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特斯拉 Roadster:我们都知道 Elon Musk 在吹牛,但依然选择相信他
上周,在特斯拉卡车的发布会上,Elon Musk 的一个「one more thing」 刷遍了国内外汽车媒体的头条。当时正在逛广州车展的我,隔着手机都能感受到大家对这个「one more thing」 的激动之情。没错,这篇文章聊的就是特斯拉 Roadster。 大家为 Roadster 刷屏的理由无非是:性能。0-96.6km/h 只需 1.9 秒的成绩,让 Roadster 进军 1 秒俱乐部,价格只是其他超跑的几分之一,甚至让人觉得有点「 实惠」。在发布会上,Elon Musk 说话依然磕磕绊绊,但高兴得像个孩子。 激动过后,我想基于之前对特斯拉的了解和这次发布会,聊聊发布会内容背后的故事。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给新 Roadster 做铺垫,在今年 9 月初的时候,特斯拉把老 Roadster 带到了中国开始巡展,首站是北京颐提港。展出期间,我们还前去围观: 特斯拉老 Roadster 在 2008 年开始量产,2012 年停产,可以说是汽车界的「 初代电动跑车」 了。在上周的发布会上,Elon Musk 说新 Roadster 要在 2020 年交付给用户。12 年的时间,让特斯拉 Roadster 车型确实有了非常之大的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Roadster 车型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有趣的变化,进而影响特斯拉的宣传方式。 先来看新 Roadster 外观: 其实在发布会现场,还有一辆灰色的 Roadster: 新 Roadster 的参数和外形一样,非常炸裂:「 三电机、10000Nm、1.9 秒破百、200kW/h 电池组、1000 公里续航」,这是现场的 PPT: 看到这样夸张的参数,我的第一反应是:「 吹牛呢吧」。下面我们从参数出发,看看真正的 Roadster 是怎样的。 关于 10000Nm 扭矩 我想除了「10000Nm」 之外,我对其他参数没有任何意见。因为在我的脑海中,再炸裂的超跑,扭矩也没有五位数的,要不然得需要多粗一根轴才能把扭矩从电动机传递给减速器? 在特斯拉官网我发现了真相:10000Nm 对应的是 Wheel torque,即轮上扭矩。看到这里我就释然了,因为轮上扭矩和常用的「 电动机峰值扭矩」 是两个概念,而两者的关系是这样的:轮上扭矩=电动机输出扭矩*传动减速比。 新 Roadster 的详细数据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可以来参考最强的 Model S P100D 车型,参数如下: 电动车是单级减速器,Model S P100D 减速器的减速比为 9.73,经过简单计算可得出 P100D 车型的轮上扭矩为 9535.4Nm,所以在 2016 年推出的 P100D 车型上,特斯拉已经做到了超过 9500Nm 的轮上扭矩。 如此看来,发布会上的那版 PPT 确实有点「 暧昧」 了,因为新 Roadster 的动力和 P100D 车型差不多,却在 PPT 上打出了 10000Nm 的字样。 关于 200kWh 电池组和 1000 公里续航 下面说 200kWh 电池组和 1000 公里续航,这两个参数息息相关。还是以 Model S P100D 车型为参考:100kWh 电池组可以带 2.25 吨的车身跑 507 公里(EPA)。 不过电动车续航不是等比例放大的:塞进去 200kWh 电池组不意味着车能跑 1000 公里,因为电池组本身非常重。(目前特斯拉 100kWh 电池组重量在 600kg 左右)其实我并不怀疑发布会上那辆新 Roadster … 继续阅读
特斯拉 Autopilot 2.0 诞生一周年:是 Elon Musk 在吹牛,还是真的「卡壳」了?
