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变奏」

· Aug 14, 2020

2019 年 4 月 11 日,几何品牌在新加坡正式发布,几何 A 同步上市。

在海外发布新品牌和新车,通常是这个品牌要大干一场的前奏。

去年在滨海湾的发布会现场,吉利汽车总裁安聪慧的演讲颇有些霸气外露的感觉。事实上,几何这个品牌的野心也确实很大,或许很多人还记得,当时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几何 A 亮相时,有个自我定位叫做「东半球最好的电动车」。

(2019 年 4 月,几何品牌新加坡发布会现场)

言外之意:我可是冲着西半球的特斯拉和 Model 3 来的哦。

但是,几何 A 并没有如预想一样成为爆款。

客观的说,这是一台比较用心的车子。虽然并不是基于全新纯电平台打造的,但几何 A 里里外外都有不少值得拿出来说的点,比如我最喜欢的内饰用料和内饰、交互设计。以 2019 年的标准来看,我认为它算是一辆主流偏上水平的中国品牌纯电轿车(请注意是轿车)。

和它的竞品广汽新能源 Aion S 相比,这两台车各有优势,几何 A 在科技感、创新层面做得不错,而 Aion S 在豪华感和档次感的营造上,要更好一些。

你看,一开始想对标 Model 3 的几何 A,有点儿被西半球的对手带跑偏了……

那么接下来,几何怎么出牌呢?

在上周,他们给出了答案:重新调整后的品牌定位+第二款量产车几何 C。

几何 C,真续航?

先来说说几何 C 这辆车吧。

这是一辆紧凑型 SUV,共分为 400km 和 550km 两种续航版本,补贴后指导价 12.98-18.28 万元。

它的产品逻辑和几何 A 大体相似,但营销上却画风大变,几何给它的定位叫做「真能跑」纯电 SUV。

从五星酒店自助餐厅变成路边大排档的既视感,有没有?

这其实透露出了几何 C 的产品卖点:「真能跑」有两层含义,一是长续航,二是续航准。

几何 C 400 版本的电池组容量是 53kWh,550 版本是 70kWh。不管是续航里程还是电池容量,几何 C 550 都已经超越了几何 A 500(NEDC 500km、61.9kWh)。

在紧凑型纯电 SUV 这个细分市场里,此前最有竞争力的车型是小鹏 G3 的 520 续航版本。和它相比,几何 C 的 NEDC 续航多出了 30km。550km 的续航,在这个级别里是最高的。

至于另一个卖点「续航准」,指向的是目前纯电动车「NEDC 续航不真实」的痛点。在之前两三年里,这是 EV 车型的「万恶之源」之一。

几何 C 号称「续航精准度接近 100%」。按照他们的说法,这台车搭载了一套「SEM 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可以让 SOC 续航里程算法变得更精准。另外,它还用上了博世 iBooster 刹车系统、热泵空调等。

对于「续航准」这一点,我其实有个疑问:到底是「实际续航很接近 NEDC 数据」,还是「剩余续航显示精准」。这两件事,并不能混为一谈。我更倾向于几何 C 做到了后者,毕竟,NEDC 工况的测算本身就与实际驾驶工况有较大差距,就算是特斯拉,也很难做到 1:1 的实际续航/NEDC 续航关系。

比如国产 Model 3 标准续航版,国标工况法(基本等同 NEDC)续航里程是 445km,实际满电状态下车内大屏显示的续航里程是 370-380km 左右,这是更接近真实数据的 EPA 工况的算法。

「剩余续航精准测算」反而是可以通过技术实现的。这又有两个境界:第一层境界,根据驾驶模式、空调状况、最近平均能耗等参数,在仪表盘上动态显示出剩余续航里程,目前,已经有一些新车做到了。第二层境界是,动态显示出的剩余续航,真的跟实际续航接近,甚至达到 1:1 的掉电水平。这一点,在我看来 Model 3 是做得最好的,它的剩余续航显示极为精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里程焦虑。在这背后,需要一套复杂的算法做支撑。

