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厂对自动驾驶到底有多谨慎?奔驰做了个亲身示范

· Aug 01, 2016

特斯拉 Autopilot 的致死事故一出,「自动驾驶」一下子就成了汽车厂商眼里的敏感词。

出事之后,激进的特斯拉并没有要避避风头的意思,但是对于整车厂来说,谁都不想也不能在这个风口浪尖「惹事」。

但是到底能小心到什么程度?下面有个好玩的例子。

一个被「和谐」的广告

奔驰最近在网络和电视上投放了一支新一代 E 级车的广告:

在这个广告里,先是出现了那辆著名的 F 015 概念车,在车里,一家三口脸对脸的坐着,摆出一副其乐融融的状态,车子处于无人驾驶模式。正嗨皮的时候,一辆新 E 级超过了他们,F 015 车里的小女孩指着这辆 E 级,内心的 OS 估计是卧槽这车好帅。

屏幕快照 2016-08-01 下午3.23.33 接下来,镜头切换到 E 级上面,车里的帅哥放开了方向盘,让车子进入高级驾驶辅助模式,而后又显摆了一把自动泊车。

这个广告的诉求很明确,要表现新 E 级的智能化程度。广告的旁白也在做类似的安利,是这么说的: 「真的准备好接受一辆自动驾驶车了吗?」 接下来, 「未来就在这儿了,奔驰的概念车已经来到了现实里。」

消费者们看到这个广告之后不干了,你这不是糊弄我们么?其实奔驰已经在广告里用小字幕做了「免责声明」,「我们的新 E 级不能自动驾驶,它只是个驾驶辅助功能,驾驶员仍然要手握方向盘」……反正就是那几个「常用语」,你们都懂的。

按理说,在广告里把这些事写清楚就没事了,但是奔驰想了想觉得还是不太妥,又或者是因为批评的声音太多,于是他们自己把这个广告「和谐」掉了,不管是在电视上还是在奔驰自己的 YouTube 页面里,它都被撤掉了。

想说不能说才最尴尬

特斯拉那边死了人都不服软,奔驰因为群众的呼声就下架广告,传统汽车厂商面对自动驾驶时候的小心谨慎,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不仅仅是奔驰,其他厂商也是类似的态度。

比如,前几天日产发布自己的 ProPilot 功能时,也特别小心,绝口不承认它是自动驾驶,只说是高速公路场景下的驾驶辅助功能。甚至还通过一些技术手段限制住了这个功能的使用场景。

在现有产品上,就拿奔驰的新 E 级来说,它并不具备完全自动驾驶功能,按照分级来看算是处于 Level2-level3 之间的这段,有点类似于特斯拉的 Autopilot,可以在高速上自适应巡航,自动调整方向。AutomatedDriving_table_large

另外,像沃尔沃、宝马,在他们的旗舰车型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初级自动驾驶功能,但是你很难在这些产品的宣传上明确的看到「自动驾驶」这样的说法。还记得两年多之前在北京的高速公路上试驾英菲尼迪 Q50,它的驾驶辅助功能已经足够保证在车流不大的情况下实现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可是却很少见到厂商刻意去做针对它的宣传。

而如果越过量产车的层面来看,这些品牌其实都在进行着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研发。

其实,奔驰下架广告这件事,就非常好的展示出了传统汽车厂商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遇到的一个矛盾:一方面,他们不断的在用各种炫酷的概念车大肆展示自己对于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时代的畅销,另一方面,在宣传自己现有的产品所带有的驾驶辅助功能时,又必须得小心翼翼。Mercedes-Benz S500 Inteligent Drive TecDay Autonomous Mobility Sunnyvale 2014

这就非常尴尬了:汽车厂商用那些概念车给了消费者莫大的期许,但是在现阶段,只能在量产车上「挤牙膏」。(当然,不管对于整车厂还是消费者来说,挤牙膏其实都是有好处的。)

而在消费者那边,大家又很容易混淆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的概念,尤其是在特斯拉推出了 Autopilot 功能之后。

其实传统整车厂的小心谨慎不是没有道理。特斯拉目前全球保有量不过十几万台,这个数字相比于那些奔驰、宝马这些品牌的保有量来说,不在一个量级上。所以,传统品牌的「容错率」更低,不管是产品、安全还是宣传上。而「安全」又是他们首先考虑的因素,很难想象,类似特斯拉 Autopilot 的死亡事故在奔驰 E 级身上发生一次,会是什么后果。

想到一句话:在考虑某项新技术的时候,更多考虑的其实并不是新技术本身,而是新技术和人之间的关系。feat_driverless45__01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极市 (微信号:geeket)。

网站文章微信推广-21

2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