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传统汽车和科技互联网行业能够更有效、深度的沟通,我们在不久前开始了一次全新的尝试,也就是「GeekCar 充电站」。
在第一期 GeekCar 充电站,我们请来了地平线机器人的联合创始人& 研发副总裁黄畅博士,从算法应用的角度,和我们聊了聊关于芯片架构与算法之间的联系、自动驾驶算法的演进、地平线 BPU 架构解析等等技术方面的问题。
由于活动是闭门制,我们不能把很多细节和内容分享出来。但是从活动现场的交流深度以及参与者后续反馈来看,我们发现 GeekCar 充电站确实给了行业内参与者一个不太一样的、能够深度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这也给了第一次尝试的我们很大的信心,希望能把这件事持续进行下去。
第二期聊什么?
GeekCar 充电站第二期,我们的活动地点从北京变成了上海,并且请到了 MINIEYE 的联合创始人& 研发副总裁闫胜业博士,和我们聊一聊「前装 ADAS 的算法和优化实践」。
作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闫胜业博士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发表多篇论文,拥有多项专利。曾在新加坡松下研究院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研究员,主持多套计算机相关产品架构及研发。
不久前,MINIEYE 刚刚举办了「MINIEYE 2018 成果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他们发布了面向前装的 ADAS 产品 X1,并且公布了部分前装客户:包括比亚迪、众泰、奇瑞、东风商用车、东风柳汽等主机厂,即将落地的车型包括 SUV、MPV、A00 级、电动巴士、传统燃油商用车等。在今年第三季度,搭载 MINIEYE 前装 ADAS 产品的首款落地车型就将 SOP。
除了面向前装的 X1 之外,MINIEYE 还发布了最新一代后装产品 M4。和前装相比,虽然后装产品在门槛上会更低一些。但从用户体验角度考虑,MINIEYE 认为后装产品的标准并会不低于前装,他们也会把前装技术应用在 M4 上。
而在自动驾驶层面,MINIEYE 也开始在 L3 以上的自动驾驶进行布局。他们正在与新加坡 SMAR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共同成立的研究机构)合作,并计划在 2019 年,在国内落地限定场景的自动驾驶项目。
从整个产品体系来看,MINIEYE 对整个自动驾驶不同阶段的产品落地都有了自己的布局,并且都有了一定的进展。而 ADAS 作为自动驾驶落地的必经步骤,在未来几年会迎来前装的大规模落地。对于 MINIEYE 来说,这也是非常考验产品研发以及商业化等综合能力的阶段。
回到我们这次要聊的「前装 ADAS 的算法和优化实践」话题上,MINIEYE 的首席科学家吴建鑫博士认为关键在于在有限算力、低功耗、合理成本条件下来进行算法设计。
落到开发层面,MINIEYE 的做法有三个:
1. 算法瘦身:对应 ThiNet 技术,可以通过简化缩小神经网络的大小,降低其对算力和存储的要求。
2. 算法加速:对应 FastNet 嵌入式神经网络加速库,可对 Squeezenet 等网络进行加速。其计算性能相较于 Caffe、NCNN(腾讯)、TensorFlow Lite(Google)均有 1.8 倍以上的提升。
3. 软件硬件结合:对应 HardNet 神经网络架构 IP,这项技术可以帮助高计算复杂度的神经网络在小面积的 FPGA(如 zynq 7010,zynq 7020)上实时工作。
当然,仅仅是看这些术语,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还不是很清晰。这也是我们请来闫胜业博士的原因,希望他能更详细、深入的角度向我们解释 ADAS 算法以及背后的问题。
关于 「GeekCar 充电站」
「GeekCar 充电站」是 GeekCar 举办的每月一次的闭门研讨会,主要话题集中在 自动驾驶、车联网、新能源、共享出行、新造车以及人机交互等和汽车智能化、出行相关的问题。
每一期,我们会邀请行业内某个领域的技术大牛来聊透一个知识点,听众也可以向分享者自由提问,交流更多信息。
如果你来自汽车产业价值链当中的核心企业,包括自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科技公司、初创企业等,并且想更深度的参与到汽车变革中,那么「GeekCar 充电站」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平台。
闭门制
为了保证活动质量、提高讨论效率,我们采取了「闭门制」的形式。 我们会根据主题以及报名者的信息进行审核,控制参与人数。
报名方式:
想报名的小伙伴请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GeekCar) 后台留言你的 【姓名 + 公司 + 职位 + 电话/微信联系方式】,如果符合审核标准,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与您联系。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时间:
2018 年 6 月 15 日
09:30 至 10:00 — 签到环节
10:00 至 10:40 — 闫胜业博士分享
10:40 至 11:40 — 问答及闭门讨论
地点:
上海。由于是闭门制,我们会在通过审核后,再告知活动举办的确切地点。
总之,只要你对行业、技术有自己的见解和追求,那么我们在「GeekCar 充电站」等你。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