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Bot「转型」做行车记录仪:一个 OBD 团队的车联网历程

· Oct 14, 2015

AutoBot 又发布新产品了,这次是行车记录仪。 这个一开始从 OBD 切入车载智能硬件的团队,看起来已经和 OBD 渐行渐远了。 从 OBD 到行车记录仪 要搞清楚他们的思路,我们或许可以从产品的研发历程(按时间顺序)入手看出一些趋势: 1.AutoBot Pro:具有 OBD 功能的「智能迹录仪」; 2.AutoBot mini:功能较前代简单,售价也更低的 OBD 产品; 3. 车车智能套件(包括手机支架和魔棒车充):手机支架和智能车充,可以记录轨迹,电子狗等功能; 4.AutoBot eye 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配合魔棒车充可以实现生成路书、停车安防、寻车等功能,后续还会发布利用太阳能供电的版本。行车记录仪将会用于用户的路况、行车轨迹分享,形成一个以内容为核心的用户社群(当然前提是用户量够大,算是后话)。 他们原本计划在行车记录仪中加入 ADAS 功能,由于目前的技术局限,不得不放弃,这也导致了行车记录仪整整研发了一年的时间。 具体原因主要是由于行车记录仪和 ADAS 对于硬件的要求有矛盾。行车记录仪需要拍摄尽可能宽的视角,但 ADAS 则需要对于车两边范围内的物体拍的尽量远,目前来看只有 4K 以上分辨率的摄像头才能较好的同时完成这两种不同需求。这对技术、成本、时间等因素的要求很高。 在和 AutoBot 的蔡亮聊天时他说,目前他们的重心是 3、4 这两个产品以及之后对于这条产品线的扩充,之前的 OBD 则逐渐将被弱化。也就是说,他们的产品重心正在逐渐转移,产品越来越贴近普通用户了。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 OBD 的功能有那么不接地气,只是实现形式实在是值得商榷。而利用智能车充,加上一个 App,现在的产品组合也能实现 OBD 的某些功能。至于那些需要读取车辆数据的功能,事实证明这只是「 被刚需」 了。 AutoBot 的产品逻辑 在豪华车上,上面提到的很多功能都已经实现了前装,但很多存量车以及中低端车却并没有类似行车记录、ADAS 等功能。AutoBot 的目标用户就是这群车主。 不过对于用户在车内的使用场景,AutoBot 和其他硬件团队的理解不太一样。他们认为 手机还是核心 ,硬件都是围绕手机产生价值。 在他们看来,虽然现在 HUD、后装车机甚至智能后视镜等硬件都想做车内交互中枢,但是用户体验仍然有很大不足,目前用户在车内使用最多的还是手机。所以,他们选择围绕手机进行硬件研发,实现更多功能。 他们的全部硬件产品,都可以通过和同一个 App 连接,来实现智能化的功能。同时,iBeacon 也被他们反复提及。通过这个近场通讯技术,这些硬件能够自动在一定范围内推送信息到用户手机上。 而在这个逻辑中,看起来很没有科技含量的支架成了让手机获得更好用户体验的一个载体或者说基础。所以,看他们的产品顺序就可以发现,在做了两款 OBD 之后,他们选择的下一个产品是让人有点意外的手机支架。 另外不能否认的是 AutoBot 对于设计的重视。客观的说,这几款产品在「 颜值」 上是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至少好看是我买东西的首要条件),这也算是利用设计驱动因素增加竞争力的案例。 OBD 行业的转型? 从 OBD 到行车记录仪,AutoBot 其实最大的改变在于产品思路。 在去年,由腾讯路宝「 领衔」,国内很多硬件创业团队都选择从这个点切入市场,看起来是「 热火朝天」。时间证明,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 C 端用户, OBD 的「 鸡肋」 属性始终得不到改变。 而 AutoBot 的改变,其实也可以说明,整个 OBD 行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 除了类似于元征、速锐得等拥有稳定 B 端用户的 OBD「 巨头」 之外,很多主打 C 端用户的企业都选择了不同的玩法和模式。那些坚守 OBD 的团队,有些选择用类似于返利等模式,增加用户黏度,继续进行数据采集开发(个人并不看好);也有开始转型面向 B 端进行车队管理等业务扩展的。 大家都意识到了 OBD 的硬伤(单纯的提供车况检测,实现难度大并且存在感较低,属于低频需求),因此转型也是必然的。而像 AutoBot 这种转型做其他产品的,则有点「 战略放弃」 的意味。 但是,这也并不能说之前做 OBD 就是错的。在那个大潮里,入场者都获得了比别的领域高若干倍的关注度。试想一下,如果 AutoBot 在一开始就选择做行车记录仪,恐怕很难被广泛注意到。同样的,腾讯、博泰这样的公司,其实也都获得了 OBD 火热带来的关注度利好。 现在看来,OBD 更像是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在对它趋之若鹜之后,很多人都对「 车联网」 三个字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以保险优惠做「诱饵」,纽约政府想用 OBD 收集车主行车数据

