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赋能者的中科创达,能否成为车联网行业的催化剂?

· Dec 12, 2019

近期,理想 ONE 开始正式交付。我们对它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套引人注目的四联大屏。

GeekCar 专门研究汽车交互的专栏《奇妙车机情报局》,第一期节目写的就是理想 ONE,并且还给了它不低的评分(至今还没有车辆超越……)。不过今天我们不聊理想,而是来聊聊它背后的供应商之一——中科创达。

WechatIMG47

中科创达在车载领域的新进展

我们很早就接触过这家公司,并且一直在跟踪报道。2016 年,它收购了两家非常重要的公司,一家是专注于汽车信息娱乐系统研发的独立设计公司爱普新思(Appsys),一家是汽车用户界面软件技术及服务供应商 Rightware。

在今年 6 月的亚洲 CES 上,它展示了一套「一机多屏多系统」嵌入式 AI 智能驾驶舱 3.0 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基于高通骁龙 SA8155 平台,以及 QNX Hypervisor。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中科创达在汽车领域所能提供的全家桶。

12 月 6 日,在中科创达举办的边缘智能大会上,他们在汽车领域又有了新的进展,推出了 TurboX Auto 平台 4.0 版本。这个平台相较于以前,有了更多的进步:

1. 一芯多屏多系统:可以将更复杂的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更好地支持硬件平台的虚拟化。支持多个主流芯片平台,支持多种 OS。

2. 多屏互联:KANZI Connect 使更多屏幕实现互联互通,使整个座舱的信息实时同步,统一座舱体验。

3.KANZI 工具链:通过最新的 Kanzi 技术,在开发之初,就使座舱的 UI 设计有高度的统一性,使座舱以及云端系统的数据和指令相互传递。

4. 车载视觉功能:通过一系列的小组件(如 DMS/MRVS/CMS 等),优化座舱的视觉 AI 引擎。

截屏2019-12-11上午11.14.24

简单来说是,新平台能够集成更多的设备(系统),各系统之间融合得更好,座舱整体和外部连接更加紧密,座舱内会集成多模互动。

我们刚提到的这 4 点是这个平台的优势和总结,背后还包含着一系列的具体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先从硬件说起:

目前,中科创达推出了 8155 的核心板(Auto SOM),可以将更复杂的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从而降低成本。其他公司要达到同样的性能,需要做 8 成或者 10 成。而中科创达的 SOM 方案,可以降低至 4 层,开发风险/成本自然也会降低。

截屏2019-12-11上午11.20.26

在汽车开发套件(Auto Kit)方面,目前有两个产品,一个是 ADP Air,一个是 ADP Cool。后者是针对汽车场景开发的,它能加速软件的开发迭代。

截屏2019-12-11上午11.20.35

下面来说说软件层面:

在汽车操作系统平台(Auto Framework)方面,EdgeConnect 可以更好的连接车内各系统以及手机、云端设备。而且能够提升解藕基础件的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还有我们之前报道过的 KANZI UI 和 KANZI Connect。

截屏2019-12-11上午11.20.49

KANZI UI 是一款智能网联汽车 HMI 的设计工具。并且是 OEM、Tier 1、设计公司等大家都看得懂、易上手的可视化工具。而且它可以让设计师和工程师独立并行工作,避免互相干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截屏2019-12-11上午11.21.09

KANZI Connect 是一个跨系统的数据交互平台,简单来说,它可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流通,用同一种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和内容分享。

看到这儿,我们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解读了这个平台,相信大家应该对它已经有所了解。

中科创达还有哪些产品?

除了这个平台以外,中科创达在汽车领域还有其他一些具体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当然,这些更多属于「方案」层面,和消费者最终使用到的功能、产品,还略有差异。

比如 KANZI Hybrid 智能混合仪表。它可以实现 2D/2.5D 的图形动效,有可拓展的标准化接口,成本较低,落地较快。

DMS 安全驾驶方案,它可以对驾驶员状态进行监控,遇到不合理现象会报警,比如疲劳驾驶、长时间不目视前方、打电话、抽烟、遮挡设备本身等等。

MRVS 电子后视镜,它背后有一套可选方案,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定制,比如摄像头、芯片的型号等等。

Surround View 车载全景环视,它可以通过触屏展示 360 度的车身视角。另外还有开发信息娱乐系统软件的平台,包括安卓系统和 Linux 系统。

TSRunner 自动化测试台架,是应用在基于安卓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测试的自动化工具。可以模拟用户长时间高压运行,将工程师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释放,将更多精力放在用户场景的测试中。

截屏2019-12-11上午11.21.22

除此之外,中科创达还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比如车载芯片用户支持方案、车辆总线解决方案、信息娱乐系统安全解决方案、智能网联汽车 FOTA 解决方案。

如何理解中科创达的行业定位?

这两年,我们都能感受到用户对汽车联网的需求在不断上升,以至于 OEM 在汽车智能化上纷纷下血本。

一方面是车厂急着联网,一方面是互联网应用方急着上车。双方都急,但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合作,谁该干什么。整个行业是迷茫的,软件、硬件、系统平台,大家都是碎片化的,是相互游离的。偶尔出现一些合作,但过程往往低效又艰难,还产生一系列的不愉快。

每个人都想做些什么,但这么复杂的事情,绝不是一方就能做成的,必须产业链共同合作。但牵手的过程极其艰难,因为这其中涉及隐私、数据、利益,大家都需要一个安全距离。

这个安全距离由谁来定义?车厂?互联网公司?HMI 设计公司?硬件供应商?都不行。需要一个没有任何利益相关的公司出面。于是,中科创达做了这件事。

中科创达联合全球一线的汽车电子上游供应商展(包括高通,瑞萨,德州仪器,恩智浦,ST,QNX, Intel,百度,索尼等),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开放标准,从而为车厂和一级供应商提供一套大家都看得懂,且干起活来简单高效的开发工具。

所以,中科创达对自己的定位是「赋能者」。希望自己能将碎片化的行业现状,进行集中整合,建立一个公平的合作秩序。在保证行业各角色各司其职的情况下,也能为各方保留合理的话语权,让合作变得高效简单,公平合理。这样,行业内的人才都有事可做,有钱可赚。

在我看来,中科创达更像是行业的催化剂,试图推动车联网行业从初期向爆发期发展。不过,我们都知道,在低温环境下,催化剂的作用微乎其微。那么,在当下的车市寒冬,中科创达这个催化剂能产生多大作用呢?我们还无从而知。但长远来看,确实是有不小想象空间的。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