2016 年 10 月,特斯拉宣布:所有正在生产的特斯拉车型都将会搭载「 全自动驾驶功能」 硬件,用更被人熟知的名字来说,它叫「Autopilot 2.0」。 Autopilot 2.0 硬件包括:3 个前置摄像头、2 个侧边摄像头、3 个后置摄像头、12 个超声波传感器、一个前置雷达、一个后置倒车摄像头以及一台 NVIDIA Drive PX2。(以下简称 Autopilot 2.0)只依靠这些硬件,就能实现全自动驾驶?消息一出,引起轩然大波。如今,整整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不妨来复盘一下 Autopilot 2.0 在过去一年中的变化,其中,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 这篇文章中,你可以看到 Autopilot 2.0 跳票、特斯拉悄悄修改官网、Autopilot 2.0 新希望… Autopilot 成了「 期货」? 自去年 10 月特斯拉换装 Autopilot 2.0 硬件后,官方就通过 OTA 开始不断给车主推送更新。在 2017 年上半年,车主们平均每 3 周就会收到一次更新,包括自动转向能力(Autosteer)的提升,比如逐渐提高自动转向功能速度的上限,目前该功能速度上限已到达 90 英里/小时(高速路)、而非高速路段则为 35 英里/小时。 从李想的微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Autopilot 2.0 硬件的算法在不断升级的细节及体验: 不过后来,事情就没那么乐观了。迄今为止,特斯拉已经 5 个月没有给 Autopilot 2.0 硬件车主推送重大更新了。这里的重大更新,不包括诸如系统 UI 变化等。 目前来看,Autopilot 2.0 还未实现的功能包括:识别不同车型(轿车、卡车或摩托车);完全的自动变道(不需要用户打灯);车辆自动切换高速;自动雨刷;通过摄像头识别限速标识等。 下图为 Autopilot 1.0 对大型车辆的识别: 在此,引用一条今年 7 月的用户感言,来自微博@硬哥: 特斯拉式传播 以上为 Autopilot 2.0 的现状,再来看看特斯拉是怎么做传播的。特斯拉对外发声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官网,一是 Elon Musk 个人推特。 特斯拉宣布 Autopilot 2.0 硬件上车的同月,就放出了一段视频,一辆 Model S 从车库自动开出来,驾驶员没有任何操作,车就自己开到了特斯拉公司总部,自动找到车位并泊车。 此举似乎是在传达一个信息:仅依靠 Autopilot 2.0 硬件,全自动驾驶并不难实现。 关注 Elon Musk 推特的话,你就会发现 Musk 经常会亲自回应粉丝们的疑问。在 2017 年 2 月,Musk 曾这样回应一位粉丝: 大致意思是:所有的功能都将会在下个月更新。Musk 口中的「 下个月」 是今年 3 月,现在都 10 月了,很多功能依然跳票… 在个人推特和电话会议上,Elon Musk 曾不止一次表示,要让一辆搭载 Autopilot 2.0 硬件的特斯拉,从美国洛杉矶无人驾驶到纽约,全程不需要人类司机干预。 又一个 flag,眼看着到年底了,坐等… 特斯拉悄悄修改官网 特斯拉在推出 Autopilot 2.0 硬件时(2016 年 10 月),相应的更新了一版官网,截图如下:(注:该图为第三方网站抓取的网页快照)也就是说,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是在 2016 年 12 月就应该推送给用户的,但如今迟迟未兑现。有意思的是,特斯拉现在已经把「2016 年 12 月」 这个时间节点从官网删去。 这是现在的特斯拉官网截图: 不过在中文版官网中,「2016 年 … 继续阅读
Model 3 上市,特斯拉和 Elon Musk 到了最关键时刻
(编译自 Financial Times)Dom Larose,沃达丰销售主管,对他这种把自己家改造为由可再生能源供电的人来说,买辆电动汽车再自然不过了。4 年前,他为一辆特斯拉 Model S 花费了 6.2 万英镑。 「 当你把车开到公司停车场时,你会发现,与随处可见的奥迪、宝马相比,特斯拉还是有点与众不同的。」Larose 说。和很多特斯拉的粉丝一样,Larose 被敢想敢做的特斯拉 CEO Elon Musk 深深吸引,「 他有点冒险主义,说什么就做什么。」 现在,Musk 的粉丝大军又要行动了。Larose 是去年预订 Model 3 的成千上万用户中的一个,而首批产品即将于本周末开始交付使用。不过,早期用户将都是特斯拉的员工。因为把这些车留在身边,特斯拉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Model 3 的下线不仅仅意味着一辆新车的发布。如果 Musk 是对的,Model 3 将成为全球首款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并为汽车行业带来永久的改变。 如果 Model 3 销量与特斯拉预期相符,那么特斯拉将扭转长期以来的亏损状态,逐渐转变为一个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其庞大市值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司。 