· Sep 09, 2015 333

从上个月起,纽约市开始了一项对 400 名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调查。这项跟踪式调查非常细致,几乎包括了日常用车的所有细节,比如:车辆的油耗,车主用车频率,驾驶员的行驶路线,车速等都包括在内。如果车主参加这项叫做「 智能驾驶」 的计划,政府承诺会给车主车险 30% 的折扣作为奖励,大概相当于每天 25 美元。 这个项目总共会进行一年时间,到 2016 年 8 月截止。政府会把收集数据用的记录仪直接与车子的 OBD 接口相连,设备可以把车辆的信息发送到驾驶员的智能手机上,当然,也可以直接上传到云端。不过这项计划暂时还不支持新能源汽车。 记录仪对车子的驾驶信息记录的非常详细,甚至会记录下驾驶员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急刹车或者急转弯等危险的驾驶行为。因为纽约市的的交通发展部门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人们日常是如何开车的,并且希望能由此找到解决纽约交通拥堵的办法。 黑帽大会后,一提到和车联网有关的设备时,大家都会首先考虑安全问题。对此,纽约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安全专家 Manny Gomez 表示:「 设备总会有没有被考虑到的漏洞,也不能避免有人会去攻击这款设备。就像黑客会去攻击美国政府一样。所以,这款产品确实有可能会泄露车主的个人隐私。」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都说 OBD 没有用?不如换个思路

· Jul 20, 2015 333

如果提到「 图吧」,你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那个导航软件。然而最火的地图导航软件早就变成了百度和高德,这应该是毫无争议的。 OBD 是「 救命稻草」 么 这种局面,显然是曾经作为导航软件领头羊的图吧不愿意见到的。被四维图新收购之后,他们或许是想要借助四维的大量前装优势,扭转目前导航市场的局面。 所以,图吧发布了一个叫做手机卫士的车内硬件,叫做图吧汽车卫士 V5。如果你一直关注车内硬件和 GeekCar 的文章,那么你应该能够想到这又是一个 OBD 产品。 没错,一个做导航软件的公司也来开发 OBD 硬件了,虽然我一直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公司都以为,用 OBD 就能让用户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数据上传。 当然对于导航类应用来说,图吧确实是第一家推出相关硬件的,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形成了与竞品的差异化效果。 我们来看看图吧 OBD 能提供的主要功能: 1. 读取车辆数据,进行检测。图吧能读取车辆相关的 150 项数据参数,在这一点上确实有优势。结合数据,能够对车主的驾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也能连接后市场等领域。 2. 在锁车之后,可以通过图吧 App 控制车锁、车窗、天窗的闭合。 3. 基于 OBD 的惯性导航,这需要跟图吧 App 结合使用。主要适用于信号不好的地区,离线导航配合 OBD 的车速检测功能,通过计算进行导航,还有电子眼等一些附加功能。 除了结合图吧 App 的惯性导航,其他的功能相信就算是我写的不烦,你们也已经觉得无聊了。当然,这些是 OBD 产品的核心功能,是必须要有的,无可厚非。 哦,对了,汽车卫士的 App 还支持通过手机映射的 Hud 功能,只需要在挡风玻璃上贴一块反射膜。这个… 算了我们还是换个话题吧。 OBD 接口应该当「 配角」?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我是一个十足的「OBD 无用论」 支持者。不过既然有这么多团队都在做这个,肯定是有其合理性的。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可能很不成熟但欢迎讨论。 从车内的安全角度来看,能称得上用户「 刚需」 的无非就是导航,通信,娱乐(主要是音频)这几个功能。除去这几项功能,其他强加的服务或多或少都有对用户需求的「 绑架」 成分在里面。 这几项功能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但总结一下,主要有这几类硬件可以实现:前后装的车机、智能后视镜、Hud 等。而且,都已经出现可以全面覆盖这些功能的产品了。 很明显,OBD 不属于这几类的范围,就算是能够连手机 App 实现更多功能的,主观上也不符合安全这个最基本的原则。在我看来,任何在开车过程中用手机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然而「 存在即合理」 这句话总是有道理的。我认为,与其用 OBD 来作为主要的功能载体,倒不如把它作为一个「 可有可无」 的配件,作为能够实现刚需功能产品的附加,承担一个「 选配件」 的角色。 例如,OBD 接口对于行车记录仪来说,就可以在承担供电功能的同时,检测车速的或者车辆姿态的变化来进行紧急录制。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实际应用领域还有更多值得开发。 至少这样一来,原来最被人诟病的低存在感,或者说是低黏度,会转化成为优势。比如对于行车记录仪来说,用 OBD 供电可能就是优于点烟器供电的,毕竟点烟器的使用频率相对高很多,不适合长期接一根固定的线。OBD 的低成本也会成为用户选装时的促进因素。 用户不需要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产品,不巧的是,OBD 正好属于这个类型。所以那些主打 OBD 的企业,倒不如换个思路,或许会有一些新的思考。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驾驶行为决定车险费率,这事靠谱吗?

