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晚上,在上海一个很有小资情调的地方,观致的执行副总裁孙晓东和易车总裁邵京宁坐到了一块儿。
然后,又一个「战略级」合作被公布了出来。
很多人应该能想到,这两家坐到一起,基本离不开「汽车电商」这点事:当易车把卖车玩的越来越熟时,观致需要在营销上有新的尝试,所以两者的需求很匹配。
这个合作项目叫做「E-观致」。简单地说就是把观致的车拿到易车平台上销售,但它又没这么简单,要不然也不能称得上是「战略级」了。
至少有两个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首先,这次拿到易车平台卖的车是观致 3 五门版,而在以后,观致的线下销售网络将会停止销售这款车。电商价格会是原先车辆定价的九折。
其次,这次在模式上会有所创新,会做「全流程」,包括注重购前的看车、试驾环节,也包括购车的金融服务。还记得当初 MG GT 的「全城试爱」吗?易车和观致会采取道理类似的「体验式营销」方式,用户通过微信就可以叫一辆观致「专车」进行试乘试驾体验,观致逸云 2.0 版本里新增的「接人」功能,会被实际的应用在预约、上门这个情景里。如果用户满意,再通过易车电商平台下单购买。
并不是革 4S 店的命
如果是上汽、大众这样的车企把一款车从线下拿到线上销售,还可以理解,因为他们的车型很多,但是观致一共就三款车。把经销商篮子里仅有的三个馒头拿出来一个,还是挺需要勇气的。
但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观致的 4S 店只是不再销售观致 3 五门版那款车,通过易车平台卖出的车子,交车仍然是在 4S 店完成,车款也会计入经销商账目。而经销商的盈利来源可以是保险、装潢以及售后维修保养这一块内容。
线下经销商为什么会陪观致玩这个游戏?从孙晓东的话里我们知道,最初有一些经销商是对此极力反对的。但他的说法是,要学会把三个小馒头变成两个大馒头。
对于经销商来说,他们可以把易车的介入看成是在放弃车子利润前提下,招到了能力更强的销售。这很有可能让这款车获得比原来更高的销量,对经销商也并不一定是坏事。而且,理论上销量最好的都市 SUV 车型仍然在经销商手里。
观致也并没有放弃线下经销商渠道的建设,他们计划到几年年底建立 150 家经销商,现在已经完成了绝大多数。
而在邵京宁看来,这样的合作也并不意味着把 4S 店变成了 2S 店。在服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中,传统 4S 店仍然有自己的作用。
更像是资源的全面整合
虽然做的还是卖车的事,但观致把「增强品牌影响力」作为这次合作的主要目标,双方也并没有设定什么 KPI 方面的指标。
孙晓东提到一个「轻资产,重网络」的概念,以后观致会更多的按照这个路子去走。这里的网络并不是指线下经销商网络,而是互联网,显然,他们希望用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去进行运作、销售。
合作中「上门试驾体验」的环节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传统 4S 店的试驾模式费时间并且体验差,这种像预约专车一样预约试驾的方式,在未来肯定会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因为它不仅节约时间,而且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在全国,首批会有 200 辆观致车投入这个项目。这已经超过了观致 4S 店的数量。它的实质是用更轻的模式实现了原先 4S 店具备的某些功能。
在易车方面,这些车辆会归他们统一管理,「观致大使」也由易车负责。前一阵刚刚启动的「汽车经纪人」计划,会为这个项目提供人力支持,而且据说车辆不仅仅来源于经销商,还来源于观致车主。联想到易车投资 P2P 租车 App 的事儿,未来在这些租车 App 里来租用观致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易车之前布的很多局,发展的很多资源,都会被用到这个项目里来。和观致的合作,应该是易车电商策略在现阶段的一个理想模型。可以肯定的是,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类似的项目产生。当然,以后再用「电商」去界定,可能就不那么合适了。
把易车的这些动作连起来看,颇有些「细思极恐」的感觉。
邵京宁把这个合作归纳为四点:广泛的集客能力,强大的社会化营销能力,注重服务流程的再造,易鑫资本对于购车信贷方面的支持。
总结一下这个合作。孙晓东来到观致之后,一定会有创新性的动作出来,所以他们和易车的合作,其实并不让人意外。按照现在的销量水平,没有什么不能去尝试不能去创新的。况且,这个结果也不一定就会差。退一步说,联系到现在的销量,差又能差到哪去?
另一方面,易车的「平台」战略初步有了点样子。汽车媒体、汽车电商、广告公司,这样的界定都已经有点不太适合它了。易车下的是一盘很大的棋。
其实我倒是觉得,在上海闹市中的一个小场地进行的这次发布会,和它在未来所能产生的能量相比,有点太过「低调」。
One response to “观致易车合作,并不仅仅是电商、卖车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