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需要折叠屏吗?

· Feb 13, 2020

先说结论吧,不需要。

当然,得出这个结论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代表汽车行业不会出现折叠屏。

折叠屏作为当前手机行业很火的前沿技术,已经有一线手机厂商实现了量产。其中就包括三星旗下的 Galaxy Fold、W20 5G 以及前天最新发布的 Galaxy Z Flip,另外,华为 Mate X、摩托罗拉 Razr 2019 也都已经完成了发布 。

timg-2

在刚结束的 CES2020 上,联想、戴尔等厂商也展示了基于柔性折叠屏的 PC 设备。

很明显就能看出,折叠屏技术已经到了可以应用到消费电子领域的时间了。

从过往的案例来看,很多都是消费电子产品进行用户教育然后再应用到车内。可触控的车载大屏就是最好的例子,很好的延续了用户在手机上的操作习惯。无论是在用户认知难度或者学习成本上,这种模式的确有很大优势。

因此在我看来,未来一段时间里,很有可能出现应用折叠屏的概念车、概念座舱等产品。

原因很简单,汽车行业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明显出现的「创新乏力」的现象。纵观最近几年的车展、科技展等创新展示的前沿阵地,我们很少能够见到一些「振奋人心」的全新技术。整个行业把更多精力都放在了现有技术在车内的量产落地和优化层面。

因此,对于亟需要一些新元素来推动行业变革。很多汽车厂商也希望能够有全新的概念,作为产品宣传时的主打概念。且不说这种模式实用性到底如何,但这类操作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其实并不罕见。而手机厂商触及用户的深度一定是领先汽车的,当车内出现用户平时接触到更多的技术时,用户也更容易产生亲切感。

但是这一切依然不影响我之前作出的结论。

接下来说说原因。

1. 电子消费级技术无法满足车规,量产遥遥无期。

即便是在消费电子领域,华为和三星的第一代产品都在最开始出现了合页结构耐用性,折叠屏可靠性不足等等问题。而在车规这个更严苛的场景里,折叠屏需要经过的测试更复杂。以现有的技术来看,量产的可能性不大。

timg-3

2. 折叠屏的出现是为了在节约空间、提升便携性的前提下,给用户更大的交互面积,提升体验。但是在车内这个相对「巨大」的环境中,节约空间和提高便携性本身就是伪需求。

在车里,设计师原本就有大量的空间可以发挥。特别是在可翻转、伸缩结构以及柔性屏等技术的应用下,越来越多的区域都可以作为屏幕的载体,折叠屏的意义不大。

IMG_4009

3. 性价比不高。即便是抛开上述 2 个原因,折叠屏还面临着成本高、供应链不成熟等问题,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移到用户身上,并且一定不菲。

如果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只是获得了视觉上的新鲜感而没有产生体验上的飞跃,那又有多少人舍得为此买单呢?

当然,我并不是全盘否定了折叠屏在车内的应用前景。只是在克服供应链搭建、成本、车规测试等等问题之前,贸然在车里使用折叠屏概念,除了噱头之外我实在想不出有任何的必要性。

如果能够克服以上问题,那么折叠屏对于汽车内饰以及交互一定是有帮助的。例如说更整体的内饰设计,更简约的座舱风格等等,都是折叠屏可能存在的应用优势。

所以说在需要折叠屏的时候再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应用进去,才是最合理的场景。

在那之前,为了折叠屏而折叠屏,真的没必要。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