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智能座舱好用么?》 是 GeekCar 极客汽车与 Thoughtworks 联手打造的智舱 HMI 可用性测评专栏。
每期我们会选择一个有特点的座舱产品,基于 Thoughtworks HMI 动态可用性评价体系,对开车时最实用的功能进行量化测评,打出具体分数。
#在这里,你能看到最客观、定量化的智能座舱「可用性」测评。
汽车智能化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座舱衍生出越来越多功能,比如新势力三强之一的小鹏,就将小鹏 P7 打造成娱乐座舱:车内听音乐、打游戏、刷视频……当座舱丰富起来,车内体验更加极致的同时,对于「驾驶」这个最基本的场景,它们做的怎么样呢?
这期智舱 HMI 体验度量的主角,就是小鹏 P7,看看以生态丰富著称的小鹏 P7 在 HMI 动态可用性评价体系下是否好用。
先上结果,通过对核心驾驶场景中 20 项常用任务进行可用性测试,得到小鹏 P7(Xmart OS)这套系统的可用性综合平均分:77.63 分—「操作顺畅」。
与之前评测的三款车型相比(理想 ONE、荣威 RX5、奔驰 C200L+Carplay),这算是目前分数最高的一款车型了。
评测标准
交互方式上选择 语音交互(小 P)、中控交互(中控触摸屏)、方向盘物理按键交互三种方式 。
测评对象是影响驾驶的三大指标: 车机单次扫视时长 、车机总扫视时长 、车机操作完成时长 ,将每个指标测得的数据进行数学拟合后,得到具体分数,来评价这套智舱 HMI 整体的可用性。
为了确保打分的公平性,本次同样选择对核心驾驶场景中的基础操作任务、复杂任务,以及与驾驶辅助相关的 20 项任务进行了可用性测试。
评测细节
我们来看一下语音、中控、方控三种交互方式的具体分数以及 20 项具体任务的表现。
语音交互:75.12——操作顺畅
语音系统一直是小鹏 P7 主打的卖点,在这款车上语音交互可以支持的任务也很多。不过,为了保证不同车型之间横评的公平性,在这套体系下我们选择了同样的 4 个语音主导型交互任务,分别是调节温度、寻找喜欢的歌手并选择歌曲播放、导航回家、搜索导航至指定地点。
在这 4 个任务中,对于「调节温度」这种简单直接的指令,P7 语音相应迅速、执行准确,也是目前语音交互单项得分最高的。对于「你好小 P,导航去 xxx」这种 One-Shot 式语音互动 ,将唤醒词和指令连接到一起向小 P 传达指令时,座舱系统也能够迅速响应。
但是,当「搜索导航至指定地点」需要多轮对话来完成时,分数则比预想中低,仅有 65.61 分,处于「谨慎操作」水平。 是什么造成这么大的分数差异呢?
案例
任务一 搜索导航至指定地点:65.61——谨慎操作
在驾驶过程中,用语音调用地图导航是一个非常高频的使用场景。而且与调节空调、音量等可以通过其他感官来感知结果的任务不同,导航中添加地点、选择路线、规划路径的每一步,都需要驾驶员扫视屏幕来确认,占用视觉资源。因此,在语音搜索导航时,语音系统的响应速度、准确性、语速、需要几轮对话完成任务等等,都直接影响最终的表现。
从小鹏 P7 语音主导型任务的各评估指标的分数能看到,「总扫视时长」和「单次最大扫视时长」的分数都在 80 分以上,拖后腿的正是「完成时长「这项指标,只有 44.36 分。
问题:多轮对话确认,导致完成时长增加
小鹏 P7 中,通过语音调用地图导航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打开地图后初次搜索导航至指定地点时,需要人与系统间多轮对话来选择地点、选择路径,这一问一答间就导致导航需要的时间变长。而在导航途中改变目的地、重新规划路径,则不需要这么复杂,一句指令就可以完成搜索导航。
也许小鹏默认打开地图后的初次导航是在停车时进行的?