或许是 Musk 的个人魅力给 Model 3 增添了额外的吸引力,Model 3 的预订量达到了 40 万辆。起价 3.5 万美元,买一辆似乎也没什么风险:订金才 1000 美元,还可以全额退还。很多订单可能无法兑现,但去年大批客户在特斯拉体验店外排队等候预订的场景可以与抢购 iPhone 的壮观场面一拼高下了,Musk 的个人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了。 Model 3 的良好表现让特斯拉信心满满,他们计划明年把产量提升到 50 万,并于 2020 年达到 100 万,这也是 2015 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售总量。 Musk 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些怀疑他的人给他划定的界限。六年前,Model S 的发布便吸引了无数眼球。 「 它设计精美,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好的轿车之一了。」Bob Lutz 这样说道,他曾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任高管。他认为,Musk 是一名「 优秀的推销员」。从高端汽车市场的做起,然后再推广到大众市场,这是一个很精明的决策,能够让特斯拉保持高端品牌的形象。Model S 的成功让其他豪华汽车制造商们大惊失色,并促使了各大汽车厂商相继推出电动汽车,Bob Lutz 说。 不过,Lutz 自己对特斯拉依然抱有很大的怀疑。Musk 想建立一家完全以电动汽车为经营范围的公司,这意味着他得冒极大的市场风险和商业风险,这位行业资深人士如此说道。 特斯拉不太完美的表现给怀疑者们留下了口实。最近,Model S 和 Model X 供货不足的消息一出,特斯拉就股价大跌。 这种周期性的下滑让华尔街开始思考:是特斯拉自己的缘故,还是因为碰到了电动汽车需求的天花板。 Autotrader 分析师 Michelle Krebs 说,Model 3 的目标人群是还没有对电动汽车表露出兴趣的那群人,「 这群人对电动汽车感到好奇,但他们要买还是会买 SUV。因为汽油价格很便宜,发动机的燃油效率也比之前好多了。」 漫漫盈利路 目前为止,由于价格高,续航里程不足,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电动汽车还属于小众市场。它们约占美国汽车总销量的 1%,全世界的 2%。而且,销量一方面靠内部需求拉动,另一方面同样也少不了政府的政策和补贴。例如,加州的电动汽车销量约占全美的一半,因为很久以前开始,加州就要求汽车制造商销售一定比例的零排放汽车。 政府的举措催生出了一批习惯享受政策补贴的用户。Ernie Petrocine 是科罗拉多州的一位特斯拉车主,他把 Model 3 称为「3.5 万美元可以在世界上买到的最好的汽车」。不过,Model 3 并不会真的花他 3.5 万美元,联邦政府补贴 7500 美元,科罗拉多州补贴 6000 美元,最终售价不到 2.2 万美元。他有考虑到转手出售,所以他一下订了 6 辆,但特斯拉只允许他最多订 2 辆。 明年将产量提升到 50 万对特斯拉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它还面临着各种质量问题,从影响天窗和显示屏的软件小故障到车门和座椅的一些瑕疵。 增长缓慢会给资金流动带来压力,并迫使特斯拉去筹集资金,摩根士丹利分析师 Adam Jonas 说。 Musk 曾屡次向华尔街求助,市场自然也十分乐意。今年,特斯拉就出售了价值 14 亿美金的股票和可转换债券。此后不到一个月,它就超越福特和通用成为全美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达到 540 … 继续阅读
Elon Musk: 十年内美国超一半的新车将是电动车
(编译自 electrek)最近,不同的公司和研究机构都对电动汽车的未来做了预测,比如 Morgan Stanley、Bloomberg、OPEC 等等。他们大多预测,2035 年-2040 年间约有一半的新车将是电动汽车。现在,Elon Musk 也来预测了。不过,他给出了一个更自信的日期:十年内。 在近日举行的全美州长协会上,Elon Musk 说:「 我认为,电动汽车将呈指数级发展,五到十年内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我的猜测是,十年内,美国超过一半的新车将是电动汽车。」 有意思的是,Elon Musk 说,中国的速度会更快,因为他们在政策上更积极主动。他还提到,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除外)都要求中国政府放慢电动化步伐。 此外,Elon Musk 还说,十年内,美国几乎所有的新车都将是自动驾驶汽车。在此基础上再过十年,所有的汽车都不会再有方向盘了。 很明显,特斯拉想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上走在前列。