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个月都有不少花样繁多的上市新车,但是对于自主品牌来说, SUV 仍然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最新的一台是瑞虎 5x。
在此之前奇瑞已经有瑞虎 7 在市面销售,这次新上市的 5x,从名字就知道,是比瑞虎 7 更低一个级别的小型 SUV。但是 5x 这个名字,让我想起某个「兴趣社区 App」……而之所以叫 5x,是因为奇瑞还有一款名为「瑞虎 5」的紧凑型 SUV。
说回瑞虎 5x。我们先对它的体量有个认识:4338*1830*1645mm 的三围,比较 JEEP 自由侠更长,接近哈弗的 H2(H2 高了 5cm),但是 5x 的轴距居然比 H2 长了 7cm。不过总之,你知道这是一辆小型 SUV 就对了。在这个细分市场里,竞争对手还是挺多的,包括刚才提到的 H2,以及后面马上要上市的荣威 RX3 等等。
然后最重要的价格:7.99-11.09 万,共 7 个配置,分别是 1.5T+6MT 以及 1.5T+6 速双离合的动力搭配。
设计:还记得 2014 年的 concept β吗?
瑞虎 5x 的外观第一眼看上去总让人觉得哪儿有点不对,有这种感觉,八成是因为那个不规则形状的前大灯。但其实不管是大灯还是整车造型,都有源可溯,也就是奇瑞在 2014 年北京车展时发布的 concept β概念车。
(图片来源:汽车之家)
在今年 4 月,奇瑞还曾经公布了一组代号 T17(也就是量产的 5x)的 SUV 车型的设计图。时隔三年,概念车终于变为量产车。
从概念到量产,不少标志性设计得以保留,说明奇瑞的设计团队在这辆车的设计上应该还是比较坚定的。最后量产的样子不可能被所有人都喜欢,但是对于面对更年轻用户的小型 SUV 来说,在外观造型上能做出新意,还是挺有必要的。
况且,在整个自主品牌都在造型设计上下功夫的时候,谁不努力谁就掉队了。
相对于价位来说,内饰的设计给我个人感觉还是挺不错的,非对称设计,尤其是中间地台(console)部分,有越级的感觉。
方向盘看起来有点像凯迪拉克的造型:
(图片来源:汽车之家)
在汽车之家之前拍到的瑞虎 5x 试装车上,采用了红黑双色内饰搭配,但是最后量产版内饰现在看来应该是只有黑银一种,有点儿沉闷。
(瑞虎 5x 试装版内饰及外观,图片来源:汽车之家)
Cloudrive 3.0 车载互联系统
说到内饰就得顺便把车载大屏聊了。
瑞虎 5x 全系搭载的是 9 寸的横向电容触摸屏,运行一套名为 Cloudrive 3.0 的车载交互系统。从专门给车载互联系统做了一套宣传资料可以看出,厂家对于这块儿还是挺看重的。
奇瑞在车载互联系统上的路线图可以参考下图:
简而言之,3.0 系统是一套联网车机系统,在瑞虎 5x 上,内置联通 4G 网络。整套系统的功能亮点包括支持 CarPlay、CarLife 车机手机互联,智能语音交互、百度高德双地图导航、海量内容服务接入、手机对车辆远程控制等等。
从系统界面来看,这套系统设计的不算山寨,能传达出一定的品质感,至于具体的使用体验如何,例如语音识别率、流畅度,内容服务实用程度等等,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深入体验到。
(图片来源:汽车之家)
不过有一些官方宣传中的特点可以列在下面:
使用「小虎你好」可以唤醒语音操作;
支持 32 种方言识别,正确率号称达到 99%;
拥有超过 500 家信息供应源,是某「互联网 SUV」的 1.7 倍;
系统有四套主题界面可选;
手机 App 可以远程控制车辆解锁、空调等操作;
供应商包括中国联通、科大讯飞(语音供应商)、东软、高德、百度、携程、考拉 FM、喜马拉雅、大众点评、美团、虾米等等,从中你可以看出 Cloudrive 3.0 的部分服务、信息来源。
其他想说的:
瑞虎 5x 被奇瑞成为中国品牌第一款模块化+专业平台车型,事实上这辆车是基于奇瑞的 T1X 平台做的。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T1X 平台的轴距带宽可以在 2560-2800mm 之间,离地间隙 145-190mm 之间,可以生产 5-7 座车型,采用多连杆后悬挂+后副车架的底盘方案。
T1X 平台的第一个量产产品,是之前的瑞虎 7。
顺便用一张奇瑞官方的 PPT 图片展示一下整车验证的复杂性:
在这个价位上,受制于成本,不可能提供太多的科技配置,尤其是高级驾驶辅助配置。看了看配置表,有几个发现:
1.AutoHold、电子手刹是全系标配(对,手动挡也有)
2.ABS、EBD、ESP、坡道辅助、陡坡缓降都是全系标配,说明奇瑞对于安全这块还是比较看重
3. 车道偏离提醒功能,7 款配置里有 3 款标配,包括手动最高配
4. 无钥匙启动、无钥匙进入、定速巡航,也是全系标配
5. 不好的地方,全系都是卤素大灯,只有日行灯是 LED 的
6. 前排后排各有 2 个 USB 口,不过电流强度未知
所以这么总结起来看的话,奇瑞对于瑞虎 5x 应该是寄予厚望的,配置下放的很大方,外观内饰和互联网系统也都用了大力。
当然这里没提及的是驾驶质感和整车可靠性等部分的内容,毕竟没有亲自开到这车,所以现在不好评论。但这又恰恰是自主品牌的软肋所在,而且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有所提升。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