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撕逼、合作……你忙着过春节的时候,错过了这些汽车科技大新闻

· Feb 03, 2017

春节假期结束了,相信你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上班了(难道不是因为开工要发红包?),我们也会从今天开始恢复更新。

今天聊聊放假这几天里国外发生的大事儿,毕竟人家不放假,新闻还是持续产出的,而且其中有些事情还挺重要。

特斯拉改名了

前两天,特斯拉正式宣布更名,从 Tesla Motors 更名为 Tesla,拿掉了 Motors(汽车)这个单词。

这完全就是翻版了苹果当初的做法。2007 年 1 月 9 号,苹果把公司名从 Apple Computer 变为 Apple,拿掉了 Computer 这个词。这意味着他们从一家电脑公司开始变为一家消费电子公司。自此之后,苹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层面。Electronic Car Maker Telsa Reports Quarterly Earnings

至于特斯拉,其实这次更名并不是没有预兆,他们在去年就已经把自己官网的域名从 teslamotors.com 变成了 tesla.com。

大多人对这件事的反应是,特斯拉已经不满足于只做一家汽车公司,在 Elon Musk 的心里显然有一个更加宏大的能源帝国梦想,尤其在他们收购 SolarCity、发布太阳能屋顶和新一代的家用储能设备 PowerWall 2 之后。当然,自动驾驶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别忘了特斯拉还说过自己将来要做基于无人驾驶的共享用车网络。

但是也有一种反面观点认为,特斯拉这次更名,是因为 Elon Musk 对主营业务信心不足,并且其他业务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电动车并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而且那些传统主机厂也都在逐步实施自己的电动化产品战略;自动驾驶技术并不比谷歌等公司更强;SolarCity 一年内估值大幅缩水,商业前景黯淡…… 更名或许更利于融资。

不管怎么说,大过年的,我们还是祝特斯拉鸡年大吉。能不能成为第二个苹果?其实还挺让人期待的。

对了,在苹果更名的当天,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 iPhone。elon-musk-13

关于自动驾驶的撕逼

除了更名,特斯拉还在忙另外两件事:一个是打官司,一个是撕逼,两件事都和自动驾驶有关。

特斯拉前 Autopilot 项目总监 Sterling Anderson 前一段时间从特斯拉离职,最新消息显示,他和原谷歌无车项目负责人 Chris Urmson 搞到了一起,俩人一起成立了名为 Aurora 的新公司,做的当然还是自动驾驶。sterlingMIT3

特斯拉这下不开心了。他们发现,早在去年夏天,这哥们儿就在和 Urmson 筹划新公司的事儿,但是当时特斯拉却被蒙在鼓里。

背着老东家跳槽,这种事太多了,但关键是,这是在自动驾驶行业,技术、人才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而这两者往往是捆绑在一起的。而且,作为 Autopilot 前负责人,Anderson 知道关于 Autopilot 项目的一切,而 Autopilot 对于整个特斯拉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现在,特斯拉怀疑的是, Anderson 窃取商业机密以及特斯拉自动驾驶路测数据,于是特斯拉把他告上了法庭。

是敌人,也是故人……

撕逼这件事上,特斯拉是冲着自动驾驶创业公司 Cruise 和 Otto 来的。这两家公司分别被通用和 Uber 以 10 亿美元、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要知道,前者不过成立三年,Otto 历史更短,成立还不到一年。Otto5

在特斯拉看来,像 Cruise 和 Otto 这样的「Small teams」,在技术上并不怎么厉害,居然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溢价太高。这样的收购非常不利于自动驾驶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这些初创公司的技术实力,我们觉得不能过于吹捧,但也不至于过分贬低)

收购他们的 GM 和 Uber,某种程度上都算是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尤其是自动驾驶层面。自己辛苦研发,对手却直接砸钱买技术快速赶上,站在特斯拉的立场上看,自然会觉得心里不太平衡。再把它和 Anderson 的自立门户结合起来,这里面的动机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在我看来,这种砸钱行为有点像中超球队砸钱买内外援。很多内援动不动就以上亿的价格转会,这样的身价放到几年前来看完全是疯狂。但是存在即合理,大环境变了,而且好球员就那么多,属于稀缺资源,烧钱、抬价这种情况,完全正常。从另一方面来说,不管是美国的自动驾驶还是中国的足球联赛,烧的那些钱也不都是为技术或球员买单,还有很多附加效应。