· Jul 17, 2015 333

从今年 4 月 1 日开始,保险公司可自主确定商业车险条款,在基准纯风险保费的基础上自主测算附加费用率。 也许是政策逐渐明朗的缘故,UBI(User Based Insurance, 基于用户行为的保险)车险的概念一下子又火起来了。 做 UBI 车险的几点核心 要做 UBI 车险,我们得先来看看它的几点核心是什么。基于用户(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来差异化定险,那么最关键的东西是如何差异化。差异化的实现主要由以下几点核心决定: 1. 用户驾驶行为数据的收集 驾驶行为数据的收集其实是个比较「 辛苦」 的工作,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且数据尽量保持连续。 一种途径是通过 OBD 硬件来收集汽车的速度、里程、油耗甚至是位置、加速、刹车等信息。国外有美国的 Progressive 等,国内有腾讯的路宝盒子、Autobot,还有最近的车挣 OBD、车蛋 OBD 等等一大堆 OBD 盒子。总之,但凡是个 OBD 都在想 UBI 这事儿。 第二种途径是通过手机本身内置的陀螺仪等感应器来实现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里程、车速、转向和刹车的剧烈程度。目前通过这种方式做 UBI 的有瑞士 MSG 公司的 MyMile,国内有「OK 车险」。 其实还有第三种更好的途径:那就是由车厂来做数据的收集。随着车联网技术的推进,未来车厂能够从云端实时搜集到用户的更多维度的信息,基于这些数据来做 UBI 车险更为精确。 2.UBI 车险模型的建立 收集到的数据要经过分析且应用到科学的保险模型,这其实是整个 UBI 技术的核心点。UBI 车险产品最终呈现给用户的效果很大程度基于此。 前段时间爆出前博泰副总裁李献坤离职进行 UBI 创业,他们的 UBI 基础模型就是由英国 Risk-Technology 提供的,Risk-Technology 进行了约 10 年的 UBI 基础模型搭建,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家专注 UBI 模型的公司。 之前提到的位于上海的 OK 车险在模型方面也有很强的技术积累。创始人齐石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精算硕士毕业,有美国汽车保险公司 Plymouth Rock Assurance 多年精算从业的经验。OK 车险有意向个性化风险定价引擎,他们还整合了车价、车型、违章历史数据、个人信用等多维度数据来进行补充。 OK 车险提到了 3 大风险调整因子: R 因子(Risk Exposure Adjustment Factor):用于描述车主在不同出行时间段、不同路况上行驶的风险暴露程度。经常行驶于事故高发时间和路段的车主将会获得更高的 R 因子得分。R 因子的得分会影响三者险、车损险、司机和乘客座位险的保费,R 因子越大相应的保费也会越高。 P 因子(Path Density Adjustment Factor):用于描述车主行驶路线的离散程度。对于大部分时间往返于固定路线(例如住所和公司间路径)的车主,对路况非常熟悉,出险的概率会降低,相应的 P 因子得分也会较低。P 因子的得分会影响三者险、车损险、司机和乘客座位险的保费,P 因子越大相应的保费也会越高。 D 因子(Driving Behavior Adjustment Factor):源于车主的综合驾驶行为习惯评分。良好的驾驶行为,包括在驾驶途中减少使用手机、驾驶平稳、保持较高的警惕性与较集中的注意力,将会显著的降低事故发生概率。这类车主将会获得较高的综合驾驶行为习惯评分,对应较低的 D 因子得分,并能在三者险、车损险、司机险、乘客险等的保费上获得折扣。  3. 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对接 在中国从事保险相关的业务,必须得拿到保险牌照。所以互联网切入的 UBI 车险创业者们必须找到各种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合作的深度就决定了最终产品服务是否更便利于广大用户。 目前市场上普遍的产品模式是把各家的车险产品罗列出来,绝大部分不能连通保险公司产品的购买和后续服务。另外,一些比较新颖的车险开发需要和保险公司一起来制定,这也需要合作的深入。 通过对市面上的相关产品分析,GeekCar 不太看好 OBD 这个切入 UBI 的模式。原因是用户对于 OBD 硬件的使用习惯并不是很好,之前那些 OBD 经过一年多也没有闹出什么动静,OBD 产品直接面向 C 端时,很难有大范围的普及。而对于从手机切入的方式来说,手机本身虽然是用户使用频率极高的硬件,但是如何保证用户在驾驶过程中每次都能开启相关 App 上传数据,是个很大的问题,同时,GPS、电量这些东西也必须考虑到。 相反,我倒是最看好未来车厂能够自己做好 UBI 车险业务。车辆本身能够记录下各种行驶数据,且买车和后续维修保养等信息车厂都能较为容易地掌握。保险数据模型方面,引进保险相关专业人才或者交给模型第三方公司就能解决。除此之外,车厂和保险公司的合作话语权更大,这样的深度合作可能性更大。 不过大公司们尾大不掉,或许等他们真正开始重视自己来做 UBI 车险时,其他的 UBI 车险创业公司已经把他们远远甩到了后头。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 继续阅读