我们对比以下同一场景下不同车型的对话:
同样一个任务,小鹏 P7 与荣威 RX5、奔驰 C200L 的最大单次扫视时长相差不大,最终导致任务时长和总扫视时长差距的,就是 P7 多出来的几轮对话,以及播报语音的时间。而使用旋钮选择导航路径的奔驰 C200L+Carplay,则因为省去了语音播报的时间,任务时长反而更低。
在之前的《智能座舱情报局》评测小鹏 P7 时,我们发现小鹏对它的语音交互机制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语音动作需要在人车双方认可的对话状态下进行,一方面避免频繁地误唤醒,另一方面也提升语音交互的准确性。
这种机制减少了语音交互犯错的概率,不过对于驾驶场景来说,这种」谨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要牺牲效率了。
中控交互: 73.45分——「操作顺畅」
这套座舱中,有 15 个任务由中控交互主导完成,其综合中控操作体验较好,大多数任务处于顺利操作水平及以上,少数任务需谨慎操作,没有任务处于比较危险或极度危险的境地。
与同系列其他竞品车的中控交互表现对比来看,小鹏 P7 的中控综合分数在这些车中表现最佳(理想 ONE 中控综合表现为 71.44 分,荣威 RX5 PLUS 中控综合表现为为 55.09 分,奔驰 C200L 中控综合表现为 70.22 分)。
中控交互任务各评估指标的表现情况如下:
当然,在中控综合表现的高分的情况下,依然有「切换音源」、「切换歌曲播放模式」等 6 个任务处于「谨慎操作」水平,在驾驶时的交互体验并算不好。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案例任务二 切换歌曲播放模式:59.29 分——谨慎操作
各指标表现(分数代表着:该任务在对应的指标上超过了行业 top4 大车厂 X%的任务)
问题一:图标位置不易操作
对于身处驾驶位的驾驶员来说,中控屏幕的交互区域可以划分为最佳交互区、可触区、最差交互区。距离驾驶员更近,触控时手臂移动不大,目光扫视时头部偏离正前方的范围也比较小。
从上图中能看到,「切换歌曲播放模式」的图标位于中控屏幕偏右下方,处在「最差交互区」。在这个区域,驾驶员需要较大程度地移动头部、多次扫视界面,并较多的移动手臂才能触及图标。这导致驾驶员的视线较长时间脱离路面,再加上身体的移动,存在潜在危险驾驶。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车机屏幕下方有一条突起的设置。
在之前的体验中,我们会质疑这个突起是否会有「卡手「的风险。不过在切换歌曲播放模式时,找到了这个突起的作用:为驾驶员手臂提供了支撑,减少悬空手臂操作不准的困难。不过,就算有这个小」助力「,驾驶员仍旧需要谨慎操作,难以触及。
问题二: 图标小,看不清
小鹏 P7 中的切换播放模式不仅处于难操作区,其图标对于驾车场景而言也有些小,驾驶员需要长时间注视车机界面,仔细查看确认图标模式状态,以至于驾驶员视觉脱离路面过长,导致危险驾驶。
问题三: 热区过小
从测试视频中可以看出,车机默认页面中的音乐播放控件高度较小且热区过小,导致驾驶员多次点击按钮无效,或是点触【暂停键】与【上/下一首】之间的区域,却进入播放器页面。这种点击无效、误点等问题,使得用户体验不佳并影响数据转化。
任务三 找喜欢的歌手选择歌曲播放:61.67 分——谨慎操作
各指标表现(分数代表着:该任务在对应的指标上超过了行业 top4 大车厂 X%的任务)
问题一:路径长、步骤多
用户完成播放喜欢的歌手的曲目,需要完成「主页面」—「音乐默认页面」—「歌手页面」—「选择歌手」—「选择喜欢的歌曲」这一系列流程。驾驶者需进行多次点击操作才能完成任务,路径过长,导致扫视次数较多,扫视时间较长。因此,该任务在在驾驶中执行时存在潜在危险。
问题二:歌单布局欠佳,视线遮挡
歌手歌单展示在车机屏幕的右侧,当驾驶员选择歌曲时,自然伸直的手臂会遮挡住其视线,导致驾驶者需要较大幅度移动手臂才可看清歌单,再加上歌名字体也较小,故驾驶员在执行任务时需要不断扫视车机界面,视线脱离路面时间较长,存在潜在驾驶危险。
方控交互: 94.67分——「体验极佳」。
常用任务中有 4 个任务通过方控交互主导完成。小鹏 P7 的方控按键并不是传统的、边界明显的物理按键,在操作时有误触的风险;不过在测试中方控交互表现极为优秀,所有任务均处于 90 分以上「体验极佳」水平。
方控交互任务各评估指标的表现情况如下:
最后
通过这期的可用性评测,可以看到小鹏 P7 整体的 HMI 体验较佳,三种交互方式没有明显的短板,驾驶安全且交互顺畅。其中以方控交互表现最佳,所有任务都可被快速准确地执行;中控交互整体表现良好,不过部分任务路径过长、图标过小等问题如果能优化,可以进一步的提升交互体验。
而印象最深的就是语音交互。在短短两三个月内,我参与了两次不同框架下对小鹏 P7 语音系统的评测,两次的结果也给了我一点不一样的反馈。
从总体的体验来看,目前小鹏 P7 的语音系统是值得被肯定的,响应迅速,AI 语音系统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答复,多轮对话+语义打断也让对话更接近自然人;同时语音交互在不占用双手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给人提供情感互动。不过在「驾驶」这样一个以效率优先的评判维度上,处理复杂任务时需要多轮对话来清楚表达指令,再加上语音播报本身的时间,语音交互似乎有点不够高效了。如何平衡语音交互细致、周到的体验,和反馈效率,也许是语音交互下一步提升的关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