现在,特斯拉所有的汽车都是电动汽车。而且,他们还在考虑未来让他们所有的新车都支持全自动驾驶。 特斯拉 2016 年十月之后生产的汽车都装备了传感器组件和车载电脑,他们相信这些东西将帮助汽车实现全自动驾驶。目前他们正在研发软件,并计划未来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给汽车,以实现全自动驾驶。 与 Elon Musk 相比,其他汽车制造商在这方面的规划要保守的多。他们中大部分都计划于 2019 年-2025 年推出首款自动驾驶汽车,但还没有谁说要把所有的汽车产能都变成自动驾驶汽车的。电动化方面也是如此。Elon Musk 的设想是超过 50%,而他们则仅仅定在 20%-40%。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这个世界上多了一家「无聊公司」,是专门挖隧道的
有想法的人,不仅做的事儿有想法,连公司的名字也取得很有想法。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能够把疯狂的想法付诸于实践的人,然鹅,,,现实,,,所以,在别人的故事里圆自己的梦,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去年 12 月,有想法的火星 BOY Elon Musk(埃隆·马斯克)堵车堵在路上时,又萌发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他想通过挖隧道,拓展地下交通。 当下,Musk 立马掏出手机发了条 Twitter:「 堵车快把我逼疯了!我要造一台隧道挖掘机,开始挖隧道。」 不到 1 个小时,这个项目正式命名为「The Boring Company」(无聊公司),而在 2 小时后,低头族 Musk 又再发 Twitter:「 我们真的要开始挖隧道了。」 不过,如果你以为公司名中的「boring」 只是意指堵车是件很无聊的事儿,那你就太没想法了,或者英文学得不好。 「bore」 这个单词做动词时,还有「 钻孔、挖洞」 的意思。诶,做名词时,还有「 高潮」 的意思。。。所以这是「 一语三关」? 不再纠结这个有想法的公司名,我们继续聊聊 Musk 挖隧道的事儿。 目前,很多砖家学霸认为,未来城市交通要以 3D 空间布局,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所谓「3D 空间」,指代的是天上、地面和地下这三个维度。 「 地面」 就不用讲了,就是你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 天上」 的话,现在很多硅谷公司,例如你们熟悉的 Uber、谷歌创始人 Larry Page(拉里·佩奇)私人投资的 Zee.Aero 等都在研发飞行汽车,拓展天上交通。 不过,飞行汽车长得并不是很像车,你可以把它简单理解成电动的迷你型直升机,然后要比普通直升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噪音更小。 Musk 似乎并不是很同意这样的想法,他认为人们不会喜欢飞行汽车飞过自己头顶的焦虑感,还是拓展地下交通来得更实在。 类比学生时代教室头顶的大吊扇,好像我们也会边上课会边变幻想万一它们掉下来后,全班同学血肉模糊的场景。。。Musk 这话说的还是蛮有道理的。 与之相反的是,通过挖隧道拓展地下交通:1、隧道可以防止雨水;2、隧道建设和运行都在地下封闭环境进行,不会给地面上的任何人带来噪音;3、隧道不用通过车道划分和围栏进行分区。 可能你对于第 3 点还不太理解,Musk 的想法是,在地下建设类似电动雪橇的载体,车在载体之上,形成一个地下交通网络。由于地下不限速,且按既定轨道行驶,因此「 电动雪橇」 时速可达 200 公里、全程自动驾驶,而周围的其他车辆也有自己的行程,互不干扰。 再来几张动图你们就更明白了: 而且在地下建成类似电动雪橇的载体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大大降低挖掘隧道的成本。 根据 The Boring Company 的说法,让车辆在电动雪橇的载体上稳定行驶,可以降低单一车道隧道的直径,即从正常情况下的 28 英尺(约 8.5 米)减少一半至 14 英尺(约 4.3 米),从而大大降低挖掘隧道的成本。 不同于飞行汽车,地下交通网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为什么我们在现在的地下交通中,多看到的只有地铁?Musk 认为,隧道建设成本是阻碍地下交通发展的主要原因。 此外,隧道挖掘速度也是阻碍地下交通发展的另一个因素。在 The Boring Company 官网最新更新的 FAQ(常见问题解答)中,他们就向大众介绍了自己提高隧道挖掘速度的想法: 1、连续挖掘隧道。(目前,挖掘隧道通常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采用松土机挖掘隧道中的 50%的土方,第二步是立起隧道支柱挖掘剩下的 50%土方,费时费力。而连续挖掘隧道的技术,则能解决以上的烦恼。)2、隧道挖掘设备(TBM)自动化。(目前,虽然挖掘直径较小的隧道,小型 TBM 已经能够实现自动化,但是挖掘直径较大的隧道,依然需要大型 TBM+人工操作。