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日第一天就抢先办发布会,足以看到拜腾对于这次 CES 的投入力度以及重视程度。这次他们也带了不少的国内媒体来到拉斯维加斯。在蔚来、威马不参加 CES 的前提下,拜腾和小鹏成了国内新造车团队在这次 CES 上的主要代言人。
今天发布的产品虽然被叫做概念车,但是我问拜腾的 CEO 毕福康,它将来量产时会保留现在的多少元素?他给出的答案是 85%左右。我的判断:对于外观、大屏来说,将来量产时变化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了,但是很多现在看来比较超前的理念,应该还是会受法规、成本等问题的影响,做一定程度的妥协。
顺便介绍一下高管背景:毕福康是前宝马副总裁、i8 跑车项目负责人,现在是拜腾 CEO 和联合创始人,另一个联合创始人戴雷是前英菲尼迪中国的老大,他俩都是德国人,按照德国人的风格,即使是做概念车,也是可以上路跑的那种,所以眼前这辆车,不存在什么 PPT 造车的问题。
好了, 说完「注意事项」,我们按照八股文的顺序来聊聊这辆车:
外观:
车长 4.85 米,轴距 2.95 米,车高 1.65 米。定位为 SUV。看到实车我想到了法拉第未来的 FF91,二者采用了很类似的银黑分色车身设计,不过 BYTON Concept 比 FF91 小了一圈。这个车身尺寸什么概念呢?它相当于把宝马 X5 或路虎揽胜运动版拍扁。
其实也很难说 BYTON Concept 就是一辆 SUV。最近这一两年的电动概念车,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车身形态界限,各种不同元素的跨界成为主流,BYTON Concept 也不例外。
因为是全新设计的电动车,没有传统汽油车底子的束缚,所以在比例上也就没有必要遵循汽油车的「规范」,而是可以自由发挥,让车内空间最大化,在未来我们应该还会看到更多这样的产品出来。
其实 BYTON Concept 在外观上的亮点不在造型本身,而是「车外交互」。这是以前很少被人提及的概念,但是从最近几辆热门电动车来看(例如威马以及 Byton Concept),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对于炫酷卖点的追求,「车外交互」这个概念可能也会成为未来电动车产品力的重要体现方面。
具体到 BYTON Concept 这辆车上,它怎么体现车外交互呢?
一是灯光。BYTON Concept 用到了发光 logo 的设计,这个没什么可说的,用的人已经很多了,另外它的前脸采用的是无脸化设计,这在电动车上也司空见惯,但是它的设计师用线条状的灯光装点前脸,相当于用灯光勾勒出了前脸,同时它还被定义为「智能表情」,按照官方说法,它可以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比如不同的电量状态、车辆解锁以及行进期间,开启不同的显示模式,与用户和行人进行「对话」。同样,车尾也用了这种智能表情设计,作为和前脸的呼应。
(白色展车的前脸有点像乐视那辆概念车)
二是进入车内的方式。BYTON Concept 没有采用传统车子上的解锁方式,而是用上了所谓的「感应进入(BYTON Intuitive Access)」。在 B 柱上镶嵌了一个面部识别摄像头,识别到用户面孔之后自动开门,同时这个面孔还会和「账户」相关联,刷了你的脸,车里的座椅和娱乐系统就自动按照你的使用习惯来调整。
另外它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门把手,取而代之的是 B 柱上的开门按钮,按一下门就打开。因为是电子锁,所以它实际上也是一个「电吸门」。
车外后视镜也没有,取而代之的是摄像头。
内饰:
BYTON Concept 的内饰会是大家长时间讨论的焦点。1.25 米大屏的概念之前就已经被做了足够的宣传,这次实车发布,我们也终于看到了这辆车完整的内饰解决方案。
他们在发布会上说,BYTON Concept 其实是为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所设计的,而且他们造车的出发点是「炫酷的技术固然重要,但是它能为用户带来什么?」
基于这些思路,BYTON Concept 的内饰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围绕它所做的人机交互设计,也是这辆车最大的看点。
屏幕共有四块:
中控大屏是 1.25 米宽、25 厘米高、50 寸的面积,官方称为「共享全面屏」,屏幕 UI 目测为三段式设计。目前已知有量产计划的最大尺寸车内屏幕,不可触摸。
方向盘上有个 8 英寸的触摸屏,也是目前已知唯一可量产的方向盘屏幕。它用来控制共享全面屏以及导航、座椅调节等功能。触摸屏两侧还整合了挡位键等全车仅有的几个物理按钮。
后排有两个娱乐大屏,这个很好理解了,很多传统豪华车都有。不过在功能上它应该会有创新,屏幕下方是带有面部识别摄像头的。
展车座椅为四个独立座椅设计,看起来有一定豪华感,前排座椅可旋转,旋转角度是 12 度。供应商应该是佛吉亚,类似的概念产品之前我就在佛吉亚的车展展台上见过,这次相当于是把它量产化了。很明显是为自动驾驶场景所设计。
车门扶手的位置我发现了一个「手机支架」:
总体来说,BYTON Concept 的车内交互有四种方式:面部识别、触摸、语音交互、手势识别。基本上把几种未来人机交互趋势都考虑进来了。他们这次还宣布了和亚马逊语音助手 axela 的合作。
电驱系统:
拜腾自己研发了电动车平台,可以适合 SUV、MPV、轿车等不同车型,轴距可加长。另外,车辆架构能够满足整车生命周期内车辆升级需求。
未来的量产车将提供两个版本的电池和续航选择:后驱版本搭载 71kWh 电池组,续航 400 公里; 双电机四驱版本采用 95kWh 电池组,续航 520 公里。在快充模式下,30 分钟可充满 80%的电量。电压平台未知。
两个版本对应两种不同动力:后驱版本采用 200kW(扭矩 400NM)电机,四驱版本采用以及 350kW(扭矩 710NM)的前后双电机。加速时间未知。
自动驾驶:
「原生」具备 L3 级别自动驾驶能力,2020 年后可以升级到 L4。这辆车的传感器方案里应该包括了至少一台激光雷达,因为拜腾说下个月将会公布和一家来自硅谷的全球顶尖传感器公司的合作信息。
这方面的信息也不多,他们一直强调的是「从上市开始,就会提供完整的三级自动驾驶功能」以及「从内到外完全为 L3-L4 级 自动驾驶设计」。
BYTON Life:
官方定义为「可以连接应用程序、数据、设备的开放云平台」。按照拜腾的理念,这辆车如果为自动驾驶和共享设计,云平台、账号体系等等就是必不可少的。举例来说,基于这个 BYTON Life,可以实现的功能和场景有:
手机上看了一半的视频,进入车内之后可以在大屏上继续观看;
车辆可以变为「大号可穿戴设备」,包括检测身体状况等等。
硬件方面有个细节:位于车顶隐藏式天线可支持最高 10Gbit/s 的数据传输速度。
拜腾在发布会上讲的意思我听出来了:他们就是想在车里提供和使用手机一样的体验,不管是车内交互的设计还是 BYTON Life,其实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整车 2019 年下半年开始量产,起始配置售价 4.5 万美元。
怎么评价 BYTON Concept?
