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智能汽车能有多简单?华为今天说出了答案

· Oct 30, 2020

由于各种复杂的技术和非技术原因,华为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后,迅速被认定为智能汽车行业的核心供应商。

因此,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每个动作都在吸引着全行业的视线。

特别是在正式宣布成立智能汽车 BU 之后,华为也迅速的发布了一系列产品和长期规划,覆盖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核心供应链在内的关键领域。

在刚结束的华为 Mate 40 系列国内发布会上,华为智能汽车 BU 总裁王军正式发布了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I」。对于华为来说,这可能也是宣布进军汽车行业之后,最重要的一次发布会。

向汽车世界 say Hi?

HI 取自「华为」和「智能」英文首字母,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华为向汽车行业的示好。

截屏2020-10-30 16.42.37

根据王军的介绍,华为 HI 主要包括了「1 个计算与通信架构、5 大智能系统以及超过 30 个智能化部件」。关于其中更详细的信息,GeekCar 也在之前的文章里有过介绍。

简单总结的话,华为几乎能够供应智能汽车的所有核心零部件和技术,包括三电系统、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座舱领域。在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上,华为就展出了域控制器、三合一电驱系统、BMS 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各类传感器等设备。在座舱领域,ARHUD、车机屏幕等等硬件也都在华为的覆盖范围之内。

IMG_20200926_134036 IMG_20200926_133800 IMG_20200926_134319

所以说,华为有着很庞大的产品体系。而在 HI 品牌发布之后,整个体系有了更直观的梳理。

在汽车计算平台和操作系统层面,华为就把这部分内容划分为了三大块,分别是「AOS+智能驾驶平台」、「HOS+智能座舱计算平台」以及「VOS+智能车控计算平台」。通过对应的算法和应用,这三个计算平台就能发挥出智能汽车的各项能力。

截屏2020-10-30 16.43.49

具体到每一项,华为的技术也有了更产品化的描述。例如在电驱系统层面,电机性能参数不见了,而是转变成了「百公里加速 3.X 秒、高压闪充 200KM@10 分钟」这样的具象描述;智能座舱的描述也变成了「愉悦出行体验、智慧新视界以及灵动的智行助手」,用于介绍自家的鸿蒙生态、70 寸 ARHUD 以及 AI 视觉识别语音交互等等技术点。

截屏2020-10-30 16.44.59 截屏2020-10-30 16.45.52 截屏2020-10-30 16.46.16

在驾驶安全和信息安全层面,华为也把技术做了更产品化的解读和包装。

截屏2020-10-30 16.47.17

这种偏向文科的描述方式,有些一改华为往日「理科直男」的意思。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把技术转化为品牌的必由之路。对于华为来说,也需要有这种更直观的方式,把自身的技术推向汽车领域。

开始品牌化的华为,可能才算是真正意义的成为一家综合性的智能汽车供应商。

不得不提的 HiCar 和车载智慧屏

关于 HiCar 和智慧屏的介绍并不是由王军进行。这也验证了我过去的一个判断,在操作系统层面,包括 HiCar 和鸿蒙 OS 车机版本更像是物联网体系下的一个分支,而不是偏向更独立的智能汽车部分。

根据介绍,HiCar 目前已经拥有了超过 30 个应用、搭载在超过 150 款车型上,明年的装机量会超过 500 万。在即将发布的沃尔沃 XC40 上,还会搭载华为供应的智慧出行方案。

截屏2020-10-30 16.35.50

不得不感叹一下,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推进真的是迅速且顺利。

而这次即将发布的车载智慧屏,如果只看产品形态,大概可以被归类为后装车机大屏。

和之前预热透露的信息一致,这个「后装车机平板」搭载了华为 HiCar 方案,并且有着前后两个摄像头(猜测是用于 DMS 以及行车记录)。通过这个硬件,用户就可以提前享受华为 HiCar 带来的车机和手机等设备无缝连接的体验。

N0B8n

如果我们只是把车载智慧屏当成后装车载车机看待,那显然低估了华为对汽车行业的野心。

车载智慧屏不是华为的首个智慧屏设备,最早的智慧屏概念产品是去年推出的华为智能电视系列。

事实上,智慧屏是为了服务华为全场景智能连接,也就是 1+8+N 而推出的概念。换个角度看,在华为的体系里,智慧屏系列的硬件是普及华为万物互联理念的基础。

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鸿蒙 OS 已经实现了研发的迅速落地,接下来更重要的就是大规模的落地工作。

在手机和其余的智能设备钟端,华为有着广泛的硬件基础,可以迅速普及鸿蒙 OS。但是在汽车端,汽车有着相对漫长的研发流程,各个主机厂也有软件供应链的历史遗留问题。考虑到以上种种客观因素,鸿蒙 OS 上车的效率显然不会太快。

在这种情况下,车载智慧屏的出现就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缺憾,可以提前让一部分人用上华为车载生态,提前抢占用户对车载操作系统的认知。

在我的不客观观察中,依然有不少用户把 CarPlay 当成苹果的操作系统。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用户能够以更直观、高频的方式在车里用上华为的软硬件,并且和手机以及其它终端连接之后提供更便利的体验。那么潜移默化之下,很多用户都会把「华为汽车系统」作为一个认知点,甚至会逐渐影响购买决策以及车企的研发策略。

这样一来,在和更多车企合作时,华为能有更强的底气,也能迅速迭代新的版本提升使用体验。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虽然只是寥寥几句带过,但是车载智慧屏的意义绝对不小。有机会的话我们也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体验。

「华为不造车但胜过造车」

最后说说王军提到的一个细节,比较有意思。

对于造车这件事,王军正式回应说「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这句话不陌生,华为在各个场合都表示过同样的意思。

特别是从华为今天发布的 HI 品牌能看出,全栈式的解决方案几乎能满足所有车企的需求。这样一来,任何一家想要造智能汽车的车企,都有了足够的理由和华为合作。在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件事上,华为或许是国内、甚至是全球最有底气说出这句话的企业之一。

但从王军透露的更多细节来看,华为不造车这句话有更深的含义。根据王军的介绍,车企和华为共同合作造车,车企提供整车优势,华为提供技术优势。这种合作模式既是技术创新,也是模式创新。

截屏2020-10-30 16.48.21

对于这样的合作模式,王军甚至已经有了非常落地的愿景。双方合作造车的产物依然会采用车企的 logo,但是会在车身印上华为的「HI」品牌 logo。这种模式在 PC 时代就有,最经典的就是「intel inside」,很多人都对电脑上的蓝色的小贴纸不会陌生。

只不过在汽车领域,过去从未有过这样的模式。特别是主机厂已经习惯了传统的供应商关系,对于华为模式接受度也不确定。在这样的模式下,车企会不会让自身沦为华为的代工厂,这也是我最大的疑惑所在。

但能对自身供应商模式的定位有足够的把握,敢于打破传统规则,华为不造车但已经超过了造车本身。

野心很大、能力很强,大概就是华为给我的最大感受。结果虽然注定乐观,但我依然期待看到华为能做的有多好。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