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纯电 SUV EQC 全球首发,这就是他们的「未来大趋势」?

· Sep 05, 2018

9 月份格外热闹,因为 BBA 三家开始「围攻」特斯拉:奔驰的第一款电动 SUV EQC 今天在瑞典首发,不久之后奥迪的首款纯电量产车 e-tron 也会全球首发,而宝马的纯电 SUV iX3 虽然没有量产版发布的消息,但目前已经开始在海外接受预订。

而奔驰呢,今天打响了大象转身的第一枪。注意,只是量产版发布,还没正式公布价格上市。请原谅我只能用「枪」来形容,因为,尽管量产版 EQC 被万众期待,但是我实在觉得,它还达不到「炮」的杀伤力……虽然对外宣称历经四年研发,但是我在 EQC 身上看不到什么太让人激动人心的设计、功能或技术。

在产品定位上,EQC 的尺寸类似于 GLC,外观看起来也类似于 GLC,和宝马 iX3、奥迪 e-tron 基本处于同一级别,属于中型 SUV。

还是先说外观吧。谁都知道,奔驰在 EQC 量产车之前就已经推出了 Generation EQ 概念车,所以现在终于能把量产版和概念车放一块儿比下外观了:16C818_022.0 16C818_039.0

(Generation EQ 概念车)

18C0666_10218C0666_144 18C0666_112可以看出,量产版整体造型还是比较忠于概念车的。三围尺寸 4761x1884x1624mm,轴距 2873mm。这个尺寸比 GLC 长了 10cm,轴距没变。

不过,前脸没有采用概念车的全封闭设计,更没有用特斯拉那样的无脸化设计,而是保留了实体进气格栅,应该是出于热管理的考虑。

18C0623_009

不过有一个设计可能会让奔驰车主爱死:前脸的三叉星大标可以发光!

Mercedes-Benz EQC, Designskizze // Mercedes-Benz EQC, design sketch

要知道,在我朝,要想获得这种体验只能通过淘宝和改装店实现:屏幕快照 2018-09-04 下午9.44.08

其实这种发光设计的根源还是奔驰 F 015 概念车:

奔驰

虽然不像 Generation EQ 的外表那么「光滑」,不过 EQC 量产车的风阻系数还是能做到 0.28,相比之下,Model X 是 0.24,捷豹 I-PACE 是 0.29。一个细节:EQC 没有隐藏式门把手。

贯穿式尾灯就是大势所趋了:

18C0623_016

内饰部分,其实在今天正式发布之前就已经有谍照露出了,用一句最俗的话说就是「保持了奔驰的家族内饰设计风格」。中控台上半部分的设计风格有点像新一代 A 级了,双大屏突出于中控台上。而从空调控制区域开始的下半部分,更像是现款的 C 级和 GLC 级。在 EQC 上新出现的设计元素是新的空调出风口造型,从奔驰目前的圆形出风口变成了竖条状设计。

18C0623_023

18C0623_017

18C0667_27外观+内饰,总的来说设计风格不激进,没太多惊喜,但是看着还比较舒服,大家对于 EQC 外观内饰一定会见仁见智,但肯定不会像全新 CLS 那样泾渭分明。

18C0666_096

18C0667_10

18C0667_05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不管是 EQC、e-tron、还是捷豹 I-PACE(宝马 iX3 量产版内外饰还没曝光先不说),在外观内饰上都没有走特斯拉(尤其是 Model 3)的极简设计路线。传统车企的集体性选择趋同不能说是「保守」,但是也足够从中看出一些问题,我觉得至少有这么几点:

1. 内饰上,其实是豪华品牌用来突出「豪华感」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车企很难放弃这个现成的优势点。

2. 人机交互上,从这几辆车上看不到像 Model 3 一样的突破性设计,还是各自品牌最新款燃油车上的人机交互逻辑。Model 3 采用单独一块大屏的设计尚且引来争议无数,传统车企当然更不能离经叛道。

3. 电动化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革自己的命应该革到什么程度?这几家豪华车企内部可能还没有达成完全的一致,表现在产品上,就是很难有太突破性、太激进的元素出现。

那么在技术上呢?

先说一个事实:EQC 实际上并不是基于一个全新的纯电动平台研发的,就像你所看到的,它和 GLC 的关系非常「密切」——基本上可以认为 EQC 所基于的平台和 GLC 是一样的,轴距和 GLC 保持一致也能说明问题。

照例,摆参数,同时和市面上的纯电 SUV 产品做个对比:

屏幕快照 2018-09-05 上午9.47.51
可聊的点不少,可能你从上面的表里也能看出一些东西来。我们重点说 EQC 的三电。

电池组容量,这次发布的量产车是 80kWh,而之前所有的信息都指向 70kWh。是突然多了 10 度电,还是之前的信息只是个烟雾弹,不得而知。

对比之下,过几天发布的奥迪 e-tron 预计搭载 95 度电。宝马明年量产的 iX3,电池组容量我猜应该在 70-75 度左右。

EQC 的电池组共有 6 个模组,其中 2 个模块分别由 48 个电芯组成,4 个模块分别由 72 个电芯组成,也就是总计 384 个电芯。电池组的总体布局是平铺在底盘上,液冷是必须的。

18C0690_012

电芯是软包的,国外版本的供应商是 LG 化学,国内是宁德时代。但是国产版本是否仍然采用软包设计,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宁德时代现有的成熟产品主要还是方壳电芯。

18C0689_02

电机功率比 I-PACE 大,扭矩比 I-PACE 大,但是百公里加速却更慢,这应该是吃了车重的亏。人家尺寸更大的 Model X 75D 都比 EQC 更轻,你让蔡澈老爷子的脸往哪搁?