基本信息差不多就说完了,这次官方没有公布太多的技术细节。从发布会的内容来看,他们想传播的方向很明显,就是 BYTON Concept 的人机交互和车载互联、自动驾驶理念。
那么我们仅就这次发布会所重点展示的点,做一些评价:
按照上面提到的拜腾造车出发点来看,他们在车内人机交互上下功夫就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谁也没想到他们真的准备在量产车里搞 50 寸、1.25 米宽的大屏……
这足够吸引人的眼球了,对于一个新品牌的第一个产品来说,这就是能让人「哇哦」的产品点。拜腾找的很准,或者说,和他们的产品理念很贴合。从目前的传播来看,大家的注意力也确实在大屏和人机交互上。
但是这毕竟是前无古人的事儿,围绕这个大屏以及车内人机交互,会产生方方面面的问题。
比如:
1. 安全性怎么解决?车内屏幕都需要做撞击实验,满足法律法规对于碰撞、安全的要求,8 寸、10 寸、17 寸可能好说,但是这个 50 寸的怎么搞才能保证安全?至少官方说法是「已经经过多重验证」。另外,要保证安全,可能也得付出比普通屏幕更高的成本。
另一方面,拜腾相当于重新塑造了汽车仪表台的样式,这一点看实车体会会更加明显。营造了与众不同的空间感之外,例如安全气囊等部件要如何处理?尤其是方向盘的设计。由于液晶显示屏位于方向盘中央,驾驶员侧安全气囊不能安装于传统位置。
其实采埃孚这次也要在 CES 上发布一个智能方向盘,和拜腾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也在方向盘中央设计了一块屏幕。采埃孚工程师的解决方案是,让气囊从方向盘背后通过轮圈展开,然后覆盖显示器。
2. 交互怎么设计?又体现在两方面,一是 UI 界面,二是交互方式。从目前信息来看,这块大屏的 UI 被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大体来说,左边为行车必要的信息、后视摄像头视频等内容,中间主要是导航,右边是乘客的个性化信息(信息不绝对准确)。交互方式上,大屏本身不能触摸,通过触摸方向盘液晶屏可以间接控制大屏,除此之外还有上面提到的语音、手势、面部识别。但是,这些先进的交互方式融合在一起,在技术、用户体验上是否已经被解决的足够好?对于这么大的屏幕来说,如何保证隔空操控的精准性?
3. 在这辆车上出现的很多亮点设计,都是全新的,比如大屏、可旋转座椅、面部识别等等。这其实对供应商也提出了挑战。就拿大屏来说,现在可能找不到能被直接拿来放在大屏上的内容、服务甚至导航地图,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针对这块大屏进行再设计,做一个因循守旧的产品出来,用户体验是可以被预知的,但是拜腾把这么多的全新技术量产化,一是会让用户体验变得相对未知,二是需要和供应商一起做大量的测试、验证、调整工作。当然,成本也就水涨船高了。
举个例子:大家都说要发展车联网,可是现在真正把车联网(狭义)做好的有几家?一块 7-10 寸的屏幕背后,需要整合太多太多的东西,何况拜腾的 50 寸大屏。不过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说,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趋势:不管是蔚来 ES8 上面的 EyeQ4,还是 BYTON Concept,我们看到,越来越多让人眼前一亮,甚至「全球首次搭载」的技术都是在初创电动车企业的产品上出现。这说明什么呢?一方面,初创电动车企业需要找到这样有创新性的点来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供应商的众多新技术,其实也比较适合在初创公司的产品上进行一轮尝鲜、验证,然后再搭载到产量更大、对于安全、稳定性、成本要求更高的传统整车厂的车型上。
最后再说回拜腾。即使有这么多质疑,我还是对于他们的产品抱有足够的期待。这种对于产品创新性的追求,我们之前在 FF91 上也看到过,但是现在看来它的量产存疑。好的概念最终不能落地为消费者能买到的产品,是让人遗憾的事儿,这次拜腾又一次拿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智能电动车,我不希望它仅仅存在于概念阶段。
当然,拿出一辆概念车甚至拿出一个产品不难,难的是真正的量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