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AA 租车的爆火完全取决于其率先推出的 Tesla 租赁。虽然其成立比易到用车晚了 3 年,但在这 3 个月内风头明显盖过了后者。
今年 GMIC 的入口处,AA 的 Tesla Model S 与易到的雪佛兰 Camaro 并排而放,火药味十足;现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热辣的女工作人员身上——你只需在她那里登记下手机号,就可以获得 88 元 AA 租车的充值。
优惠券推广与惹眼的 Tesla,成为了 AA 租车的不二法宝。尤其是低廉的价格,硬是让易到用车也被迫降价,导致在部分城市因为收益问题许多司机拒绝接单。所以媒体的标题是:「45 元起租 Tesla,良心价你玩得起」、「从 Tesla 共享看 AA 租车的互联网精神」、「AA 租车:短租模式中的自营另类」。
总之,这款 App 已经因为 Tesla 被人们捧上了天,朋友圈里到处都是秀的照片。这就让它的几块硬伤被人们忽视了。在我看来,AA 租车在 App 设计、服务质量以及推广策略上都存在严重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解决,最终只会使这家国企走上「毁灭之路」。
令人匪夷所思的研发水平
其实,我第一次试图使用 AA 租车是 4 月份在上海,而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款 App 在上海并未开通服务。当我惊喜地发现可以「随叫随到」Tesla 后,就选择约定车辆。在等待了约 5 分钟没有任何响应,于是我放弃了。
稍后,我接到 AA 租车客服从北京打来的电话,称他们还未在上海开通,同时 Tesla 的预定已排到了 5 月 20 日之后,问我是否需要用车。这让我不知所措:我选择的是「随叫随到」,我怎么知道 5 月 20 日之后我还用不用车?
前几天,我在上海再次试图通过 AA 租车叫车,等待约 3 分钟后竟然安排司机出发了。于是我给司机打电话,想告知他我具体的位置,可这位司机竟然说他在北京。也就是说,我在上海叫车,AA 租车安排了北京的司机来接我,请问我是否需要支付空驶费呢?
所以,AA 租车是一款目前已经发展到 4.0.1 版本,却仍然无法自动判断用户所在城市的打车软件。这一点令我印象深刻。
向客服投诉,对方表示:之所以发生了这样的闹剧,原因在于我没有主动选择城市。我感到自责。
在更新 AA 租车的新版本之前,我的上一个版本竟然还出现了无法登录的情况,App 一直提示我「无法连接」,重新安装后也没有解决。这一定是 iPhone 的问题吧。
抄袭到 Uber 的脸面,但复制不了它的核心
毫无疑问,AA 租车的 App 在 UI 设计上全面抄袭了 Uber。这就是媒体口中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吗?
UI 可以抄袭,但 UX 你可抄袭不了。对比 Uber 和 AA 租车,这两款 App 在用户体验上相差甚远。具体的细节不做赘述,仅举一个例子:我每在 AA 租车的 App 执行一个操作(比如查看个人资料),界面都会提示「小 A 正在努力加载中」。代码执行效率这么慢,这是用 HTML5 写的吗?
当然这不是重点,最重磅的在这里:Uber 的司机是算法自动为用户分配的(就近);而 AA 租车,则是人工调度的。看来,AA 租车还是劳动密型产业的代表。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我,AA 租车的叫车流程是这样的:用户叫车,AA 租车客服在后台人工为其寻找就近车辆,然后给该司机打电话去接用户。这时,用户和司机之间都要进行电话沟通已确定对方的位置。
显然,与 Uber 相比,AA 租车并不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
你再订 100 辆 Tesla 也没用
我从 AA 租车市场部那里获得的消息是:在 5 月 14 日之前,AA 租车订购的 100 辆 Tesla 中只有一辆交付,而之后将会有另外 10 辆车交付。
斥资 7000 多万,即便将来 100 辆 Tesla 全部到位,对 AA 租车的市场份额也不会有太大的推动。Tesla 吸引了一批极客与慕名者的注意力,但要想拿住大众市场还是很有难度。原因很简单:
1)Tesla 的知名度有限,普通老百姓根本不了解,奥迪、奔驰才是首选;
2)Model S 是一款高端运动车型,尤其是饱受诟病的后排座椅,天然不适合承载客人;
3)很多人对纯电动汽车晕车。
会有很多人预约一辆 Tesla 来体验,但有多少人是真正出于乘坐目的呢?
还有一个问题会很棘手,那就是这 100 辆 Tesla 的充电问题。目前在全国只有两处 Supercharger 充电站,而如果依靠车库安装的壁挂充电设备,则会大大延长充电时间,让这 100 辆 Tesla 调取起来很不灵活。尤其是夏、冬两季,气温极高与极低时,Tesla 的续航能力会很大折扣。
看到 AA 租车这个标题时,我还以为是一种打的软件,而且是可以自动配对同行者以分担打车费用的打车软件……所以看完后,偶以为,如此俗不可耐的公司死有余辜。
现在是抄 uber, 去年是抄易到用车,整个界面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