EQC 的前后电机也是有分工配合的,后面的电机主要负责性能输出,前面的电机负责经济性,主要是日常低功率输出的场景。

18C0666_078

(没有前备厢)

查了下数据,国外版本的 GLC 300 4MATIC 车重是 1735kg,EQC 是 2425kg,相减之后,剩下的重量基本就和奔驰官方给出的 650kg 电池组重量很接近了。

还有,最高车速 180km/h,NEDC 百公里电耗 22kWh,这个电耗应该也得让车重背锅。

再说说续航。用 80 度电实现 450km 的 NEDC 工况续航,对比起 I-PACE 和 Model X 75D 算是比较合理的数据,不过之前有国外机构(Autobest 和 Coches.net)对比实测几款电动车续航时发现,I-PACE 的实际续航能力并不理想,只有 300 多 km,严重低于 500km 的 NEDC 工况续航,并且能耗也高达百公里 27.5kWh(官方数据是百公里 21.2kWh)。005ANKW1ly4fu8dbm475vj30u00ey3zw

(图片来源:汽车电子设计)

怎么说呢,默默为 EQC 捏一把汗,希望实际续航里程不会比标称低太多。但是高性能、大尺寸纯电动车的实际续航里程,其实很容易「失控」啊。

另一个重点是充电。EQC 支持最大 110kW 的快充,而 I-PACE 现在只支持 100kW。官方数据,EQC 从 10% 充到 80% 只要 40 分钟。

18C0666_087

充电这块儿值得一提的是 IONITY。这个合资公司由宝马、戴姆勒、福特和大众联合成立,旨在部署一张覆盖欧洲的超冲网络,为欧洲的电动车提供能量支持。2017 年,IONITY 已经在欧洲建成 20 座快充站,今年会增加到 100 座以上,到 2020 年前计划建成 400 座站。

国内呢?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挺高的。@硬哥的 Model X 在 120kW 国标直流快充桩上实测的可用充电功率能跑到 80-90kW。以后大功率的直流桩越来越多,才能让这些装了大电池的豪华品牌电动车充的爽。考虑到这些产品导入国产并交付给用户还得有一段时间,留给充电运营商的时间还有。

智能化这块,让人惊艳的高级别驾驶辅助功能缺席了。因为和 GLC 的渊源,EQC 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水平其实不难猜测,不会比 GLC 有更「技术爆炸」的功能出现。

所以留给奔驰做文章的地方就是车载互联了,但是在这方面,不管是哪个品牌的量产车,所搭载的功能也很难超越我们的想象力。EQC 用的是奔驰最新的 MBUX 人机交互系统,自然语音交互是特色之一。18C0623_018

生产制造方面,为了保持正常的生产供应,奔驰将斥资在三大洲建立电池工厂,德国五个,美国、中国和泰国各一个。而组装 EQC 整车的工厂全球一共有六个,其中中国一个、美国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三个;根据此前公布的信息,首批 EQC 电动车将于 2019 年在德国不来梅生产。18C0698_01 18C0698_03

按照这个节奏,它在国内的投产怎么也得 2020 年了,基本上和宝马 iX3 的国产节奏相似。

做个总结吧。说 EQC 是对标特斯拉,我看倒未必,先在 I-PACE、e-tron 和 iX3 这几个传统车企的电动 SUV 的竞争力站稳脚跟,才是重点。

如果站在「电动车」的角度去看 EQC,它的吸引力可能不如特斯拉,尤其是在极客人群里。而在上述这几个纯电动车里对比呢,EQC 又不像 I-PACE 和 e-tron 那样用的是「全新纯电动平台」。

虽然说是花了四年时间研发,做了大量测试,但 EQC 的产品力并不惊艳,原因可能真的像有人所评论的,它还只是个过渡性产品。你可以说奔驰大象转身不易,也可以说他们在电动化上留有后手,不急于把全部技术储备都拿出来,但毕竟之前已经高调展示了自己的电动化野心,做了那么多的铺垫,这次的 EQC,却没让人看过瘾。

提供个旧闻:

在 EQ 品牌创立之初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与控制副总裁弗兰克·林登伯格(Frank Lindenberg)说过这样的话: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cycle we believe that we will have to face a significantly lower margin. For some vehicles half of the margin of the vehicles they replace,”

即:” 在(电动车)周期开始的时候,我们将不得不面临更低的利润率。电动车起初可能只能获得与同级别燃油车相比一半的利润。”

话说回来,大象毕竟已经开始转身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