而使大型 TBM 自动化,则能大大提高效率,同时提高安全性。)3、TBM 电动化。(目前,多数 TBM 都是采用柴油车牵引,而采用电动车牵引,也能大大提高效率。)4、隧道挖掘的研究设计。(在美国,几乎没有任何从事隧道挖掘,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机构。因此,在过去五十年中,建筑业是美国经济中唯一生出来没有取得提升的行业。)文章至此,很多人可能还有这么一个担心,万一发生了地震咋办?Musk 的观点是:在地震发生时,地面会发生移动,而这时候的隧道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去处!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彻底「杀死」汽车制造业?Space X 首席技术官解读 Elon Musk 野心
(本文转载自 36 氪,作者:GentlemanZ)一直以来,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在介绍特斯拉理念的时候,像极了已逝的前苹果公司 CEO Steve Jobs:「 特斯拉会把打造优秀的产品作为公司的最高优先级。」 但最近,他开始变得喜欢谈效率,如今他担任 CEO 的私人太空探索公司 Space X 的 CTO Tom Mueller 曝出,Musk 决定祭出他著名的「 第一原则」 思维来改造特斯拉的汽车制造,从而彻底「 杀死」 这个行业里的其他竞争对手。 动辄「 杀死」 对手,听起来非常故弄玄虚。我们不神化 Musk,抽丝剥茧,来看看 Tom Mueller 到底说了些什么。本月早些时候,Mueller 与纽约大学天文学协会的一些天文学家进行了 Skype 通话,在通话过程中,他比较了特斯拉和 Space X 在制造工作方面的相似之处,重点提到了 Musk 的「 第一原则」 思维在两家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应用。以下是 Mueller 回忆的他与 Musk 就火箭发动机成本的某次对话:(为便于理解,先科普一下何为「 第一原则」 思维,所谓「 第一原则」 思维,即从基本的公理和不证自明的假设出发来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坚决杜绝从其他现有的推论出发来思考,后者会让人倾向于比较,而「 第一原则」 思维,则是从事物的本质和基本物理规律出发,一步一步往前推。 举例来讲,在特斯拉创立之初,曾有动力电池专家指出特斯拉根本不可持续,理由是动力电池成本居高不下。Musk 就此提出了几个问题:「 动力电池的原材料是什么?这些材料在相应市场的价格是多少?制造成本是多少?如果规模化量产的话,理想的动力电池成本是多少?」 根据他的推算,最终动力电池成本可以降至 80 美元/kWh。 Tips:2010 年动力电池的成本高达 1000 美元/kWh,截至目前特斯拉的电池成本已经降到 125 美元/kWh 以下。)以下才是真·Mueller 与 Musk 就火箭发动机成本的某次对话: Elon:你觉得制造一辆 Model S 的成本是多少? Tom:我不知道,五万美元? Elon:不,约 3 万美元是生产这辆车的边际成本。你觉得它有多重? Tom:约 5000 磅。 Elon:对,约 5000 磅,梅林发动机(Space X 的当家花旦猎鹰 9 火箭发动机)重量多少? Tom:约 1000 磅。 Elon:那为什么要花费一百万美元来制造梅林发动机呢?它不是由全铝制造、也不必冲压(Model S 是全铝冲压车身,这项工艺使得该车型成本高昂)。那为什么要花掉制造 Model S 20 倍的成本呢? 这算是 Musk「 第一原则」 思维的另一个典型案例,应用到制造业的话,应该这样表述:用于汽车制造的原材料本身是影响制造成本的主要因素,对于所有整机厂而言,整个制造过程中的一切都是公平竞争的,特斯拉完全可以从提高效率的角度重新发明整个过程。 「 这就是 Elon 经常挑战的例子之一,他总是说我们应该挑战物理学的极限。」 Mueller 补充道。 接下来,他终于提到了 Musk 在特斯拉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的野心: 「 我再给一个特斯拉汽车制造工厂的例子。众所周知,汽车行业的典型生产速度,例如在丰田或雪佛兰的工厂,一辆汽车从无到有走完整条流水线,生产速度以英寸/秒的单位计量,这远远低于人类步行的速度。Elon 的想法是,流水线上的自动化机器人应该尽可能快的移动,所谓挑战物理学的极限——它们的生产速度应该快到你根本反应不过来,这就是为什么他总说未来的工厂里工人数量会大大减少,为什么不能有人在那里?工人们移动太慢,机器会伤害工人。这就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物理学极限的限制下,汽车生产的速度能有多快?」 Mueller 表示,Musk 最近在研究可口可乐高速制造易拉罐的视频,以此挖掘如何速度更快的制造汽车。Musk 告诉 Mueller,他想让汽车制造也达到这样的速度——快到让人眼花缭乱。