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美国品牌将近 5.2 米长度的豪华车,迎来了国产之路。关于凯迪拉克 CT6,你可能看过照片甚至实车,但你更应该了解一下这款「新美式旗舰」背后的故事。CT6 上市近一个月后,我在深圳见到了 CT6 的工程师团队,听他们讲了讲工程师眼中的 CT6,并且试驾了这辆被称为「美式新旗舰」的车。
它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先从设计说起,CT6 的设计师向我们展示了几份设计手稿。关于最初的设计理念,CT6 的设计师吴凡告诉 GeekCar,他们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 一是内饰要有豪华感,二是车身必须要有轻量化设计,三是必须要有全新的设计语言。CT6 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协同办公,最终达到的了「设计」与「工程」的高度融合。
关于 CT6 的设计语言,吴凡透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他说 CT6 的下进气格栅的设计灵感,源于美国二战时期的战斗机机翼形状。
再来聊聊 CT6 这辆车本身。CT6 比同级别的车都要轻,2.0T 车型的车重只有 1655kg。而轻量化主要集中在车身上,在车身设计方面,CT6 使用了 11 种复合材料,把很多车身部件进行了「模块化」处理。
「模块化」、「多种复合材料」,这就要求他们得有能力把不同的零件「连接起来」。在这方面,上汽通用说自己达到了「世界级先进连接工艺」,全车有 3073 处铝合金点焊以及 312 米结构胶,在达到更高连接强度的同时,重量更轻。
关于那 34 个音响,Bose 的音响工程师表示,他们一开始并不是要做一套扬声器「数量最多」的音响系统,而是要集 BOSE 所有先进技术来做一套「最好」的。在扬声器的布置方面,Bose Panaray 使用了「铰接阵列」和「线性阵列」两种布置方式。
铰接阵列设计有很宽的声音角度,但距离上衰减很大;线性阵列的播音角度较小,在距离上衰减很小。这两种布置方式搭配使用,达到最理想的音响效果。
司机和乘客分别有怎样的体验?
我们的试驾车型是 40T 铂金版,搭配了 3.0TT 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在实际驾驶中,百公里加速 5.7 秒的成绩,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动力需求。关于动力系统,这台 3.0TT 发动机的声浪有点「理想主义」:随着转速和档位上升,让我有一种在玩赛车游戏的感觉。在 QA 环节中,CT6 的工程师也提到,他们联合 BOSE 音响系统的工程师,专门对声浪进行了优化。我们所听到的,是主动降噪系统以及音响系统处理后的声音。
至于所谓的「路感」,我个人给它的定义是「很清晰」,它会「真实」地把路面状况传达给驾驶者,当然不同人的主观感受不太一样。
有两个小细节值得提一下,一是当你在通过狭窄路段时,座椅会有震动提示;二是虽然它有将近 5.2 米的车身,但得益于后轮转向功能,转弯半径很小,相对灵活。
在人机交互方面,CT6 有一块可触摸的中控屏、档把位置有一块触摸板。另外,它还支持语音控制。
中控屏上的 UI 设计还是比较符合驾驶场景的,有着硕大的图标,操作起来还算流畅,没有过多的菜单层级设置。此外,原厂导航的用户体验总不如手机。如果你是苹果用户,建议你使用 CarPlay 功能把导航映射到中控屏上。至于 Android Auto,CT6 的工程师表示由于安卓系统碎片化严重,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尚未加入此功能,但早已在计划之中。当然,Android Auto 在国内目前还没什么用。
然后就是档把附近的这块触摸版,它用来控制中控屏幕,在屏幕上每滑动一个选项,触摸板就会有一次震动反馈。选中所需选项后,可通过按下触摸板来确定。另外,它还可实现缩放、旋转、拖移和滑动功能。
至于语音控制,按下方向盘上的语音键后,在仪表盘上会提示几个预置语音命令。但识别率感人,我宁愿用其他方式操作。
特别要提一下中控屏下方控制音量的一组虚拟按钮,刚开始用的时候很难上手,要么没反应要么就调节幅度过大。后来 CT6 的工程师表示,他们用了「压感+触摸」的设计,一开始要有一个向下压的力,才会激活这组按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单纯的触摸设计,会让用户在操作中控屏时,手腕很容易发生误触。对于新用户来说,得适应一下。当然,如果是凯迪拉克的老用户,应该已经习惯这种操作方式了。
再来说说后排乘客的体验吧,CT6 为后排乘客准备了两个 10.2 英寸屏幕和一个遥控器,可以播放中控屏内容、看电视、播放光碟等,两个屏幕相互独立。除了使用遥控器,你还可以使用位于中央扶手侧面的按键来操作后排屏幕。当然,坐在后排你也可以享受座椅按摩功能。至于后排空间到底是几拳几指,还是建议你亲自去 4S 店比划比划。
至于那块颇具创新性的流媒体后视镜,视野确实很好,不受靠枕和后排乘客遮挡。对于用惯了普通镜面的用户来说,也是得需要时间来适应,因为空间感不太一样。虽然流媒体后视镜使用了防雾镜头,但在雨天下,汽车本身就会卷起水汽,这可能会影响视野。面对更恶劣的状况,比如泥会不会很容易甩在镜头上,可能要等后续的市场反馈了。如果你真的不习惯流媒体后视镜,还可以把它关了,切换到传统光学模式。
关于国产:
最后,还得说说 CT6 国产的问题。通用全新的金桥工厂固然非常先进,但是一款车要国产,除了工厂的硬件水平以外,供应链的整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为了保证 CT6 的价格优势,就意味着不能过度依赖进口零部件。
CT6 的动力、价格、尺寸、配置看起来都很有竞争力,而在这些背后,把这辆在工程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车在国内造出来,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极市 (微信号:geeket)。
One response to “凯迪拉克 CT6 试驾:「工程」、「设计」是如何变成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