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很科幻的电动车,叫做「凌云」

· Nov 06, 2014

亦庄某个路口,周围看起来有点缺乏人气。进入一栋大楼,就被大厅里一大排公司的 title 给吸引了,大楼外墙上「云基地」几个字提醒我:楼里面汇集了诸如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的科技团队。但是,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他们,而是要近距离的看看一辆叫作的「凌云」的车,以及一个叫凌云的人。

这真是汽车

初次看到朋友圈里凌云车的照片,再加上「两轮」、「自平衡」、「电动」这几个关键词,极大的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不过我在心里嘀咕着:这就是一辆摩托吧。

但是亲身驾驶了这辆凌云车之后,给我的感觉是,这完全就是驾驶汽车的感觉。整个行驶过程很平稳,基本没有摆动,坐在驾驶舱里面的感觉也比较舒服。

IMG_2556

在我看来,这款车要解决的是类似「最后一公里」或者园区(小区)间移动的问题,有些类似低速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感觉。但是祝凌云强调说,他们的车真的是「汽车」,以后是要开上马路,甚至是高速公路的!从驾驶体验上来说,它基本上和汽车一致,同时他也表示,以后会向相关部门申请「汽车」该有的资质。(我此时已经脑补了开着凌云高速路上狂飙的画面。)

外观

凌云车整体外观外形线条流畅,富有动感,像一架无翼战机的感觉。车身宽度只有普通汽车的一半,长度 4 米左右。这样的尺寸能够很好地使现有的道路在无形之中「变得宽敞」,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里交通的拥堵问题。至于车的材料,以后会考虑全铝底盘以及碳纤维车身,这样在轻量化的道路上会更进一步,但是目前车身外壳还是采用玻璃纤维材料。

此外凌云车还有独特的横向行驶,以及原地转向功能,使得其在城市里面的泊车、掉头等操作性具有很大的优势。

IMG_2545

横向
横向行驶

动力

凌云车的动力来源是 18650 锂电池,行驶过程完全零排放。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电池是插片式电池组,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电池片能够方便的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充电,不依赖于充电桩,可以减少充电桩基础设施的投入;而且这样可以根据具体行驶半径来进行电池片数量的配置。一片电池组重量大约在 12 到 15 公斤之间,能够支持 60 — 70 公里的续航。目前样车使用的是 8kW 的轮毂电机,将来会使用几十千瓦的轮毂电机。说到电机,我就想到了陈拯民的「超级电机」,不知道用到凌云上,会不会让它像火箭一样飞出去。

电池
分组式热插拔电池系统

自平衡

此款车给人印象最深的自平衡功能,依赖于「陀螺仪系统」。其实陀螺仪不是什么很新鲜的东西,在卫星、导弹中早有应用,比如传感陀螺仪用于飞行体运动的自动控制系统,作为水平、垂直、俯仰、航向和角速度传感器。对于目前概念化的凌云车来说,陀螺仪这块的成本还是比较高,不过随着以后量产的规模上去,这一块的成本应该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tly
陀螺仪

安全性

以前开着小车,有拉着土石方的大卡车靠近时,整个人就会突然紧张起来——的确,尺寸小的车总是让人缺乏安全感。那么凌云的车在安全性的把控上是怎么解决的呢?

首先,凌云车因为自身的轻量化加上尺寸小的天生特点,就决定了其不可能主要依靠被动安全的策略(虽然车的两侧防护强度也能达到普通汽车的水准),凌云会在以后依赖各种传感器和雷达等技术来识别前方障碍以及监测周围车辆距离,采取主动安全策略。

目前来说,凌云车主要专注于「载人」的可行性上,这是凌云实验室目前的工作重点。

IMG_2544

为什么会有凌云车?

为什么祝凌云要做这么一辆车?他的答案是:未来汽车的趋势是小型化、轻型化、节能化、个性化,而在目前看来,电动汽车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前景,所以他觉得,时机已到。

去年他开始有造两轮自平衡电动汽车的想法,从今年春节开始实施,再到现在呈现给我们的凌云概念车,整个过程不到一年。

他说,他们的法宝是「唯快不破」。作为一个以前在通信行业工作的人来说,用互联网+ IT 的速度和节奏高效率地做汽车,算得上是他们的特质。

而互联网速度正是很多车厂缺乏的。他们的汽车研发生产能力和凌云实验室不是一个量级,但是受制于市场、架构、目标人群需求等各种因素,这些车厂不会轻易有这些看似「出格」的举动。

但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精彩,凌云实验室仅仅用四个人的团队就做出这样一台 demo,实属不易。

IMG_2547

未来呢?

