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联盟对话王传福(实录): 比亚迪汽车体验的最后一公里

· Jun 15, 2014

在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带领下,创新者联盟成员参观了比亚迪产品展示,充电大楼,并部分试驾了比亚迪汽车以后,「联盟」终于和王传福有了「坦诚相见」了。虽然整体的对话非常有建设性,但是由于篇幅和阅读体验 GeekCar 选取了最有冲突性的两段段实录。

体验还差最后一点

张一鸣(今日头条创始人):今天来参观发现,3 万人的科研投入,投入实在是太强大了。我刚刚就在想,其实比亚迪的车特别理想,研发也特别先进。为什么我之前的印象不太对呢?第二个 像我们看到朋友圈里谁买了特斯拉,一般都是一百个赞一百个评论。我想问王总,怎么能达到朋友圈里谁买了一辆比亚迪有一百多个赞? 我看不出特斯拉和比亚迪的产品本身有差异,当然有人说特斯拉电池群管理技术有些优点,但是总体来讲我看不到大差别。

王传福(比亚迪董事长):我们当时选择的策略也是过于走大众化,高端这一块我们做得比较少,我们宣传得也不够,这也是我们要检讨的。后面像我们唐、秦、汉、明这些重量级,每款车从技术上都拉高了。

那么,作为比亚迪怎么对这些成功的案例研究?怎么学习 Tesla?我们现在一直在研究,Tesla 的电机是从台湾买的,电控是自己和别人合作做的。Tesla 买的电池是松下的,日本电池本身一直做的很好,Tesla 只是简单做了一个模组。当然他在这个技术上,必须要有他自己的东西,要不然他故事怎么讲圆?他必须在分组技术上有一些创新,只是一个组装,把 30 几个电池并联然后再串联,这个很值得我们学习,就是这种营销。我们比亚迪,因为汽车投资很大,一款产品一般投 10—20 个亿左右,你要是定位不好,就很容易失败。因此首先要研究透以后再做,你不能说做得不成功,做得不成功 30 个亿就没了,30 个亿没了没问题,我们可以在别的地方赚回来,但是有的时候会花费你 6 年时间,6 年时间我们是拿钱买不到的。这些我们还在分析,但是我们现在选的双模战略,可以看出来是非常正确的,现在可以看到收益,未来我们 80%的产品放到双模产品,双模产品高度节油还要加速快,还能跑长途,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消费者他很容易接受,这个是我们下一步要走的。

周航(易到用车创始人):我有几个问题,刚才我开了咱们的车,我觉得比亚迪有电动的优势,但是我在用户体验上有一个感受,比如说我们方向盘是手动的,第二个我们的屏幕,我没有仔细看,屏幕尺寸大概是 7 寸的,还有屏幕分辨率相对来说低了一些, 这样两个细节一下子把整个车拉低了一点,本来价格如此有竞争力,大概 25 万,就可以买到有奔驰血统又有比亚迪电动血统,本来一定会有爆点,但是就是在交互上差了一点。如果要有更大的亮点,就是一两点交互上优化一些,各方面定位来说都没问题。

张鹏(极客公园创始人):以前大家买一辆车,自己觉得这个车合算所以就买。现在的很大驱动力,是我买车了这件事,这件事不光考虑合算,还有这件事我愿意跟朋友分享。这个咱们设计的 e6 的车,前面彩色屏很好,但是我觉得可以有更好的 UI,让我觉得这个 UI 设计的真棒,会愿意跟朋友分享。就是刚才一鸣说的怎么点 100 个赞。

杨勃(豆瓣创始人): 我觉得做产品 98%所有辛苦事都做了,但是最后一点点,大家觉得挺可惜的。

张一鸣:非常明显的一点,一上去就感受到了。

周航:用户感受可能很肤浅。

张鹏:对,弄一个大点的屏,或者一个小的屏能有什么差别,但是如果用户第一感觉不喜欢就很难继续。

 

汽车周期这么慢怎么办?

