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段时间内 OBD 产品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汽车数据通过 OBD II 接口被挖掘出来。但在尝鲜之后,几乎所有的 OBD 厂商都面临一个尴尬问题:OBD 的数据过于单薄和独立,甚至在数据量足够大之前它是一个没人喜欢的数据孤岛。
如果现在的 OBD 的数据需要或者说必须被延伸出更多有趣的服务,那它应该遵循一套什么样的行事规则呢?目前在 App 上应用很广泛的 IFTTT 协议因为其丰富的数据察觉和延伸能力,正在受到 OBD 制造者的青睐。
IFTTT 是一个开放平台,全称是「if this then that」。顾名思义,其可以通过设定好的触发机制(Recipes),通过触发条件(Triggers)去唤起其他动作事件(Actions)。例如,如果明天可能有雨,它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提醒你带伞,而省去了中间你再去查看手机天气的过程。同理,IFTTT 与 OBD 软件关联,可以触发手机本身的提醒、邮件以及第三方服务商 Facebook、Evernote 等。
具体来说,当你在行驶过程中,汽车油耗突然偏低,IFTTT 协议能直接通过手机提醒告知你油耗数据,同时 OBD 软件直接搜索附近加油站,并规划好导航路线。如果你汽车的发动机故障检测灯亮起,它还能直接提醒你,并触发邮件发送给你具体的故障细节。当发生碰撞后,它可以触发信息通知你设定好的紧急联络人,还可以发送救援信号。而且还可以让 OBD 软件根据车辆受损位置预估赔费用,之后与实际费用比照,查看是否存在维修商从中加价的行为。此外,它还可以让 OBD 软件与地理位置关联,当事故车辆到达维修点后提醒车主,并在修好后提醒车主及时取车。
这些都属于 IFTTT 在数据提醒方面的加成,它能让数据提醒场景更多样化,与车主的需求联系更紧密。更加有意思的是,IFTTT 能将即时性的数据记录下来,存储到其他平台上,让数据不只是停留在 OBD 硬件和手机 App 中,增加了数据的使用场景和价值。比如,如果你对汽车费用支出敏感,你可以通过 Google Sheets 将汽车的每周、每月的数据以表格形式整理出来,从而提醒自己改善驾驶行为节省开支,而且更直观地比较之后的驾驶过程中节省了多少支出。如果你是一个自驾游爱好者,你还可以与 Evernote 绑定记录下所有的旅途细节,方便之后撰写游记或整理回忆;甚至如果你是一个科技爱好者,Google Glass 和 Android Wear 也可以成为你随身记录行驶旅程数据的设备,从而更直观查看。
IFTTT 带来的另一大改变是让用户分享不再是炫耀干瘪瘪的驾驶行为数据,它让用户与社交网络、亲人、朋友的关系更亲密。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在开车的时候接听电话的人,IFTTT 可以在你开车的时候触发一条 Facebook,提醒好友尽量少给你打电话。基于地理围栏,它可以在你开车自驾游路过金门大桥的时候,自行发送一条 Twitter。到家之前,短信提前告知妻子。最让我喜欢的一点是,如果你开车到达朋友的附近,IFTTT 可以触发消息给他们,询问他们是否有空一起出行。
目前支持 IFTTT 的 OBD 软件主要包括 Automatic 和 Dash 两款,支持包括 8 个触发条件,以及 15 个动作事件。可以说,IFTTT 让冰冷的油耗、行驶速度等汽车数据「活」了,也为 OBD 产品带来新的使用灵感,使其重获生机。
转自:Ping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