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国展的「老 (di) 年 (su) 代 (dian) 步 (dong) 车 (che) 展」都展了什么

· Jul 09, 2014

昨天,德国总理默克尔把她访华最后一天的行程定在了清华大学,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工信部部长苗圩和各大车企老总一同出席了电动车产业论坛,并发表演讲。看来不止习大大一个人力挺电动车,现在连默克尔也来中国为德系车企在中国市场说话了。在会上展出的电动车除了奔驰、宝马、奥迪、大众这些德系大牌,还有 DENZA、华晨宝马、北汽这些合资和自主品牌。而就在同一天,在北京三元桥附近的老国展正在举办第十届北京国际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暨清洁能源车及零部件展览会。我们 GeekCar 没有选择去清华大学看高大上的政治会晤,而是选择来到老国展,看看那些我们身边的、「接地气」的电动车到底都长什么样子。

我们赶在最后一天展会结束前到达老国展,在门口从黄牛手中买了十块钱的观众票,匆匆进去参观。一进门正在展出的是一辆众泰「知豆」,这款搭载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最大功率只有 24 马力,续航里程 120km 左右的电动车,已经在欧洲很多城市亮相,并提供「分时租赁」。补贴后仅需四万多块钱的售价并不高,但这样一款城市代步车还并未获得北京合法上路的资格。

DSC05605

这款众泰知豆差不多可以算是这次展会我们看到的为数不多的设计和做工说得过去的「车」了…因为在这次展会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还是各种山寨「阿斯顿马丁」、「Smart」、「长安奔奔」、「比亚迪 F0」、「吉利熊猫」等等所谓的「低速电动车」,基本上把能被山寨的国内自主品牌都山寨了一遍。我们不禁感叹:同样是电动车,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对啊,同样都属于「电动车」这个家族的一员,但是和 Tesla、宝马 i 系这些让我们眼前一亮的电动车相比,这些连车门都关不紧的电动车到底差距在哪?存在即是合理,这些车的存在一定会有它的理由。

首先我们来说说电动自行车。

先从市场需求方面考虑。就山东一个省而言,去年电动自行车销量约为 280 万辆,而且山东地区大众消费喜好的价格区间在 1500-2500 元。全国来说,去年电动自行车车保有量已经突破 1.6 亿辆。从数据可以想象这以产业规模的庞大。对于二、三线城市的人来说,电动自行车是他们出行很好地选择。即使是北上广这种一线大都市,也有很多人需要解决短途出行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些来捣乱的老外经常骑着电动车吸引眼球)。电动自行车正在一点点取代传统自行车的地位,过去的「自行车大国」也正在慢慢转变为「电动自行车大国」。从技术门槛上来说,设计和生产这些电动自行车基本无门槛或门槛很低,山东的很多电动自行车厂里都是一些技术工人在做「产品经理」。而且山东这种电动车大省怎么能放弃税收和就业呢,庞大的产业规模为电动车企业争取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地方保护政策。

DSC05625

再来说说「披着汽车外壳的」低速电动车。

什么是「低速电动车」?广泛的定义可以涵盖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汽车等。低速电动汽车是指速度低于 70km/h 的简易四轮纯电动汽车,外形、结构、性能与燃油汽车类似。在这次展会上,我们就看到了很多不同品牌不同样式的「低速电动车」。例如下面这款安徽鑫盛汽车(之前给长城、长安、海马等品牌做过汽车设计)制造的「E-华」电动车,当我小心翼翼地问他们的负责人是不是要做类似「老年代步车」的概念时,他们的负责人十分不屑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把我拉到他们的展车前用手敲了敲车前的防撞梁,并表示他们是按照「真正的汽车」的制造标准造的。随后拉着我在他们的展车前合了个影,并表示有软文发布一定要给他们提前看一眼。

DSC05620副本

这种车介于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之间,实际上是沙滩车、观光车、高尔夫车一类景区内使用的运输工具,近年来相关企业以此为基础,进行小幅度改装,使其具有了传统汽车的外型,并在地方政府的许可下进行销售及上路行驶。另外,我知道你们不喜欢叫这种车「老年代步车」,但是我就喜欢这么叫。因为对于一些「电动车小白」来说,你跟他说电动车,首先想到的很有可能是电动自行车,只有解释为「老年代步车」,他们才恍然大悟,哦,好吧。

但低速电动车的身份其实很尴尬,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技术要求」第 5.1.1 规定:「最高车速,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应不大于 20km/h」。第 5.1.2 规定:「整车质量 (重量),应不大于 40Kg」。所以低速电动车实际上应该是属于「机动车」这一项下,但由于我国对汽车产品准入采用的是公告管理,然而目前国内所有的低速电动汽车均未进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因此不能获得上路牌照。也就是说目前这些低速电动车其实都是打了个法律的擦边球。

照片

就在我们离开展会回公司的路上,就看到了一辆低速电动车在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交错行驶。

实际上这种低速电动车在制造工艺上来说门槛并不高,架构简单、技术也并不复杂,电池动力系统都是直接采购,生产也比较简单,有摩托车的制造水平就可以生产。但是由于其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发展速度很快,一些产销大省,例如山东(2012 年山东省销量为 6.8 万辆,全国销量 11 万多辆),为了保护它的发展,带动地区 GDP 增长,还出台了《山东省低速电动车管理办法》这类地方保护政策,并向工信部提交低速电动车示范运营的申请。这也是为什么当我问到很多山东电动车企业有关低速电动车上路合法性的时候,他们会回答:「在我们那边可以随便开,不知道你们这里的政策是怎么样的。」

DSC05631

还记得我之前采访过奔驰著名的设计师布雷,当我提出中国的电动车其实质量很差的时候,布雷跟我说买电动自行车的很大一部分人群并不是非常在乎质量问题,他本人就有两辆,使用并没有出现大问题,他认为目前中国市场价格才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这也正符合目前电动自行车和低速电动车在国内「野蛮生长」的局面。回想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其实和那些高大上「汽车级」的电动车相比,这些打着法律擦边球的、在夹缝中生长的「平民」电动车也许真正满足了大部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生活中总有一段路是需要「小蹦蹦」,在「电」的时代,交通工具会有更多的表现形式,但终极目标是要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至于合不合法,那是政府的事儿,好的政策既可以合理地规范安全交通出行,又可以推动产业发展。

据我们了解,目前已经有一些设计师和制造厂商致力于做「汽车级」的微型低速电动车。这块市场份额很大,留给人们的想象空间也很大,我们期待在未来能看到更多更酷、更实用、更便宜的「平民」电动交通工具的出现。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