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淘宝把双十一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节之后,各路电商纷纷加入双十一的洪流中。然而今年电商的双十一因为有了「汽车电商」而变得格外引人注目:快消品一直是支撑双十一的主力消费品,然而作为单品价值巨大的「汽车」而言,它的电商化给汽车销售以及配套服务
的整个传统市场带来了冲击,也引发了汽车从业人员的思考。
双十一「答卷」
其他汽车电商如易车、汽车之家都纷纷公布了自己双十一的喜人数据,在这一片火红的市场里面,新浪汽车、微博联手天猫打造的双 11 购车狂欢节交出了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呢?
此次活动从 10 月 16 日到 11 月 11 日,为期 4 周的活动收获了 220756 张订单(相比欢乐购车季增加近 4 倍),活动站访问量 1 亿,访问人数 3000 万。
订单用户分布地域广东、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占据前五位,湖北、浙江、四川、福建与湖南列 6 到 10 位,订单榜前三位和欢乐购车季一样由广东、山东、江苏三省占据。
从下单方式来看,移动端下单比重达到了 33%,显示出来移动端支付的趋势性。因为目前消费者对于大单物件(比如汽车、房子)还没有完全过渡到移动支付的习惯上来,所以随着全品类商品「电商化」理念的进一步渗透,这一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以后将会占据主要位置。
在新浪汽车天猫店上,300 台全新奔驰 GLA 特供车型,仅仅 66 个小时即告全部售罄,成交总金额预计超过 1 亿元。此外,奔驰 ML320 豪华 SUV 被拍走,创下了天猫单车最高售价纪录。在订单品牌 TOP10 榜单上,前三名分别是东风表示、海马汽车、北汽幻速,不过豪华汽车品牌贝齿、MINI、宝马也进入榜单之列。
各大汽车电商纷纷都使出了汽车「秒杀」的大招,这次新浪微博上的秒杀同样赚足了目光。
新浪卖车的优势在哪里?
一个好的内容平台往往就是一个巨大的「掘金库」:好的内容能够吸引来众多的用户,最传统的做法就是做大最大化得精准广告推送来获得利润,当然这样的做法对平台确实是比较省心的。
不过如果平台利用好这一优势,进行商品和服务的销售,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就是借助平台和数据的优势,使得潜在购买行为能够得到很好的跟踪和分析;其次用户的粘性较强,这样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结构就会变得更为精确;最后如果把「商品」或者「商品线索」直接呈现给用户,转化为真实购买的比率会大大高于其他途径。新浪在移动端、微博结合传统门户可以进行全入口的覆盖,此次活动超 22 万的订单就体现了这些优势。
新浪「汽车电商」的方向
经历了双十一的购物狂欢,大家也在思考短时间内的购物活动面临的一些挑战:人员、服务器、物流等各方面都迎来一个超级高峰。这一高峰给诸多方面带来的压力远远超出与全年的平均,所以从阿里到汽车之家、易车都提到了「电商常态化」的概念。常态化所带来的好处是,能够使得整个从仓储、销售、物流等环境都处于一个平稳的节奏,能够降低很大的「拥堵」成本以及保证消费体验水平的高质量。这一点对于整个电商都是通用的,新浪也明确表示要将常态化和平台化作为明年新浪汽车电商版图重点发力方向。
汽车电商的一个独特点在于不仅仅是卖掉车,而是卖车之后的保险、维修保养以及旧车处理等很大范围的后向延伸,加上前面讲到的汽车潜在买家的分析和销售信息推广等前向环节。这一生态链条的的打通,才是完整的电商化。
2015 年新浪汽车将会推出线上商城,形成融经销商平台、活动平台与常态化电商平台于一体的综合电商平台,以求打通整个 O2O 流通环节;将从全国 2 万余家 4S 店中筛选出综合评分较高的优质卖家进驻商城,经销商可在平台上免费展示商家信息、产品信息与优惠促销信息,整车销售提车环节在 4S 店线下完成。新浪汽车为入驻商户提供从数据入口、营销支持、线上支付等前后端完整服务,金融与保险方面的合作也将纳入进来。同时,平台方将继续探索多种创新模式的电商活动玩法,「欢乐购车季」、「双 11 购车狂欢节」等品牌活动矩阵逐步扩大。
今年可谓是汽车电商的风起云涌的一年,对于这个才起步不久的东西,我们需要的在实践中总结出现的问题,并能不断地创新,最终的目的是将买车、卖车(卖服务)行为以及相关的人都高效且人性化地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