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款搭载大众集团全新一代软硬件架构的电动化量产车型,ID.3 在发布之后就成了整个汽车行业关注的「明星车型」。
不过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我们见到的有关 ID.3 的消息几乎都是负面的。
特别是在软件层面,大众集团寄予厚望的 vw.OS 表现不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由于软件问题,数万辆 ID.3 只能在停车场,等待工程师手动完成系统升级修复漏洞。
在向新一代软硬件架构转型的道路上,大众集团和 ID.3 好像都不那么顺利。
不过目前为止,大众集团对于 ID.3 的顺利发布依然保有信心。根据大众官方的说法,他们会按照之前的计划在今年夏天开始进行交付。首批交付数量将会是 30000 辆,交付前的最终测试也将按计划进行。
换句话说,目前为止的各种软硬件 bug 都还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既定规划。
或许是为了提振市场信心,也是减少外界对负面信息的关注,大众集团前几天发布了 3 个短视频来介绍 ID.3 的科技特性。
可能是最棒的一套 HUD?
先说看起来最有科技感的部分,也就是 AR-HUD。虽然这套系统在之前就有过一些曝光,但这次视频的展示更为官方,很多细节也有调整。
作为一个不太新奇的概念,AR-HUD 的量产进度其实很慢,目前为止依然没有真正搭载上市的车型。
背后原因不难解释,一项新技术产品化的进程中,如何把成本、体验做到平衡才是关键。车企贸然加上一些新功能,一旦用户体验不佳反而起到反作用。而具体到 AR-HUD 上,其中的显示效果、内容以及供应链搭建以及成本等等问题,其中大多数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官方一直强调目前还是接近量产前的原型,不过 ID.3 上的 AR-HUD 确实在科技感和观感上非常优秀。
首先是尺寸,虽然官方没有透露具体数据,但是这绝对是我目前为止看到的已量产的最大尺寸 HUD。在基础的导航详情、车速以及驾驶辅助等信息呈现上,这套系统和普通的 HUD 没有太多区别,不过视觉风格比较讨好。
而在几个特定场景下,这套 HUD 就做了一些特殊设计。 大众为贴合路面的导航信息做了放大处理,还增加了动效,车内氛围灯也会配合提示用户转向方向;在驾驶辅助状态下,ACC 跟车时会标注前车的状态来提示用户;到达目的地时也会对地标进行特别标注。
总的来看,这样的 AR-HUD 充满了科技感,并且没有给人一种科幻片中遥不可及的感觉。能做到这一点,也证明大众在这套 HUD 系统上确实花费了不少心思。
现在剩下的疑问,就是实际效果、应用地区、选装价格以及何时能够正式交付了。
至于其余两个视频,则是展示了大众 ID.3 在智能座舱以及智能灯光系统方面的特性。例如灯光系统能够根据车辆状态和外界进行交流,例如提示车辆锁定状态、来电信息等等,也能够提示用户驾驶辅助的信息等。
总之,作为代表未来的车型,这类科技功能会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在汽车的原本功能之外,如何把科技体验做好且做出品牌特色,会是所有车厂都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视频不长,看完也费不了太多流量,我就不赘述了。
总之,作为大众集团转型的代表作,ID.3 的意义不仅仅在产品层面,还体现在传统车企应对这一波变革中,到底能够交出怎样的答卷。这不仅仅代表了大众集团一家车企,也代表了被「外来者」不断冲击的传统汽车行业。从 ID.3 已经暴露的各种问题中,我们也能发现大众的应对其实并不优秀。
好在,大众依然还有纠错的时间。 无论是在底层电子电器架构、操作系统以及更细节的产品功能层面,我都很期待能看到 ID.3 的优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