返现模式会是 OBD 的新出口吗?

· Jul 10, 2015 333

第一次听到「 车 zheng 」 这个词的时候,对于一个分不清前后鼻音的南方人来说,还是有点羞羞的感觉。 和车挣团队交流之后,我才知道他们是一家做 OBD 的团队(又是 OBD !!!),主要利用开车赚钱的概念吸引用户来使用。除了满足基本的 OBD 检测功能之外,用户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驾驶行为获取返现。 当然,只要谈到 OBD,我都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在我看来,OBD 的基本属性对于普通用户太过「 鸡肋」,先天不足的问题很难后天补足。 由于类似文章已经写过不少,因此在这里我主要还是想通过介绍返现模式,看看这种方式会不会成为 OBD 产品增加用户黏度的模式,给看起来已经「 到站」 的 OBD 一点希望。 怎么车挣 我们通过车挣盒子这个产品,看看所谓的返现是怎么回事。目前返现模式有两种:用户通过安全驾驶,停驶等行为累积挣点。每个挣点都可以兑换 1 个集分宝,在淘宝购物的时候使用;用户利用停驶来换取保费返还。 当用户将 OBD 安装到车里,连接手机等等(这一过程所有 OBD 产品都差不多,大家自己脑补)。我们直接来分析一下车挣的模式,看看如果使用一年,理论上最多能挣多少钱。 按照车挣的规则,用户有四种方式获得挣点: 1. 驾驶奖励:用户驾驶之后,会有一个评分,超过 90 分就能获得最高 1000 挣点(用抽奖的模式,1000 点是上限),一年最多累计 100 天。 2. 停驶奖励:每个 0:00~24:00 之间,如果车辆不启动不位移,就可以获得 1000 挣点,也是 100 天。 3. 里程累积:驾驶每公里就可以累积 1 挣点,这个的上限是 20,000 公里。 4. 邀请奖励:邀请一个用户加入,就可以获取 1000 挣点奖励,没有上限。 我们现在来假设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年的驾驶行为都是理论上的完美。也就是说,累计 100 天驾驶超过 90 分,累计里程超过 20,000 公里,同时还有 100 天获取了停驶奖励。这么一来,用户每年能最多获取 2200 块钱,还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当然获得满额奖励,也只是在理论上有可能而已。 如果用户选择保费返现的方式,那么又是另外一种计算方法了,两种模式不能同时使用。 按照当年的保费额度,在除以 365 天,就可以计算出你每天的保费。如果在那一天的 0:00~24:00,用户没有驾驶车辆,那么当天的保费就可以全额返还。 这个 0:00~24:00 才算一整天的规定对于车主来说,是有些不客观的。如果只是连续 24 小时不开车的话,这种情况会多不少。从企业角度看的话,这样的行为显得有些不那么「 厚道」。 到底有用吗 当然,返现概念也不只是车挣一家在做。同类的车蛋 OBD 也是相同的模式,而且这个会更直接的返现金。不过原理上大家都差不多,而且不管是车挣还是车蛋的名字,听起来都挺「 没节操」 的。 用户是否会接受为了每年几百块到上千块的收入,将自己的车辆信息「 出卖」 给第三方。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因为跟其他模式的 OBD 一样,返现只是增加用户黏度的一种表现形式,本质上没有一个突破,所以我觉得用处不大。 当然,如果企业能够用大资本来进行补贴用户,那么对于用户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资金本身就是最大的挑战。而且,如果返现力度过大,这本身就是违反市场规律的。 为了满足获取返现的要求,我认为可能会牺牲用户的驾驶体验。驾驶积分的模式,对于司机来说也不是绝对的公平。毕竟,一个驾驶技术好的老司机,和一个开车很慢,但是变道不打灯的新手,谁可能产生的「 危害」 更大,这个大家都能判断。 想要用 OBD 来创业的公司我们已经有过很多的了解。不论是增加娱乐功能,还是切入保险 UBI ,连接后市场服务,都代表了目前厂家的一些思考,从而增加 OBD 的使用需求。当然,我们也分析了原因,厂家主要还是想收集大量的行车数据,进行更深度的开发运用。 当然,这些都不能改变 OBD 本质上的功能。这也是制约 OBD 普及的一个最大原因。当然,如果是应用于车队管理等领域,这个就需要另外考虑了。但是对于主流的消费市场,我真是觉得这些没什么用。(图片来自于网络)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优驾 OBD 盒子胎压版小白体验——帮你成为学霸修车工