王兴(美团创始人):刚才说的是蓝牙钥匙,我觉得作为极客很好。但是这个不可能是用户关心的事情,刚才试驾车我开了 E6 和秦感觉不错,觉得有些体验上面,设计感上面有提升的空间。 让我感觉有点像最早安卓出来的时候,并不是给用户用的,但是苹果给用户感觉就很好。 我想比亚迪的设计师在整个项目组织里面处于什么位置、可能他在多高层级向谁汇报会影响过程中的体验。背后还是品牌的含义,沃尔沃还是给人安全感,像宝马是驾驶乐趣,比亚迪有非常好的技术,非常好的想法,但到底比亚迪给用户什么样的品牌概念?才决定用户能不能接受?要不然那么好的技术,那么多好的车,不能更快让消费者接受。我想说,到底比亚迪是希望给买车的人什么感觉?比亚迪是什么样的车?为什么买比亚迪的车?

王传福: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我们上个月内部会上开过,我们现在很多产品设计的时候,是工程师在设计产品,其实我们一直在检讨这个事。 乔布斯伟大,在于他把 ipad 做成小孩可以玩,能让一个小孩充分使用。我们比亚迪也是一样,我们的设计不应该让工程师做,我们应该找一些弱势特别是小孩,特别是我们的软件界面,这个是我们要检讨的,我们下一步要着力发展的。当然大家说体验很重要,但是真正把它贯彻到执行层面,让体验推动,把体验作为第一推手。因为只有体验才能够推动产品所有。因为我们现在有 1.5 万名工程师,这些人当然是各个领域精英,其实我们一样泼冷水,你只是一个技术,在企业的面前,你应该站在下游,技术其实并不重要,你应该把体验放在极致的位置,这个体验要创造出来,找达到这个体验需要的技术,中国没有就去美国找,美国没有去以色列找,以色列没有去俄罗斯找,我们现在也是给工程师泼一盆冷水。

张鹏:互联网圈因为做软件做程序,更新换代很快,产品经理不断看反馈看数据,我觉得您应该跟互联网圈交流,这个会有帮助。因为做软件周期快,有一定成熟度。

王兴:我再问一个问题,王总肯定对互联网也不陌生,我知道你是人人网的独立董事,你对互联网也蛮了解,参与互联网公司的运作,这个对你实际做比亚迪有什么直接的影响?

王传福:应该来说, 我本人经常以一些创新来调教员工,因为 IT 最惊艳就是两个字「创新」,它的竞争很残酷,过渡的竞争最后就是一个创新,这个行业平台不高大家都挤进来,只有创新才能够活下来,一家创新的公司很伟大。 在座这么多里面都已经打出来了,实际上你们打掉多少企业了,多少企业被你们搞垮了,一样的。

汽车没有,它投资很大的,按部就班,进来的人也很少,因为投资一投就几十个亿,而且几十个亿还不说,一弄就几十年,一个车型五年,从设计到最后,你像我们一个产品五年时间才能出来,未来看以后怎么去跟他们融合,让他们体验到创新,体验到残酷的竞争。因为汽车它也是,汽车领域技术的使用非常落后,很多很好的技术用到车上很慢,我们现在一直在改变,其实刚才我说到的蓝牙钥匙也好,遥控驾驶也好,已经慢慢把一些体验的因素容进去。我们现在也感觉到,我们在评审车的造型、配置,产品定义方面做得不够,我们以后要请一些 IT 精英,运用互联网精神,让他们参与,或者他们去评审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一个产品开发周期一般都在四年左右。从产品开始做,四年出来产品,改型大概两年,每个阶段里面都要做产品的应用,产品应用就要请一批人评审。如果你还是请工程师那就坏了,工程师总是喜欢复杂,简单的东西没意思。消费者就喜欢简单,这是就是一个矛盾,现在我们就要看到这个东西,我们现在也感觉到这个问题。

李志飞(出门问问创始人):我们有一个应用叫出门问问,特别适合在车里用比如说导航,全部语音交互,可能做到车里面比较好。我们也特别想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跟车厂谈的过程存在问题,这个合作验证过程需要两三年,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早就挂掉了。我的问题是两个,第一个你觉得语音交互在车里边是不是真的有未来?还是说只是大家想象的一个东西。第二个,这种合作,假如语音交互是刚性需求,我们本身需要快速迭代,感觉想和您这样的公司合作,但是很难。

