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这一周,如果让我总结主旋律,一方面应该是人与交通工具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应该是交通工具本身。
人与车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
前几天,Elon Musk 来到了中国,跟清华的学生聊了聊情怀,第二天又讲了讲 7.0 固件的事。(据说来中国是 Musk「强烈要求」的)
相信有很多中国特斯拉车主刚刚升级到了 7.0 版本固件,它的 AutoPilot 功能包括了自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和自动泊车等。
对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Elon Musk 在面对中国媒体时表示,双手千万别离开方向盘。在外国网友的测试体验中,也有人发现这套系统存在 bug,主要表现是车子在某些情况下会偏离当前车道。怪不得 Musk 反复强调别松手…
当然,除了特斯拉,沃尔沃、丰田、本田、日产等车厂也都说在 2020 年前后推出自动驾驶汽车(但是自动驾驶程度不太一样)。
其实在商用车领域,也有公司使用了自动驾驶技术。
澳大利亚力拓集团最近买了 69 辆自动驾驶卡车,这些车由一千多公里之外的珀斯市工作人员进行操控。工作人员事先将矿区地图输入车载计算机,其相关系统会自动设置卡车的行进路线。除无人驾驶卡车外,力拓目前还在试验无人驾驶的火车和机器人采矿。
在这种场景下,人类已经不再是车辆的物理操纵者,一个人可能同时控制着很多辆车,工作的时候看看有没有报警灯闪就行。
其实共享交通公司也在做自动驾驶,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在上周「官方确认」,Uber 正在研究自动驾驶汽车,已经从卡内基梅隆大学招募了专家,但进度落后于谷歌等巨头。
现在的一些辅助驾驶技术,已经不需要司机一直操控车辆,由车代替人类司机来决定是否超车、转弯。未来,人类的角色就会慢慢向「接受服务」的一方转变,车变成了「服务方」。
回归到交通工具本身
在充电网络、电池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混合动力车型就成为了更好的选择。很多厂商也把发展混动车作为自己的公司战略,比如丰田就曾宣布在 2050 年基本停止销售汽油和柴油动力车型,发展混动车、燃料电池车和纯电动车。
沃尔沃也没闲着,上周他们首次在中国公布了自己的」 新能源战略」,未来沃尔沃想要在整个车系中全面引入插电混合动力系统。他们有一个「三步走」战略:「发展高效发动机、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使用纯电动并最终实现零排放」。
未来汽车的动力类型是越来越多了,混动是挺好的,但是现在还是有点贵…
而除了四个轮子的,在个人交通工具领域,小米在上周推出了一款「九号体感平衡车」。这辆车使用 30 颗 18650 锂电池,续航 22 公里,最高时速 16km/h,卖 1999 元。
随着小米的进入,「个人交通工具」板块应该会比原来更热了,当然,后续肯定还有巨头进入。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供选择的个人交通工具是越来越多了。
最后再来看看共享交通。滴滴在上周向 App 端接入了两个功能:「滴滴巴士、滴滴试驾」,而乐视宣布投资易到用车,并且获得了对其的控股权。乐视+易到,未来能有什么玩法,也是挺让人好奇的事儿。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