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杀手」、「以发明之父爱迪生之名」、「赌上福特 Mustang 全部荣耀」的「福特电动化革命转型之作」——福特 Mustang Mach-E,它来了,而且是以国产的身份。
在 2019 年 11 月的那个不下雪的洛杉矶冬天,我们极客汽车作为第一批国内的汽车媒体,在洛杉矶市区 Jet Center 一个小型民用机场,受邀见证了 Mach-E 在全球车迷面前的首次发布及露面,而当时,它的「北美兄弟」特斯拉 Model Y 的发布会就在一周后隔壁的场地。时隔一年半,Mustang Mach-E 这匹黑马姗姗来迟,终于出现在了中国用户的面前。
这一年半的时间,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已经在全球收获了六位数的车主订单。同时,国内智能电动车市场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自主品牌「新实力」们纷纷发力智能电动子品牌、「新造车」们也都开始推出他们的第二代车型,再加上华为、小米、百度等科技和互联网公司的入局,仿佛中国市场已经迎来智能电动车制造的「第二次浪潮」,这条赛道也变得越来越有趣。
所以,Mach-E 来的算晚吗?
这也是每每和媒体朋友和潜在电动车用户聊天时,大家时常聊到的问题。在我看来,晚不晚还是要从产业和产品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 Mach-E 的产品力。
先说价格,福特 Mustang Mach-E 的售价应该说超出了很多用户的预期,但确实也符合我们此前对它了解的预期。
这也是所谓「智能电动车」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价格区间。因为再低的价格区间,产品层面很难产生差异化,更多拼的是性价比和优惠;而再高,则品牌溢价能力又会占据主要的消费影响因素。所以在这个区间消费者的决策是最为复杂的,既会考虑产品创新的功能差异点,又要考虑实用性价比,而且品牌价值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而对于 Mach-E 来说,他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特斯拉 Model Y,首先两台车都是来自北美的车企,目前车型都是国产,另外还都是注重年轻运动,一个更偏向先锋的科技智能,一个更偏向设计传承和操控性能。我们通过一张图来直观对比一下:
与特斯拉 Model Y 相比,从数据上来看,福特 Mustang Mach-E 的车身尺寸更小,但或许是设计的原因,从视觉上来看,Mach-E 的尺寸要比 Model Y 更大,而且 Mach-E 在更小的车身尺寸中做到了更长的轴距,但实际上来看,Mach-E 的后排腿部空间也并没有非常突出。
Model Y 目前国内在售只有长续航全驱版本以及高性能全驱版本,在 Model Y 没有上单电机版本前,Mustang Mach-E 的长续航后驱版本有着极强的竞争力,而且 Mach-E 标准续航后驱版因为价格优势,所以竞争力较 Model Y 而言更为突出。而且即使 Model Y 后期推出单电机版本车型,其价格或许也很难和 Mach-E 拉开价格优势。
我们拿 Mustang Mach-E 长续航全驱性能版和特斯拉 Model Y 最畅销的长续航全驱版本车型来对比可以发现,Mustang Mach-E 在价格上有小小的优势,而两车续航能力相当,加速性能相仿,但 Mach-E 电机功率小,而扭矩更高。在自动驾驶层面,由于还没有对 Mustang Mach-E 进行系统的体验和测试,并不太好说,但从目前用户的反馈来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或许是其强项。
再看两台车的最强的高性能版本,基本上从价格、到续航,再到加速性能来说,也基本都是对标着来做的。所以整体上来看,在特斯拉再度下调产品定价或推出单电机版本之前,福特 Mustang Mach-E 有机会提前抢占 25-30 万的纯电动 SUV 市场。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壮大,电动消费群体也会更加的成熟和细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电动车。对比来看,我个人认为 Mach-E 非常适合那些对汽车和驾驶有着丰富「情感」,又想体验电动车带来的新鲜感和便利性的这群年轻人。
