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 赛车用到的彩色轮胎,现在你也能买到了

· Apr 16, 2017

都说一级方程式是汽车技术的集大成者,许多尖端的汽车科技,都会最先在 F1 领域应用,然后其中的一些才会被下放到民用车上。虽然现在 F1 的精彩程度一年不如一年,但是因为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所以 F1 赛车及赛事上的最新技术依然是很大的看点。今天要聊的是——轮胎。

进入到 2017 赛季,F1 赛车迎来了大幅度的改变,空气动力学套件更夸张,轮胎也更宽,所以这让新赛季的比赛多了很多不确定性。DSC07505

说到轮胎,2017 年的轮胎相比以往大幅加宽,这对车队、轮胎供应商和车手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在今年的第一站澳大利亚站比赛里,换用新胎的赛车单圈成绩比去年要快上 2 秒多,比前年快了 5 秒,这足以说明不同的轮胎对于车辆的巨大影响,要知道,2 秒幅度的提升,在 F1 这种级别的比赛里并不容易。DSC07442

说到这儿,要引出今天的主角了——倍耐力。从 2011 年起,倍耐力重返 F1 赛场,然后它在 F1 里面的存在感就越来越高,甚至还搞出了「彩色轮胎」,也就是用不同的胎壁标识颜色来区分轮胎种类,从此治好了大伙儿「搞不清车手到底用哪种胎」的千古难题。

上周末,F1 再次来到上海,作为一个关注 F1 已久的老车迷,我第一次有机会在现场看比赛,顺便也和这些彩色轮胎来了个「亲切会晤」。DSC07474

讲真,虽然新赛季 F1 的后胎宽度达到 405mm,但是我试着掂了掂那一套后轮,居然出奇的轻!而且,把不同配方的轮胎一字排开,然后挨个坐上去,不需要它自己动,我就能明显的感觉到不同轮胎之间的软硬区别。

倍耐力为上海站比赛提供了 7 种不同规格的轮胎,分别是极软胎、超软胎、软胎、中性胎、硬胎、小雨胎、大雨胎。通过不同的胎壁标识颜色,就可以一下子从电视画面里分辨出它们。DSC07437

倍耐力 F1 轮胎的这个「小发明」广受好评,以至于他们甚至把它推广到了民用车轮胎上。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我就在倍耐力展台看到了彩色版的 P ZERO 轮胎,这次借着 F1 中国站的机会,这套轮胎正式在国内发布。

一开始我天真的以为,不过就是把轮胎侧壁上倍耐力那个英文单词涂成彩色,有点类似于把刹车卡钳喷红,这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就像很多不起眼的汽车零件背后都有大学问一样,所谓的「彩色轮胎」,其实也不简单。DSC07513

首先,要保证涂装颜色的「保质期」。F1 轮胎基本上属于「一次性」用品,跑上十几二十圈一般就会被替换下来,但是,普通民用车上的轮胎,显然不能这么「造」,所以,在普通车辆上推广彩色轮胎,就必须考虑彩色颜料的耐久性问题,毕竟它要面对更长的使用周期以及更复杂的使用场景,还要避免胎壁刮擦等情况造成的掉色。所以,倍耐力的胎侧是这样的:

屏幕快照 2017-04-15 下午5.07.22

另一方面,在胎壁上做涂装,对于涂装工艺本身也是考验,比如,你得保证把彩色颜料精确的涂进倍耐力、P ZERO 字样的凹槽里,不能溢出,也不能少涂,这是非常考验精确度的事情。倍耐力的相关负责人说,他们为此对生产线做了不少的改进和升级。

倍耐力为它提供了红、银、白、黄四种颜色,或者自定义颜色,支持 19-21 这几种轮毂尺寸,基本上是豪车特供……至于价格,举两个例子:

屏幕快照 2017-04-15 下午5.39.41

它比普通版 P ZERO 贵多少呢?我们在途虎养车网查了一下 P ZERO 265/35 R20 以及 235/35 R20 的价格,四条胎加起来要 1 万左右。嗯,都买了百万豪车了,土豪们肯定不差这点钱。

不过,彩色轮胎到底有多大的需求呢?倍耐力对意、德、英、法、美这五个国家的超高端车主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

屏幕快照 2017-04-15 下午5.55.07

看完,真的有一种「花式炫富」的感觉……

除此之外,「智能化」也是这个轮胎的卖点之一。在轮胎里有一个重量只有几克重的传感器,它可以实时的监测轮胎的各种状态,例如胎压、胎温、行驶里程、磨损程度等等,而且,即使是在静止状态下,它也可以完成这些数据的获取。而这些数据,又会被上传到云端,接入名为「Connesso」的智慧信息平台(它还是一个 App),车主通过 App 就可以实时查看轮胎状态,另外,倍耐力还在这个 App 里提供了一些和车主服务相关的功能。DSC07532

当然,说回到 F1,类似的数据收集,在 F1 赛车的轮胎上显然会更加极致和精确,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在物理层面之外,科技、数据对于 F1 来说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电子化越来越发达的现在,或者换句话说,一切物理层面的东西,都有着被比特化的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 F1 和民用之间的距离在被逐渐拉近。而对于倍耐力这样在 F1 里分量尤其重要的供应商(赞助商)来说,这可能意味着通过参与赛事获得的回报也会越来越多。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极市(微信号:geeket)。

1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