· Jun 12, 2015

对于一个小白用户来说,OBD 盒子听起来就很高大上,仿佛车上装了 OBD 自己就能成为修车工了,能知道汽车的那么多参数,感觉自己棒棒哒!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就好像你进了大学,拿到了高数课本,你就会解麦克劳林级数了么?事实就是这么残酷。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要装优驾这个 OBD 盒子呢?因为我要监测胎(Zhuang)压(B)啊,因为低配的小车啥都没有啊。 回想到 X 月前的某一天,早上起来开车去上班,我叼着油条唱着歌(不要问我是怎么做到的),突然就被警报声惊醒了。话说俺们家车还有一个胎压警报功能,就是看不到具体数值。没办法只好找个修车店补胎了。能警报但不能查看胎压值对于一个轻微强迫症患者来说,有那么点小纠结,所以当我拿到优驾盒子时,还是很欣慰的。 安装使用 除了胎压监测传感器,优驾 OBD 安装过程和其他产品是一样的。将盒子插到驾驶座方向盘下方的 OBD 接口上即可,当然每辆车的 OBD 接口位置有所不同。比较麻烦的是安装胎压监测传感器,需要将其安装在轮胎的气门上(为了安全还有防盗螺丝的设定)。第三步就是下载优驾 App,然后就可以使用了。 优驾盒子通过蓝牙与手机 App 相连,连接成功后会有语音提示,同时开始为汽车做设备检查,包括胎压,目前没有在我的车上查出问题。之后开始行车记录,怠速超过 2 分钟即开始语音提示,因为怠速时油耗比较高。这里插播一下优驾的语音提示功能。 优驾语音提示基本包括了所有方面,如汽车状态、怠速时间、电子眼、车速、油耗、故障码提醒、超速提醒、并线过快提醒等等,当然有提醒是好的,但多了就比较烦人了,所以后来我关闭了一些非必要的提醒,目前只保留了超速电子眼、油耗、车身姿态识别等几个重要功能。 还有一些新功能 车身姿态识别功能是我首次在类似的 OBD 盒子上发现的功能。通过 VPRS 车身校正后,利用优驾的专利算法以及内部的六轴陀螺仪,就能够监测变道、转弯姿态。这对于一些驾驶时经常连续变道、或变道后紧急刹车这样的危险动作有一定的警示效果。 因为此次测试的版本为胎压版,这也是我比较青睐的功能,所以特别描述一下。优驾通过四个装在车轮气门的传感器向盒子及 App 提供数据,监测包括胎压和轮胎温度两项数值。同时你可以通过设置功能设定低压、高压报警值、漏气预警、高温报警等,基本上参考优驾设定的默认值即可。 说到这里其实我想要的已经有了,不过使用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渐渐地喜欢上行程汇总的功能了。行程汇总实际是每次驾驶的记录总结,并通过上传至云端,优驾根据驾驶过程中的基本数据、安全驾驶、省油、技能及环保,给出一个驾驶得分,同时会给出详细的数据分析,如驾驶时间、平均车速、油耗、费用等,并通过地图的直观显示,告诉用户在哪些地方出现了不安全的驾驶行为等等。 不过我又有点担心了,因为我所有的行程记录、位置都会被盒子记录,不管有没有上传至云端,我觉得优驾都会看到吧,这多少让人有些小怕怕啊~ 哦,对了,优驾还有智能 HUD 的功能,可以显示行驶屏、高速屏、胎压屏等等。用户可以自定义选择相应的显示数据。设定好后,手机显示为反向的,这时把你的手机放在挡风玻璃下,你就会通过挡风玻璃看到 HUD 显示了!这种类似于曲线救国的方式,在实际体验中却不是很好,用户需要将手机固定在挡风玻璃下面,这样一来别的功能例如通话等的实现也会受到影响。 好了,说了这么多也不过说了九牛一毛啊,优驾 App 中还有很多功能,如保养记录、优驾专家等等,看完之后是不是心痒痒了呢?别急,我来告诉你作为用户的真实想法,那就是「 然并卵」。 来自学渣的建议 当然我们还是有些不太满意的地方的,或者算是小建议吧。首先优驾能不能把行程记录和导航连接到一起?一来现在的定位不准啊,二来我不用再打开一个地图导航软件了,多好啊;另外,咱们 App 里做了那么多数据分析,但如开篇所说,小白哪懂啊,能不能设定一些有趣的提示,比如「 你的 XX 处于正常状态」、「 你的 XX 处于危险状态,需要及时保养」 等等,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让我看那么多复杂的数据分析,你就告诉我哪些不好了,哪些没问题就行了,再来一个详情点击查看留给那些学霸们研究去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大东车慧:不生产 OBD,也不只是 OBD 数据的「搬运工」

