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的汽车科技圈,你应该记住这十件事(国外篇)

· Dec 29, 2015

年底了,也该盘点一下汽车科技圈里的大事了。今年的重磅新闻照例不少,而这些事件,或多或少都有他们各自的标志性意义。

其实对于「变革」这件事,你我都是见证者。

Faraday Future 浮出水面

关键词:中国造车团队的国际化

faraday-future-car

6 月的某一天,外媒齐刷刷的报道了一家叫做 Faraday Future 的汽车公司,还被认为是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后来,各种线索把它和乐视、贾跃亭联系在一起,Faraday Future 的秘密被一点一点解开。 事情在年底终于明朗化,贾跃亭正是 FF 的幕后老板,他们也准备在内华达州投资十亿美元建厂。在团队上,他们的策略是从其他主机厂挖来大量有经验的工程师。目前研发团队分布在硅谷、洛杉矶、杜塞尔多夫和北京。

明明是要点评国外大事,可是一说 FF,就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中国元素。但是,这其实正是今年的一个新变化: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造车,国际化团队也越来越多,一方面他们或多或少的会为国内的「造车运动」出力,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国际化团队,也在间接影响着电动车在国外的发展。类似的例子你还可以想到一些,比如蔚来汽车,比如乐视和阿斯顿马丁的合作。两边再也不是孤岛。

黑客入侵吉普自由光

关键词:跑的太快的车联网,终于遇到了安全问题

Charlie Miller and Chris Valagek

7 月,美国的两个黑客 Charlie Miller 和 Chris Valagek 通过网络,远程侵入并控制了一辆吉普自由光。这件事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克莱斯勒宣布召回 140 万辆有漏洞的车,而这俩人也成功在 Uber 获得了一份工作。不过「倒霉」的并不是只有克莱斯勒,安吉星系统、特斯拉、甚至国内的比亚迪云平台,都相继被人曝出了安全漏洞。

于是,「车联网安全」瞬间成为全球从业者关注的问题。频频出现的黑客攻击事件,也终于把「车联网安全」提升到了整车厂不能忽视的高度。更多的人意识到,所谓汽车安全并不单单指碰撞安全,信息安全从今年开始变得重要起来。不过仔细想想应该发现,这种「爆发」绝不是偶然:当车联网跑的太快,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好在「未知攻焉知防」。克莱斯勒的事情,足够让大伙儿在技术和心理层面引以为戒了。另外,一系列的攻击事件,也催生了更多专注于汽车安全的团队。

ABB 联手收购 HERE 地图

关键词:地图在汽车行业里越来越重要

Nokia_Here

HERE 地图的收购案绝度是今年的一场「大戏」。在经过了各种跌宕起伏之后,在 8 月份终于尘埃落定:诺基亚官方宣布戴姆勒、奥迪、宝马以 28 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 HERE 地图的收购。在这起收购案中,诺基亚获得大量现金,以此进行转型。而 ABB 看上了 HERE 的高精度地图,这将是他们发展自动驾驶的重要基础,即使不提自动驾驶,把地图资源握在自己手里,对于自家的车载导航体验,也会是不小的提升。

所以你能看出来,在今年,「地图」这个词的出现频率格外的高。这意味着,它和汽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从行业内部来说,「地图」在供应链里的地位越来越高,相关的布局也很频繁,而在未来汽车科技发展的进程中,它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了。

自动驾驶当然是催化剂之一。不只是 HERE,TomTom 在今年发布了覆盖德国高速的商用自动驾驶地图,并且正在和博世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在国内,上海通用和高德已经合作测绘了 28 万公里的高精地图;同样依靠高精度地图,百度和宝马合作的无人驾驶车已经上路。

丰田燃料电池车 Mirai 在美国正式开卖

关键词:氢能源从概念走入家庭

toyota-mirai

2014 年 12 月,丰田的氢能源车 Mirai 正式在日本上市,今年 10 月,这辆车正式进入了美国市场,丰田开始向美国客户交付 Mirai。

丰田在今年公开了 5680 项氢能源相关专利,来让更多公司加入研发队伍中。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在积极的鼓励加氢站建设。而在东京车展上,我们看到了更多氢能源概念车的出现,不只是丰田,还包括现代、雷克萨斯、本田等等。虽然氢燃料电池车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缺少加氢站、价格贵,但是看起来,日本人认准了这条路,准备一直走下去。

Mirai 进入美国市场,也表明了丰田推进氢能源的决心,从概念到量产、再到售卖给普通用户,以 Mirai 为代表的氢能源,开始在 2015 年变得不那么「科幻」了。在电动之外,日本人走的这个路线,其实也不能忽视。

特斯拉发布自动驾驶功能

关键词:用软件更新实现行车功能升级;自动驾驶时代开始来临

DSC00885

10 月份,特斯拉发布了 7.0 版本固件,包含了 Autopilot 功能,可以实现自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自动泊车。由于 Model S 车型已经提前配置了必要的硬件,所以只需要升级固件,就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通过软件升级实现行车功能上的突破,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相比于「自动驾驶」,这套系统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高级驾驶辅助」,它也是目前量产车里最贴近自动驾驶的一款。不过,有意思的是,目前最「大胆」的一套系统最先由特斯拉推出,而不是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整车厂,这再次凸显出人们常说的激进、保守。当然,这两个词用在这里都是中性含义,落地什么样的功能,不同的车厂有不同的出发点,但可以预见的是,从特斯拉开始,类似的半自动驾驶系统,在未来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量产车里。自动驾驶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当然,也不能忘了 Model X,它和 Autopilot 一起,让特斯拉在 2015 年继续保持着话题性。

