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移动端和汽车无缝连接的正确姿势?

· Dec 03, 2014

什么才是移动端和汽车无缝连接的正确姿势?在汽车智能化时代,这绝对算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在 GeekCar 「Any car My car」活动上,它再次被提及。三个车厂代表,三个互联网公司代表,他们坐到一起,直面对方。

首先,他们是谁?名单奉上:

主持人:夏一平(菲亚特克莱斯勒 Uconnect 中国负责人);

嘉宾:郭岩松(长城汽车电子电气研究院院长)、

张石(宝马互联驾驶战略与执行经理)、

姜川(墨迹天气副总裁)、

张庆(QQ 音乐技术总监)、

王彦敏(易到用车产业战略顾问)

车厂迎接互联网的姿势:「磨合的过程就像中文英文互译」

主持人:移动互联网颠覆汽车行业面临很大的挑战,那么汽车和移动互联网两个领域到底是协作关系,还是「颠覆」的关系?

郭岩松:汽车产业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挑战是有危机感的,但有危险就有机会。其实,移动互联网对汽车的冲击,很像当年电子表对石英钟的冲击。汽车行业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肯定不会无所事事,没有任何改变。

在这个过程里,汽车厂商得强调自身的特点,同时兼容移动互联网的功能。这种转变会变成一种新的融合,从原来的「品牌」,变成更「社会化」「公众化」的产品,现在名人都做手机,未来说不准就有周杰伦牌的汽车,范冰冰牌的汽车。

_WJN2669
郭岩松(长城汽车电子电气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汽车公司内部有没有从规划角度把从移动应用端的需求迅速转化成汽车开发的项目?

郭岩松:每个车厂都有自己的方法,长城目前主要针对的还是国内的客户,搜集需求信息的渠道包括 4S 店、媒体的评价等等,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创新点也有一些整合,但还不是特别多。主要是因为用户量级的差异,比如,国内自主品牌出货量多的每年也就一、二百万,这相对于移动互联网公司动辄几千万上亿的用户规模来讲,差距很大。从车厂的角度来讲,推动这种创新确实有些困难,但是我们也在找一些志同道合的软件创新公司,推动汽车上的创新。

张石:并不是所有高端厂商都非常重视汽车互联,宝马是注重科技的公司,所以注重互联驾驶。宝马内部的人其实「很痛苦」,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有 IT 背景,深知互联网开发产品的节奏,而汽车厂商的节奏和互联网不同。宝马互联驾驶非常注重本地化,有本土开发团队的支持:从公司 IT 开发,到车机端硬件开发,再到 App 开发。所以可以比较快速地实现 App 上线。从需求上来说,宝马在考虑如何利用车上的传感器和硬件设备,借助互联驾驶平台,实现用户智能化的操控。

_WJN2663
张石(宝马互联驾驶战略与执行经理)

主持人:在最初跟移动互联网 App 公司合作时,车厂有哪些困难和艰难的经历?

张石:移动互联网公司和车厂是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下交流,这个磨合的过程就像中英文互译。车厂开发产品的周期比互联网公司长很多,半年的开发周期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已经是个完整的产品周期,而对于车厂来说,还处于最初概念和技术调整的阶段。 到目前为止,主动权其实还是掌握在车厂手里,汽车整体的开发环境、车厂和供应商的关系方面等等。在苹果谷歌进来之前,汽车行业还是处于封闭的状态,用户在整车开发阶段并没有主动权,整车开发专业性强,壁垒强。而未来三年之内,还是车厂有主动权,车厂应该有更开放的态度,尝试的过程需要开发者自己去了解和调整自己的态度。

主持人:从车厂的角度来看,除了导航音乐等等应用,宝马是如何选择哪些应用可以进入车内?

张石:准则很简单,就是更贴近用户,领先于用户的需求。但目前还是处在试图追赶用户的状态,因为移动互联网发展很快。但它并不是在吞噬一切,而是让一切变得更加美好。随着它的发展,未来会在每个领域有专业化的细分。所以什么样的应用做到车里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技术层面上,要不断加快开发速度,之前半年到一年的开发周期,现在我们可以做到两三个月之内就开发一款应用并且做到车里。 从内容上来讲,大家能想到的是在线娱乐、位置服务,但我们要考虑的更多一些,在下一步会更多的针对用户用车方面的痛点来进行尝试,例如支付(停车、收费站等等),让它更方便快捷,把更好的支付平台结合到车里。

其实,手机和车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融合,硬件设备的连接只是硬性的,深层次的 B2B 的融合才是未来的方向。

_WJN2664
夏一平(菲亚特克莱斯勒 Uconnect 中国负责人)

 

互联网公司进入汽车:「我们也应该是车厂的供应商」

主持人:从墨迹天气的角度,怎么看待和汽车厂商未来合作的趋势?

姜川:移动互联网和汽车的融合是「双向」的,要把全新的商业模式跨界碰撞出火花。墨迹天气在考虑线上的服务怎么落地,我们发现很多用户在实际使用场景里有诸多需求,所以去年推出了「空气果」这个硬件产品。墨迹天气也在和很多硬件厂商合作,做智能家居,墨迹天气未来也会和汽车厂商合作。移动互联网最核心的东西是效率,传统企业正在逐渐进行革新,未来最重要的是从用户角度出发,把互联网的速度带入到传统行业当中。

_WJN2661
姜川(墨迹天气副总裁)

主持人:QQ 音乐很早就和宝马有合作,在你们现在看来,有没有针对用户做过特殊的研究?

张庆:使用场景方面,所有歌曲的播放有 23% 是在车内进行的,在澳洲更多,达到 30% 的比例, 所以说车内是音乐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场景。到目前为止,汽车厂商比较在乎的是「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从移动互联网的角度考虑,则需要丰富的用户体验和快速的迭代,所以融合的过程当中,两个领域目前还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在探讨更完善的解决方式。

现在有很多结合方式,在目前状况下有很多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我认为,车内的用户体验更多的应该是双方协作,因为车厂在乎的那些安全性稳定性也是有道理的、合理的诉求。

_WJN2671
张庆(QQ 音乐技术总监)

主持人:易到本身也是移动互联网公司,距离「车」很近,同时也很贴近用户,你们会接触到更多的用户需求。从移动互联网和汽车结合的角度来讲,易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王彦敏:原有传统大生产的范式是基于标准化产品大规模流水线批量化的生产,产品同质化。在 ICT 范式下,强调的是更智能化的、更灵活的生产。目前处于一个从传统的基于大生产的范式向 ICT 这种更灵活的范式转化的时代,汽车厂商的合作伙伴未来不一定来自于供应商,同样也会来自互联网公司。

所有围绕汽车的创新无非有两种动力来源,一种是用户驱动的创新,在汽车行业里面,用户驱动呈现的模式和新的特征是易到关心的问题;还有一种是 ICT 特征的服务创新。未来围绕汽车这个核心产品的创新,会更贴近人本质的需求,也就是从 A 点到 B 点移动的过程。

_WJN2660
王彦敏(易到用车产业战略顾问)

_WJN2683

怎么样,干货够多吗?这还不算完,因为活动上我们还有第二个 panel,主题是「移动互联网如何改变车生活?」,搜狗地图、考拉 fm、百度导航、豆瓣 FM 的人都说了什么?明天告诉你。

3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2 responses to “什么才是移动端和汽车无缝连接的正确姿势?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