Uber 牵手戴姆勒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戴姆勒和 Uber 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去年 7 月,戴姆勒计划将自己的打车软件 MyTaxi 和英国的竞品 Hailo 合并,以对抗 Uber,而这几天,戴姆勒却和 Uber 走到了一起。

双方合作的核心内容,也是自动驾驶——打造支持共享交通的自动驾驶汽车。

二者分工非常明确:戴姆勒造自动驾驶车,Uber 提供运营平台。双方共享。

此前,Uber 和沃尔沃已经在自动驾驶方面展开了合作,不过 Uber 在那个合作中的戏份更足:他们深度参与自动驾驶车的研发,相当于把自己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积累和想法,都往沃尔沃的 XC90 上面怼。volvo-uber-pittsburgh-self-driving-car

但是和戴姆勒的合作,从分工来看,双方会更加「各司其职」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自动驾驶、共享用车越来越热门的当下,不管是整车厂还是车辆运营平台,都在思考自己在未来的角色和定位,因此我们在过去一年看到了各种尝试,在这些尝试里,各个公司不断的探究着自己的边界。

这些公司都定位于「出行服务提供商」,既然这样,未来如何和谐相处,如何寻找自己的最大价值,就需要在目前的各种尝试里慢慢找到答案。

另一个跑道的合作

另一个大合作来自于两家整车厂——通用和本田。他们宣布成立行业内第一家将氢燃料电池投入量产的合资企业。双方以 50:50 的出资比例,总共投资 8500 万美元。

通用在底特律南部有一家电池组装工厂,这个合资公司就会 base 在这个工厂运营。但是要让氢燃料电池量产,还得等到 2020 年。cq5dam.web.1280.1280

这个合作来源于两家在 2013 年 7 月达成的协议。当时,他们约定要共同开发新一代燃料电池系统和氢储存技术。

说起氢燃料电池车,我们第一想到的是丰田。但本田其实也有了自己的氢燃料电池车,还在年初的底特律车展上展出了一把,这个车叫做 Clarity。2016-honda-clarity-fuel-cell-7-of-14

未来到底哪种技术路线是主流现在还不好说,所以把各个坑都占上自己的位置是一个比较稳的选择。

在很多人看来,整车厂体系庞大,思维决策缓慢,看起来分分钟被那些从外部冲过来的对手颠覆掉,但事实上,他们的技术储备要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当然换个说法就是,他们也有很强的危机感。

没有足够的钱,没有足够的远见,面对这个时刻变化的局面,很难保证在几年之后还处于领先地位。

李想造车的「小秘密」

除夕那天晚上,当大伙儿还在忙着拜年和吐槽春晚的时候,车和家的李想同学在微博上扔出一篇长文,详细介绍了目前车和家的造车进展,顺便还发布了几条招聘信息(招聘才是正事)。

在国内新造车领域不会有什么大新闻产生的春节期间来发布这篇文章,很明显是「蓄谋已久」的,只能说李想太懂传播……

至于他们传播出的信息,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

产品方面,还是像之前说的一款 SEV,一款中大型 SUV。和 SUV 同级别的产品包括宝马 X5、奥迪 Q7、奔驰 GLE 等,并且会陆续提供三种不同的动力,分别是:纯电动四驱、增程电动四驱、串联式混合动力。

而 SEV 会按照欧洲的 L7e 规范打造,既可以用 220V/10A 插头充电(充电功率低于电暖气),又可以拔下电池拿回家充电。

关于车子,只有这么一张图片:4a23d069ly1fc5m9b9m1fj21kw0jh4a4

李想提到,他们的第一批硬模组装的 EP1 测试车已经在春节之前完成了。

EP1 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蔚来汽车的 NIO EP9,当时蔚来方面解释命名的时候提到过,数字代表车辆级别,9 是最高级,也就是他们的超跑,这让人怀疑,车和家的产品是否会和蔚来共用一个产品序列命名?如果这么说的话,EP1 可能就是车和家的 SEV 车型的产品名了。

像是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好了,这就是春节期间的汽车科技大新闻。肯定不全,但是用这些去装 X 足够了。祝你开工大吉。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极市    (微信号:geeket)。

3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2 responses to “改名、撕逼、合作……你忙着过春节的时候,错过了这些汽车科技大新闻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