目前,凌云实验室已经拿到了来自宽带资本、红杉、极客帮基金的 pre-A 融资,团队目前的计划是尽快引进人才(尤其是有汽车相关技术经验的的人员),争取用 3 年左右的时间设计出正式作品并达到量产前状态,同时,他们也抱着开放的态度希望传统的车厂也参与进来。

在谈到智能汽车亦或是互联汽车的时候,祝凌云提到未来凌云车会整合自动驾驶、云、大数据等技术做到「互联网化」。

他们只是许许多多「造车梦」的其中之一,而这台 demo 看起来足够科幻。如果有一天它真的开始销售了,不应该惊讶,相反,可能我会会心一笑。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团队,GeekCar 当然会持续关注。

附上视频:

凌云两轮车介绍:

原型车试驾视频:

 

275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100 responses to “这辆很科幻的电动车,叫做「凌云」

  1. 三米多长的单人封闭式摩托车,空间利用率有点低,另外陀螺仪自平衡比自动升降的侧支撑轮逼格高点,实用性就低多了

    1. 以后是可以前后位置可以坐两人的;行驶过程中有陀螺仪可以更大程度提高稳定性,如果量大,其实陀螺仪成本会下去。另外,个人感觉如果是侧轮支撑,整个设计的那种整体感会大打折扣。

  2. 中国是靠右行驶 为什么门要在左侧开门,右侧开门多好 设计出双人座的一个人开一个车有点浪费,

  3. 知道为什么美国的科技走在世界前端就是因为我们缺乏创新精神,为什么现在国际标准都是外国人定制,因为我们没有科技没有发言权!出现一个新的事物一群网络喷子就开喷你们就是美帝免费的间谍!免费的汉奸!

  4. 呵呵,抄袭国外 lit motor 之类得产品,「凌云实验室仅仅用四个人的团队就做出这样一台 demo,实属不易」不知道说啥了

  5. 渐傀我今天才看到这款车,特别是” 凌云” 二字,令我激动的老泪横流。因我十多年前就已有此创意,(有博客日记可查证)初步以缓解日益增多的四轮车占道拥堵苦况。根本上却是想抛弃汽车的概念,让这个小精灵可以象蜜蜂或瓢虫那样,随时展翅凌云而起!穿越田野,水面及山丘。这个翅膀是隐身在氦气钢瓶中,需要时快速充起汽囊飞起来,降落时再压缩进瓶中……(我手机 15103665297,也是微信号)

  6. 大家岩留意观察,就不难发现,有许多四轮轿车里只一人带着这只铁壳大螃蟹在轧马路,除了车主心中那一丁点虚荣之外,就是每年排放尾气毒霾几千万吨的罪孽。希望凌云两软电动车的创造者们,敢发壮志豪情,勇作四轮轿车的掘墓者。

    1. 国内像这种互联网造车的没几个真的能在 3-5 年内造出车的,有的可能都没打算真的造车,他们只是想出个名有点影响力和关注度然后好到处圈钱。除非看到真的有厂房有生产线在生产车了那还可以相信点

  7. 迷你凌云车能支持 2 轮吗,能上牌吗,上电动摩托车牌照还是汽车牌照,售价多少钱

    1. 高科技引领未来,我有不用电,不加油,不用太阳能,时速 50 公里,自发电动力车项目。加盟. 销售电话 18767698178

  8. 不能承载 2 个人,一个人好像有点长了。我对此款车非常感兴趣,要能配上石墨烯电池,碳纤维外壳,外加隐蔽光伏充电,就更加完美。我也想做代理 13705121969

  9. 看到第三张图片凌云实验室几个字第 7 张图里 2 个淘宝上买的显示屏和方向盘,我真佩服这些人的脸皮够厚,别人 2012 年都在 Techcrunch Disrupt SF 大会上亮相了,别人从设计之初到最后成型一共花了 75 万美元,结果瞬间就被你们「借鉴」到你们的「凌云实验室」了,在上面添了点油加了点醋就成了你们几个人的小团队完成的有创新性的验证车?还能力和效率值得敬佩?你们是在国内要是在外国你像这样做早就进去了,拜托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脑子自己想个有创新的点子做个东西出来好不好,这样大言不惭真的很不要脸哦。

  10. 外观漂亮,科技感强,续航能力更远!希望赶紧量产上市,肯定很快取代摩托车的市场!绝对风靡全国!加油!

  11. 我姓凌,我爸哪辈凌云?,你没开过车吗?道还不够堵吗,到时凌云怎么,怎么地。我不得劲

  12. 车的外形只是眼睛一亮,但主要还是车的安全性能 ,研发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测试性能和找出缺点,还要通过安全检测,想取代原始车辆就要拿出过硬的技术和出色的创作。比方说现在是汽车时代国家将在汽车所应用的道路上不断的做出了道路整改和建设。燃油局势不太稳定,而且国家目前改善环境污染汽车是我国污染的一个整改项目。电动车的研发是否能取代原有汽车性能目前还需要大规模的改进和进化。我个人真心希望电动车的研发能拿出过硬的方方面面技术取代原有汽车,为我国出一份力让中国的环境更清晰透彻。

  13. 还不如直接叫灵车更为贴切, 一看就是都是傻逼设计出来的, 拐弯轮胎与地面没有多少摩擦力直接就可以区间马克思了, 国人的傻逼设计师怎么就这么多呢?

  14. 我也想代理。不知道多少钱价位?代理需要啥条件?青岛莱西市区的。13061218761

  15. 这款车我关注很久了,很多国外的兄弟都在关注,期待和厂家合作,13570883858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