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量产」的 FF 91,是老贾救命的稻草?

· Feb 25, 2022

「下周回国」的那个男人又来了,这次带着的是 FF91「准量产车」。

北京时间 2 月 24 日上午 8 点,法拉第未来在位于加州的汉福德工厂为首款车型 FF91 举办了「准量产车」下线仪式。

微信图片_20220224180703

「准量产车」,一个「准」字说明这车跟最终的量产版还有不同的地方,不能交付。不过随着它的下线,FF 91 可以开启大量的合规测试以及生产验证,看起来向着最终的量产和交付又迈进了一步。

从成立之初的「PPT 造车」,到前不久的订单造假,法拉第未来可以说一路伴随着质疑。2022 年的今天,电动汽车产业的成熟已经让我们很少去质疑一家车企能不能造出一台量产车,而是更多地担心它的产品、定位、市场是否合适。

不过对于贾跃亭和他的法拉第未来来说,可能是个例外。

因此,当贾跃亭在 FF 91 准量产车的下线仪式上高呼「我们为之奋斗的梦想越来越近,变成现实「的时候,你觉得老贾和 FF 即将」梦想成真「了么?

从「准量产车」到「量产车」,还要等多久?

一款新车型从发布到量产需要多久?

FF 91 用了 5 年时间,从最初的亮相,到今天「准量产车」下线。

2017 年,当 FF 91 在 CES 上初次亮相时,不得不说前卫的设计、爆表的性能以及智能化配置在当年还是震惊了不少人的。直到如今,GeekCar 办公室里仍然有同事在回味初见 FF 91 的惊艳。

堪比顶级跑车的 1050 马力(783kW), 0~60mph 加速 2.39 秒;集成了电池、动力总成系统、梯形逆变器的模块化可驱动底盘架构;130kWh 的电池组,使得 FF91 在 NEDC 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达到 700 公里……这些续航和动力参数在如今看来,依然算很有竞争力。

301-2-default

在智能化方面,FF 91 搭载了 NVIDIA DRIVE Orin 系统级芯片 (SoC) 以及 Velodyne 的首款固态激光雷达 Velarray H800。早在 2016 年就获得了美国加州自动驾驶测试执照的 FF,如今虽然无法完全自主开发自动驾驶系统,但依然具备了 L2+级自动驾驶功能。后排配备的 27 英寸显示屏和专利连接模块,也满足了乘客在后排可进行视频会议或娱乐的需求。

同时这款准量产车在设计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动,比如全新的前后车灯、车顶预留的顶置激光雷达位置、全新的涂装,以及两侧车门下方的 FF logo。

从性能、智能化体验甚至颜值来看,迟到了 5 年的 FF 91 依然可以与 Model S Plaid、Lucid Air 、HiPhi X  这些定位相当的电动汽车们一较高下。不过看一下价格,竞争力就变得不那么美好了 。

据法拉第未来 CEO 毕福康介绍,这款车的定价将高于 20 万美元(约 126.2 万人民币),如果进入中国,售价有可能达到 200 万人民币以上。

20 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熟悉的宝马 3 系、奔驰 C 级,入门款在美国的售价是 3 万美元左右;而搭载了  4.0T V8 发动机的迈巴赫 GLS,在美国的售价刚过 20 万美元。

难怪在这场发布会上,FF 91 多次被拿出来跟迈巴赫比较,「百公里加速比迈巴赫更快」、「后排座椅空间比迈巴赫更大」….. 原来是因为这俩车价格相当啊。 不过,用纯电动车跟燃油车比加速能力,田忌都不敢这么赛马吧。

R-C

 

而与 FF 91 定位接近的纯电动车相比,Lucid Air Dream 定价 16.5 万美元,HiPhi X 在国内 60~80 万人民币的价格显得「物美价廉」,FF 91 这个价格更是足以买下两辆 Model S Plaid 了。

当然,既然是走高端路线,计较性价比就没有意思了,人家卖的是品牌溢价嘛。那我们还是先看看这款车究竟什么时候能量产呢?

在 FF 91 准量产车的下线仪式上,毕福康和贾跃亭都信誓旦旦的承诺 FF 91 将在三季度开始交付。不过,这场发布会的环境还是让人们对交付的时间产生了质疑。

微信图片_20220224181014

在下线仪式现场镜头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加州汉福德工厂内成型的生产线,工厂内虽然有不少设备已经到位,但仍处于建设阶段。而就在三个月前,FF 官方给出的交付时间还是今年 7 月,一年前给出的交付时间是今年上半年……

这个熟悉的节奏,难怪有网友在 FF 官方微博下留言: 到底是 FF 91 会先量产?还是我的 ofo 押金先退回来?」

FF 91的 deadline,贾跃亭的救命稻草?