· Apr 08, 2015

车联网这个概念究竟怎么落地?可能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而 OBD 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入口。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推广、销售 OBD 产品的过程中发现,仅仅是 OBD 硬件不足以成为整个车联网行业落地支点的时候,「 大数据」 的概念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具体怎样运用大数据,可能每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一套逻辑。 硬件只是工具,目的还是数据 在这个产业链的应用价值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 数据」 的重要性,大东车慧就是其中之一。在采访之前,我们甚至以为这又是一家做 OBD 硬件的公司,但后来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大东车慧做的事情跟 OBD 有关,但却不是一个硬件厂商,OBD 只是他们的一个切入点。 「 我们要做的是车联网行业的数据运营商。」 大东车慧这样描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大东要做的是利用 OBD 收集数据,然后集中处理,转化为客户需要的数据类型,再将数据以特定的服务形式提供给客户。 OBD 是否是车联网的入口,这个结论搁置一边,不能否认的是,它作为一个终端,确实可以起到收集车内数据的作用,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东选择以 OBD 切入的原因。 大东车慧把通过 OBD 硬件获取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通过它实现商业价值。在这个过程里,不同于 OBD 厂商通过自己的硬件来收集数据这样的行为,大东似乎更想做成一个开放平台,通过兼容更多 OBD 硬件的方式来获取不同的数据。 当然,并不是每个 OBD 厂商都会愿意主动的贡献出自己的数据。在这种博弈里,大东的原则很简单:交换需求。 利用数据提供服务 车辆数据的应用可以总结成为四个字:感(利用硬件去读取数据);传(传输数据到云端);知(分析数据);用(大数据的运用)。而目前很多硬件公司只做到了车联网数据处理落地的感,传,知三个阶段,但其实数据的真正核心却在第四个阶段——用。 数据的用途可以分为 to B 和 to C 两个方面。越来越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其实 OBD 的 C 端生意并不好做,用户不是傻子,要为上百元的 OBD 设备买单,享受并不是刚需的一些功能,还得有意无意中上传自己的行车数据,这样的用户黏性并不好培养。所以,更现实的做法是通过 B 端业务,来间接和 C 端产生关系。 硬件厂商的主要需求是销售硬件,而 B 端客户需要的则是解决方案,大东其实就是连接 OBD 硬件厂商以及 B 端客户之间的那个桥梁。 他们的主要客户是保险行业,而汽车保险行业又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北美和欧洲已经实现了利用数据来购买保险,今年我国的汽车保险市场已经有 5000 亿的量级,按照五年翻一番的行业发展来说,五年后这个市场就会成为万亿市场,这比单纯的卖硬件更有前景。 汽车保险行业的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收保费挣钱的阶段,收保费投资的阶段,技术创新带来的新发展阶段例如 UBI 保险(基于驾驶人驾驶行为数据的差异化车险)。而我国汽车市场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候,过渡的实现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包括路的数据,人的数据和车的数据。这样最终才能根据车和人的实际情况来实行按人按车购买保险。 之前我们说过,现在打数据主意的公司已经越来越多。那么,在这种竞争中,大东哪里来的自信心?据大东所说,他们的核心能力在于他们对于「 数据」 的分析能力。能够将大量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处理,之后再转化为客户需要的内容。他们将其总结为「 云海技术」,即云端+海量数据,海量数据是其服务的核心。 硬件只是工具,企业看重的是数据量,有了数据怎么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两方面,大东车慧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方法论。 虽然有着清晰的数据服务商思路,但具体到落地实施的时候还是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 OBD 产品的推广,数据的统一化处理运用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很多类似的创业团队都需要面对的。 而对于整个 OBD 产业来说,现在越来越达成共识的一件事是,只做硬件没太大出路。而在硬件的背后,对于数据的获取和利用,就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环节。大东从这方面切入,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当然,不管是硬件公司还是数据公司,都是车联网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所以,怎么让不同分工的企业有机结合,形成共赢的生态环境,是包括大东在内的车联网相关公司需要去探索的。

