾驶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让他们更舒适更安全的到达目的地,享受驾车过程」,这是博彦现在重点关注的课题,以及他们做车联网的终极目标。 做硬件,被复制的概率很大,而软件则会渗透很多思想在里面,不同的软件也反映出不同厂商的思路。用车载导航一体机举例,虽然硬件相似,但是不一样的软件呈现,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有人说,未来车机系统会像安卓一样,走开源+深度定制的路线,比如锤子系统、MIUI 的模式,在博彦看来,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但是对于车辆信息的控制权,未来一定还是掌握在车厂手中。 不过,不管未来车机以及车联网走向什么道路,不能否认的是,对于软件服务商来说这都将是非常广阔的一番天地。仔细分析博彦的主要合作伙伴,博泰、福特、元征等等,其实这些厂商的产品覆盖了目前来看所有可能的车联网入口:车机、OBD,前装,后装。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在车联网的整条战线上,博彦都想有所尝试,另一方面,到底车联网会被哪个终端所统治,未来如何走向,其实还在观望阶段。不过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OBD 的发展潜力终究敌不过智能车机。 但是 ,博彦不会自己去做和汽车相关的硬件产品。对于提供软件服务的公司来说,和自己的客户去竞争,确实不是明智的选择,他们” 更希望做的是车联网行业的奠基石”, 博彦科技副总裁胡昌显告诉 GeekCar。 传闻元征将在 7 月份发布全新一代 golo 产品,另一方面,搭载了 AppLink 的一些福特车型可能在一年之内就会上市。可以预期的是,「 智能汽车」 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有趣。在汽车和手机互联,汽车与人互联的过程里,用户体验会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而这一点更多的取决于软件提供商。可以肯定的是,整个行业对于这类服务的需求会愈发强烈。
福特是家软件公司?汽车系统真的能统一标准吗?
今天问题有点多。 GeekCar:「 你从摩托罗拉来福特的?但是摩托罗拉不是在软件思维上跟不上趟儿,导致不见了吗?你会不会认为汽车有一天也会这样?」 John Ellis:「 你说的很对,但这是所有硬件公司都会出现的问题,我的工作就是确保福特不会。」 John Ellis 是福特汽车全球技术专家及开发商项目负责人。其实我搞不清他这个长得让人发指的职位,我只知道他一直在说他不懂汽车,他是搞软件的。然后他在 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的演讲题目是:「 我不是汽车怪人,我是软件极客」。好吧,最后还说福特是一家软件公司。 我还是觉得汽车公司里的极客们真的被倒逼到一定份儿上了。今天我碰到了非常沮丧的汽车公司内部的极客,负责汽车里最互联的那一块业务,他就职的汽车公司几乎已经是业内先锋了。我看他眼眶都快掉下来的样子说:「 汽车公司真的太~『 慢』 了,任何想法都需要提前半年立项,立项完毕还要通过各种审核,以及调配相关资源,这样一年就没有了。然后你看腾讯路宝盒子,且不论目前产品如何,速度太快了,迭代也快,而且有用户基础,我们太有危机感了。」 也许福特不是被逼的,但是它的 Applink 面对苹果 Carplay,谷歌 OAA 如果不变,也一样没有未来。福特宣布和百度,高德结盟 SDL(SmartDeviceLink)组成开源平台,想要为汽车内互联定义一个行业标准。SDL 项目是由 GENIVI Alliance 运作管理的非营利性组织,而去年福特将 Applink 专利开源给了 SDL。无论结果如何,这一举措都非常值得肯定。 非常凑巧,今天腾讯副总裁马喆人在 GMIC 大会上提出,汽车公司在信息娱乐系统上应该更加开放,更加标准化,包容性更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产业效率和满足用户需求。 福特想做的正是这件事情,在面对用户的 HMI 可以有汽车厂家控制,而链接 HMI 和底层系统的 SDL 可以接入所有 App,手机。这样对于开发者而言,他们开发一款服务汽车用户的 App 就不需要考虑不同标准的兼容性,如果 SDL 标准真的能够在全汽车行业内推开,那么车内应用程序也许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 当然也许我们还是更加习惯用手机,CarPlay,OAA,不过因为谷歌在中国特殊原因,我们在国内用不了 OAA,安卓手机被排除在外。而 CarPlay 作为手机映射到车机,在适应驾驶场景下还需要很多考量。当然因为我目前位置没有用过 CarPlay 无法给出准确分析,但是我在用手机链接汽车的时候目前遭遇的问题是,手机永远是电话优先级,而我开车需要导航优先级。 因此,对于福特而言,在中国市场做开源平台,并且抓住了导航这个车内应用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许是一个机会。不过我们也常说,商业逻辑正确离做把事儿做正确还有一定的距离。 据了解,高德会把自己的 A-link 也换成 SDL,并且会积极推动标准化。这在我们聊到汽车和互联网公司对接时常常会被提起的问题:没有标准,兼容性很差,汽车公司很保守。那么汽车行业在车内交互真的不能有统一标准吗?福特和高德,百度推行的 SDL 会成为在中国汽车互联产业的一个标准吗?拭目以待吧。 当然以上都是产业层面最终开车的人就是想要轻松的汽车手机链接,或者汽车链接到互联网能够实现联网需求。忍不住心里想着,这位在福特工作着,说自己是软件极客的家伙,内心是不是也觉得其实汽车最后卖的是软件而不是硬件,卖得是服务而不是汽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