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在 6 月 1 号上线的滴滴顺风车,在上周六悄悄上线了。前前后后宣传了好几个月,稿子也写了好几篇,还没上线就搅得拼车市场「人心惶惶」,他终于来了。
等了这么久,到底滴滴推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呢?为此我们的小伙伴 Jony 专门去注册了滴滴顺风车的车主,用他的津牌 01 款宝来。这辆车曾经注册过嘀嗒,Uber 等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顺风车的门槛其实很低(此处真的不是黑你车)。
昨天一下午,Jony 同学一共接了三单,回家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根本挣不着钱啊。计算下来,确实能在抵消油费之外略有盈余,但付出的是极大的时间成本。被他吐槽的除了挣不到钱,还有坑爹的交互体验逻辑。由于某些不知名的原因,用户想要取消 Jony 的订单,但是找不到取消的按钮。这也导致他未取消订单过多,不能接新单。
听他这么一说,我想结合着车主和乘客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滴滴顺风车的使用体验。
交互逻辑不清楚
整个使用流程大概是这样的:1. 乘客预约下单 2. 司机接单 3. 乘客点击客户端前往 4. 司机点击确认将乘客送达 5. 乘客付款 6. 双方评价。
实际体验下来我发现人机交互相当混乱。没有注册过车主的用户也可以在乘客和车主的选项之间切换,导致我经常找不到自己已经下的订单在哪。
在车主端,用户可以看到待处理、附近订单以及顺路订单。还可以设置自己的路线,这样系统就会推送顺路订单。不过虽然我可以看到这么多车主端的信息,但是却没有在里面找到注册成车主的入口,请原谅我的愚蠢吧。最后我才发现,「乘客」需要点击「接单」,才会提示完善注册信息,隐藏的很深啊。
和嘀嗒拼车相同,当车主接单后,乘客是可以看到车主的车辆信息的。这就导致乘客可能会因为车辆档次的问题取消订单,会给车主的体验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其实可以参考 51 用车的做法,将车辆划分等级,然后设置不同的价格。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使用顺风车之前,滴滴提示我绑定微信。绑定之后顺风车的头像和名字就跟微信一样了。或许这是滴滴顺风车在「社交」上面埋的一个伏笔。
用这个划算吗?
除了略显混乱的交互,费用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不管是车主还是乘客,使用一款软件的前提应该都是能在相同情况下挣得更多或花的更少。
先来看乘客端。我们将滴滴顺风车与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同类产品嘀嗒拼车,51 用车来进行比较。三家的计价规则分别如下(从左到右分别是嘀嗒拼车,滴滴顺风车,51 用车):
以北京为例,我们发现超过 30 公里之后,51 用车的 45 元封顶是最便宜的。30 公里以内的话,10 公里时最便宜的是顺风车的 17 元;20 公里时最便宜的还是顺风车的 27 元。不过三者之间的差距就是两三块钱,区别不是很大。因此影响选择的最大因素就是补贴力度以及叫车的难易程度这两点了。
我们再来看车主端的补贴,除了完成每单的固定收益之外,滴滴顺风车还会给车主一定程度上的补贴。(6 月)
可能你会被上面的高峰期双倍所吸引,但是由于滴滴设置了奖励上限,而且每天的补贴最多也就是四单,所以这个补贴活动只能看做是前期吸引车主的一个手段。和 Uber 的高额补贴相比,显得没那么疯狂。所以,这次的顺风车终于算的上是名副其实的「顺风车」了。
至于刷单的问题,是任何平台都不能避免的。在之前我还幻想滴滴会有一些特别牛逼的算法来预防这个现象。为此我和 Jony 也冒着被封号的危险尝试了一下(别报警),但结果是很轻松的就完成了一次刷单,而且车主和乘客双方都没有产生实际的位移。虽说滴滴不差钱,但是怎么预防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匹配订单之后,不管是在司机端还是乘客端,滴滴应该都没有对 GPS 轨迹进行跟踪。当然,在拼车平台上,这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如果滴滴顺风车取消了补贴,刷单这种情况应该会随之减少。
总结一下
总的来看,滴滴顺风车产品并没有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拼车的本质倒是蛮纯粹。整个交互逻辑让我觉得这次上线还是有些仓促,用户使用流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也需要在不断地使用中进行优化。
同时,顺风车作为滴滴 App 里的全新版块,总是让我觉得和其他产品有些格格不入。这应该也是由于拼车在本质上跟专车打车出行的区别,其中的契约精神和使用流程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车主和乘客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服务关系,更多的是同行。
对于滴滴来说,进入顺风车市场的时机其实已经不算早。除了在价格上拉开差距之外,改善目前还有些混乱的用户体验也是当务之急。一个好的产品还是需要慢慢打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