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的纯电动野心路人皆知,ME 纯电平台的大名和一系列 ID. 概念车的推出,也预示着他们将要发起的猛烈的纯电动攻势。
但在此之前呢?大众品牌纯电动化的主力是 e-Golf。
主力到什么程度?前不久,大众在德国德累斯顿透明工厂向一名车主交付了第 10 万台 e-Golf 纯电动车。虽然在中国它的能见度不高,但是这个销量意味着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它的受欢迎度还是不低的。
上图为 2019 年 1-9 月欧洲市场新能源车销量,粗体为纯电动,Model 3 排名第一,接下来是雷诺 Zoe、宝马 i3、日产 Leaf 和大众 e-Golf。
在北京我们拿到了一台进口版 e-Golf 的试驾车,五天的时间里,对它有了一个大概印象。
这辆「德原高」的补贴后指导价是 24.08 万,目前有大几万的优惠。值得注意的是,国产 e-Golf 上市之后,这台进口版并没有退市。
进口版 e-Golf 的工信部续航里程是 255km,放在 2019 年末来看并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指标,这是它绕不开的问题。后面的内容里也会提到续航表现,这里我们先放一放。
从外观上来看,如果没有一块绿牌子,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就是一台普通的 7 代高尔夫,稍微多看两眼,可能又觉得哪里有点奇怪。
实际上它主要的标志性特征就是轮毂和前脸,而前脸的不同又在于蓝色饰条、C 型日行灯以及头灯灯组。这个日行灯,也是北汽新能源车型的「灵感来源」。
整体来说,e-Golf 的外观比普通高 7 略精致一些,不过和 PHEV 版的高尔夫 GTE 相比,它看起来又没那么「战斗」。
(高尔夫 GTE)
内饰和燃油版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主要就是一些彰显新能源身份的细节点缀。12.3 英寸全液晶仪表有些奥迪「虚拟座舱」的感觉。
外观内饰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台车的电驱动实力。
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油改电」车型。但 e-Golf 改得还是挺花心思的。
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有几点可以解释。
首先,e-Golf 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相当德味的行驶质感。车在我们手上的那几天,轮流开它的人不少,包括公司同事和新造车团队的产品经理,他们刚一上手,都对这台车的操控和底盘赞不绝口。因为电池组压身,e-Golf 开起来感觉比燃油版高尔夫更扎实稳重,悬挂颇有韧性,在驾驶层面,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远好于国产电动车的「油改电」,甚至有同事觉得它比 Model 3 的底盘质感更高级一些。要知道,基于燃油平台做电动车,悬挂和底盘的重新标定、调校大有学问,要调得很好也不太容易,在 e-Golf 上,确实能看出德国人对于汽车工程的严谨。
其次是它的电耗控制。进口版 e-Golf 的电池组容量是 35.8kWh,永磁同步电机的最大功率是 100kW,最大扭矩 290 牛米。我们开的这几天基本是城市工况通勤,电耗维持在百公里 11-13kWh。这台车的换挡杆上有一个 B 档,挂到这个档位,然后上下推动换挡杆,可以调节能量回收力度。在最大回收力下,基本上可以做到单踏板驾驶。另外,它还提供了标准、经济、经济+三种驾驶模式,不同的驾驶模式下,电机输出功率和空调功率各有不同。
(市区行驶,能耗控制在 11-13kWh 百公里是比较容易的)
在市区内驾驶,如果脚法控制得当,跑出标称续航里程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在能耗控制、驾驶模式设定和能量回收设定策略上,这辆 e-Golf 让我想到了宝马 i3。这两台车在这几个方面颇为相似,或许是德系品牌某些共有的基因所致?
第三,e-Golf 的剩余续航里程显示相对较准。切换不同的驾驶模式、设定不同的空调运转状态,表显剩余续航都会随之产生变化,可见工程师还是对它的 SOC 显示策略花了些心思的。而在体验层面,这样的设定多多少少能减轻一些里程焦虑。
我们也对 e-Golf 的充电性能做了一些测试,分别使用国家电网充电桩和特瓦特充电桩进行了两次充电。在国家电网充电桩,我们用 35 分钟充入了 17.1 度电,电池 SOC 从约 55%到 85%,用了 20 分钟,从 85%到 99%,用了 15 分钟。在 95%时,充电电压可以达到 15kW 左右。而在特瓦特充电桩,我们用 40 分钟充入了 22.3 度电。
当然了,前面提到,较低的续航里程是聊 e-Golf 绕不过去的话题。255km 的工信部续航,适合什么样的人群?首先你得认可和追求原汁原味的德系品质,其次你家里得有充电条件,并且还要有燃油车,把 e-Golf 单纯作为城市代步用车。
这其实也是 e-Golf 和 i3 这两款车的产品理念:它们就是为城市内通勤而设计的产品。所以都没有搭载太大容量的电池组,而是在降低电耗这方面做努力,从而让百公里用车成本降低。
试完 e-Golf,我对大众 MEB 平台的新车更加期待了。
充电电流可以达到 15kW 左右。小编是文科生吧
笔误,电压
然而其实是功率。。。这跟电压也无关,文科生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