AutoBot 融资 600 万美元:OBD 创业团队的「一念生死」?

· Jan 26, 2015 333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一款产品确实能够救活一家公司。 比如 AutoBot。这家公司曾经做了号称「 史上最美」 的 OBD 产品,但是过高的售价影响了销量。在腾讯、元征、博泰这些厂商纷纷推出个人 OBD 设备的时候,它的生存空间看上去小而又小。同时,过去的这一年人们对 OBD 产品也从热捧转为质疑。因为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我非常担心 AutoBot 在 OBD 市场的前景。 后来,他们推出了低价版的 AutoBot mini。低到什么程度?众筹价格只有 99 元。原来一台 AutoBot 的价格,可以买 5 台 mini 版。外观方面,「 史上最美」 变成了「 史上最小」,但是销量却成倍上升,在众筹平台预订量已经过万。 上周五,AutoBot 的 Fendi 告诉我,他们刚刚拿到了一笔融资。我追问数额,但是她说「 周一见」(我又不是陈赫)。于是今天满怀期待的等她的邮件,结果,融资额还是震了我一下:600 万美元。目前 AutoBot 估值 1.5 亿人民币。 推出低价版的 AutoBot mini,现在看来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因为靠着那款售价将近 500 块的 AutoBot,是无论如何拿不到这笔钱的。由 OBD 引发的想象空间,还是得靠用户量作为保证。 我不清楚 AutoBot 做了多少思想斗争,才下决心做低价产品。99 的价格意味着 AutoBot mini 的单个利润会很低,如果说之前 400 多块的 AutoBot 可以不靠走量生存,那这个 99 块的 AutoBot mini 就必须要有足够的量才能得到利润,同时,出货量大,工厂才有耐心陪着一起玩,因为对于工厂来说,单品利润会更低。 这相当于拿 OBD 的市场前景做了一个赌博,做还是不做?如果 99 块钱的 OBD 设备都没人买账,那 AutoBot 团队就可以改行了,同时也意味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OBD 智能硬件或许真的不是一个好生意。 从目前来看,AutoBot 算是暂时赌赢了。这证明了两件事,第一,OBD 不是刚需,但如果价格足够低,还是有人愿意买来玩玩。第二,资本市场并没有停止对于 OBD 的遐想。 遐想是什么? 具体到 AutoBot 来说。首先,AutoBot mini 的硬件销量会有很大上升的空间。据我的了解,他们今年给深圳供应商下的订单会是一个比较大的量级,这说明在众筹平台的表现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 然后是玩法。AutoBot mini 里面会集成 iBeacon 功能,同时会通过 App 向车主提供基于 O2O 的服务,比如,根据本车状况提供的保养信息和提醒,附近的 4s 店和维修保养店铺的查看,保养费用的详细提示和清单。 同时,Fendi 告诉我,他们将会在 2015 年年中发布的新产品上做出更多硬件层面的整合和先进技术的探索,包括类 Mobileye 的自动防撞预警,OBD、GPS 导航记录等等。 这句话基本表明了他们将会做更多形式的车载智能硬件,而不仅仅局限于 OBD 本身。 手握 600 万美元,对于一个做汽车智能硬件的团队来说,确实可以在生产线、产品形态、商业模式上获得更多的掌控能力,并且有能力去规划更多的产品。同时,这一笔融资或许也能给同样想用 OBD 产品切入车联网的团队一些信心,前提是他们真的懂车,而不只是仅仅觊觎车联网的巨大市场潜力。 AutoBot 想做的是品牌,而不是 OBD 产品。在几个大公司的包围之下突围成功,对他们来说确实很不容易,现在腰板硬了,也确实有了向「 品牌」 发展的底气。 GeekCar 看着这个团队从第一款产品做起,直到现在获得 A 轮融资, 真心替他们感到高兴。这比元征、博泰或者腾讯在 OBD 上获得成功更具有代表意义,这说明小的互联网创业团队并不是不能成功,关键是思路要对,产品要对。 不过,对于 AutoBot 来说,仍然任重道远,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看好 OBD 的发展前景,AutoBot mini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只是个「 敲门砖」。  