首先,Mustang Mach-E 传承了福特 Mustang 经典的设计元素,例如具有极强辨识度的车尾灯,以及侧面线条。Mach-E 的设计师竭尽自己所能让这台纯电动 SUV 看起来更加动感和具有传承性。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后排头顶溜背造型的处理,另一个是车身侧裙部分的处理,两个地方的黑化让整个车的造型看起来更加「精练」和「动感」,仿佛给这台 Mach-E 穿上了紧身运动衣。再加上 Mustang 标志性修长的车头造型,着实给枯燥乏味的纯电动车型设计带来了一丝灵气。
其次,福特北美运动车型团队在位于美国北卡罗兰纳州基于赛车模拟器调教的底盘,再加上 Brembo 全铝四活塞制动卡钳,以及倍耐力 P Zero 以及固特异 Eagle Touring 专属定制的原厂轮胎,真想快点儿骑上这台电马劈几个弯过过瘾。
另外,在智能化层面,福特的玩法也非常接地气,他们选择和百度合作,基于车内竖置的大屏打造中国用户专属的 SYNC+2.0 智行互联系统。基于我们此前对于车载系统的评测体验和经验之上,可以基本肯定地说,Mach-E 的这套车机系统的易用性以及语音操控智能化程度,应该远超特斯拉以及一些花哨但并不适用的智能座舱。而且还介入了例如爱奇艺、ETCP 停车、喜马拉雅等生态,利用车载系统实现在线支付。并且福特还在这块巨大的中控屏上保留了最早北美发布时展示车型中的「魔术」悬浮旋钮,很期待这台车真实的人机交互体验是什么样。
而在自动驾驶层面,Mach-E 全系标配 L2 级别福特 Co-Pilot 360 智行驾驶辅助专业包,包含了 ACC、TJA 等实用的辅助驾驶功能,以及全系标配福特 C-V2X 系统。当然,也可以选装升级智行驾驶辅助升级包,就可以拥有 BlueCruise 主动驾驶辅助、自动变道辅助等高阶功能。并且硬件预埋,后期可以通过 OTA 对自动驾驶功能进行更高阶的升级。
所以从整体产品力上来看,福特这波并没有因为入局相对较晚而「掉队」,反而如此诚意的定价策略以及产品鲜明的特色使得 Mach-E 成为了目前智能电动市场的「一枝独秀」,绝对有机会和目前的以及 2021 年即将上市交付的竞争对手们掰掰手腕。
其次从产业层面来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逐渐成熟,智能电动这个增量领域各家的技术优势也在逐渐展现,福特几年前在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层面的研发投入也到了可以开始逐步在产品中落地的节奏,所以这个时间段福特 All-in 电动车还是有机会也有把握。Mustang Mach-E 作为福特转型电动车的旗帜和风向标,对于福特来说非常重要,这也就解释了福特为什么要拿出 Mustang 这个「金字招牌」来作为他们投身电动化的首款车型。
当然,或许福特很难让此前 Mustang 燃油车拥趸爱上这匹突然杀进来的「电动黑马」,毕竟它没有 V8 的轰鸣、没有汽油味所带来的兴奋感,但福特或许可以通过 Mach-E 获取一批新的电动 Mustang 粉丝。此前 Mach-E 在北美上市之初,就收获了一大批订单,并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其中 70%的订单是来自于特斯拉的潜在消费群体。
而如今,Mustang Mach-E 带着满满的诚意走进中国市场,从理性层面而言,他一定会「大杀四方」,去抢夺特斯拉、蔚来、理想等等品牌的部分市场。但在我看来,这些续航、加速、电池、智能化、自动驾驶,似乎只是福特给让那些等着看「传统车企造智能电动车」笑话的人的一记耳光,而 Mach-E 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是和他的「情感共鸣」。
「把真正驾驶乐趣带进智能电动车」,在发布会上福特(中国)电动车事业部首席运营官朱江 Izzy 讲的一句话着实打动了我,在这个设计无脸化贯穿尾灯、动不动加速 12345 秒、空间大大大大大、屏幕 MAX Pro Pro 再 Pro 的时代,有一家企业,做的一款车型,在适应时代的同时,能带给我们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激情,给我们留下一些和汽车这个经历了一百多年风云工业产品的情感共鸣,这个感觉真好。
或许 Elon Musk 对于宇宙的探索和对前瞻技术的憧憬更加让你着迷,又或许李斌对于用户的关怀和服务理念更加深得你心,但对于一个汽车迷来说,在不得不迈入电动化时代的这个时间节点下,Mustang Mach-E 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下单了,你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