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望未来这件事上,车厂大多爱用概念车的方式实现。不过事实上,其中很多车的生命周期也只是停留在了概念阶段。
宝马不久前展出了「BMW VISION NEXT 100」概念车,更是号称代表了宝马未来 100 年的设计趋势。为此,我和宝马集团汽车设计总监哈比(Karim Habib)和客户体验设计总监韩霍格(Holger Hampf)聊了聊。
有意思的是,「客户体验设计总监」这个职位据说是宝马在不久前刚刚设立的。我们也能从中看出,宝马开始系统性的把用户体验提高到产品层面,而不是包含在某个体系之下。当然,这里的客户体验不单纯是驾驶场景下的体验,还包括了基于车辆衍生出的各种服务。
直觉交互
不过在采访中,我们讨论的话题更多还是概念车的细节出发。毕竟作为整车厂,我们也更关心宝马对于汽车用户体验的发展有怎样的看法。
虽然「BMW VISION NEXT 100」只是辆概念车,但车上的很多细节都已经体现了宝马的未来设计理念。
宝马汽车设计总监哈比(Karim Habib)
从视觉上,我们看到最直观的肯定是布满车身,甚至有些「密集恐惧」的三角形方块。在前轮转向的时候,这些排列有序的方块甚至看上去有些像「蛇」。宝马官方把这样的设计叫做「灵动结构」,整车有 800 块不同形状的三角,每块都是可神作结构,由 3D 打印而成。
对于这样的设计语言,哈比从车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了解释。在车身上覆盖的灵动结构,除了降低风阻(解决包裹轮胎后的转向问题)、可改变车身结构的原因之外,还承担向外界行人车辆传达信息的作用。比如转向时,灵动结构的缝隙会变成红色,提示行人。
在车内,「灵动结构」出现在了仪表台上面。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驾驶员和乘客更直观的感受到车辆的当前状态。举例来说,当车辆右转的时候,这些三角就会进行从左向右波浪式提示,这比单纯数字或标识更本能直观;当前方有情况需要减速的时候,这些三角会像动物竖起皮毛一样,提示人集中注意力。不过灵动结构并不会完全取代数字提示信息,而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补充。仔细想想,这么一惊一乍有时候还挺吓人的…
这种更多依靠直觉(或者说本能)的设计理念还体现在车内的其他交互设计逻辑中。比如车内的按钮几乎消失了,原因是这样的操作需要用户投入更多精力,流程上相对复杂。韩霍格告诉 GeekCar,宝马在未来希望人们通过语音的方式进行操作,这样就能更好集中注意力。
客户体验设计总监韩霍格(Holger Hampf)
所以很明显,宝马对于交互的设计理念就是弱化交互形式,减弱车内人员对间接信息的处理压力,而是以更符合人类直觉和本能的方式展现。
不过这种理论并非宝马首创。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了类似的设计理念,叫做直觉设计或者无意识设计。意思就是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这个概念听起来有些抽象,简单理解就是尽量让人用更直觉、本能以及条件反射的方式去处理信息。
伞柄凹槽提示可挂东西而不需要特别说明
能够把这样的理念以概念产品的形式系统的展现,特别是和驾驶场景结合(需要处理大量信息),这需要深刻的理解和大量的实例积累。不过这也刚好是宝马本身的优势所在,这种整体性的设计理念或许不是一些刚进入造车行业的团队能够轻松实现的。
当然,从理念到产品要经过的阶段还很长。我们见过那么多酷炫的概念产品,但怎样保证落地产品在理念上的还原度,其实很多厂商都做的不理想。
保证人的主导地位
说完宝马对未来交互的理解,再来说这么做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未来会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世界,人类只需要承担乘客的角色就可以。不过作为主机厂,宝马认为车辆的角色是辅助,决策者还是驾驶员。
也就是说,未来宝马的汽车都会有自动驾驶功能,但不会抛弃方向盘。用户可以决定车辆的驾驶模式,但在人工驾驶的时候,系统会尽可能去提高驾驶的体验。
除此之外,宝马也会推出不同版本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有的车会主打驾驶乐趣,但也会有主打乘坐舒适性的版本。不过这些车会有一个共同特点——零排放(并没有确定能源体系)。
由于需要强调人和驾驶行为的存在,这导致宝马必须更多考虑汽车驾驶场景中能提供什么形式、内容的辅助。这才使得宝马设计了这套由内到外的交互系统,而不是像谷歌一样去掉例如方向盘等传统部件,单纯设计座舱。
虽然都在朝着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方向发展,但用户的需求总是多样化的。我们需要谷歌这样的公司满足用户从 A 到 B 点的移动需求,但依然不能缺少宝马这类更强调驾驶体验的思路。
至于那种方式最优?还是得把选择权还给消费者。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