为什么说 Musk 真的可能变革汽车制造业?Mueller 认为,只有 Musk 尝试用「 第一原则」 思维改造汽车制造业,没有人会这么做,这就是业内其他整机厂可能被「 杀死」 的原因。理论上来说,相同占地面积的工厂,改造后产能可以提高 10 倍。汽车制造业的竞争从原材料制造成本转变为高效率工厂的建设成本之争,这就是 Musk 考虑问题的方式。从「 第一原则」 思维来看,汽车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同等占地面积的工厂里,太多低效率的元素,例如工人、自动化程度低的产线,使得产能的峰值很有限。 特斯拉工厂正在做的,就是在相同占地面积的情况下,通过高度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使产能达到之前的 10 倍。 如果光是自动化机器人的应用,也没什么可怕的。福特、奔驰、宝马近年来都在纷纷上线自动化机器人,特斯拉收购而来的德国自动化机器人工厂此前的客户就包括奔驰和宝马。 这里插一句,Musk 的传记《硅谷钢铁侠:Elon Musk 的冒险人生》中记载,作为 Space X 的 3 位创始员工之一兼 CTO,Tom Mueller 已经与 Musk 共事十几年。可以这样理解,Mueller 算是深谙 Musk「 第一原则」 思维。 继续聊回特斯拉,Musk 似乎是利用自动化改造的工厂来生产 … 继续阅读
Elon Musk 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这一次他瞄准了脑机交互领域
提到 Elon Musk 创立的公司,你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特斯拉、SpaceX 等等。而除了以上这两家知名度比较高的公司之外,他还悄悄成立了一家叫作「Neuralink」 的新公司。 由于这家公司实在过于低调,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发现。其实早在去年 7 月,这家公司就在加州完成了注册,他们想要开发「brain-computer interface」 设备,直译过来也可以理解为人脑计算机接口设备。未来,这套「 脑机接口」 设备可以用来治疗癫痫病、帕金森病等脑神经性疾病,同时还可以帮助人类跟上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 一直以来,Elon Musk 都希望开发出一种设备,将人类大脑思想与计算机进行连接。他认为,例如键盘、触摸屏以及语音助手等产品,没有办法及时将人类大脑中的思想表达出来,人脑思想与计算机会出现延时效应。因此,他希望「Neuralink」 的脑机接口可以解决这项难题。另外,Elon Musk 一直都认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很有可能将会为人类带来灾难,而脑机接口设备将有机会解决这项难题。 如果只是提到「 脑机接口」,很多人都会感到一丝恐惧。的确,将人类大脑与外部计算机进行连接,意味着将会有传输介质进入到人类颅骨内。在这个过程当中,操作难度无疑非常大,同时危险指数也非常高。只不过,尽管如此,一些研究机构和初创公司依然没有停下他们的脚步。 MIT 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波士顿大学合作研发了一套脑机交互系统,通过一个布满电线的帽子,人类大脑的脑信号可以传播到一台工业协作机器人上。机器人在接受到人类脑信号之后,就可以完成相应操作。 而波士顿的一家初创公司 Neurable,则希望通过读取人类的脑电波来判断意图。Neurable 可以利用干电极来记录大脑活动,同时还会使用相应软件进行分析。另外,他们还希望将这套技术与 VR/AR 技术进行结合使用,这样一来,人类大脑浮想出的画面第一时间就将出现在他们眼前。Neurable 的这套设备采用无线操作方式,使用蓝牙向电脑传输数据。 美国在线支付平台 Braintree 的创始人 Bryan Johnson 也看中了这片市场,他曾投资 1 亿美元成立了一家叫作「Kernel」 的初创公司。Kernel 聘请了一批神经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他们同样希望开发出一套设备,将人类大脑与计算机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人类的计算能力。Elon Musk 甚至还透露,Neuralink 未来也将遵循 Kernel 的技术研发路线来研发脑机接口设备。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2.7:Elon Musk 表示不会退出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Uber 聘用前 NASA 专家开发飞行汽车