恩智浦收购飞思卡尔

关键词:芯片推动汽车科技变革

NXP

恩智浦(NXP)对飞思卡尔的收购案,历时 9 个月,终于在 12 月完成,交易金额达到 118.6 亿美元。恩智浦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电子厂商,其汽车业务营收占比增加至 40%。

在半导体行业里,收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整合资源。有种观点是,未来汽车的发展,绝大程度上依赖于芯片的发展,因此,芯片厂商把业务重点投向汽车行业,也是一种必然。恩智浦收购飞思卡尔,也是想借此进入汽车电子领域。有机构预测,在 2019 年汽车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会达到 400 亿。

和之前提到的地图一样,「芯片」也会在汽车行业供应链里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公司推出怎样的产品,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在车里体验到什么样炫酷的技术。

不过,从此再无飞思卡尔。

大众排放门事件

关键词:客观加速了电动化的进程

40.pic_hd

不管从哪个角度解读,大众的这场排放门都不会错过今年的任何汽车盘点榜单。9 月,大众被曝出使用「失效保护器」作弊,以此来通过美国 EPA 柴油尾气检测。排放门的直接后果就是大众股价大幅下跌,面临天价罚单,时任大众 CEO 的文德恩辞职。在全球市场,大众名誉受损,还要在各个国家进行召回。未来,大众将削减投资,调整柴油车策略,并研发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MEB,战略重心向新能源车市场转移。

我们更愿意从技术的角度去看这件事。被欧洲人宠爱有加的柴油车,是否真的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高效环保?至少经过这件事,柴油车的光环弱了很多,甚至有可能彻底失去未来。如果说各大车厂在此之前还对电动化路线有所犹豫,大众的一次排放门,恐怕会让他们更快的和过去的技术说再见,往电动的方向走。

苹果造车传闻

关键词:分步实施的「造车」计划

CarPlay-screen-1200-80.jpg-700x467 这并不是某一个具体事件,而是由一系列的事实、传闻、疑问组成:苹果真的在造车吗?消息持续了一整年,隔三差五就有关于苹果汽车的报道出现,比如,苹果从 xx 车厂挖来了 xxx,苹果正在和 xxx 自动驾驶测试场洽谈,苹果的 xxx 拜访了 xxx 车厂的 xxx……和以前的凭空猜测相比,因为这一系列事实的存在,人们更愿意相信苹果是真的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己的汽车计划。

对很多人来说,这种未知性带来了很大的乐趣,我们也相信苹果真的想造车,不过现在还得一步一步来。CarPlay 的逐步落地就是一个好现象。

苹果这样的公司去造车,具备先天的用户优势,但「造车毕竟不是造手机」,他们肯定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坑。直接收购特斯拉?看起来不太靠谱。

谷歌无人驾驶车持续热门

关键词:更重要的是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谷歌无人驾驶车被警察叫停 和苹果一起抢了今年汽车圈头条的是谷歌,他们的无人驾驶汽车持续处于话题中心。那辆呆萌的无人驾驶车不断的在加州路试,谷歌也在最近几个月坚持每月发布一份报告。和苹果造车越来越扑朔迷离相比,谷歌的无人车却越来越没有神秘感。恐怕加州山景城的居民早就习惯了在马路上偶尔看见那个小车的身影。

谷歌的无人驾驶计划在今年并不是一帆风顺,路试的时候偶尔发生事故甚至被警察拦停,在法规方面,加州也准备禁止不带方向盘的无人驾驶车,这让谷歌非常气愤。

谷歌无人车的影响力在于,他们每次出状况,都会引来关于自动驾驶伦理的广泛讨论。作为这方面的「先驱」,谷歌更像是一种标志性的存在。

德国车厂在法兰克福发表「转型宣言」

关键词:从出售车辆到出售出行方案

Par8274372

在今年 9 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出现了意料之外但却在情理之中的场景:德系厂商的老总纷纷表示,他们已经不是单纯的汽车制造商,比如,宝马 CEO 克鲁格说:「宝马集团正在从一个豪华汽车制造商不断进化为一个豪华出行和服务提供商。」而奔驰的全球总裁蔡澈也说,他们正在从一个汽车制造商转变为一个联网出行提供商。而文德恩给大众集团的目标是:到 2020 年前,集团所有新车都会变成轮子上的智能手机。另外,通用、福特,也都说过类似的话…

结合当时的环境来看,这种像是商量好的「转型宣言」显得不太寻常,而且还是从传统的德国人嘴里说出来。但是这也正说明,连这些大企业都开始意识到不能再坚守以往的那种思维模式了。事实上,在今年一整年,各个车厂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比如丰田、福特、通用等等。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出于一种危机感,也可以理解为是他们主动拥抱互联网和智能交通,而今年的这些言论上的表态,在未来应该会陆陆续续的落地。所以以后当你看到他们在售卖一种「出行方案」而不是某辆具体车型时,也不应该感到意外。

总结:

当然,今年的汽车科技圈,大事绝不仅仅是以上十个,只不过在我们看来,以上列举的每一个,都预示了未来的一种趋势,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基本可以从中看到 2015 年汽车科技发展的全貌。而且,这些事件的意义,其实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在 2016 年,它们会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网站文章微信推广-21

3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