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ADAS 创业很难,以前装为方向做 ADAS 就更难了。我们最近接触了一家总部在南京,名为「创来科技」的公司,偏偏想走这个路线。
我们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陈茂聊了聊这么做的理由。
顺便说一句,给我们的感觉,陈茂是一个很技术流的人,他之前在 GPS、图像处理、机器视觉领域已经工作了近 20 年。
「高识别率」和「低价」并不矛盾
创来的这个项目开始于 2012 年 5 月,主做车道偏离预警和一部分行人检测功能的开发,现在还没有产品出来,处于研发、demo 的阶段。他们的产品路线很清晰,就是打算以「高识别率」和「低价」切入前装的商用车市场,所谓商用车,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货车、大客车等。
所谓的「高识别率」和「低价」,得益于他们的「独立开发算法」和「无操作系统」设定。
先说「高识别率」。识别率是 ADAS 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取决于软件和硬件。软件方面,核心就是算法。他们的算法如何我们无法判断,但从成果来看,他们主打的「车道偏离预警」,目前已经完成了接近一万公里的路测,识别率达到了 99%,误报率为 0.1%。他们的目标是做到 99.9%的识别率,当然,越到最后,难度越大,而且「识别率」是需要科学的检测标准测定的。
硬件方面,主要是摄像头的问题。由于行车环境的光线复杂多变,而获取到的图像质量又和识别率息息相关,所以摄像头一定要「匹配」整套 ADAS 系统。在研发过程中,创来团队发现直接买来的工业级摄像头并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他们自己又做了一套摄像头解决方案,重新设计自动曝光和摄像头控制,以满足 ADAS 系统要求。
事实上,ADAS 对摄像头硬件性能要求并不高,更看重软件,包括 Mobileye。
其次是「低价」,创来团队的做法是不使用任何第三方识别库,完全独立开发。他们的计划是使用 FPGA 方案,无需操作系统。这种设定的结果是,在保证了处理速度的前提下,对硬件要求会低很多,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前面提到的摄像头,他们用百元的硬件就解决了。他们预测自己产品未来的价格区间是 1000-1500 元。
而低价的定位,也就决定了他们不会和走高端路线的 Mobileye 正面冲突。
不过,他们现有的 demo 还不是 FPGA 方案,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把产品体积小型化,以及去操作系统化。
关于产品性能的对比,创来科技给出了下面这张图表:
创来为什么选择「前装」?
在和陈茂聊天的过程中,他至少提了三次「标定」问题。在他看来,这是他们走前装路线的主要原因。
所谓「标定」,是后装 ADAS 安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后装 ADAS 对安装的要求很高,尤其是标定摄像头位置,需要确定 x、y、z 三轴的精确位置。
以 Mobileye 的后装产品为例,在积累大量车型安装位置的数据后,才能把安装时间缩短到 45 分钟内。Mobileye 产品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安装时间需 3.5 小时以上,需要经半年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
一方面,后装产品安装需要很高的「成本」,另一方面,使用效果可能会因为安装不当而打折扣。但是前装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对于创来的这套 ADAS 系统来说,正确安装是保证 99%识别率的前提。一旦摄像头位置出现偏差,效果很可能打折扣。
其次,还是市场策略的问题。目前他们计划要把产品推向商用车市场,从社会关注度来说,商用车比乘用车对于 ADAS 的客观需求其实更迫切,比如在台湾这样的地方,Mobileye 的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商用车市场的强需求。
而「前装」也是能发挥最大产品功能的地方。一旦主机厂选定了一套方案,就会批量采购,在很多人看来这也比后装的零售模式要来的容易。不过问题在于,要获得主机厂的认可,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尤其不易。陈茂说他们已经在和两家主机厂进行接触。
至于更远的未来,创来团队的计划是在前期产品做到一定量级的时候,向其他公司供应芯片解决方案做二次开发,这和 Mobileye 的路子有点像。
也需要看到的是,目前他们提供的功能主要是车道偏离预警,相对单一。对于前部碰撞预警这样的功能,可能要到 2017 年才能研发成型。
有不错的算法,再把成本压低,可能这是很多国内公司的惯常做法,也是看起来能避免和 Mobileye 竞争的策略。但到底谁能赢,还是得拿最终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说话。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One response to “用「高识别率」和「低价」切入前装 ADAS 市场,这个叫「创来」的公司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