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啥,其实我不是陈绮贞老师粉,但是昨晚上汽电商平台车享正式上线,采访结束后脑海里一直盘旋这个旋律《花的姿态》。整体感受需要一句话总结就是:「姿态很对,事儿对不对还不知。」
车享的姿态
在此我特别想还原媒体狂轰车享平台 CEO 夏军和 COO 吴越的几个片段。
问:「在车享网上线前期传播有一张图是,一个很漂亮的货箱子直接把在车享网上买的车像礼物一样送到到买家手里,这种将是车享未来的模式,还仅仅是一种探索?」
夏军:「那就是博人眼球,是炒作。」(赞!够直白啊,事实上那张图确实是 P 的图,但不是车享 P 的,至于谁 P 的你们猜吧)。
问:「你们怎么盈利?」
夏军:「你是哪个媒体的?」
答:「我是人民日报下 XXX 报的。」
夏军:「嗯,果然跟我想的一样,传统思路的问题,也是我最害怕的问题。对于上汽车享平台在近两年最重要的是够创造什么样的市场价值。」(对啊,什么 Facebook,Twitter 不是也没有盈利吗?)
问:「请问上汽车享平台的未来三年五年规划是什么?
夏军:有一定的规划,但互联网时代变化很快,我没有办法说出这些规划,很多不确定。
上面几个问题说明,汽车媒体老三样问题失灵了,比如销量,渠道规模,三五年计划。夏军诚实透明,炒作就是炒作。上汽总裁陈虹的发言也用一切姿态来拥抱互联网,拥抱变化。车享平台对上汽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试验,更像是转型宣言。
上汽车享平台专门请了罗振宇来给在座上了一堂互联网思维的课程,罗胖说互联网本质就是」更低成本链接」,同时互联网时代不是物质独占时代的竞争关系,更多是合作共生关系(这里罗胖讲了很劲爆的话,我还是不转述了吧,想知道加 GeekCar 公号,留言问我)。
确实,姿态上夏军已经表明上汽车享是向用户和第三方完全开放平台的,有无限可能。而车享平台 COO 吴越也表明,早期车享平台需要跟汽车之家,易车网,爱卡汽车,新浪汽车和搜狐汽车这样垂直的汽车网站合作导流(但是我估计还是花钱跟百度买流量)。相当于这些垂直网站收集到购车意向后会自动将车享平台上相关汽车品牌关联,然后在车享平台上产生交易和服务闭环,但买车整个交易,服务还是在线下进行。
为什么需要车享
上海汽车集团旗下有乘用车加商用车一共有 10 个品牌,除了目前中国市场最强大的上海通用还有自主品牌。据说在三四线城市上汽集团旗下品牌 4S 店的退网率达到 10%,这是由于 4S 店密度和太重的商业形态决定的。如果 4S 店不断迭代,成本非常高,这样的形态下再过几年将无法支撑上汽集团汽车销售,因此上汽集团计划花几个亿来打造一个汽车电商平台,从逻辑上而言这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而且还顺势培养了国企紧跟技术商业潮流的步伐。
对于上汽而言,通过电商平台可以直接掌控用户信息,而汽车经销商的价值未来会集中在维修和保养上,每个区域可能只剩下最核心的一到两家 4S 店。一家 4S 店光培训一个销售上岗的成本是 3 万元,而这个费用几乎每一年都需要支出。因为成熟的销售会不断的往更高的品牌企业去跳, 一家 4S 店至少有 10-20 个销售。在电商平台上,人员配备上会是网销专员加交车助理的模式,更在技术和平台自助层面完成。所以吴越强调了 4S 店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买车需求,4S 店转型势在必行,而车享想要帮助完成这样的转型。
那么车享平台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如果从节约链接成本的角度看,买车时最大的困扰是汽车价格的不透明。即便同一款车,在不通过的地区、不同的 4S 店都会有不同的价格和促销方案。消除汽车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事实上也是现在汽车之家,易车网,搜狐汽车要做的事情。
对此车享的解决方案是:车享价,会得出各个区域在一周内平均成交价格,在这个基础上消费者再通过网络和经销商谈判,而这个平均价格则有车享为 4S 店提供的销售工具联网数据分析得出。不同于这种做法的汽车之家是打算激励用户自动晒出实际买车价格,以此来实现汽车产品价格公开透明化。 无论哪一种,一旦真正填补了这个信息差沟壑,这将是对现有汽车销售链条的一次颠覆。
我的脑海里无数次出现车享打造的网上购车闭环,确实未来有各种可能性,无论是给二手车服务背书,还是通过有趣有用来组织车享汇。但是最让我担心的是车享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来的两三百人团队构架,是否真的具备坚实的战斗力,以及车享平台是否真的能够让买车信息变得透明。
此外上汽曾重金打造的 A 车站目前看来似乎也没有太砸出声响,同时无论是家电行业的海尔,还是消费电子产品联想,似乎在自己做电商这件事上并没有取得成功。当然姿态对了很重要,无论跑步还是打高尔夫,正确的姿态都有助于达到目标。
以看热闹的方式见证了一下后提出个疑问。后续应该有关于基于客户立场的价值分析吧?让衣食父母有动机看么。也应该有基于行业生态的可行性评价吧?让媒体有洞察力么。也应该除了怀疑人不行之外给些建设性意见吧?拿人那啥替人那啥的姿态么。
嗯,一篇一篇来。谢谢关注啦。
嗯,一篇一篇来。谢谢关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