做了「最美 OBD」的 AutoBot,现在要做「全球最小」

· Nov 24, 2014 333

OBD 硬件 AutoBot 的团队目前正在推进他们的第二款产品。这款叫做 AutoBot mini 的 OBD 硬件目前正在众筹平台进行众筹,并且号称「 全球最小的车载智能设备」。 它的尺寸为:宽 39 毫米,高 30 毫米,厚 18 毫米。不同于之前的 AutoBot,它采用的是 OBD 接口直插的方式,这也是绝大部分 OBD 产品所采用的方案。 目前 AutoBot mini 正在淘宝众筹平台进行众筹,前 500 台价格为 79 块,目前已经满额,而现在可以购买到的价格是 99 块。在众筹以外,AutoBot 的程月告诉 GeekCar,他们现在还在做模具的调整等工作。 之前的那款 AutoBot 被人认为是「 最美的 OBD 产品」,但是 599 的价格和路宝盒子、golo 等产品相比,实在是有些高,而这次推出低价位的 AutoBot mini,显然是为了「 走量」。它和 AutoBot 相比,变化在哪? 首先是外观,AutoBot mini 的造型采用了传统 OBD 产品惯有的样子,不再让人觉得惊艳,规规矩矩,没有那么复杂的造型,也不会再去抢占仪表台的位置。造型上的改变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外壳成本大幅降低,另外成品率大幅提高。 另外,在硬件配置上,AutoBot mini 取消了 GPS 模块,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像路宝盒子一样借用手机的 GPS 来实现定位,这个解决方案显然也是出于成本的考虑。 从配置上可以看得出,它的设计思路其实和路宝盒子有些相似,在 OBD 硬件上都选择了一种比较「 轻量化」 的解决方案。 比较有意思的是,AutoBot mini 具备 「ABib 近场位置感知」 功能,它可以判断用户的使用环境,车辆状态,然后推送不同的服务信息给用户。在之前的 AutoBot 固件更新里,我们已经发现了类似的功能:在接近车辆的时候,手机会自动推送信息。AutoBot mini 保留这项功能,看重的应该是它丰富的应用场景。AutoBot 称,他们会将它与其他智能家居品牌整合,根据车辆的位置,来控制家里电器的某些功能。 AutoBot mini 会和此前的 AutoBot 使用同样的一款 App,并且共享同一个车主社区,但是 App 的入口会有不同。目前,AutoBot mini 需要 iOS 7 以上系统,或者 Android 4.3 以上版本,并且需要蓝牙 4.0 。 当初 AutoBot 把外观做的那么出彩,在我们看来无异于情怀满满,而现在以极低的价格推出 mini 版本,是否意味着向市场的妥协呢?虽然老款的 AutoBot 还会继续销售,但是价格两位数的 OBD 产品吸引力明显要大的很多,现在的众筹过千的数量也能多少说明一些问题。用低价产品获得市场,用高价产品维持品牌形象,这种产品思路也合情合理。 AutoBot mini 的推出,至少说明,他们目前仍然对 OBD 智能硬件市场怀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