如果几何 C 真的在这一点上做到了 Model 3 的水平,那确实也值得拿出来吹一吹。至于 550km 版本的实际续航里程,希望在将来实测后我能被打脸。

其实在上市之前,几何 C 原本会在新疆阿克苏举行一次媒体试驾,但因为突如其来的新疆疫情,我也就失去了这次实测的机会。

几何 C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亮点,是厂家推出的 2 年 7 折保值回购政策。这个就很简单了,指向的是纯电动车保值率凄惨这个现实。有意思的是,比几何 C 晚一周上市的荣威 ER6,也推出了 2 年 7 折回购政策。这种回购政策,相比起 2019 年其他厂商推出的类似政策,要更厚道一点儿。

另外,几何 C 还推出了首任车主 2 年免费充电、终身免费基础保养,送充电桩及安装服务、终身免费流量、赠送 2 年 0 息贷款等购车政策。反正不可能像蔚来一样大手笔砸钱搞用户服务,但也算为了卖车「不择手段」了。

在智能化方面,几何 C 基本和几何 A 保持一致。全系标配 12.3 英寸中控屏+4.2 英寸小仪表屏,顶配车型带 L2 级自动辅助驾驶和 HUD 抬头显示。这套 L2 系统我在几何 A 上体验过,使用感受还不错。至于车机和大屏的体验,算是比较有特色,但是和很多中国品牌车型上的车机系统一样,生态资源、语音、导航等方面比特斯拉要好,但界面 UI 设计、交互逻辑和特斯拉还有差距。

看到这儿,你应该已经对几何 C 的产品力有一个基本认知了。显然,它和特斯拉那种「酷」是有距离的,也不像竞品小鹏 G3 一样主打智能化,反而是想解决电动车消费者最「朴素」的痛点——续航。

这似乎是反逻辑的,因为在业内很多人看来,到了 2020 年,「续航」已经不再是智能电动车产品的主要痛点,因为大家基本都能做到 500km+的水平,用户的里程焦虑已经被极大缓解。

从几何 C 的种种卖点来看,它想打动的,显然是那些对电动车还抱有固有疑虑的消费者。这些人在意续航里程,在意保值率,或许也不太信任造车新势力的产品。

几何品牌的重新定位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话题:几何的品牌定位。

去年,几何品牌很长时间里都以「独立纯电品牌」甚至「造车新势力」的形象示人,我想,当初吉利也确实想把这个品牌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和人设。

但现在,情况有些不一样了。我们发现,几何品牌的调性在逐渐下沉。

在发布会之前,我们和几何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刘智丰进行了一次专访。他今年 5 月刚刚调任到几何品牌,随之而来的,或许是吉利对几何品牌的重新定位。

传统车企做纯电动品牌,一定绕不开一个问题:如何定义母品牌和纯电品牌的关系?

现在,刘智丰给出的答案是,几何品牌要和吉利品牌强关联。几何的新车,实际上就是「吉利品牌的新能源车型」。

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新品牌,自己想做什么不重要,更关键是其实是消费者认知。不管做什么,都离不开母品牌这个母体。

据说,几何的一些经销商强烈要求在店面标识里加入「吉利新能源」的元素,原因是,如果不这么说,消费者就很迷茫,搞不清「几何」是一个什么品牌。而如果加上吉利这个背书,他们认知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听上去有点尴尬,但确实也反映出一个现象: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汽车行业出现的新品牌,都没有太多了解。对于几何这样的品牌来说,用智能化做卖点去和造车新势力竞争,其实很难,因为蔚来、小鹏、特斯拉们在这方面已经逐步形成了口碑,但反过来说,「传统车企」这个背书,其实才是几何最大的无形资产之一。

最近两年,传统车企在电动化品牌层面的动作不少,比如前一阵东风推出了岚图,最近荣威也把自己的纯电产品换上了「R」标。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中国车企,在电动化转型道路上,都需要妥善处理好「母体和新生儿」的关系,这涉及到研发、产品定义、传播、营销等多个环节。

刘智丰透露,他们对几何 C 的销量预期大概是每月 1000 台,长三角是它的主要发力市场,这个销量级,也基本上是竞品小鹏 G3 目前稳定的月销量。

重新出发的几何品牌,看起来务实了很多。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倒退,更愿意把它理解为暂时的妥协。

在发布会之后的酒局上,我见到了安聪慧,他嘴里反复念叨着「吉利要革命」,这句话听起来深藏玄机。「革命」过后,吉利和几何到底能带来什么惊喜?我很好奇。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7 responses to “几何「变奏」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