Elon Musk 不会退出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 前不久,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退出了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随后,其余几家科技公司也受到了舆论压力。不过,Elon Musk 最近却说,自己不会跟随 Travis Kalanick 一同退出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目前,为了抵制 Elon Musk 的这种行为,一些用户已经取消了 Model 3 的预定订单。 听完这个消息,脑补了一下 Elon Musk 竞选美国总统的画面。 Uber 聘用前 NASA 专家开发飞行汽车 最近,Uber 聘用了前 NASA 专家 Mark Moore 来开发飞行汽车项目「Uber Elevate」。Mark Moore 此前曾在 NASA 工作过 30 年,主要负责电动飞行汽车项目。他曾设想过打造一台可以垂直起飞并着陆的飞行器,Mark Moore 相信,监管部门未来一定会制定相关法案,到时飞行汽车就可以合法上路。 总感觉 Uber 飞行汽车开始测试时,民众又会开始抗议。 Uber 对西雅图政府提起公诉 由于西雅图政府允许 Uber 受聘司机组成工会,因此,Uber 决定正式起诉西雅图政府。去年,西雅图市议会以 9:0 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一项法案,法案允许 Uber 司机以及 Lyft 司机组成工会,司机工会可以就薪酬、工作条件等与运营商进行集体谈判。最终,这项法案引起了 Uber 和 Lyft 的不满。 敢告政府?Uber 你可以的。 特斯拉暗示将会在加州以外地区进行自动驾驶测试 上周,加州 DMV 公布了 2016 年度的加州自动驾驶测试报告,其中有 4 辆特斯拉 Model X 自动驾驶原型车在公共道路上进行了超过 500 英里的测试。而最近,特斯拉又暗示,今年他们还将在加州以外的地区进行自动驾驶测试,只不过,具体的测试地点他们还没有透露。 除了加州之外,内华达州和密歇根州也已经成为了自动驾驶测试的热门地点。 宝马投资 3D 打印公司 Desktop Metal 最近,宝马旗下的风险投资公司 BMW i Ventures 投资了一家 3D 打印初创公司「Desktop Metal」。「Desktop Metal」 已经开发出了一套完整的端到端金属 3D 打印系统,能够应付原型和量产零部件的制造。BMW i Ventures 认为,「Desktop Metal」 的金属 3D 打印系统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同时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汽车厂商不只会造车,还得会搞投资。 英国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新高 上个月,英国电动汽车销量占据了新车总销量的 4.2%,这项数字创造了一个新高。其中,三菱欧蓝德 PHEV、日产 Leaf、宝马 i3 以及特斯拉 Model S 的销量大幅增长。随着现代 Ioniq 以及特斯拉 Model X 等电动车陆续进入英国市场,英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有率预计将会继续提高。 这可一点都不 old fasion……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Elon Musk 想挖隧道缓解交通拥堵,蓝翔或是最大赢家?
熟悉 Elon Musk 的人应该知道,这个家伙从来不会缺乏一些奇思妙想,造电动车、发射火箭甚至还设想在火星上退休。 而这一次,Elon Musk 又决定挖隧道来解决交通拥堵状况。为此,他还特意成立了一家钻孔公司。 早在今年一月份, Elon Musk 就在 SpaceX Hyperloop 设计挑战赛上提出,在城市当中建设更多隧道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状况。如果可以的话,甚至可以建设 30 层隧道,实际操作的话技术难度并不大。 Elon Musk 昨天在 Twitter 上透露,自己真的不是在开玩笑,交通拥堵实在令人很苦恼,他将会打造一个钻孔机并且开始挖掘隧道。Elon Musk 想要打造的隧道挖掘机叫作「TBM」,可以钻透坚硬的岩石和砂土。 通过挖隧道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确很有效,只不过一旦进行长距离挖掘,地下的复杂情况很有可能将会提高施工难度。当然,话说回来,Elon Musk 这个家伙不止一次实现过那些疯狂想法。如果隧道挖掘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那么 Elon Musk 的火星登陆项目也将受益。火星上的地面条件极端寒冷、低气压且高辐射,隧道挖掘项目所取得的实验数据将会为火星登陆提供很大帮助。 目前,Elon Musk 已经修改了他的 Twitter 介绍。除了特斯拉、Space X 以及 Open AI 之外,他还添加了 Tunnels 隧道挖掘标签,来表示自己的决心。或许某一天,Elon Musk 将隧道挖到了你家门口,希望到时大家不要惊讶。 到时候,蓝翔或许是最大赢家?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