一年前,当法拉第未来通过 SPAC 借壳上市的消息时,不少人欢呼「他回来了」。毕竟在贾跃亭和 FF 的簇拥者眼里,FF 91 设计过关、技术专利门槛过硬,差的就是资金而已:「只要有钱,就能把车造出来。」

不过,从手握百亿脚踩祥云的孙宏斌,到带着八亿赶来救场的许家印,再到吉利控股的投资,FF 一路以来都不缺少资本的青睐。就在 FF 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当天,每股发行价 13.78 美元,开盘一度涨到 16.8 美元。短暂的高光时刻给 FF 带来了约十亿美元的融资,也让毕福康在电话会议上对外声称:公司完成 FF 91 项目的资金充足。

不过现实中,无论是散户投资者还是机构,对法拉第未来的信任都在一次次负面消息中被消磨。

经历了「出道即巅峰」的上市后,FF 股价一路走跌。就连今天 FF 91 准量产车下线的消息,都没有激起太大水花。如今 FF 的市值只有 IPO 估值的三分之一,十五亿美元的市值不及蔚小理的十分之一,更别说当年贾跃亭信誓旦旦对标的特斯拉了。这更多是源自过往频繁跳票引发的信任危机,以及始终伴随着法拉第未来的经济危机。

2021 年 10 月,美国做空机构 J Capital Research 发布了长达 28 页的做空报告,对研发投入、产能、资本运作等提出了多项质疑,并且认为「FF 一辆车也卖不出去」。理由是它们在 2021 年 8~9 月曾三次到 FF 位于加州的汉福德工厂走访,但发现这家工厂并没有要生产的迹象。

对此,当时的贾跃亭在个人朋友圈回复:「冷饭热炒,无稽之谈。」

微信图片_20220224181009

 

不过,结合着今天准量产车下线仪式上展示出的工厂来看,如今的生产线仍尚未成型,那去年 8~9 月「没有生产迹象」的结论也并不是空悬来风了。

除了对生产工厂的质疑,前不久,做空机构又对 FF 91 的订单也提出了质疑。 此前,法拉第未来宣布 FF 91 的订单量达到 1.4 万份,调查发现其中 78%来自同一家私人公司,订单的价值高达 19.6 亿美元,这些订单早在 2020 年就被转换成了年利率 8%的应付票据。而全部订单中实际支付的,只有几百人。对此,FF 官方给出的回应是:1.4 万是「免费预订单」,所以没有支付信息;300 份是限量款的「收费预订单」。

不知道这个解释能不能让你们信服,反正投资者们好像并不信服。

伴随着信任危机的,还有 FF 自身的经济危机。 在去年 7 月 FF 提交的 IPO 材料显示,当时距离 FF 91 量产还需要 14 亿美元的资金。除此之外,它们还要大规模招聘员工、布局完善销售渠道、推进工厂建设,甚至在国内招兵买马。

而自从去年 IPO 融资约十亿美元外,大半年来 FF 并没有足以吸引投资、提升股价的信息传出。 因此,在 FF 91 的交付时间一推再推之下,这场「准量产车」下线仪式是不是来得正是时候?

501974BC62254045567DF33936C8FAC7B9AFFB49_size702_w2048_h1152

不过,即便 FF 91 如期在今年三季度开始生产并交付,超过 20 万美元的高端路线也注定了它能收获的订单数量有限。有限的订单带来的资金如何支撑 FF 继续走下去,走到 2024 年售价更低、规模更大的 FF 81 量产呢?

当然考虑这些的前提,都是 FF 91 能如期量产。

 最后

在 2022 年,已经造车了七年零十个月的贾跃亭和法拉第未来,终于带着他的「准量产车」亮相;当年那些手握欠条的债权人们,也因为贾跃亭的个人破产,一夜之间成了 FF 的股东,成了贾跃亭造车路上同一战壕的「兄弟」,为了同一个梦想「窒息」。

但是如今的电动汽车领域,早已跟几年前不同。用户有更多技术相对成熟、售价美好的产品来选择,资本也有了更多来自不同领域、更值得信任的新造车投资标的。

而 FF 91 就像贾跃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毕竟「狼来了」的故事,总玩就不灵了。

所以,贾老板什么时候回国呢?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