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卷了,会好么?

· Jul 18, 2024

价格战到底是「让车企更有竞争力」?还是「过度内卷导致粗制滥造」?

各家车企掌门人关于这个话题开始了无休止的口水拉锯战,就是谁也不敢先把桌子掀了,说:这价格战老子不玩了。

终于,车企们等来了掀桌子的。

7 月 12 日,「宝马中国将退出价格战」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几天后,已经演变成了「BBA 集体退出价格战」。尽管并没有公开的官方声明,不过 7 月销售预期下调、门店已经见不到 6 月的折扣,算是间接确认了「退出」价格战的说法。

WechatIMG2494

一时间,还真有点佩服宝马的「勇气」:毕竟如今汽车行业苦于价格战,就像打工人苦于 996,敢怒敢言但谁也不敢停;一旦不打价格战,迎接它的很可能是销量上更残酷的数字。价格战一旦开始,就没打算给大家留退路。

不过,当看到「#宝马涨价后来看车的人变多了#」的热搜时,不禁有点儿懵:这还真成了半年降价鲜人知,一朝涨价天下闻。

既然这样,那价格战打的到底是什么呢?

截屏2024-07-18 上午10.36.05

「退出价格战」,到底怎么「退」的?

习惯了自主品牌直营一口价的我们,看各家打价格战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官方宣布降价,相比起来传统车企 4S 模式下的折扣调整,委婉很多。

那这次宝马是怎么「退」出价格战的呢?

其实,豪华品牌一直有调整终端折扣的操作,新车上市前的清库存、热门车型供不应求,折扣波动常规操作。不过,今年的降价促销格外激烈。根据网上车主晒单的信息,官方指导价 35.39 万起的宝马 i3 eDrive35 L,6 月的裸车价可以到 18 万,几乎打 5 折;燃油车的宝马 3 系,折扣也接近 30%。

005KJHSagy1hr5543gn2ij315o1n9no8

一般情况下,4S 店经销商卖车主要从车企拿到三部分的补贴: 固定返利、浮动返利(跟销售目标绑定),还有月度的销售支持 ,比如针对重点车型的补贴。 这个销售支持是影响卖车折扣的「大头儿」。

一般为了冲销量,厂家给一笔销售支持,有了这笔费用经销商就有折扣的空间。 这笔销售支持就是厂家调节 4S 店折扣的「杠杆」。

厂家资金支持——经销商降折扣——用户买车便宜——销量上涨,这是一个看起来不错的正向循环,唯一的输家就是车企:真金白银支持了折扣,但销量并没涨起来,岂不是双输?如果这还是个豪华品牌,折扣让大家觉得豪华品牌走下神坛了,「买涨不买跌」,那可以说是「三输」。

据相关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宝马相继两次向经销商提供销售支持,促成了近期宝马终端折扣大的局面。

从销量上来看,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多。这一系列的动作帮宝马上半年获得了 BBA 的销冠,不过在中国市场 37.59 万辆的交付了,同比还是下滑了 4.2%。比销量更重要的是,降价促销之下,销量只是微降,但利润下滑可能达到 15% 。

在如今现金流就是王道的全球大趋势下,不继续「放血」降价,情理之中。

 WechatIMG2490

停止「价格战」,然后呢?

对于现阶段的宝马来说,与其说是「退出价格战」,不如说需要重新考虑中国市场。

把时间往前推几年,BBA 的「C34」绝对是销量贡献主力,但如今这个领域是目前心能源汽车竞争最激烈的领域,无论是价格,还是配置。

WechatIMG2491

想通过价格战维持在这个领域原本的统治力,特别是用自家的电动车来竞争,消费者显然不太买账。不过,在燃油车领域,特别是 50 万级以上的豪华车领域,目前国内依然是豪华品牌燃油车的主力市场。

005KJHSagy1hr5543hqxmj315o1tm4qp

因此,调整销量目标、调整降价的策略、调整整车生产结构,是一套组合拳。

据媒体报道,宝马分别在今年 6 月和 7 月连续将批售任务下调 15%,来缓解销售压力,奥迪也传出了生产下调 20%的消息。

不过,如果销量目标连续下调后,还达不到目标,是不是会再次放折扣呢?

WechatIMG2492

500 多天的价格战,谁赢了?

如果从 2023 年初各家车企纷纷降价来算,如今价格战已经打了 500 多天。这 500 多天的价格战,到底谁赢了?

如果从最近的新闻看,随着 BBA 退出价格战,自主品牌似乎收获了阶段性的胜利,可以用价格和配置「大杀四方」了。不过真的赢了么?

看一下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6 月是今年以来国内总体车市第一次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6 月乘用车市场销量 221.5 万辆,同比下降 2.3%。当然,市场下滑的主力是燃油车,新能源市场依然增长了 30.1%。

截屏2024-07-17 下午3.51.27

(2024 年 6 月,国内乘用车产量同比下降 2.8%,零售销量同比下降 6.8%)

但这反映了另一个问题: 有卖车需求的人会从燃油车转移新能源,会从价格贵的转移到价格便宜的,但这些人不会因为价格战而凭空产生。

况且,卖了那么多车,赚钱了么?

  • 作为新势力中「卖得最好」的两个品牌,理想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36.45%,不过净利润下降 53.33%;赛力斯在今年一季度刚刚扭亏为盈,净赚 2 个亿,然后不久前买回「问界」商标又花出去了 25 个亿;
  • 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出海的代表,某家主机厂被员工爆料「896」、「只能见到早上的太阳」,换来的是同行一句:大家都差不多;
  • 国内头部零部件供应商华域,一季度营收增长 0.56%,净利润下降 12%+;相比之下,主营业务在海外市场的均胜电子,一季度还能收获 53.11%的净利润增长;
  • 拥有 700 家 4S 店、3 万名员工的经销商巨头广汇汽车面临退市;
  • ……

价格战之下,大家比原来都累了,都比原来卷了,但似乎除了买车的消费者,整个行业没几个赢家?问题是,消费者真的赢了么?

最后

这场汽车价格战,开始进入「垃圾时间」。

对于没占到领先身为的大多数来说:不降价不行,降价也不行。

在降价无法换来市场增量的情况下,降本只有极个别的头部能做到,那价格战就变成了自我流血之战,拼的就是谁血槽更厚。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