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Car 周记】高调造势,低调做事

· Dec 14, 2014

这周的周记并不难写,因为在过去一周,我们被大新闻包围着,话题根本停不下来。

12 月 9 日,乐视 CEO 贾跃亭在微博上公开宣布了乐视的造车计划「SEE」,在第二天的媒体沟通会上,「乐视汽车」成为最核心的话题。

同样是在 9 日,滴滴打车宣布完成了新一轮 7 亿美元的融资,由淡马锡、DST、腾讯主投。

12 日,Tesla 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吴碧瑄离职,这是继今年 3 月份郑顺景从 Tesla 离职以后的第二个重大人事变动。接替她的将会是朱晓彤——Tesla 中国充电项目负责人。

同一天,传闻百度将要以不超过 6 亿美金的代价投资 Uber。但是这件事还没有最终的定论。

在第一时间听到这些消息,我们的反应夹杂着激动、震惊,以及各种五味杂陈。

滴滴和 Uber

这几天每次用滴滴打车,都不自觉的想起来那几亿美元。以前烧掉的那些钱,构建起了现在打车用车市场的基本格局,而不管是滴滴融到的 7 亿,还是百度可能投入的 6 亿,这些挂了好几个零的数字,究竟能在接下来给这个领域带来什么改变,我说不好,但是特别喜欢前几天我们文章里的一句话:到了不需要烧钱的时候,那些烧不起钱的 App 都已经死了。

对于现在还能烧得起钱的公司,我们应该给鼓鼓掌,至于原因,看看那篇《滴滴打车初期推广全纪录》就明白了,能从打车 App 刚刚起步时的混战中幸存下来,本身就是赢了。没有那个时候的坚持,也就不会有现在的这几亿美金。

朋友圈里滴滴优惠券的刷屏一方面让我们确确实实捡到了一些很小的便宜,另一方面其实让我们一遍遍的感叹,所谓的「用户习惯」真的很「值钱」。

相比于滴滴,Uber 的前景可能不那么让人乐观。在国外的那些事迹证明了 Uber 是一家勇敢、任性同时也麻烦不断的公司,在百度的帮助下,它真的可以在中国扭转战局吗?未必。用户习惯是一件可怕的事,没有参与过国内烧钱大战的 Uber 在这方面有先天不足,而且在情感上,似乎大家对于「自己人」的亲切感更高一些。也许你会说,百度会改变 Uber,让它更加本土化,用百度的瓶装 Uber 的酒也很有可能,可是别忘了,就算是 6 亿美元,对于 Uber 的估值来说,也是很小的一笔钱,百度能做多大的主?

在这个打车用车市场,Uber 想要有所作为,恐怕还是得用钱去解决问题,改变用户习惯。刚才说到,「用户习惯」很值钱,但是在现阶段,「用户习惯」的忠诚度也同样和钱有关。

Tesla

对于吴碧瑄的离去,以及朱晓彤的接任,其实并不应该感到意外。大胆的猜测一下,或许朱晓彤也只是一个过渡人选,接下来是否还会有大的人事变动?以 Tesla 中国这一年来的风格来看,相当有可能。

一个高层离职,可以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去解读,比如,Tesla 中国话语权的问题,比如,Tesla 在中国销量到底如何的问题。

Tesla 中国是一个创业团队,但也不仅仅是一个创业团队,对于他们来说,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其实比我们看到的要多得多,所以别拿 Tesla 中国当笑话看。

已经有文章开始表明观点:如果怎么都做不到让 Elon Musk 满意,那不如让他自己来兼任这个中国区总裁。

乐视

有人说,乐视就是个大忽悠,乐视造车计划就是个炒作。我倒是觉得,在具体的方案浮出水面之前,下这样的定论未免有点儿着急。

当然,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SEE 计划对于乐视来说,虽然不至于事关生死,但如果真的搞不起来,肯定也会元气大伤。高调造势之后,该是低调做事的时候了。

 

以上,就是对于这周几件大事的再次梳理和重新解读。建议想上头条的各个公司,发大消息之前,最好通个气,以免彼此撞车。

按照这种抢着上头条的节奏,我很怀疑自己是否可以好好过一个元旦,以及是否可以好好过一个春节。

 

1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