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没有造车计划,我们要做的是车计算。」
在 2022 联想创新科技大会的第二天,也就是 11 月 9 日的演讲中,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CTO 芮勇博士这样讲到。
就是这样不造车的联想,今年年内在全球三大计算机视觉学术会议的其中两个——CVPR 和 ECCV 上,先后拿下了多个挑战项目的冠军。
其中,在摘下平均多目标跟踪准确度(mMOTA)挑战赛桂冠时,跟联想研究院同台竞技的,包括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加州伯克利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驭势科技等来自全球各地的 20 多支顶尖团队。
这样的联想,与 ThinkPad 标志性的「小红点」、与过于抢手以至于被中文互联网网友戏称为「空气本」的旗下品牌拯救者(LEGION)、与「全球个人电脑一哥」等等已经深入人心的 icon,实在是相去甚远。
相比于跟联想在消费电子、高性能计算等多个赛道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华为,同样强调「不造车」的联想,算盘又是怎么打的?
车计算是什么?
「车计算」可以看做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
简单来说,联想的「车计算」可以看做是对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身、动力等主要域控制器的整合,最后聚合到中央计算平台。
进一步来看,这并不简单。
众所周知,汽车的供应链实在是太长了。单就我们之前在文章中探讨过的车载显示屏,用户眼前的一两块屏幕,其背后可能存在大几十、乃至上百家供应商。
同样,车计算要对汽车上的诸多控制单元进行整合,使之能够从相对分散的工作状态集中起来,再通过 OTA 实现更好的迭代。
所以,这里并不是单纯的软件或硬件的概念,而是背后存在着大规模、标准化的计算系统。
这种聚合并不好做,其中涉及了诸多核心技术,包括异构计算、多系统并行、跨域的通信、优化和加速等等。
而这些都是作为全球份额最高的 TOP500 高性能计算供应商,以及作为最重要的算力公司之一的联想所擅长的。
单看一组数据。截至 2022 年,联想在国内参与制造、部署的超算就达到 161 台,在全球占比 32.2%。
企业的计算基因是在线的。按照联想方面的说法,车计算是联想计算业务的天然延伸,做车计算是水到渠成的事,是值得投入的场景计算的新方向。
车计算作为所持算力的其中一个方向,联想给出了端-边-云-网-智的新架构,还包括了清晰的场景与对应的产品。
联想,入局已久
早在 2014 年,我们就曾以 《联想+车联网,又是一个大新闻,这次切入点还是 OBD》 为标题,对联想进入车联网行业进行过报道。时间一晃已经过去七年,「车联网」的概念也在这段岁月里,随着行业的发展被层层细分。
话分两头说。几个月前,联想研究院开出丰厚待遇广招汽车行业人才的信息曝出。
从公开的招聘信息来看,联想该次招聘包括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负责人、自动驾驶工程总监、高级软/硬件经理等岗位的人才。很明显,至少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中央计算平台等智能汽车的关键领域,成为了联想与「造车」产生强关联的重点。
在 11 月 9 日的车计算分论坛上,联想集团副总裁、车计算负责人唐心悦首次公布联想的车计算产品布局和路线图。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由联想为合作伙伴提供不同算力的计算平台;在此基础上,联想提供操作系统软件、中间件和应用开发环境。
这其中包括了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智慧显示屏三大产品线。
以显示屏为例,联想基于芯驰科技的国产芯片,推出了一机多屏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支持仪表盘、中控屏、副驾屏、娱乐屏,同时实现了语音控制、3D 导航、与手机互联互通等功能。
有统计表明,全球 30%的车祸是有 A 柱盲区引起的。尤其在车辆转弯的过程中,A 柱盲区内的人员和障碍物存在很高几率的被碰撞风险。
基于对该现状的洞察,联想在柔性屏幕方面的技术积累也将被应用于车载领域,譬如此次公布的 曲面透明 A 柱系统 。该系统包括了一块柔性曲面屏,和对应的景物融合算法。
通过软硬结合,这块搭载了柔性曲面屏的 A 柱将实现数字透视。用户可以透过屏幕看到 A 柱视野盲区的景物,曲线修正算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视野中物体实际位置的问题。
据了解,该产品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但联想已经开始了与国内外厂商的合作接触。
实际上,不管是一机多屏、还是新颖的曲面透明 A 柱系统,实际上都是联想和奇瑞合作打造的概念智能座舱系统的组成部分。
除了这些,这套系统还包括了相关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驾驶员健康监测系统、多设备无线充电等产品,以及柔性曲面中控屏、双联屏等车载屏幕,和相对应的用户界面。
除了智能座舱与显示屏,联想也公布了 2025 年之前域控制器产品线的 roadmap,不同算力的产品涵盖了从智能座舱到舱驾融合的不同场景。
自动驾驶域控方面,联想已经推出算力 550TOPS 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可用于非法规道路的高性能自动驾驶;
2023 年,推出算力 32TOPS 的高级辅助驾驶产品,提供行泊一体的高性价比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根据计划,联想将会 2024-2025 年左右推出舱驾融合的域控制器产品,最高算力可达 2000TOPS——单就算力而言,与 NVIDIA 在 2022 年秋季 GTC 上发布的 Orin 继任者、雷神(Thor)芯片水平相当。
随着车载算力的飙升,在单个单类的车载计算产品之外,联想计划提供更加丰富的车计算解决方案,如云端计算产品、云端存储产品、路侧 MEC 产品、V2X 产品等等。
在已知的案例中,联想在国内一座颇具难度的城市落地了智慧交通方案。在著名的「山城」重庆,联想采用 5G+MEC+C-V2X+中心云 系统,设计了一套人、车、路、网、云一体的车路协同方案,旨在降低自动驾驶成本的同时,同时提高交通与管理的效率。
在多个场合,掌门人杨元庆一直强调, 要把联想的业务从「计算机」发展到「计算力」,围绕不同场景来构架计算力。
无论是新冠疫情造成的一系列困难,还是国际地缘政治升级产生深远影响的不确定性,从中表现出强劲生命力的汽车行业,正是包括联想在内很多行业巨头眼中值得投资的未来。
按照联想的计划,近五年的研发总投入将超过 1000 亿元人民币,并继续招聘大量研发人才。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车计算作为接下来的重点发力方向,将会获得联想集团的大量资源与人才倾斜,来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
写在最后
让我们回到开头,只要稍加了解就会知道,「卖电脑的」并不是联想唯一的一张名片。
要做好理想中的车计算,除了数十年在个人电脑、超级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积累,联想还略带凡尔赛地表达了自家心目中的准入条件:
供应链与制造能力 ——跟英特尔、NVIDIA、三星等全球供应链头部企业保持着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资历、积累与跨界 ——经过多年深耕,在服务器、电脑、边缘计算、显示器等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
在汽车行业有朋友 ——投资列表里不仅有蔚来、宁德时代等汽车生态伙伴,还包括寒武纪、芯驰科技、比亚迪半导体、轻舟智航等芯片和算法企业。
很多时候,圈外头部企业的跨领域进入,都会存在一定概率引起行业的反弹,甚至激起某种程度的敌意。
在这个角度上,明确「不造车」的表态,使联想维持了一种相对低调的姿态。
但低调不代表卑微,联想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向一众车圈新老玩家表达,自己的跨领域背景与深厚的资历,对日趋焦虑的竞争参与者们来说,是有分量有价值的。
相比之下,联想自己造不造整车,好像也不那么重要。
「联想没有造车计划,车计算是联想场景化计算的新方向,联想将利用自身的计算优势,赋能汽车新四化。」
在线上分论坛的整个过程中,这句话反复被联想高层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