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 or 创新,大众还是技术控吗?

· Oct 19, 2014

作为最早在华建厂的外国汽车公司,大众汽车早已在中国家喻户晓。过去人们一提到大众汽车,第一感觉往往是「德国品质」、「安全」、「涡轮增压」。而如今,大众汽车在华形象已经变得没那么完美,被贴上各种的诸如「神车」、「套娃」、「召回」、「售后服务差」等标签。近日更因新速腾存在断轴的隐患而引发大规模召回事件,让人不得不对其品质产生质疑。大众还是以前那个注重品质的技术控吗?

10 月 17 日大众中国邀请媒体参观其北京研发中心。这是大众北研成立 15 年来第一次邀请媒体参观其实验室。在参观之前,所有人被要求不准将手机带进实验室。正是这种神秘感引起了包括我在内所有媒体同行的期待。毕竟参观汽车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这种活动并不多见。我脑海中立刻产生一幅场景:实验室里摆满了高大上的仪器,里面有一些被遮盖住未来产品。不过当我真正进入实验室参观后,还是感到有些失望。

失望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里面的大部分产品,在我之前去沃尔夫斯堡参观汽车城时就已经看过,而且当时是对公众开放并允许随意拍照。这让我失去了某种程度上的新鲜感和期待感。

实际上,大众中国对这次媒体日还是抱着很大的诚意。大众中国的副总裁,大众北研的负责人和其他高级研发工程师也都出现在现场,并认真的回答了一些媒体提出的问题。即便是对像我一样的技术小白,他们也很耐心的解释了技术细节。本次在实验室主要展示了大众研发的辅助驾驶系统和车载娱乐系统,以及预计将于今年年末在中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 e-up! 。

总的说来,大众展示的辅助驾驶系统和车载娱乐系统并没有令人感到惊艳。这不是说大众没有在这方面投入研发精力。我认为原因可能是大众更多的考虑一种成熟并稳定的解决方案。但是,这种过于稳健的产品策略很难吸引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那辆大众甲壳虫,就能让人马上联想到那个独特的外观设计。

f79be1c7e907309413b98d19a231721f

不过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大众自家的车联网产品: Car-Net。

Car-Net 是大众对车联网首次尝试,它可以让用户在手机端 App 可以实时监控车辆里程数、燃油余量和预计行驶里程以及车门、发动机盖、后备厢、天窗的开/闭状态。另外,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汽车位置查看附近停车场信息,包括地理位置、空余停车位数量和停车收费标准。可惜的是,目前这个功能仅支持部分进口车型。或许这款产品仅仅是一个过渡,大众正在酝酿更为庞大的车联网系统。

image_gallery

最后,我们说说这辆 e-up! 是大众在中国发售的第一款纯电动汽车。此前,同为德系的宝马也于本月开始在中国销售纯电动汽车 i3。日系的电动汽车布局更早,更不要说比亚迪等其他国产品牌。作为世界第二大汽车集团,大众进军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动作确实有些缓慢。

为何直到今天大众才开始向中国发售电动汽车?大众北研负责人是这样回答我的:现在电动汽车市场远没有打开,目前中国充电桩数量还不是很多,电动车行驶里程受到很大限制;再加上引进的时候需要政府部门批准,还有一些充电标准的统一。所以过早引进电动车并不是一件好事;大众将主要在中国推广混合动力汽车,让用户获得更好体验。

大众有它自己的产品策略。目前,这款 e-up! 在德国其售价为 26900 欧元(大概折合人民币 21000 左右)。估计这款车引进到中国后售价大概不会低于 30 万。过高的售价加上并不吸引人车身外观,续航里程也只有 150 公里,这些都很难引起这个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我想大众并没有做好进军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准备。

QQ图片20141018163641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不难发现,相比奔驰和宝马,大众汽车近几年在技术研发上的确趋于保守。在车联网和无人驾驶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大众并没有拿出激动人心的产品,而是选择亦步亦趋的跟在别人后面。虽然这种技术研发策略能保证尽量避免走弯路,但最终结果只能是「泯然众人矣」。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根本原因:

第一,大众固执的用传统的工程师思维去设计产品。

就拿 up!这款产品来说,大众只是把它的动力系统由汽油换成电机,而并未像其他公司重新设计新的电动汽车平台。这种固有思维并不能引起消费者兴趣去购买一辆电动汽车,并且改装的电动车比原有汽油车售价高出许多(我说的就是最新电动高尔夫),不由得让人对其销量产生质疑。

第二,品牌定位高不成低不就。

大众汽车原意是制造人人都能开得起的平民车。但是在中国大众售价被高估(你能想象去 4S 店买途观加价 1 万都不卖的情景吗?)。过高的研发成本与自身品牌定位脱节。为了降低车辆成本,选用成本相对低廉的汽车部件,加之供应链把控不严,以至于产生一系列质量问题而被召回。尽管如此,在中国市场过于自信的态度仍然没有引起大众官方重视。

除了在德国和中国,大众在其他国家销量并不尽如人意。当品牌光环逐渐退散最终走下神坛,当中国消费者最终回归理性,大众将如何保持在中国庞大的市场份额?我们希望大众能再次给我们带来那些惊喜的产品,回归原来那个注重品质的技术控。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5 responses to “保守 or 创新,大众还是技术控吗?

  1. 大众所谓的「技术过剩」的那几项技术,回头看看,还有那样没出事?看来大众深得那个黄姓老乡(雾)」谎言重复一千遍即真理「神髓。

  2. 审美这种东西没有高上之分,只有地缘性与合理性,印度有电影皆歌舞也很奇葩可是人家传统就这样。没啥好说的,全世界的审美都欧美化也就少了多样性不是么。另外一个定律就是高雅干净的审美一定是属于少数人的,与其吐槽这个不如努力混到那个圈子中去。这个定律一万年也改变不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