王传福:首先第一个问题,语音交互,我们在进行产品规划时我也谈过好多次,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其实车手动的话人会很忙,要扶方向盘,眼睛要看前方。作为交互,一个手一个眼睛,必须要看前方,剩下的就是嘴。因此我们认为,车里最安全的交互是语音。那现在这个语音技术也很杂,我们现在一直想找一些好的语音技术。但是怎么做,现在我们也在想办法。但是就像你刚才说的,确实时间很久。我和每一个汽车公司谈合作都太慢。我曾经跟福特做过好多实验,他们也很重视,但是最后很慢。这是汽车公司的特点,整个行业很慢,因为产品改型要两年,重新开发四年时间。四年对互联网来说就太长了,这个确实是。

未来你看中国车市竞争激烈以后,它的产品周期大大缩短,原来我们产品是十年,现在已经慢慢到七年。以前桑塔纳十年卖,但是现在不行了,七年到五年,以后再竞争可能到三年都有可能。我们怎么办?押,三个也押到两个月是有可能的,再押到一个月也是有可能的。比方说中国的家电,家电发展了 17 年,几乎是全军覆没,到现在占了 70%。工程机械,中国也花了十几年时间,现在占了 70%、80%的市场。汽车我们花了 20 年的时间,汽车还是观念的问题,政府一开始观念就是错的,老百姓观念都改变了。现在想改变就很难。今天的自主品牌在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必须要改,像我们车的品质,比如说我们一个车卖出去,两年内故障都小于 1,我们本来做 IT,不断改进,早期可能犯了一些设计的错误,但是品牌沉淀需要一个时间。今天还是品牌管理,品牌管理一旦改过来以后还是很快,毕竟中国人很勤奋,这两年是自主品牌最难受的时间。

王小川:搜狗之前做输入法,2009 年的时候通用找我们,让我们做输入法,当时谈完签约两到三年的时间,我当时觉得不理解,对我来说一个输入法放到车里面竟然需要两三年时间。后来我们内部一算别跟这个汽车厂商合作了,输入法就需要这么长时间,后来我们内部讨论,用倒逼的方法我们自己做,我们倒逼汽车厂商等成熟再做,这个输入法我们是这样工作。但是有时候站在汽车角度,硬件是比较慢的,但是有的软的东西,比如说小米手机,硬件一年更新一百到两百,但是软件是跟周围一起进行的,这样把慢和快结合在一块。另外一个,我之前跟顺丰合作,说把快递号码放到快递员兜里面,防止丢。后来他们的线下店也是通过这个方式推动的。如果咱们比亚迪这方面有创新部,有这个探索,排除掉以前不跟汽车厂商不合作的观念。

侯雁:我们秦要上 2.0,我们跟王总汇报,也要做这个平台,可以看到这种思想在里头在走。

王传福:我们到时候可以有这个接口大家互动一下,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还是没法比,前者太保守。

张鹏:您这儿都是自己的体系,像我们互联网是掌握源代码,掌握源代码设计很好改,所以说从基础层有快速更新的优势,这个接口一统一,跟企业连接就很方便。新的东西还是层出不穷地出来。

王传福:你们觉得 IT 汽车,汽车多媒体未来有什么好的 idea,怎么把移动互联和车结合的更多一点?

杨勃(豆瓣创始人):前几周有一个具体的东西,因为我们有个豆瓣电台,市场上有比我们大的公司,但是他们都不专门做电台了,因为这个电台跟很多汽车合作,最早像宝马他们开始做的,他们习惯在国外跟潘多拉合作。后来我们自己也是觉得这个事情太慢,我们做点事吧,做到手机上,手机上我可以自己做语音控制,但是现在有一个观点,我觉得手机跟汽车如果能有很好的接口,这个可以解决汽车硬件慢的问题,它的接口在这儿,手机快可以整合它,这个是整个互联网的心态,帮助咱们去解决快的问题。

王小川:我看到两个东西,站在互联网厂商,是把车跟手机连一块,反正软件我做进去就行。另一个观点,在制造商让汽车变成虚拟运营商一样联网,绕过数据这个环节,车直接跟网络连在一块,这样就可以把卖出去的用户,而变成持久发生联系的用户,最终还是要跟网络本身连接。

张鹏:一种车是终端另外一种显示,最后跟互联网公司合作。

创新者联盟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2 responses to “创新者联盟对话王传福(实录): 比亚迪汽车体验的最后一公里

  1. 互联网汽车,汽车互联网化,无论怎么说,这就是未来,现在人手一个手机,或许不久的将来每人一个汽车,但那时,汽车并不仅仅是用来开的,更是玩的。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