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指出,特斯拉 Model 3 在过去 3 个月中只生产了 222 辆,主要是电池组生产线装配机器人的锅,属于设备供应商责任。
特斯拉作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非基于燃油车改造的量产智能电动车产品,在制造方面毫无经验可循,尤其是大批量电池组生产。Model 3 作为「走量」车型,势必要依靠大量机器人,采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无疑再次放大了特斯拉制造经验缺乏的 bug。
面对电动车制造经验缺乏的劣势,特斯拉其实早已有所布局,所以今天就来聊聊特斯拉是如何通过「收购供应商」来为自己提升制造技能的。
昨天,特斯拉官方宣布收购了位于明尼苏达州的 Perbix 公司,一家致力于生产「工厂自动化设备」的公司。联想到 Model 3 的困局,此举正好是对症下药…
Perbix 是一家有 41 年历史的加工设备制造商,可以提供「定制化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制造」以及「按图生产系统」。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生产个门把手,Perbix 公司是那家为你制造出「门把手生产线」的公司。
在此之前,Perbix 已经和特斯拉合作 3 年多了,为特斯拉生产了制造电动机转子的设备。同样,特斯拉的 Gigafactory 里也有 Perbix 的设备。
目前,特斯拉并未公布收购细节,只是以非常官方的措辞说:「不会对公司财务表现有重大影响」。收购之后,特斯拉计划将 Perbix 公司增加至 150 名员工,继续在 Perbix 公司所在地办公。
不过特斯拉方面现在拒绝让 Perbix 公司的高管接受采访,并且 Perbix 公司官网也下线了。
非常符合 Elon Musk 超强控制欲的作风…
在收购 Perbix 公司之前,其实特斯拉还收购过一家公司,同样是为了提高自身制造能力。由于这起收购案已经过去半年,所以可以从中看出被特斯拉收购后的小公司命运,顺便感受一下「被特斯拉收购是怎样的体验?」。
在 2016 年 12 月,特斯拉宣布以 1.35 亿美元收购德国 Grohmann Engineering,同样是一家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公司,约有 680 名员工。
彼时的 Grohmann 公司在电动车领域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这家公司曾为不少早期的电动车产品打造电动机,包括奔驰电动版 smart、奔驰 B 级电动版和第二代丰田 RAV4 EV。可以这样说,这几款车都是主流车企设计出的「初代电动车」。
由此可以看出,Grohmann 公司已经和不少主机厂建立了合作关系。被特斯拉收购,就让这家公司和主机厂的关系变得「奇怪」了很多,毕竟 Grohmann 公司已经属于一家车企,同时又服务于其他车企。
不过当时 Elon Musk 说:「Grohmann 公司已经和不少车企客户达成了合作。当然了,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兑现这些合同,并且尽我们最大努力向绿色能源出行转变。」
Musk 还大公无私的表示,特斯拉现在的专利已经公开了,你们大可把「特斯拉哲学」用于整个汽车行业,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 bla bla…
好吧,接下来看看 Grohmann 的实际发展路径。
今年 1 月,特斯拉正式完成对 Grohmann 公司的收购。按照计划,新公司更名为 Tesla Grohmann Automation,并将在 2017-2018 年增加 1000 名高级工程师和熟练技术人员。收购后扩大公司规模,和之前的特斯拉收购 Perbix 公司并无两样。
不过在 4 月,特斯拉方面开始中止 Tesla Grohmann Automation 和外部合作伙伴的关系,甚至取消了正在进行的项目。放弃其他公司项目,就是为了让所有公司员工全力以赴 Model 3 的量产。
同时,74 岁的公司创始人 Klaus Grohmann 退休。至于「退休」原因,路透社的措辞是 ousted,意为被驱逐、下台,原因是老 Grohmann 不同意中止其他车企合作。特斯拉方面的解释很官方很和谐,说被收购是老 Grohmann 退休计划的一部分,即退休前就想好了要把公司卖给特斯拉,之后选择退休。
最终,特斯拉得以在 7 月宣布 Model 3 开始量产。即使如此,Model 3 还是遇到了现在的生产瓶颈。
Elon Musk 的霸道行为引起部分员工的不满,他们认为服务于特斯拉虽有自豪感,但不如服务于多家车企时有安全感,于是一半员工联合起来要求 150 欧元/月的「补助」。(合着是为了涨工资…)
其实,Elon Musk 在很久以前就说过要打造「自动化生产」工厂。在 2016 年 6 月的一次电话会议上,Elon Musk 阐述了他对工厂设计、建造和组织的想法,也曾不止一次提到过「生产机器的机器(the machines building the machines)」,他把未来特斯拉工厂比喻为「外星人的无畏战舰」。
现在看来,Elon Musk 的设想的「高度自动化生产」是好的,不过似乎还是小看了传统生产制造的难度,从 Model 3 的生产上就可以看出来。有时候一套更复杂的机器人系统,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其实,特斯拉自己也有自动化生产团队,但依然在收购公司,加码生产制造技能,搞内外联合。
回到开头所说的:特斯拉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非基于燃油车改造的量产智能电动车产品,也就注定了要蹚浑水,不断遇坑。
所有的后来者,都应该感谢一下特斯拉。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