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全球硬件创业的好莱坞,这里有全球效率最快的供应链资源。」
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朋友我接触到了深圳年轻的智能硬件创业团队光晕科技 HALO,听说他们在做一款外观类似 Pioneer SPX-HUD100,交互比 Navdy 更牛逼的车载智能硬件。在采访结束后我和 Halo 的创始团队成员吃饭时,创始人及 CEO 何杰和我说了上面的话。
没错,如果提到美国电影,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好莱坞,从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到其后产品的开发及销售,这个「梦幻工厂」几乎涵盖了电影的各个环节和领域,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影产业运作模式。那么如果对于硬件创业来讲,深圳的地位绝对不亚于好莱坞在电影行业的地位,元器件采购、打板、打样、设计到工厂生产,这里有着「一条龙」的服务,这也是最近大热的所谓 HUD 产品 Navdy 选择在深圳生产的原因。
之前我曾到深圳出差很多次,从 OBD 到行车记录仪,再到主芯片设计厂商,采访并接触过一些在深圳扎根生长的硬件公司,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这里的大多数公司都被深深地打上了」深圳模式「这个标签,他们来不及过多地考虑用户体验,缺乏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他们的办公室总有一面白板上标注着 XX 模块本月的出货量 XX k。当然,他们也曾向我表示对于「北京模式」的好奇和关注。但现实导致他们在硬件产品上更关注的是各种 features 的堆砌以及山寨的速度。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他们不会创新,反而很多深圳企业给我的感觉是创新的「太快」,缺乏一些所谓的「工匠精神」。
「我希望我未来的公司是一个有着创客基因的公司。」
再说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 HALO 光晕科技智能硬件创业团队,是我在深圳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注重用户体验、有互联网思维的创业团队。这个年轻的创业团队创始人何杰曾供职于腾讯、阿里和百度,在团队中有着「BAT Man」的称号。在腾讯的 3 年,他从事创新类产品的开发、P2P 网络、语音视频、QQtalk、输入法;在淘宝的 4 年,他是淘宝搜索算法团队的主要成员;而在百度的 1 年多时间里,他在个性化推荐部门及大数据部门做车联网方向的研究工作。
对于目前他们这款车载智能硬件的想法,其实早在 Navdy 推出之前,还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何杰就已经在考虑了,他们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在百度落地生根。但对于体量庞大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在研发硬件方面还是比较保守,再加上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资金问题等等因素,最终他拉来了他的前同事、故事的另外两名主角:莫冰(永远的程序员)、韩宇(团队里的「通才」)。两人曾经开发的 App 在 Google Play 上曾经下载过千万,并在 2013 年转向智能硬件领域,组建了蓝牙方案公司。而现在,这三个人,外加一位人称「咸鱼」、在华强北混迹多年、做电子元器件销售生意的梁宇涵,组成了「创业拍档」,「软硬结合」的他们在深圳华侨城的一栋看起来年头不小的居民楼的客厅里,做起了车载智能人机交互硬件的创业。
「HUD 带给用户的诉求是什么?这是个伪命题。HUD 的显示方式还很早期,仍然低于挑剔用户对它的期望。 」
对于光晕团队来说,他们目前在做的两款产品还是 HUD,一款是华阳和百度合作的 HUD,他们做其中「连接」部分的工作,另一款则是他们自己设计研发制造的 HUD,集成手势、语音等多重交互,改善车内人机交互体验。他们认为 HUD 这个形态是后装市场最适合做人机交互的一个载体。大家真正渴望改变的只有两点:车内的人机交互,内容的整合。这种体验不是给用户装几个 APP 就能完成,而绝大部分传统厂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造和成本上。如果类比一下以前 PDA 和现在的智能手机,就能发现,虽然领域很相似,但会涉及到一个「临界点法则」,也就是说当解决用户的体验没超过临界点,新的体验非但没解决用户的问题,反而会带来新问题。因此根据临界点法则,光晕团队认为现在很热的 Navdy 产品后续不会成功。
「移动的未来不只索引信息,而是索引整个物理世界。」
我们之前评测过先锋的 HUD 产品,我们一致认为 HUD 如果只用在导航方面是没有任何意义的,HUD 广泛使用的前提应该是有丰富内容可以展示,但这个前提是必须有足够好的交互,如果没有足够好的交互是无法操纵丰富内容的。例如大部分人在等红灯时候都会掏出手机刷微信、看朋友圈,如果未来 HUD 产品可以在车速为零的时候自动显示微信内容,这样的交互就会更理想。这也是为什么光晕团队注重体验与交互。
何杰和我说,未来他们的重点会放在「机器视觉」和「实时数据平台」上,利用数据和算法,做「更智能」的众包地图软件 Waze,例如通过智能摄像头自动识别积水或施工路段,再分享到平台上给更多的人看到实时信息,再例如大数据分析车主不同的喜好,推送不同的信息等等。光晕团队理想中的未来是大数据公司,实时处理着这个交通网络的数据。
互联网公司做硬件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产品设计开发测试、供应链管理、财务预算等等,任何一个方面出差错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而我面前的这个深圳创业团队则可以算作是「准互联网创业团队」,虽然他们的团队之中有着混迹华强北多年的创始成员,但在产品初期还没有形成规模之前,供应链的支持对于他们来说也肯定是需要突破的难点,他们必须经历创业前期的痛苦,如何活下去,对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深圳智能硬件创业团队来说,也一定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正如无数个这个行业的公司所设想的那样, 我相信这个网络必然会出现, 不是我们实现就是别人。 未来无论成功或失败,我会很庆幸我是里面其中的一个参与者。」
何杰和他们的 HALO 光晕团队在我眼里算是深圳公司之中的「理想主义者」,我很期待看到他们在这块「现实」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也希望他们在今年年底发布的产品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关于光晕团队以及其他深圳的硬件创业团队和产品,我们会持续关注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